《眠月魔情录》第三章

眠月魔情录最新章节目录
   汾城位临桐梧山脉以南,原本东西走向的临清河因为桐梧山脉所挡,折向南流,经过汾城西面,汇入眠月河。
    除了留守上颖的孟海槊和元亮之外,其余的重臣都到了汾城。这座重镇只有百余名衙役,见大军杀到都弃城而走,并没有任何抵抗,所以五万大军顺利的进驻了城池,准备随时与苏剑豪的援军交战。
    紫铜山之战的消息随着赵玄华出现在汾城传开了,原本自信十足的银雪大军面对突然而来的大败,心中开始感到有些不安,这是自从南征以来的第一场败仗,信心或多或少都有些动摇。
    这一支神出鬼没的奇兵到底是如何出现在紫铜山的呢?
    领兵的大将能如此熟练的运用战法,将速度和时机结合地恰到好处,从容而来,全身而退,这种手腕绝非等闲之辈,这个人物成了众人苦思的问题。
    更令他们惊慌的是弄不清楚这支神出鬼没的奇兵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既然紫铜山受袭,其他的地方也有可能藏着敌方的大军,这种巨大的阴影慢慢地笼罩在五万大军的头上,开始猜疑自己是不是落入了别人的陷阱。
    军事会议也因此召开了,听罢了舒清河的描述,文臣武将无不为之震惊,心里都产生了各种猜测和怀疑。
    张古惊叹道:“好厉害的战法!先是双翼齐飞的弓箭攻击,然后绕着紫铜山来往回旋,利用时间差攻击押粮队,这种战法绝不是等闲之辈所能做到,时间必须拿捏得极准,否则无法成功。”
    武壁疆沉吟道:“这么漂亮的战法,难道是苏剑豪亲自带领的?”
    “除了他还有谁有这种本事!”赵玄华满脸怒气地拍着椅柄,用暴怒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与失败。
    武壁疆却有些不以为然,驳道:“苏剑豪如果有能力出现在紫铜山,为何没有占据汾城?这里才是兵家必争之地,紫铜山的伏兵虽然烧了我军不少粮草,但并不能动摇整个战局的态势。”
    张古慎重地提醒道:“苏剑豪虽然两次败在我军手上,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小看了他,毕竟是名动天下的人物,这一次为解上颖之围定是孤注一掷,恐怕会有奇谋,我们绝不能大意。”
    余熊光冷笑道:“我们把临清河东岸全部封锁,看他又能怎样!”
    赵玄华直觉地认为袭击之人必是苏剑豪派来的,因而皱着眉头问道:“还是没有苏剑豪消息吗?”
    “没有,我军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消息打探有些困难,只知苏剑豪的大军已经出了恭城。”
    “他会不会弃之不管呢?”
    “应该不会吧?无论是五万大军还是苏剑龙,对他而言都极为重要,绝不会轻言放弃。”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探子传来了重要的消息。
    “苏剑豪进驻梧城!”
    上颖之战其实分为三个区域,上颖武化一线,梧城至汾城一线,以及恭城三羊渡,其中前两个区域在战役初期都是以五万对五万的态势相持,只有恭城外的临清河彼畔军力异常悬殊,南岸的五千天龙军面对北岸孙文昭的六万大军,实力相差十倍,只有清冷深幽的临清河使紧张的态势稍稍平缓了一些,然而实力的差距依然明显。
    正如上颖城外一样,这里也是用疑兵之计,临清河的南岸虚设营寨,用来迷惑敌人。然而孙文昭并不是苏剑龙,他原本就是银州龙溪城的提督,一直统率大军,虽然未经战阵,但军事的判断力以及统率力不是苏剑龙可比的,面对河对岸的大寨,他并不惧怕,只是因为上一次被苏剑豪杀败,因此更加小心。
    峰第一次领兵,面对滔滔的临清河河水,以及随时会进攻的六万大军,心里的压力很大,这次他并不只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还要为五千士兵的安危着想,不禁叹息:“要是叶大哥在有多好啊!”
    “将军,我们要撑几天?”
    峰回头看了看士兵,已经不只一次面对这种问题,士兵的心情由此可见,他像往常一样答道:“三五天吧!等大将军的命令一到我们就可以撤。”
    有一点他并没有说明,这个三五天并不是从苏剑豪离开之日算起,而是从苏剑豪的信使到来之日算起,然而信使至今依然没到,也就是说三五天可能要从十天半个月之后算起,如何守住这短时间将是他所要考虑的事。
    “到底要怎样做呢?我不能只盼着信使到来,如果能一直守下去,也许对姐姐的安全会有更大的保障。”
    他在河边站了整整两个时辰,然后做出一个令他名动天下的决定──行刺。
    为了自己的姐姐,峰第一次全力全意地为苏剑豪卖命。
    灿烂星夜之下,滔滔河水之中,一艘小船偷偷地从恭城右侧十里外的岸边向北岸驶入……
    烈日当空,热浪滚滚,梧城的城墙上的士兵无不汗流浃背,然而他们已经没有心情去擦汗了,眼睛只盯着城下,紧张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每个人的心中都在猜测着敌人的大军什么时候会杀到。
    苏剑豪首先识破了赵玄华的夹击之策,假装南撤,待三羊渡的孙文昭领兵渡河之际突然回师,杀的孙文昭措手不及,登上临清河南岸的三千余人全被歼灭,其余被射杀或是被淹死的士兵多达五千,大挫银雪军的士气,还毁了不少船只,逼的孙文昭不得不退回三羊渡重新准备渡河。
    扶着滚烫的城墙,苏剑豪傲然而立,金甲金盔,威风凛凛,如同天上的太阳般耀眼夺目,仿佛热力是从他身上射出似的。
    他原本的确打算进占汾城,但听到银雪军西进,立即意识到对方要围歼的意图,然而同样也说明上颖城的压力正在减弱,因此他立即改变了策略,想将银雪大军的主力全都吸过来,使上颖有足够的空间和力量突围而出,汾城的军队越多,上颖脱困的机会就越大,因此他选择了梧城。
    梧城坐落在汾城的正北方,背后就是桐梧山脉,城西是临清河,水源充足,而且西面和北面都不需要防备,是个极佳的城池。
    “夫君。”岚俏生生地站在他身侧望着如太阳般耀眼的丈夫,心中充满了爱恋和幸福感。
    “担心峰弟吧?”苏剑豪看了她一眼。
    “有点。”岚低下了头。
    苏剑豪叹道:“齐槐他们都西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赶来,我手上实在没有什么人可用,尤其是这种大事,若不用自己人,我心不安。”
    岚蹙起秀眉,担心地问道:“他第一次领兵,而且要用五千士兵挡住六万大军,能行吗?”
    苏剑豪温言宽慰道:“有临清河上游的急流相助,而且我已设下疑兵阵,守上三五天不是问题,何况我并不是要他死守恭城一线,只是想以最小的兵力牵制后方的大军,让我有时间腾出手来对付银雪军。”
    “希望一切都平安无事。”岚幽幽地叹了一声。
    “放心吧!军报说恭城一切平静,想必他应对得很好。”苏剑豪轻轻地拥着她的肩头以示安慰。
    “报!”一名士兵赶了过来,“敌将余熊光领兵向我东南进兵,另一路大军由敌将张扬率领,直奔我城杀来。”
    “这么快就来了,两路齐进,看来是要对我形成包夹之势。嘿嘿,既然你们自投罗网,我就不客气了!”苏剑豪挑起鹰眉,傲然一笑。
    银雪的左路军有二万人,由余熊光带领,从汾城的北门出发,打算在梧城东南方的枣林坡下寨,从而截取通道,阻止苏剑豪从这里兵进紫铜山一带,同时也对梧城的东面造成压力。
    张扬同样带着二万人,他的任务就是直逼梧城,使苏剑豪困守城中,等孙文昭的大军一到就可以全线歼灭,因此大军行进的速度极快。
    刚到城外十里,探子带给了张扬一个惊讶的消息,梧城无人。
    “你再说一遍?”
    “梧城上虚插旌旗,城门大开,看不到一个士兵。”
    张扬脸色骤沉,随即露出了阴阴的笑容,道:“嘿嘿,城中定有伏兵,待我军入城之间定会有弓箭手埋伏在城墙之上向我们偷袭,这种诡计想骗我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的自信使这两万大军没有立即攻向梧城,而是在临清河的河滩上停了下来,这里水源丰富,因而河岸有许多树林和灌木,无疑是最好的避暑点。他打算封堵了梧城的南路,与东面的余熊光呈犄角之势,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毕竟大军北移的目的就是把苏剑豪困在梧城。
    梧城的城门始终是大开着的,然而里面的确没有任何士兵,苏剑豪的疑兵之计彻底摆弄了张扬,使银雪帝国的两万大军停了下来,而他的大军如同一把快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东南方向的另一支敌军猛扑了过去。
    战火席卷了枣林坡,当银雪的大军刚刚准备搭建营寨之时,蜂涌而至的苏家军以猛虎下山之势从西方横切而来。
    余熊光不是泛泛之辈,面对紧张的态势,他强有力的统兵手腕控制了处于慌乱之中的军队,并领着军队形成了有效的抵挡。
    然而一切都是枉然,当交战最激烈的时候,一支奇兵突然从东北面的桐梧山脉急插而下,这支早就埋伏好的大军人数虽然只有五千,却是最精锐的部队,强大的战斗力和旺盛的气势对惊慌不知所措的银雪军造成了重创,拦腰在银雪军的阵中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余熊光远远没有料到山上早就有伏兵,面对战局以及兵力的劣势,他只能选择撤退。大军在他的掌握下向南退了三十里才稳住阵脚,清点之后,发现死伤达七千余人,可算是大败一场。
    然而银雪军的失败并没有结束,苏剑豪大军再次分兵两处,以钳形之势夹击张扬的大军。张扬猝不及防,被苏剑豪的大军连败几阵,仿佛被一枝大扫帚扫入了空无一人的梧城,之后又被苏剑豪的大军堵住东南两门,只能固守城中。
    这正是苏剑豪的计,一战之后,银雪大军被分成了两截,一部在汾城,一部在梧城,而苏剑豪则化被动为主动,封锁了梧城的同时,又对汾城产生了震慑和威胁。
    苏剑豪虽然很想直插上颖,然而谨慎的他还是担心被汾城和梧城的大军围堵,因而在梧城外布战阵,希望上颖城中的大军能够趁敌军薄弱突围。
    大营刚刚扎下,偏将李胜满面喜色地冲入了中军大帐,见到苏剑豪时连行礼都忘了,急不可待地叫道:“大将军,大喜呀!”
    苏剑豪见他如此忘形,不禁愣住了,诧异地问道:“有何喜事?”
    李胜手指着北方大声笑道:“峰将军单枪匹马夜闯三羊渡的银雪军的中军,刺杀敌军主帅孙文昭,敌军群龙无首大乱,南攻之势全都停了,六万大军至今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