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海贼》第六百五十七章两派之争[2]

大宋海贼最新章节目录
   是不肯出仕呢?他现在正是需要用人地时候,如果徐毅能在辽东成功打击了金军的话。那么即便以后自己给他个宰相当当也未尝不可,徐毅这么做实在是令他不解加不爽!
    陈东将这次他辽东之行的情况详细给赵栩说了一遍。然后将徐毅给赵栩的信交给了赵栩,并将他整理出来的一些和徐毅交谈时听来的有关治国方面的一些见解也呈交给了赵栩,并一再对徐毅的睿智表示他的敬佩,赵栩接过了徐毅的信,打开看了一下之后,看到地主要是徐毅对陈东的举荐,请他以后一定要重用这个陈东,此人是难得地忠臣,而且还是一个敢作敢当的良臣,完全可以出任监察御史之职,是赵栩监察百官品行的最佳人选,赵栩也深以为意,觉得徐毅识人不错,这一点他还是能看得清楚的,要不然这个陈东也不可能冒着被杀的危险,引领学生们上书自己,请斩八贼后,也就为陈东以后的仕途铺就了一条光明大道,何况监察御史品级并不高,擢升陈东为监察御史也不算难事,所以第二天陈东便被赵栩擢升为了监,这一点陈东知道了是徐毅对他地举荐之后,倒是对徐毅颇为感激。
    赵栩留下了陈东整理出来的徐毅所说地一些治国之见,看过之后,不觉也拍案叫好,这个徐毅实在是太有才了,许多问题经过他一说,直接就能捅到骨子里面,将大宋的许多弊政分析地那么透彻,于是更令赵栩下决心要将徐毅弄到朝中为官了!
    但是徐毅没有接受朝廷封赏的事情传出之后,还是在朝中引起了一些震动,一时间猜测其中缘故的人众说纷纭,有说徐毅这是居功自傲,瞧不上朝廷封的这个五品官,也有说徐毅这是拥兵自重,压根不打算当大宋的官,还有说徐毅想要朝廷封他一个更大的官职。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也有人为徐毅鸣不平,说以他的功绩,即使是给他封一个节度使也不过分,起码也要给个郡侯一级的官爵,这个五品都指挥使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对于这些传言,很快也都传到了赵栩的耳中,赵栩也是一笑置之,没有太去重视,现在宋金正在酣战之中,局势至今也没有明朗,大宋依旧是处于绝对的劣势,只能据城而守,却不能寸进,更不用说收复失地了。
    但是他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起码有这么几个人就不乐意了,而且意见是空前的统一,其中一位不得不提下,此人正是御史中丞,史上超级名人秦桧同志,这厮本来并非是个投降派,被金人掳去之前,还是一个比较强硬的主战派,只是后来到了金国之后,对大宋产生了绝望的情绪,才令他性情大变,决定对大金国效死忠了,可是现在因为历史的改变,没有被金人掳去,也没成为完颜昌的手下,所以得以安稳的在朝中继续当他的御史中丞,也算是朝中现在的主战派之一了,。
    秦桧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即上书赵栩,请赵栩要注意伏波军的动向,这个徐毅不肯接受朝廷的赐官,定有图谋,要赵栩一定要提防伏波军坐大,以免出现在击退金人之后,伏波军反噬大宋云云,请赵栩断绝对你伏波军的援助,限制伏波军在大宋的活动等等,好像是说的徐毅马上就要造反了一般。
    赵栩一看他的奏折,便给丢到了一旁,忍不住对秦桧说道:“秦爱卿多虑了,现在伏波军占的是金国的地盘,大宋现在和金国的事情还顾不过来,要不是他在金人后面捅这么一刀的话,并且连获大捷,大大的激励了我大宋军民的抗金热情,实为功不可没,否则的话,我大宋危矣!
    再者,此人坐拥过万兵力,完全可以趁机在沿海作乱,而且他们拥有大批战船,在海上来去如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我们也拿他们没,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毅然冒死攻入大金国腹地,金国的大军何等厉害,你我都知道,他们却悍不畏死的去打到了金人的辽阳府,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放着大宋这块肥肉他去不吃,却跑到大金国送死,如果说他有反意的话,恐怕天下人都不会相信的!
    此事秦爱卿不必再提了,此人不肯接受朝廷的分封,朕想他肯定是闲散惯了罢了,等回头朕将他招到东京汴梁之后,亲自加以封赏,想必不会有问题的!现在我们需要关心的还是前方战事,而你现在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监察百官的事情上,现在大宋之所以到了如此田地,和地方官员大肆贪墨搞得民不聊生有很大的关系,你做好了这个事情,也就等于为朕稳定了后方,所以秦爱卿还是还是先下去忙你的吧!”
    赵栩可不是像老爹和皇兄赵桓那么糊涂的人,这个秦桧从一个平民百姓年纪轻轻能坐到御史中丞的位子上,还是有点本事的,现在他正励精图治,这样的人还是要重用的!所以也没有斥责秦桧,就将这个事情给按了下来。
    秦桧弹劾赵栩,没想到却在赵栩面前碰了一鼻子灰,颇有点不爽,他想不清楚现在的皇上到底为何如此宽容这个伏波军的徐毅,这样不买朝廷的面子都不生气,真是奇怪了!
    不行,这个事情不能就这了,秦桧想了一阵之后,觉得如此罢手不行,于是便敲了敲轿子的窗子吩咐轿夫道:“掉头,我们去吴大人那里去!”
    于是他的轿子很快转向了吴敏的府邸,这事儿还是要吴敏出面,怎么也不能让武夫坐大,现在新皇明显倾向于武人,一旦这样的话,他们这些文官必定会受到武官的制衡,再也不能在朝中呼风唤雨了,这牵扯的是两个派别的斗争,而不是单单针对那伏波军的徐毅了。
    当秦桧见到了吴敏之后,于是一帮本来政见还有不同的文官开始暗中纠结了起来,而且意见空前的统一,他们这些文官都意识到了一种危机,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武官的地位一定会超过他们这些文官,这场战争不能全都照着赵栩的意思打下去,否则的话,以后大宋朝堂上哪儿还会有他们这些文官立足的地方呀!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