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二百九十六章老胡想进步了[2]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石头,马上就落了地长调回地直机关,能担任工业局这样单位的一把手不算是委屈了他——地区工业局那也算是个大单位啊!
    胡云珍撇撇嘴说道:“谁说不是呢!可地区工业局的局长上个月出了车祸,没有抢救过来委万书记找我谈话时,对我说全区现在搞经济拿手的,也就是我胡云珍了,我去那个单位也是地委、行署领导们一直认为是最合适的。”
    “呵呵,老胡,这是组织上对你能力的肯定啊,你还苦着个脸干什么?!”吴永成又好气又好笑地瞪了胡云珍一眼。
    胡云珍脸上还是那一副苦瓜像:“吴书记,你知道我老胡这个人,但凡要干点什么,总想走在人前面的,咱地区就那么几个破企业,我这个主抓工业的局长,可怎么下手啊?!
    万书记倒是暗示我,只要能把全区的工业抓上
    八年召开全省两代会的时候,推荐我为行署副专员。
    奥,这下子吴永成彻底明白了,搞了半天,老胡是想进步了。
    吴永成这会儿还是低着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吴书记,你知道我老胡对这些职位什么的,那是本来是很看得淡的,咱原来就是一个农民嘛,能到了县团级的级别,已经就相当满足了。
    我今年五十一岁了,在咱们地区县长这一伙里,年龄也不算小的了,我原来打算再干个几年,也就到了退居二线的时候了,可地委的领导们这么一安排,我的心,唉……”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说胡云珍并没有把话都说完,可他后面没有说出来的话,吴永成也能猜到几分了:是的,胡云珍的这个年龄,在县团级中是属于比较大的了,可到了地市级领导位置的话,那他就不算是年龄最大的了。
    可单纯他目前况来分析,即使他运气好,能在五年之后当上永明县的县委书记,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得退休了,而从县长这个位置,想一步到副地市级的岗位,老胡他既没有文凭,年龄也不占优势,更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身后更没有强硬的背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要是到了地区工业局职,如果他真能把全区的工业搞上去,万明山也能兑现对胡云珍的诺言的话,老胡可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呵呵,老胡,你门见山地说吧,想让我怎么帮你?”吴永成此时了解了胡云珍的真实想法之后,也不和他兜圈子了,直截了当地对他说道:“咱可说好啊,要让我到省里给你求什么领导跑官的事情,我可不能干啊!要是你在工作上有什么难处,我倒是还可以给你尽力想法的。”
    胡云珍听到吴永成这痛快地答应了,马上欣喜地抬起头:“呵呵,瞧吴书记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咱老胡再没出息,那也不能让领导干这事啊!
    吴书,我有一个想法,这个,下一步要要想搞好咱们地区的那些企业,首先就得解决这个资金困难的问题,可现在国家全面紧缩银根,银行根本就贷不出多少钱来。
    我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我们地区的轻工机械厂包装上市,这样就能彻底地解决了这个资金不足的问题了!股市有钱啊!”
    “哈哈哈,老胡,你这进步不,居然能想到把企业包装上市的这方面。呵呵呵,了不得、了不得啊!”吴永成听到胡云珍这个想法,马上失声大笑了起来。
    真是开玩笑,地区轻工机械厂那是全区最大的一个亏损企业,他竟能把这个主意想出来,也算是奇才了!
    不过,吴永成冷静下来,细想一想,从今年四月以来,股票市场逐步回升,各种股票大幅上升,据媒体报道:证券交易所几个月来,新增投资者开户数800多万,总数超过2100万,股民已占城市人口相当大的比例,股市已经深入人心了,这与六年前人们对股票一无所知的情形,是截然相反的,胡云珍能联想到把亏损企业包装上市,来拯救企业,这也不算是无稽之谈,估计这也不是胡云珍一个人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
    因为自一九九二年夏季的深圳认购证事件之后,一些地方的领导们就发现,股市可能是拯救国有企业的最佳手段。
    而在同时,某些经济学家们也指出,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是搞活和增强国有企业实力的战略选择。于是一些企业,就想方设法地想挤到股市中圈钱。
    在1992年1,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
    中央组建了证监会,就是为了将股票发行的权力,从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回收到了中央的手中。
    从此,国内开始实行一种全面扶持国有企业的指标配额制上市机制,即由中央政府确定上市额度,然后按系统、行业性质等,分配到各部委,各部委再按地域,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而各省、市、自治区及各部门拿到上市指标后,还要按自身系统进行分配。
    这些指标绝大多数被分配给了各地得国有企业,只有少数著名的乡镇企业,因改革效应和象征意义的需要,而侥幸成了首批民营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浙江鲁冠球的万向集团、江苏吴仁宝的华西村等。
    诸如鱼湾村的矿泉水厂,能在去年上市,那也是因为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缺项目,在多方面的运作下,也挤入了这一行列。
    接着,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全面紧缩了银根,除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之外,不少地方企业,就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一些效益不太好的企业,就干脆面临随时可能倒闭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之下,于是乎,不少国有企业,为了解脱自己目前资金难以周转的困境,都把目光关注到了企业上市方面,好像这才是拯救企业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因为企业在上市之后,国家财政及银行对企业的拨款、或贷款,就先变成了债权,接着又变成了股权,然后通过股票发行等方式,把这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都一股脑地卖给了股民。它一方面让已经陷入绝境得国有企业,再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解决了居民储蓄增长过快的难题。
    “呵呵,老胡啊,你这个办法倒也不错,不过,你想怎么让我帮你呢?!是不是想让我给你们争取上市的配额啊?!你们的万书记、陈专员,可都是从省直机关下来的,他们对省里的情况,比我还要熟悉啊,这方面我可给你们帮不上什么忙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