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二百八十七章树欲静(上)[2]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作适应性,也就是在不同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能力的重视——在不同区域工作,要求干部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能力,这就可以使这些党的高级干部,拥有把中央的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能力。
    同时,这种工作经历,也使干部能消除地方主义,对全国的步调一致有好处。
    吴永成还细细地研究了一番其他省委书记的工作简历发现,在不少的省委书记履历中,在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任过职的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五,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组织上既重视省委书记的地方实际工作经验,也重视在中央部门工作,这样才能对国家宏观形势,有个较好的把握。
    在来G省工作之前吴永成自以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已经到J省政协副
    那个位置为止了,因此他并没有对这些东西,做过多索,而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他拥有的企业的发展壮大上试图通过实业的兴旺,达到帮助更多农民走上小康之路。
    可以说当初给了他那个降了半格的桓毕地区行署专员的岗位,又使他重新燃起了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才使得他再次重新审核自己定位的问题。
    他知道,在目前的这个政治形势下实现当初穿越到这个世界的那个梦想,达到“陈大叔”那样的辉煌成就,照搬他的那条老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形势根本就不可能一样了啊——在“陈大叔”的那个时代,可以使你一个普通农民、普通工人,一夜之间成为世人瞩目的国家领导人,而在现在的这个时候,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即使你晚上盖着八层被子,也不可能梦到那样的好事!
    因此,吴永成他也只有认清楚现在的形势,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从零开始,沿着体制内固有的那个组织程序,从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委书记,最后迈上那亿万人仰视的显著位置——只有到了那个位置,他才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才能为农民们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也是说,他现在要达到那个心中梦想的岗位,必须先到达李光亮这样的高度。
    吴永成也清楚:认识到,就他现在的地位,要想一步踏上省委书记的那个位置,那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培养出一个省委书记,那是十分不容易的,这在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中,类似于这种级别的干部,那也只不过是凤毛麟角而已——首先他要有先天的基,同时,更要有近二十年学习、三十五年左右工作中逐步构筑起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素质。
    他们要想行好自己省委书记的这个职责,必须具备政治鉴别能力、大局掌控能力、战略思维能力、知人善任能力,以及形象塑造能力。
    对照之前吴永成自己统计、总结的,他知道自己基层经验倒是有了—工作履历中可是写着他吴永成担任过村里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乡镇书记、县长等职务的,这恐怕在目前任职省委书记的干部中,有着这么丰富经验的干部,那也是为数不多的哦,这一点吴永成还是蛮自豪的。
    到熟悉经济工作的能力,他吴永成白手起家,搞了那么大的两个私营企业,那就是最好的证明!
    要说异地工作的经历,从千里之外的J省,跑到了鸟不拉屎的G省距离也不算近了吧,这也符合其中的一些不成文规定。
    只是自己现在唯一欠缺的,是中央部委工作的经验了,如果有这么一条的话,对比现在担任现职的省委书记们的情况,他吴永成还真不觉得自己少了哪方面的经验!
    这些东西,吴永成在平时工作之暇,就经常地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着。
    在他看来,自己在近几年中,先手必须跨到省委常委、或者是省政府副省长那个岗位上然后在争取成为一省之长。
    因为历任省委书记中,曾经担任过省长职务的,就有一半人之众——省长的岗位,与省委书记岗位管辖的范围是相同的,只不过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这个职位也是重要的锻炼岗位。
    从国内不少与省委书记同级别的领导们,初任正省级职位的平均年龄来看们大部分是五十三岁。这与他们担任省委书记的平均年龄,相差四年——这也说明了同样是正省部级的领导职务,但担任省委书记,还要多经过四年的考察和磨炼啊。
    吴永成也对自己这个级别的大多数干部,做过一个大致统计,即初任地级市市委书记或相当职务干部的平均年龄,为四十五岁至五十岁。
    而担任了省委书记的那些领导们,他们在担任相同级别的领导职务之时,普遍年龄却大多是四十一岁左右在这同级职务干部中,那是相当少的。由此可看出他们成熟得早,并且在每一个层级中,都领先于同僚五——十岁,可谓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
    而学历方面,现在的这个时代,也不同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时候了个时候,省委书记中有大学学历的人,几乎占不到百分之二十,可现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就超过百分之八十。
    不过们学历的专业背景,对其任职的影响不是很大的。
    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中,有六成是学理科的成是学文科的。可见省委书记这个岗位,是一个重要综合性岗位相应知识基础后,工作经历就会塑造出优秀的领导者。
    这些省委书记的工作简历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被分配到在企业和行政的占到了百分之七十。其中,企业占百分之三十,行政占到了百分之四十。
    另外,出自部队和担任过教师的,又占到了百分之三十。
    这说明了,他们这些省委书记的出身,不是唯一性的,他们是在长期工作中,多次择优而被上级组织选择的结果。
    有过前世阅历的吴永成知道,随着中央人事制度改革的越来越深入,省级领导干部们,将会更多地选择年富力强,具备基层锻炼经历和经济管理专长的年轻干部们,现在还只是三十年代出生的高级领导们占主要地位,而不久的将来,“四零后”、“五零后”将成为各个阶层的主力军,中青年梯队干部将成未来一个时期政坛中坚,而以“五零后”为主、“六零后”接上的中青年梯队格局,也将慢慢形成,像他这种有过艰苦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那是绝对会被进入中央主要领导的视野中,备受重视和重用的。
    呵呵,前途还是光明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YY到这里,吴
    脑海中,浮现出了对未来美景的一片憧憬,不由得嘴淡淡的笑容。
    不过,得意之余的吴永成,也并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他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不管是现在也好,还是未来的几年、十几年内也罢,中央虽然一直在强调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问题,可年轻化也并不是选拔干部的唯一目标,只有那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全局眼光的干部,才是中央选拔省委书记的基本要求。
    在他前世的时候,在国内很多的地方,就是随后的几年中,出现了过度追求干部低龄化的现象,把一些实践经验不足的年轻干部,放到了他们难以胜任的领导岗位上,结果这种拔苗助长的现象接导致地方政府工作的不少失误,其实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这些年轻干部的极为不负责任。
    针对这种情况,中组部的一位主要领导还多次在不同场合下指出:干部年轻化不等于“低化”,只有具备多岗位上的突出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真正地符合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条件。
    这也算是给那些一味追求干部低龄化的不正常现象,泼了一盆冷水吧!
    可吴永成一想自己担任厅局级那个时候的年龄,就止不住沾沾自喜起来:呵呵,别看你们这些当省委书记的,在担任厅局级领导职务的时候均年龄是四十一岁,比你们的同龄人那是早了不少的年头,可咱老吴不到三十岁,就跃上了这个级别,要照这么说的话,那咱可比你们又优秀了一大截啊!
    自己现在才三十四岁,即在副省部级的这个级别上呆个十年、八年的,到了正省部级的级别,也不过是四十岁左右,这在全国来说,是属于“六零后”的省部级高级领导了,要按正常步骤来估算的话,在五十岁至六十岁之间,进入国家领导的行列,那也不算是在白日做梦啊!
    呵呵年轻是好啊,穿越也的确改变了的人生,也说不准能改变全国农民们的命运呢!
    ……
    “百顺同志,信义县颜固真的那个案,现在进展情况如何呢?!你们是不是有了什么线索。这个案件省纪检委的领导们也很重视啊!”
    到了桓毕地区之后,吴永成并没有就换届选举的工作,和地委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杨昂平商量什么是第一个先把地委纪检委的张百顺书记,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有关信义县县委书记;固真受贿卖官的举报,吴永成早在三天前的时候,就布置给了张百顺,让他组织精干力量密地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
    而今天在吴永成离开省委记李光亮办公室之后,省委常委、省委纪检委书记王倪仁就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也同样接到了有关举报颜固真的检举揭发材料而对于这封匿名举报信的可信度,他的感觉和吴永成的一样。
    王倪仁在和吴永成简短的谈话中桓毕地委对此事开展认真的查处,如果需要省纪检委的配合的话纪检委将会马上派出专案组进驻桓毕地区。
    吴永成当时就婉拒了:笑话,自己在刚刚来到桓毕地区的时候,是曾经请求过省纪检委的支援,可当时的情况是为了突破阻力、深挖王素珍案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自己当时势单力薄的,面对桓毕地区所存在的重重阻力,不借助外援的话,还真难以在最短时间内,揭开王素珍案件的真相呢!
    可现在,自己基本上已经获得了桓毕地区内最大的话语权,如果查处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受贿案件,还需要省委纪检委的协助的话,那可就太丢自己的面子了!这简直就是对自己权威性的挑战嘛!
    “吴书记,经过我们几天的努力,在有关颜固真的匿名举报事件上,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进展。
    ”
    张百顺知道吴永成所说“省委纪检委领导对此案高度重视”并非虚言,因为他在接受吴永成所交代任务的同时,就按照纪检部门的有关规定,向省委常委、省纪检委书记王倪仁汇报了这一情况——尽管吴永成让他不能大肆声张、隐秘进行查处,可这牵涉到对一个县委书记的立案查处,他不能不向自己的顶头领导汇报,否则的话,从他的工作角度来说,这也算是失职行为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