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二百八十二章通天祸事(上)[3]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考虑明天放回去,要是那半个月还没有动静的话,二癞子就得在县看守所呆半个月了,这也是我给你这个南埔村支部书记的面子!”
    说完,武乡长转身,径自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刘所长则把嘴一歪,那几个干警把二癞子拖到了隔壁的派出所大院里,随即,就传出了二癞子的嚎叫声,但马上有没有声音了,似乎他的嘴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王臭蛋心烦地冲着;玉容、成大叔他们把手一挥:“好了,好了,二癞子进去了,你们也心满意足了吧?!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快回去移栽烟苗吧,没有听到武乡长说,二癞子能不能回去,取决于你们几户的态度吗?
    唉,我在这里再给二癞子球求情。
    要不是一村一社的,我还懒得管这事呢!”
    众人们耷拉着脑袋,拖拉、拖拉地走出了乡政府:来之前心里对被铲青苗的惋惜,此时却被一种莫名的恐惧,给占据了。
    “这可怎么办?!二癞子要是被抓进去的话,他婆姨肯定会找咱们要人啊!他可是和咱们一起出来的!”路上一个最胆小怕事的人,先嘟囔着说道。
    “对,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先想办法,把二癞子闹出来再说。”马上有人附议。
    成大叔忧心忡忡地说道:“这能怎么办呢?!王臭蛋在乡政府领导们面前比咱们面子大多了,他说话还不管用,我们又能有什么好办法?!他们说让咱们尽快移栽烟苗,可这一时半会儿的,连地都平整不过来,哪有那么容易呢?!”
    “对了,李二叔,你不是有个亲戚在地区报社吗?!叫什么王大发的,他可是经常和县里的领导们在一起,你不如给他打个电话,看看怎么样?!”
    被称为“李二叔”的,也是被铲掉青苗的几户人家之一,此时他听到有人这么说,马上就有点犹豫了:“那只是我的一个外甥,他在报社只是一个普通记者,能管用吗?!”
    成大叔一听,眼睛就亮了:“管用、管用,怎么不管用呢!记者那可是见官大一级啊,你没有看到那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的记者多牛啊,把地委书记、县委书记都训得不敢吭气的。
    走,咱们赶快给你的那个外甥打电话去,让他给咱们县里的领导们打个招呼,这乡里的干部们最怕的就是县里的,有县里领导的一句话,说不定二癞子今天就出来了,他可是为了我们大伙儿的事情被抓进去的呀!人可不能昧了良心!”
    ……
    “什么,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王大发接到他二舅的电话的时候,省报驻桓毕地区记者站的王丽娟恰好也在他的办公室,当王丽娟听王大发把事情说了个大概经过的时候,禁不住惊讶地问道:“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啊!”
    王大发苦笑着说道:“哼哼,小王啊,你在基层见的还是太少了,其实在农村,践踏农民对耕地拥有的权益、利益,是时有发生、屡见不鲜的。就比如说,这一次曲阳乡政府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胆量,竟然敢随意践踏、糟蹋,毁坏如此大面积的青苗呢?在我看来,有如此胆量,不外是由如下三方面的原因生成的:
    一、在现实当中,在现在的农民队伍中,缺乏和几乎没有真正的利益代言人,在此等劣势的情况下,任何针对农民的违法、甚至犯罪的“借口和理由”,就可能随时、随地地出笼,阻挡、制止农民对自己的权益、利益主张,简直就像太阳打东边出来一样,是地天经地义的。
    二、虽然说国家对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进行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只要牵涉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绩问题,这个经营权就显得很苍白无力了。
    三、地方上的一些领导们,急功近利,他们在所谓的政绩面前,放弃了原则,和下面的那些“践踏耕地”、“糟蹋耕地”者们,保持着息息相关的“共同语言”,他们是根本不会站在农民一边发声,哪怕你就是“起五更、睡半夜”、在“签了30年承包合同的耕地上种出来的青苗,也照样敢说铲就铲”,因为到了最后的时候,这些事情也大都是大不了不了了之,根本无须“说个过来和过去的”!”
    王丽娟激动得拍案而起:“不行,这件事情我得马上问一问地委的吴永成书记,平时他可是口口声声地把群众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我看他在这个事情上是持什么态度,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的话,我马上把这件事情捅上去,我就不相信,这桓毕地区就不是**的天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