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五卷辉煌第一百一十七章大冲击(下)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早在马林来到省城参加人代会的时候,听说吴永成已经被作为新一届省政协副主席候选人,马上就找到了吴永成,和他证实这个消息。
    当时吴永成正满腹心事、不知这次的提拔,到底是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所以,马林兴冲冲地询问他的时候,他只是对马林说:“省委领导倒是已经和我谈过话了,这也要等正式选举之后,才能知道结果。”
    “嗨,不就是个选举吗?!哪还能有什么意外呀?!”马林不以为然地说道。
    他参加县、省的选举会议,也有几次的经历了,这个选举,好像听起来挺玄乎的,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组织上让你在谁的名字上画圈,你就乖乖的听话得了,否则的话,这就酿成了政治事件了。
    马林还准备再说什么的时候,吴永成这边来了客人了,他只好告辞离开了房间。
    不过,在回到梁州地区代表团的住宿之处之后,难以抑制自己激动心情的马林,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与自己同一个房间的兰成县的县长。
    顿时,这个消息在整个梁州地区代表团也传开了。
    紧接着,马林又把这个好消息,打电话告诉了鱼湾村的吴家两位。
    当时,接到电话的吴家妈妈,不知道这个省政协副主席是什么官、又是多大地一个官。抱着个电话,一个劲地问自己的二女婿:“他二姐夫呀,你说五儿要当什么正邪的副主席,什么是个正邪呀?!这个机关又是管什么事情的?是不是比咱们地委书记的官还要大呢?!”
    吴家老爹对老伴抱着电话不放手,那是一肚子地意见。
    可他也不知道老伴口中所说地那个“正邪”是个管什么的单位。光能从二女婿的语气中听出来。这又是一个好消息,他家的五儿又要升官了,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瞅着老伴手中的话筒,指望从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这政协是管什么地一个单位呢?
    这个问题把电话那边地马林也给考住了,他光知道他们人大代表们所在地人大常委会。只是在每年一次例会的时候。组织大家来省城开几天的会议。然后人家让举手,大家就把手举起来,表示同意就得了。
    至于政协那边吧。好像有个顺口溜叫什么“党委坐船头,政府岸上走。人大举举手,政协拍拍手”地,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单位吧。
    可马林又不能对两位老人说:政协就是一个管拍手的单位吧?!
    在这个时候,马林急中生智:“啊呀,五儿地这个省政协副主席,就是省里的领导了,那当然要比咱们地委的地委书记官大了,那个啥,就和我们省的省长、副省长们差不多。
    婶啊,你告诉我叔,这几天五儿还没有被人们选举出来呢,等他正式上任以后,我让村里的车,把你们二老都接到省城啦,到时候,你们问一问五儿,那就说明也清楚了。我这里还有事哪,我就先挂电话了。”
    放下电话的吴家妈妈,转过身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了---不过,这是因为喜极而泣的。
    “他爹,你听到了没有,咱家五儿现在和省长的官一样大了,这可给你们吴家祖先们露脸了啊!”
    吴有德老汉此时早就把什么都听清楚了,虽然说,他没有想老伴表现得那么激动,可端着旱烟袋的手一个劲儿地哆嗦着,几次也把烟嘴放不到嘴里头。
    好半响,老人才挪开烟嘴,嘴唇哆嗦着说出了这么一句话:“祖宗有灵啊,我吴家终于又有了这么一天了!”
    不到半天的时间,整个鱼湾村也都知道了:吴家的五儿现在有大出息了,当了省里的大官了,和省长们一样的级别。
    不过,这个消息倒不是吴家两位老人传出去的----他们都是本本分分、不爱张扬的庄户人家,这还没有选举通过呢,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的话,那还不让村里的人们笑掉大牙?!消息是一个多小时之后,胡云珍特意从县里赶回来给吴家两位老人报喜的时候,才传到村里边的。
    当闻讯而至的乡亲们挤满了吴家小院、向两位老人说着喜庆的话的时候,吴家老爹和闻讯过来的大女婿刘珠,则满脸堆笑地,只是给院子的人们敬烟---这是平时儿子和几个女儿孝敬他的,他舍不得抽,专门用来待客的。
    此时,吴家妈妈则充当了吴家的新闻发言人。
    只见她面对街坊邻居们,一脸谦逊地给大家解释道:“啊呀,这选举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呢,五儿能不能当上省里的领导,那还得看大家是不是支持他
    “啊呀,你家的五儿那么有本事,大家肯定能选上的。他婶子呀,你可是有大福气呀!你们家的五儿才三十多岁,就成了省里的领导了,再用不了几年,那就会升到北京、去当中央领导了。到时候,你就能跟着五儿到咱们的首都去享福了!”
    “就是呀,咱整个永明县也没有出过这么大的一个官哪!这可是咱一村人的福气呀!”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吉利的话,把吴家妈妈乐得脸上都开了花:“啊呀,我家的五儿前几年,就在北京的那个什么亚运村,给我们老两口买好了房子,还是那种带花园的小洋楼,好几十万哪!
    可死老头子没有福气。偏偏住不惯北京地小洋楼,非要回到咱村里,说离不开和他一起的那些死老汉们,可惜了那房子还在那里闲着呢!”
    之后的那几天时间里,吴家两位老人每天都要给家在省城的三女儿打电话。问什么时候五儿才能被选成省里的领导。
    他们早已经等不及要到省城去了----该收拾地东西。在听到消息地当天晚上,就准备得妥妥当当了,只等着二女婿派车来接他们老两口。
    可焦急地等待之中,吴家两位老人没有等来二女婿派来接他们的车,反倒是一对不速之客。又上门来贺喜了。
    “吴大哥、吴大嫂。你们这两年过得好吗?!”
    吴家两位老人望着提着礼物出现在自己院门口的客人。不禁愣住了:这是谁呀?怎么这么看着面熟呀?!
    吴有德老汉满脸的疑惑,但嘴上还是应酬着:“好啊,好啊。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快、快、快请进来,这院子里太热。屋里凉快。”
    来人看清了老人脸上的表情,笑呵呵地自我介绍道:“吴大哥,你不记得我了?!前几年我和我爱人还专门上门来过呢!我是尖山铁矿地杨志杰呀!这是我地爱人袁曼丽!”
    两位老人闻言,心中马上一个咯噔:啊呀,是他们两口子呀!他们这次又来干什么来了?!别是……
    虽然说,对于这两位不速之客地登门,吴有德老汉充满了戒备心理,可待客的礼节,那确是不能有一点半点的怠慢地:“呵呵,知道、知道,你是杨总工嘛,我不记得你,还能忘记了你这说话的口音呀!我们家来往地,可没有一个外地的客人呀!”
    来人正是吴永成的亲身父母杨志杰和袁曼丽。
    袁曼丽笑吟吟地走过来,拉住吴妈妈的手:“啊呀,大嫂,我听说我们的五儿,成了省里的领导了,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呀!我和老杨今天就是专门过来,给大哥、大嫂来道喜的。”
    我吴家养育的五儿,什么时候变成了你杨家的了?!这“咱们”、“咱们”的,能“咱”到一起吗?!
    吴家妈妈心里虽然不喜欢袁曼丽说的这句话,她也最担心人家上门来看五儿来,可既然人家来了,咱也不能伸手打上门的客人吧!
    再说了,现在还不知道这对公母俩,到底来想要干些什么!
    想到这里,吴家妈妈又开始发挥她那外交家的风度了:“啊呀,大妹子呀,我家五儿的这事情,人家省里还没有通过选举呢!这事情到底能不能成,那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这孩子打小就一个人在外面自己闯荡,也算是受了不少的罪了。
    可怜我家的五儿,这要是当了这省里的领导,还不知道又要忙成个什么样子呢!我们这做老人的,在孩子们身上,那是一辈子也操不尽的心
    吴家妈妈这是话里话外的在提醒袁曼丽:这五儿可是我们打小就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到了这个时候,你们可别看到五儿出息了,又起了什么别的心思呀!
    吴家妈妈的这句话,却一不小心又捅到了袁曼丽的肺叶子上,特别是最末一句“一辈子也操不尽的心”,更勾起了她思儿心切的痛楚。
    “大嫂呀,谁说不是哪?!我们这当妈的,受尽了十月怀胎的折磨,生下他们以后,眼看着都长大成人了,可一个个地翅膀都硬了,又飞出去了。
    不过,大嫂你还能整天看着自己家的孩子,一天比一天有出息,就是心里多操一点心,那也是值当的,可怜我家的三
    说到这里,袁曼丽不由得掏出手绢,又捂着眼睛抽泣了起来。
    吴家两位老人,见客人成了这个样子,不禁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怎么来安慰袁曼丽了,总不能对他们说:“别伤心了,你要是相认孩子的话,那就直说吧,反正孩子也成人了,他愿意跟那边,那是他的权力了。”
    这席话,那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愿意说出口的。
    “啊呀。小曼,你这是干什么?!”杨志杰尴尬地一把搂住妻子地肩膀,安慰她说:“咱们今天是来给吴大哥、吴大嫂来贺喜的,你这个样子,像个什么呀?!”
    “没事的、没事的。我这是太高兴了。我这是为咱们的五儿,能有这么大地出息,而感到高兴。”
    袁曼丽急忙擦去了脸上地泪珠,冲着吴家两位老人挤出一丝笑容:“吴大哥、吴大嫂,我这人就是这个样子的。有什么事情也藏不住。让你们见笑了。”
    吴有德老汉憨厚地笑着说:“呵呵。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快、快,大家别光顾了说话,先进屋吧。你们知识分子身子太弱。哪能和我们村里的人一样哪!”
    杨志杰和袁曼丽此次来到鱼湾村,还真就是来道喜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目地,更不是想跑过来,像当年地老蒋一样,从峨眉山下来,摘现成地“桃子”的----他们也不是那种人!
    这几年,虽然说,他们没有再和吴永成见面,可吴永成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
    当吴永成被免去永明县地县长、挤出梁州地区的时候,袁曼丽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哭了,她不管不顾地要去找吴永成。
    别地事情,她一个小小的化验员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可以对吴永成说一点宽心的话,尽到她这个亲生母亲的爱心吧。
    当时杨志杰拦住了她:“小曼,你冷静一点。三儿这会儿的心情就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