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五卷辉煌第一百零五章布局(中)[2]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九九二年的一月十八日,一辆载着伟人邓小平的专列,开出北京,向南方大地驶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巡讲话,由此拉开帷幕。
    在这次的南巡过程中,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也正是邓小平同志的这次南巡,给中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希望,也使得更多的私营企业家,走向了振兴之路。
    可对于牛存杰同志来说,那却是他走向灭亡的开始。
    而在这个时候,光头仔口中的那个北京老板杜三儿,也的确是回到了北京,去过年去了。
    一晃出来两个多月了,杜三儿的爱人倒还不好意思说些什么,因为她知道杜三儿之所以能挣到那几百万,完全是托吴永成的照顾,而这一次杜三儿又是明确地告诉她:是为了给吴永成帮忙。
    可杜三儿的老爹、老妈却不干了:这大过年的了,小三子在外面疯了一年,难道还没有疯够吗?!
    于是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催促着杜三儿回家,杜三儿的大哥大电话费,也不知道被花掉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杜三儿只好在腊月初八的时候,就收拾了公司的那一摊,飞回北京去吃“腊八粥”了。
    不过,吴永成却这会儿还在深圳呆着----他想亲眼目睹邓大人来深圳视察的历史场面。
    在吴永成的前世记忆中,他只知道一九九二年一月的时候,老邓大人从北京出发,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具体是什么日子、那一天,他就记得不太清楚了。
    所以,吴永成干脆从元旦之后,就来到了深圳,整天泡在宾馆里,一边了解股市的一些详细动态,一边等着那历史性的那一天的到来。
    自从九一年的十月来到南方之后,吴永成也并不是中途没有回去过的。
    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因为永安地区大批量的生猪出栏,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生猪回购的问题。
    吴永成匆匆忙忙地赶回去,联系日本的佐藤健二在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对永安地区的这一批生猪,进行了抽样检查。
    自然是做生意,这个质量问题,那可是万万马虎不得的,这也牵涉到了品牌的问题。
    经过抽样检查后的生猪,佐藤健二公司的员工们,惊讶地发现:这一批使用新型固态蚯蚓复合饲料喂养的生猪,无论是在瘦肉率,还是其他外观体能的一些指标。都要比十年前鱼湾村那一批单纯用蚯蚓拌猪草喂养地生猪,要好得多。
    事实再次证明:吴永成祥农公司的饲料,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肉用鸡的养殖与屠宰,由于亦意那次前来,就和吴永成的公司签订了代为出口地合同。销路自然也不成一点问题。
    同时。马林听从了吴永成这个小舅子地指点,到东北考察了半个月,很快就在那边刘艳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祥农公司的贸易点,顺利地拿到了对俄出口贸易的生猪、肉用鸡的配额。
    这么一来地话。吴永成祥农公司地产品销路问题。也就不再是单纯地依靠佐藤健二和亦意两个人了。
    吴永成再次从J省返回海南地时候。账面上又多了一千五百万元----这是这半年来,祥农公司下属的那几个分公司所作出的贡献。
    其中,还包括了位于南德县南阳沟镇地那个山珍食品公司半年的利润二百万元。
    吴永成拿这笔钱。准备在海南大量地存储一些土地。
    在他大量收购土地地时候,包括海南、深圳等地的南方大地。经济的发展,还是处于一片迷茫之中,所以地价也特别便宜,还没有人前来哄抬、炒作。
    除了在海南的首府海口市,把一些地理位置特别好的土地,以每亩十万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下来之后,吴永成还跑到海南另一个热门城市----三亚市,在那里以每亩五万到六万的价格,盘了下来。
    虽然说,吴永成也明知道,在这次的海南房地产热中,将会有大量的农田,会被头脑发烧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盲目开发之后,形成大量的烂尾楼,而矗立在海南岛上,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和农田的闲置、浪费。
    但他知道,以他自己的这个本事,那是无法逆转这个局面的,与其让那些不良商人们,把那些从房地产泡沫中的暴利,攥在手里,倒不如让他吴永成伸手拿过来,那倒还可以为老百姓们办一些好事!
    可到了一月的十八日,深圳人都知道了邓小平来到了深圳---这除了香港报纸提前捅出去之外,还有人在亲友面前炫耀,口口相传,再加上当时警车开道的那个阵容,这种事情,是根本瞒不住的。
    但吴永成却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当地的其他新闻媒体上,没有看到有关邓小平南巡的任何新闻----甚至于一个字眼都没有。
    在这个时候,吴永成才明白了:此时,中国的所有媒体,都像保密局的干部一样,缄默其口,什么也没有报道,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也不是他们没有新闻敏感。而是根本就不让报道。
    因为在邓小平南巡的路上,就有新华社广东分社的副社长、高级记者牛正武,还有南方日报和广东电视台的记者们。
    不过,吴永成仔细一想后,觉得这样也不能怪他们----上面有指示,新闻有纪律的呀!
    在当时,中央领导到各地的视察、开会、活动,一般的情况下,是由新华社派记者,全程跟同的。
    在中央领导离开视察地、结束视察工作之后,由新华社播发一条消息,重要的领导人物,再加发一条通讯,在新华社内部,被称为通稿。
    而这次邓小平的南巡,新华社却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全国范围内播发通稿。
    据全程陪同的新华社记者牛正武几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解释:邓小平未到广东之前,就明示此行不要报道。
    但是,邓小平甫到广东,消息就已经不胫而走了。
    在那个时候,一些港澳报纸,很快就披露了邓小平到南粤的新闻。
    外国的一些新闻媒介,也争相报道邓小平到特区的行踪,虚虚实实,捕风捉影。
    当时的省委书记谢非,向邓小平当面请示:海外已在传闻,是否可以正式发个消息?
    邓小平没有同意。
    过了几天,海外舆论纷纷报道、评论邓小平南巡之行,认为意义重大。此时,谢非再次当面请示邓小平,说此行对改革开放将起巨大促进作用,在海外已引起巨大反响,广东希望能报一下。
    邓小平还是不同意。
    待到了珠海,邓小平南巡的消息已传遍全国,人们受到极大鼓舞。
    谢非又一次请示邓小平,邓仍然不同意。
    谢非三次当面请示希望报道,邓小平都坚持不同意。
    他说:“不开这个口子。”
    谢非深深理解邓小平这句话的含义,就没有再坚持要求报道。
    后来,一些地方报纸,对邓小平南巡自行作出报道,并非出自邓小平的本意,也没有经过上级审稿。
    而吴永成在这几天里,却一直呆在深圳,从一月的十八日邓小平来深圳的这一天,一直到了一月二十七日,不管是深圳当地的报纸,还是广东省的南方日报,或者是全国性的一些报纸,都没有登载任何邓小平南巡的消息,好像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回事似的。
    在那一段时间里,吴永成也曾试着去联系王志明----他毕竟在当时的深圳市政府担任一官半职的,应该能知道一些消息吧!
    可遗憾的是,王志明前几天的时候,就因为公事出差到对岸的香港去了,根本就联系不到。无奈之下,吴永成只好打道回府----这都腊月二十三了,他也该回家过年了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