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五卷辉煌第一百零四章布局(上)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卷辉煌第一百零四章布局
    随着光头仔绘声绘色的讲述,牛存杰不禁为自己当时没有早点听从他到海南岛搞房地产建议,而懊悔不已。
    不过,牛存杰没有想到的是,光头仔口中十分崇拜的那个北京来的投资商,却是在吴永成的指点下,由杜三儿亲自出面充当的。
    却说国庆前夕,杜三儿在深圳那家酒楼,偶遇牛存杰之后,并且知道了当时那个光头仔,在酒桌上力劝牛存杰到海南岛搞房地产的信息,吴永成马上就想到了怎么才能不用暴力的手段,来收拾牛存杰这个冤家对头。
    在吴永成的前世,他对海南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那是记忆犹新的: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之间,海南省发生的房地产泡沫事件,甚至于在二十一世纪,还成为当时的一个典型案例,教训不谓之不深也!
    由于心里有事,吴永成和杜三儿、王志明等,没有兴致再拼酒了,草草地吃了一点之后,吴永成就吩咐杜三儿,想办法先结交到那个建议牛存杰搞房地产的小混混,然后又如此这般地嘱咐了他几句。
    杜三儿当时不明白吴永成是什么意思----结交到这个小混混,能和收拾牛存杰能有什么关系哪?!
    不过,杜三儿见吴永成表情十分严肃,也知道此事甚关重大。就点头离去----他要想方设法先认清楚那个小混混地面目。
    否则的话,南方人说起话来,都是一串“鸟语”,真让他听口音识人的话,那可就太难为他了。
    为什么当时要让杜三儿出面呢?!
    这个问题。杜三儿在临出门的时候。也曾经问过吴永成:“吴永成,要不还是让王志明去和那个家伙打交道吧。他们的白话,我可是一句也听不懂地。”
    吴永成白了他一眼,说道:“你看王志明满脸地官相,哪还像一个大款呢?!还是你去比较合适。这样以后也不会给王志明带来什么麻烦。”
    王志明也帮腔道:“就是。三儿。你去和他们这一伙人打交道,最为合适了。根本就不需要怎么表演啊,拿出你十年前的那个样子。就没有问题了。”
    杜三儿对王志明的这句话感到茫然不解了,他疑惑地问道:“你说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呢?!十年前我是个什么样子
    “街头小混混呗。还能是什么样子?!”王志明笑着揭杜三儿从前的丑事:“你忘记了七九年的冬天,在北京老莫餐厅门口,你带着几个小混混调戏冯霞,被吴永成收拾了一顿地事情了?!”
    恼羞成怒地杜三儿,立刻冲着王志明伸出了自己地中指:“**,多少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地事情了,亏你丫的还没有忘记呀!
    哥儿们现在可是地地道道地良民百姓了,你怎么还记得哥儿们以前的那些丑事呀?!”
    说完,一甩门,掉头而去。
    包间里地王志明和吴永成,瞅着杜三儿吃瘪的那副德性,不由得失声大笑了起来。
    十年前的杜三儿,可不就是和现在街头那些十八、九岁的小混混们,一个德性吗?!
    只不过,现在街头的那些小混混们,没有当时杜三儿那么优越的家庭背景罢了。
    要说杜三儿,还真是对付这种小混混们很有一套的。
    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就在牛存杰他们买单离开了酒楼之后,杜三儿就找了个“由头”,一来二去的,就和光头仔谈得很热络了。
    杜三儿告诉光头仔:他在偶然路过他们房间的时候,听到了他光头仔的那个建议,而他杜志红是从北京到南方来考察项目的,对他所提到的搞房地产的主意,挺欣赏的。
    只是因为自己在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所以想请光头仔和自己一起干----资金不用光头仔出一分钱,每个月付给他三千块钱的工资,同时,再送给他百分之十的干股。
    光头仔当时眯缝着醉眼,根本就不相信天下会掉下来这么大的一个馅饼,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他怀疑地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问杜三儿:“我说,你这位老板,奥,是杜老板吧。你不会是喝酒喝多了,跑到这里来消遣我吧?!我可告诉你,我光头仔身上穷得连一百块钱都没有,你要是想骗我的话,那你可算找错人了。”
    杜三儿很“诚恳”地对光头仔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兄弟,不瞒你说,哥哥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在社会上混过几天的。不信,你到北京南城哪儿打听、打听,哥哥我是那不仗义的人吗?!
    做生意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可哥哥我现在就是有几个钱,想来你们这里闯一闯,可这地利、人和的,却一项也占不到。今天咱哥儿们能认识,那就是缘分。要是咱哥儿俩联起手来,到海南去捞一票,说不定你也能发一笔小财哪!”
    一通忽悠之后,杜三儿见光头仔还是半信半疑的,为了彻底打消他的疑虑。干脆把他拉到了附近的一个邮电营业所,掏出两千多块钱,为光头仔买了一个中讯公司生产的中文传呼机,塞到了他的手里。
    “兄弟,哥哥初次见面,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能拿得出手,我见你身上还挂着数字传呼机,这种玩意现在不方便得多了,送你一款汉字显示的,以后咱们也便于联系。”
    光头仔到了这个时候。才确确实实地相信,这天上还真就是掉下了一块大馅饼,而这块大馅饼还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他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一只手紧紧地攥着那个中文传呼机。另一只手掏出了自己身份证。递给了杜三儿:“大哥,既然你这么看得起我光头仔,那我再不上路,那可就有点太不识人抬举了。
    大哥,这是我的身份证。你看好了。咱哥儿们虽然没有多少钱。可也不是什么不讲义气的小人。只要你杜老板看得起我,有用得着地地方,尽管开口。钱不钱地,那都是小事。”
    杜三儿一手接过光头仔递过来的身份证。仔细看了看:光头仔其实是叫刘小光。可能爱剃光头的缘故吧,大家才送了他一个外号“光头仔”。
    “好,这才像个男子汉嘛,痛快!”
    杜三儿见好不容易才搞定了这个光头仔,心里一高兴,一巴掌就拍到了光头仔的肩膀上。
    得意之下,手劲有点控制不住了,疼得光头仔死牙咧嘴的,但他还是满脸堆着笑,冲着杜三儿点头哈腰地。
    杜三儿最后和光头仔约定好:让他马上回到海南岛,一边为即将成立地房地产开发公司,找一个合适地办公地点,一边和有关部门打通关系,寻找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地段,便于开发。
    “兄弟,我马上回北京筹集资金。你在海南岛那边,该花的钱,就好好地花,不要为哥哥我省钱!
    做生意嘛,就是这样,小钱不去,哪能换来大钱哪?!”
    此时,杜三儿已经完全把光头仔给征服了,随着杜三儿地手势、和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光头仔崇拜地一一点头。
    而当吴永成和杜三儿在参加完TJ中讯通讯器材有限公司地剪彩仪式,再次返回南方,踏上海南岛的时候,光头仔已经在海南岛的首府海口市,以每个月两千的价格,谈好了两间办公室。
    当然,吴永成踏上海南岛之后,就一直没有露面,而是暗中指点着杜三儿。
    不过,要说起来开皮包公司的经验,杜三儿可比吴永成老到多了。
    早在一九八四年,八五年的时候,杜三儿就利用手中的一些关系,大搞批文转卖,从中牟取暴利。
    可以说,在那个时候,杜三儿手上操作过的皮包公司,也不止一个、两个的,反正什么东西赚钱,他就鼓捣什么东西。
    现在再次进入这个行道,可以说是又重操旧业了!
    一九九一年十月中旬的海南岛,房地产开发的热潮,还没有大规模地兴起。这也是因为当时的国内、国外形势所致。
    特别是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局势,直接对国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早在八月十九日的时候,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八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突然发动了“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清晨,克里姆林宫钟楼上的大钟刚敲完六响,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同时报告塔斯社头条新闻: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可能履行苏联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苏联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可在当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拥有相当的支持者。
    叶利钦很快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成立了抵抗指挥部。
    中午11时46分,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是“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要求立即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予应有的回击”,号召在俄罗斯全境内进行无限期罢工。
    随即,各加盟共和国也产生了对紧急委员会不利的情况,苏联内部的局势变得十分复杂起来。西方一些国家趁机插手,以各种渠道干涉苏联国内的局面。
    最终在不到三天地时间。这场政变就归于失败。
    此后,苏联形势急转直下,全国掀起了反共浪潮。
    当时叶利钦认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所有反宪法行动,都得到了苏共领导中“新斯大林主义”核心的秘密批准。
    于是在八月二十三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命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
    根据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莫斯科市长波波夫的命令,苏共中央大楼被查封。
    八月二十三日十八时三十分,苏共中央大楼正面地党旗,被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地红白蓝三色旗代替。
    二十九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暂停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
    十一月五日。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的活动。并解散其组织机构。苏联共产党从此解体。
    在这种形势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一九九一年九月,戈尔巴乔夫被迫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刚刚经历了“八九”风波的中国。国内地许多事情,尚未理顺头绪。现在接连又遭遇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偌大地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
    当时,严峻地事实,摆在了中央、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面前,发人深思:今后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命运将会如何?中国今后怎么办?
    面对这些世界性的历史难题,各式各样地人物都相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