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五卷辉煌第九十七章戏剧性的贷款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虽然说,在一九九一年的时候,全国处于银根紧缩的时期,可吴永成的贷款一事,却并没有费太多的周折。
    这也不是说,吴永成利用他在省城工作时候的那些关系,搞什么不正之风,通过走后门,来搞到的贷款。
    可以说,吴永成在贷款的过程中,所有的贷款手续,都很正规,没有任何投机取巧之嫌。
    要说起来吴永成那天去银行贷款的经过,倒还很有戏剧性的。
    吴永成选择贷款的银行,是L市的农业银行。
    因为他需要的贷款数额比较大,下面的营业厅、代理处等机构,是根本没有权力审核、批准的,所以吴永成直接找到了L市农业银行的行长李国栋。
    “什么,吴会长,你不是开玩笑吧?!你现在就要贷款一千万?!”
    当吴永成向李国栋提出自己想要贷款的数额的时候,马上就把李国栋给吓住了:“吴会长,我知道你现在的那几个公司,办得挺红火的,可一下子从我们这里贷那么多的钱,这个数额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你要是贷个十几、二十万的,也不需要你找什么担保,我马上就打电话,让下面的人给你办理,你吴会长的面子,也值这个钱啊!”
    李国栋是吴永成在L市给渠月莲当秘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地。也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吴永成听李国栋这么一说,和他开玩笑:“我说,老李啊,难道你看我吴永成就值一、二十万吗?!呵呵,你这也有点太小瞧人了吧!”
    “吴会长。你听我给你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李国栋连忙冲着吴永成摆手:“你不知道这两年的形势啊,国家严格控制贷款规模,过去的时候,只要有担保单位,再搞个立项书什么的。我这里就有权发放贷款了。
    可现在根本不行了。除非你能拿出我们银行的存折来。存单抵押我这里倒还是可以考虑地。”
    “呵呵,老李啊,你这是开地哪门子国际玩笑呀?!我要是有个一两千万的存折。还到你这里来贷什么款啊?!难道我傻呀,白白地送给你贷款利息!现在的银行贷款利息。可不低呀!”
    的确,在九一年、九二年的那个时候,银行存款利息算是比较高地了,同时期地贷款利率,那也就可想而知了。
    李国栋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道:“吴会长,你要是这么说地话,那我也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好了,老李,不逗你了。”吴永成收起戏虐的表情,一本正经地对李国栋说道:“我听说,你们银行业可以办理有价证券抵押的,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啊?!”
    李国栋顿时来了兴趣:“有啊,吴会长,你只有有一千万地国库券,我也敢给你贷款一千万元,这也是看在咱们老关系的面子上,你又是省里地领导,我才特事特办的。”
    “我哪来一千万的国库券啊?!老李,你这不是开玩笑吗?!”
    吴永成不屑地撇了撇嘴说完后,一边端起面前的一杯水,一边心想:一般人有那么多的闲钱,也不可能都投到国库券上,就是杨百万倒卖国库券的时候,手里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才一二百万吧,他那也不是发扬什么爱国精神、替国家分忧解愁而购买的,压根就是为了通过倒买倒卖发财而已。
    李国栋满腹的期望,又像皮球被刺破一个孔一样----瘪了下去了:“嗨,吴会长,你今天来这里,不是专门逗我玩的吧?!
    你说,你要用有价证券抵押贷款,可你连国库券度没有,那你想用什么来抵押呢?!
    我可告诉你啊,你的那个工商联名誉会长的任命文件,那可不算是什么有价证券啊!在你眼里可能是无价之宝,在我这里,那也顶多就是一张废纸而已!”
    吴永成被李国栋的这句话,一下子给气乐了,把刚喝到嘴里的一口水,全都喷到了对面坐着的李国栋身上。
    “呵呵,对不起、对不起,老李,这可不能怨我呀!是你说话太损了!我什么时候把那个名誉会长,当成一回事了?!”吴永成望着对面手忙脚乱地、拿手绢擦脸的李国栋,急忙给他道歉。
    李国栋擦干净了脸上的水,抖了抖湿漉漉的衣衫,被吴永成闹得彻底没有一点脾气了,苦笑着对他说:“我真服了你了,吴会长,那你说说吧,你还有什么有价证券呢?
    我可提醒你呀,那个粮票,可不能算是有价证券的,你就是拿来一亿斤,那也是没有一点用的!”
    李国栋所说的粮票,是指在五十年代时期,因为粮食紧张,粮食供应无法满足所有人,国家只能统购统销,定点定额供给而发放的一种票证。
    在当时,全国各省的粮票票面面额,从最小的两钱半,到最大的一点四万斤等,共计四十六个票面。
    其中,上海最小面额“两钱半”的粮票,当时在全国出名。
    出差到上海的人,无不为上海人的精打细算所折服。
    原来在那个时候,上海人吃早点,有“四大金刚”一说,即烧饼、油条、稀饭、豆浆。
    往往一个成年男子的早点,是两个烧饼加一根油条。为了使那一根油条不找零,就发明了“两钱半”的粮票。
    不过,后来继广东在一九九二年四月全面放开粮价之后。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浙江也取消粮票。
    紧接着,三、四个月后,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北京等地,也宣布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取消粮票。
    到了一九九三年底地时候。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市、县,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
    也就是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粮票最后彻底退出了流通领域。
    但李国栋此时所说的粮票,还在流通之中。也是属于国家三令五申、严厉禁止倒卖、质押地票证之一。
    所以。吴永成听到李国栋这么揶揄他地时候。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我说老李,你小瞧人,也不能这么干吧?!你看我像那种倒卖票证的人吗?!
    我跟你直说吧。我有一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这个算不算是有价证券呢?!你这个金融界的专家。总不至于连什么是股票,也不知道吧?!”
    李国栋眼睛一亮:“什么,吴会长,你手里有股票?!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股票,也是有价证券呢!那个也能作为质押物呀!
    可只是现在上级还没有就股票质押,给出一个具体的贷款比例呀!这个,实在也有点不好操作。
    不过,吴会长,我能问你一下吗?你手上有价值多少钱地股票呢?!咱们看看能不能有个折中地办法
    吴永成身子往后一仰,很随意地说道:“嗯,也不算多。按照前几天股市地市价,大概也就是有个两、三亿吧,过个几天之后,那还能值多少钱,着我可就说不准了。你可能也知道,这上海的股票啊,现在一直在上扬,那时一天一个价的啊!”
    李国栋手中刚刚端起地茶杯,还没有放到嘴边,就被吴永成轻描淡写的这句话,震惊得一下子就扔到了地上----水杯马上被摔成了几瓣,水淌了一地。
    可此时地李国栋,哪还顾得上理会地上的那个杯子。
    只见他瞪着两只大眼睛,好像没有听清楚吴永成的话,再次哆哆嗦嗦地问道:“吴会长,我、我,我没有听清楚刚才你说的话,你说,你在上海的股市中的股票价值多少?!请你再说一遍!”
    吴永成好笑地望着李国栋的那副呆相,一字一顿地对他再次说道:“老李,这次你可得听清楚了。我是说有大概两、三个亿。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帐号,你让你们的员工,可以通过上海那边去查一查的。”
    “那是肯定要核实的,肯定要核实的,这也是一个程序问题嘛!”李国栋拿起吴永成写在纸上的一个帐号,忙不迭地走了出去。“哎、哎、老李,你可得注意给我保密呀!“吴永成追到门口,冲着急急忙忙远去的李国栋的背影叮嘱了一声。
    李国栋头也没有回,只是朝后面挥了挥手,口里答应着:“知道,为客户保密是我们银行铁的纪律!”
    此时,办公室里只留下吴永成一个人,他只好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张报纸,一边无聊地看着报纸上的新闻,一边悠闲地喝着茶水,等着李国栋最后核实的结果。
    半个多小时之后,李国栋拿着那张字条,从门外冲了进来。
    “啊呀,吴会长,没有想到你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敢情还是一位亿万富翁呀!真没有想到啊!我还能亲眼看到一个活着的亿万富翁,而且就坐在我的办公室里,和我一起聊天。
    啊呀,没有想到,这亿万富翁也要和我开口贷款了!”
    吴永成哭笑不得地望着神经质的李国栋,举起手在他面前晃了一晃:“嘿,我说老李,你没有什么事情吧?!这钱是我的,与你有什么关系啊?!至于把你激动成这个样子吗?!”
    “我不激动,我不激动,我一点也不激动!”李国栋嘴里神经质地念叨着:“就是,钱又不是我的,我犯得着激动吗?!
    呵呵,瞧你吴会长说的这句话,可笑不可笑,我在银行里工作了快三十年了,过手的钱,也有成百上千个亿了,你才有两、三个亿,我激动个什么劲儿呀?!我有什么好激动的呀?!”
    吴永成笑着不吭气了,他得等李国栋同志冷静下来之后,才能和他说正经事情。
    “吴会长,你一千万够了吗?!要不,我们这里还可以给你贷个两千万,那也不成什么问题的。”李国栋凑到吴永成跟前,亲切地问道。
    吴永成站起身来,亲热地拍着李国栋的肩膀说到:“哈哈哈,老李,我谢谢你了,可我要那么多的贷款也没有多大的用场啊,还得多给你付利息,这有点不太划算。
    再说了,要是我贷款贷得多了的话,那也不是给你出难题吗?!
    老李,就这样吧,要是可以的话,你就贷给我一千万吧,我这也是临时周转一下,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时间长短没有关系的,吴会长,你尽管用就可以了。”李国栋这会儿变得特别慷慨大方了,他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别看我的行政级别没有你高,可这点权力还是有的,一句话的事嘛!
    咱银行里别的东西可能不太富裕,这贷款嘛,什么时候也不会短缺了你吴会长的,你就放心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