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二十八章开业大吉(下)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吴永成这里所说的各省、地的驻京办事处,普遍成立于八十年代的中期。
    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驻京办事处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提供信息服务,采购原材料,推介产品,招商引资,接待服务等。
    “驻京办”的主要职能有两项:一是招商引资,跑部委,要项目,收集信息;二是接待地方来京办事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等。
    驻京办需要替地方政府到国家部委联系、报批项目,负责与部门接头,地方来什么人,要见什么人,都要由办事处提前联络好。
    在当时,一些驻京办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跑步,打探消息,看哪里有钱和项目,然后写报道,找关系。
    新中国的第一个驻京办事处,是内蒙古自治区驻北京办事处,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三月。
    之后,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驻京办事处,成立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之间。
    当时共有二十八个驻京办事处,主要职能是为当地争取资金、物资,铺平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驻京办事处主要担负着接待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收集信息的任务。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一些省市地办事处曾经一度被撤销。
    到了一九七八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路线后,为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驻京办事机构再度得以恢复。
    为此。北京市经济委员会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关于外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的若干规定地通知》,通知中明确表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辖政府部门、地级市人民政府,包括行政公署,州、盟、区人民政府、县或县级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可以在北京市设立一个驻京联络处。”
    此后,驻京办以惊人的速度,在北京扎营。以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为中心方圆两公里之内。网络地图显示的大大小小的外地“驻京办”有数十多家。
    这些机构一般将自己定位于沟通信息、招商引资、协助遣返上访群众和组织来京务工者等。
    那时候出门办事买不到车票,住宿不好找地方,人们又没有电话和手机,办事不方便,就需要办事处帮忙联系。
    客观地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驻京办事处确实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涛、文丽兄妹两个之所以这么说,那也只是他们只从字面上了解到了驻京办事处的意义,这也难怪他们这样理解。
    这两位虽然说。也是自幼出身于高干家庭,打小不由自主地就身染官场之中的一些气息,但那只是高层之间的一些来往。
    大家要知道,在六、七十年代,甚至于八十年代初期,社会风气还是很正常地,那底层污七八糟的风气,也根本没有形成的一个土壤。
    说到底,他们也只是现在官场上的白丁,特别是应对层次比较低一些的干部们的时候。这也就会发生了文涛在租赁房子的时候。遇到下面一个小小街道办主任的刁难,直接就搬出了一位市委副书记。
    唉,还是缺乏在社会上和官员们打交道的经验啊!吴永成心里暗暗地叹息道。
    作为一个穿越者,吴永成可是知道到了后来。那些驻京办事处,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就慢慢地发生了性质上地蜕变,被称为专为地方官员服务的“接待办”,甚至于公关行贿,滋生腐败。直接演变为跑步前进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每年,办事处的人员光陪同客人去各大景点不知多少次,费用当然全部由驻京办负责。
    除了滋生腐败之外。驻外办事处等机构让人诟病的。是其亦官亦商的身份。
    为了弥补经费不足,大部分驻京办事处都在搞经营。赚了钱装到自己腰包中;由于经营不善。赔了钱,则要财政填窟窿。有些地方的个别驻京办事处干部利用工作之便,还为自己谋求升官和发财。从开办饭店、宾馆,服务地方官员,到跑步进京,亦官亦商,各地驻外办功能逐渐错位,甚至异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驻京办”已成为地方政府、和党委的驻京“大使馆”,其工作人员的“牛气”,以及他们在京城巨大地活动能量、和对派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人根本无法想像。
    吴永成记得前世的时候,网络上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二O二年五月地一天,北京高富水大爷亲身验证了“驻京办”的“牛气”——被一辆车弄翻在地不要紧,还被肇事者一通猛揍。
    那位“牛气冲天”的肇事者,一边打人,一边还叫嚣:着:“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说出来,吓死你!”
    这位主儿之所以敢这么“牛气冲天”,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有一个特殊的身份——HLJ省交通厅驻京办工作人员。
    在吴永成的前世里,这些“驻京办”人员类似的优越感,普遍来源于他们的“神通广大”。他们有自己地“联络图”,关系网纵横交错。
    一般来说,形势地发展,对于这些办事处人员的要求,那也是越来越高地,“能办领导想得到的事,能让领导见到想见地人。”这是对“驻京办”一些工作人员的最低要求。
    由此。向有关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公关”,便成为各“驻京办”的首要任务,与领导沟通感情也成为“驻京办”钻研地一门学问。
    某市一位“驻京办”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我的工作就是将礼物不露痕迹地送到领导的手中。说到公关,就是对部委、司、局负责人的喜好,了如指掌。再据此陪他们打牌、旅游、喝酒、听戏,或买字画、古玩。礼物不在贵,贵了给人家添麻烦,也不能太便宜,关键是要投其所好。”
    他的工作箴言是:“事事以领导满意为宗旨。事事以招商引资为取舍,事事以项目服务为目标。”
    而那些驻京办事处的人员之所以那么牛,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各“驻京办”的人事、行政管理、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均主要还是由其派出部门负责管理。
    而“驻京办”在日常工作中地“非常规”运作方式,常享有多种“豁免权”,当地政府大多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管理方式。
    客观地说,这些终日穿梭于国家各部委机关、及北京市有关单位之间的驻京机构负责人,也确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做了很多工作,尤其在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协作公关上,为家乡发展作出了贡献。
    可到了后来的时候。有不少这样的人,经受不住金钱和物欲的考验,堕落为法庭上的被告,沦落为了犯罪分子。
    “二哥,你刚才也说到了,那些驻京办事处主要是为了给他们所在的地方,和各部委要钱、要物,是比较穷。可老百姓地一句话,你套雀还得抛洒一把米吧?!”吴永成到了这个时候,也只好暗示文涛。他可不能赤裸裸地把自己前世经历过的,都说出来啊:“我以前也为地方上跑得要过一些投资,那时候,是给对方送一点土特产的。可现在这个时代。土特产人家谁还稀罕?!你提着一麻袋土豆、粉条什么的,不值钱不说,让人看见了还有收礼的嫌疑。至于说请吃,这年月谁还在乎那几顿宴请呀?!中央查禁公款吃喝尽头正足,只要长一点脑子的领导干部,就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因为嘴馋而落个什么处分的。那太不划算了。”
    吴永成只是这么稍微指点了一下,文涛就恍然大悟了:“啊呀。五儿。你到底是在这个***里呆过的呀!这个点子那可是千金难买呀!”
    文丽则败了吴永成一眼:“好的没有学会多少,搞歪风邪气、乱七八糟的。你倒肚子里一套一套地。我看你呀,基层呆了几年,把你也带坏了。”
    吴永成委屈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我这不是好心帮二哥出主意吗?!再说了,现在的这社会风气,也不是你一个人就能阻挡得了的。与其让他们把钱扔到别地地方祸害了,倒不如用来改善领导们的通讯工具,这样不是还能更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办事效率嘛!”
    “别说那么多了,我先打个电话,问一问到底有多少驻京办事处。”文涛着急得就开始打电话了。
    结果,等文涛一个电话打过去之后,对方给了文涛的那个数字,让他大吃一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单位呀?!开业的那一天,要是请客的话,那得花多少钱呀?!”
    原来,截止到一九九O年,北京共有一百八十六个市级以上的驻京办,各种大中型企业地办事处达到了三百五十多个。
    吴永成也感到疑惑了,现在就有了这么多地办事处了吗?!
    “没错。是这么多。”文涛肯定地说。
    据他解释,他这个数字,是来自于作为驻京办的直接主管单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事处管理司地一位朋友那里的,“绝对可靠。就这,他们还没有把那些县一级的办事处统计在内。”
    “那也没有什么,不就是四五百号人吗?!都请过来不就得了!”吴永成决然地一摆手:“这么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倒是担心咱们能不能请动这么多地人到场。”
    文涛眉头一竖:“你说得倒挺简单。不就是四、五百人?可除了他们,我们之前就已经把各部委、各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预计了一百多了,再加上这么多的人。那得摊多少桌地饭呀?!这钱倒是小事,可造成的影响这么大,老爷子知道了,非剥了我的皮不可!不行、不行。这个办法不行!”
    文丽也马上补充:“吴永成,这是在北京,不是在你们下面的小地方,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这六七百人的排场,估计还不到开业。中纪委的人就下来调查情况了!你这不是让我爸爸晚节不保吗?!你这是安的什么心?!”
    吴永成挥挥手:“这个你们不用考虑,自有我来想办法,你先说,能不能请到这些办事处的人吧?”
    文涛不屑一顾地撇撇嘴:“请他们来,那是抬举他们,这有什么难地。”
    “这就好办了。我是这么想的。”
    吴永成当下就说出了他的主意:他并不想套用现在时兴的那种开业请客的俗套子,而是想把营业大厅二楼的房间,装扮得喜庆一点,然后举办一个自助酒会的形式,这样一来。花费的成本也不是很高,品味也不低,大家见面还可以随意地互相交流,也不占用多长的时间,影响也不是很大,可谓一举数得!
    “好,这个办法好!”文涛听完之后,首先表示赞成,文丽也缓缓地点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