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一百七十五章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下)[2]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坐着直升机飞过来地?!
    “你丫的。听说你小子在你们的那个省委办公厅干得好好地,怎么就想起来跑到下面地县里面去了,到那也啥奔头?撑死了给你一个县长当,哪有什么意思?!还是到咱北京来吧,哥儿们几个给你加把油,相当官那还不是一句话?!”
    有杜三儿一个人在,这个房间里也就没有别的人说话地份儿了,光听他一个人在这里咋咋呼呼了。饶是刘艳以前知道杜三儿地这个德行,听得也一个劲儿地皱眉头。高宝平和郭勇则和杜三儿相跟着到吴永成他们家住过一段时间,也知道杜三儿也就是这副德行,都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了,一点也没有露出惊讶的样子。
    “行了,你丫的也别瞎喊叫了,时间也不早了,还有几个人哪!咱们到了饭桌上,边吃边聊吧。”吴永成马上制止住了杜三儿的进一步演讲,要是继续再听这家伙不着边际的胡侃下去,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住。
    不过,吴永成知道杜三儿这个人,瞎吹是有一点瞎吹,可这几年来,他感觉到这个家伙对朋友还是真心地,你要是和他处成铁哥儿们,他还这能为了你两肋插刀。以前L的一句话来说,这哥儿们挺够意思的!
    ……
    当吴永成他们到了楼底德”吃饭,马上就叫了起来:“嗨,哥儿们,什么意思啊?怎么这么大的北京,再没有一个饭店了,这不是给哥儿们添堵吗??!不行,重换一个,你们丫的就是故意的。”
    吴永成、高宝平、郭勇和刘艳几个一起大笑了起来。看着刚才还耀武扬威咋咋呼呼的杜三儿,此时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小朋友一样,瘪着嘴、扭着头,还真有意思。
    说起来这个“全聚德”烤鸭店,在他们几个人之间,还真有一段故事。不过,那会儿这个烤鸭店还没有恢复它的旧名“全聚德”,还是叫“北京烤鸭店”。
    在吴永成他们刚上学的时候,一九七九年吧,高宝平请客,也有他们几个人在场,杜三儿当时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闲极无聊,带着几个人调戏冯霞,结果被吴永成恶狠狠地收拾了一顿,这也就不打不相识,经过又一次的见面,几次交往下来,杜三儿和吴永成反倒成了好朋友。
    可以说,那个烤鸭店门口就是杜三儿的“败兴之地”,你说,当他听到要去那里吃饭,去的还就是这几个人,也不过就是少了一个女主角冯霞,人家杜三儿能不多心吗??!
    “三儿,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吴永成连忙过去搂住杜三儿的肩膀,真诚地说:“大家绝没有要笑话你的意思。之所以选在那里,是因为还有几个朋友,家就在那里的附近,他们又没有车。晚上回家怕不方便。再说了,小地时候,谁不做几件荒唐事。哪有什么害臊的?!古时候,那几个皇帝小时候还偷鸡摸狗哪,可后来人家还照样不是顶天立地的打英雄?!这有什么呀!”
    “哈哈哈,哥儿们也就是逗你们。哥儿们是大度量,哪还会把以前地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放在心上?!”杜三儿被吴永成的几句话说开了。可他的嘴那会轻易服软,马上就笑着自我解嘲:“别说哥儿们我了。就是再找几个功夫高一点地。那也一样。哥儿们不丢人。那是败在了我师傅手下,我还捡了一个便宜师傅哪!!哈哈哈!”
    “好了,快上车吧。我跟在你的车后面。你路况熟悉,前面带路。”吴永成对这件活宝还真是没有一点办法。笑着捶了他一下。也就上了自己地车。
    “放心吧,你就跟在哥儿们的后头,放心大胆地往前走。”杜三儿用手指头打了一个响指。爽快地答应了。
    也可能是他们几个人对杜三儿地车技有点不放心。高宝平、刘艳和郭勇都坐到了吴永成地上海轿车上,杜三儿一个人开着车在前面开道。
    吴永成记得这家伙前两年就复员、不在部队干了呀。可他地车牌却还是一副军车牌。管球他哩。***神通广大,闹一副车牌还不应该算是什么难事。一会儿跟他问一问,看看能不能给自己的这个车也整一个。有了军牌,路上起码没有车找麻烦。
    果然,有杜三儿的军车前面开道。一路上可以说是嚣张得很,横冲直撞,连红灯也不避讳地。吴永成也就狐假虎威。紧紧跟在他的车后,一路闯了过去,倒也没有一个交警过来拦一下。也让他这个没有牌照的上海轿车出了一把风头。
    “哎,吴永成,你还记得那一年你给我地那一版猴子地邮票吗?”
    在车上,和郭勇一起坐在后座上的高宝平突然探前头来,神神秘秘对吴永成说。
    “嗯,还有点印象。怎么了,你不是把那一版邮票给买了吗?”吴永成一边开着车,一边随口问道。高宝平这家伙不提起这件事情,他还真有些忘记了这回事呢!都是这几年乱七八糟地事情闹得,他光把所有地时间放在工作上了,都快忘记了自己在一九八零年的时候,还利用自己的前世记忆,大大地作弊一把,收集了不少的猴票。
    可是高宝平现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说猴票的价格提前发动了??
    “嗨,哥儿们有你说地那么没出息吗?!那是你给哥儿们的纪念。”高宝平不满地把头又缩回去了,不过还是继续兴奋地说:“前几天听单位的一个同事说,以前八分钱地一张猴票,现在在
    到了六十多块钱,还没有货哪!那个四方联,四百多妈的,我一个的工资,也就是八九十块钱。你小子可真是长了发财的一个脑袋呀。你买了那么多的邮票,这下可赚大发了!!”
    “什么,吴永成你什么时候买了猴票?买了多少呀?我怎么不知道?”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刘艳马上也惊讶地问吴永成。
    高宝平嘴里说的那枚面值8钱的猴子邮票,是由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设计,是在一九八零年二月发行的。当年发行量约443枚。由于是第一枚生肖邮票,因此一直被看作邮市行情领头羊和风向标。
    吴永成知道,在后来十几年里,这枚著名的“金猴”票价格最高时竟然达到了2300元。
    但这些现在吴永成是没有办法给他们解释的,至于买邮票的过程倒是可以给他们说一说,这样也可以到了后来,万一自己出手这些邮票、获得高额利润的时候,也不至于会因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而导致自己说不清,起码现在就还有几个证明人哪!!
    “高宝平,那些邮票你现在千万放着别动,要是你想出手的时候,千万要记得跟我打一个招呼。”吴永成又叮嘱了高宝平一遍。
    “知道了。吴永成,我说,你怎么就像我妈一样,唠唠叨叨的,烦不烦呀!”高宝平不耐烦地小声嘟囓了一句。
    而一旁的刘艳,则用无比诧异的目光,看着聚精会神开着车的吴永成。
    ……
    不一会儿的工夫,车子就来到了“全聚德”烤鸭店门口。
    因为今天还不是周末,所以店里的人还不是很多。而高宝平在办公室的时候,就已经打电话定了一个包间。
    “吴永成,我听高宝平说,你和冯霞那个丫头吹了?”到了包间里,杜三儿不顾高宝平的暗中示意,还是忍不住开口了:“我说,哥儿们,你也别太放在心上,那个丫头张牙舞爪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对象,就像哥儿们似的,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呀?每天被人管着真是麻烦死了。”
    操,这哥儿们还有这么安慰人的?!他自己找了一个强悍的老婆,就意味别人也和他一样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儿,别这么说。虽然没有走到一起,可也大家都是好朋友,不兴在背后说人家坏话的。”吴永成马上正色地制止杜三儿。他倒是有兴趣什么时候见一见那个让杜三儿也这么头疼的姑娘。
    刘艳和郭勇听了吴永成的话,赞同地点了点头。特别是刘艳对吴永成能这么细心地体谅、理解人,更是心里觉得满意。
    不一会儿,高宝平约的几个同学也陆陆续续地到了,其中有两个是吴永成一个宿舍的老五常建明、老六刘爱忠,剩下的就是办理的几个北京的同学了。吴永成平时和他们打交道真不多,也就是能叫上姓名来而已。不过,这也足够了。
    马上,包间里大呼小叫的又热闹了起来。大家想一想,都是毕业以后四、五年没有见面的同学们了。现在到了一起,那还能不高兴得折腾半天。当然,主角还是这个在外地工作的吴永成。毕竟其余的他们几个还都在北京,大家有时候就是不见面,还能通过电话联系。
    好一会儿,包间里才安静了下来。吴永成又把刘艳和杜三儿给大家相互介绍了一遍,随之又是一阵寒暄。
    “吴永成,你不是说这一次到北京来还有一点公事吗?是什么事情啊?说一说,看大家能不能给你帮一点忙?”
    此时菜还没有上桌,郭勇怕同学们再提吴永成和冯霞两个人的这件事情,再引起吴永成的不愉快,马上提起一个话题。
    “奥。是这样的。县里有一个项目得到国家扶贫办跑一趟。不过,可能有一点难度。”吴永成随口回答了郭勇的问题,他倒是也有心思在同学们之间找一找,看谁能和那边有点联系,不过他觉得现在开口还早。
    “操,你怎么不早说?!”高宝平和北京的另外一个同学李明德异口同声地指着吴永成说。
    “怎么了|两个认识扶贫办的人?”吴永成抬起头惊讶地望着他们两个人,心里却想:不是吧,虽然我知道北京的这些同学们一个个神通广大的,那也不用表现得这么夸张吧!
    李明德倒是笑吟吟得抱着两只胳膊、望着吴永成不吭声了。
    高宝平却站起身来,一只手抓着李明德的肩膀,冲着吴永成说:“你小子有眼不识真佛,到处乱跑什么?!这丫的就是扶贫办的,你烧香可是正儿八经找到地方了。”
    “什么。李明德,你小子就在那里呀?”吴永成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也站起身来指着李明德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呀?我怎么从来也没有听他们说起过?”
    “哥儿们凭什么向你汇报呀?你小子来了北京几次,也是急匆匆的转一圈,当了屁大的一个芝麻官,就连老同学们也不放在眼里了?!你还顾得上关心老同学们的成长?!”还是高宝平肆无忌惮地臭着吴永成。
    好机会呀,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收拾吴永成的空儿,以前也光是他教育自己了,你说高宝平现在能不爽吗?!感觉简直是好极了!!
    “好了、好了,是我的错。一会儿,酒上来了,我先自罚一杯,行了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