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二十五章成了个农业专家?

醉回七九当农民最新章节目录
   林听了吴永成给他讲的那一堆安排意见,刚开始的时句句有理,可越到了后来.就越觉得他讲的这一种模式,怎么就那么熟悉呢?
    他仔细一琢磨,马上就惊叫了起来:“五儿呀,这么一闹,咱不是又回到了以前的公社那会儿的样子了吗?咱们这是不是在搞倒退呀?可别再和人家中央唱了反调啊!?我怎么越听就越觉得好象又回到了生产队吃大锅饭的那个年代呀!咱可别犯了政治性的错误,这可是原则性的大事啊!我这个村里的逐步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官丢了倒不要紧,大不了我再买一辆拖拉机、跑运输挣钱去,可要是这么一整,祸害了一村子的老百姓们,那咱就办的,那就不叫人干的事情了啊!”
    吴永成哑然一笑。他的这位二姐夫马林这几年的干部算没有白当啊,政治上也成熟了不少,还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糊弄了的。
    “二姐夫,你还是平时党的政策和政治理论学习得不够啊!这怎么能和以前生产队时吃大锅饭的那种形式一样呢?你没听咱们的邓副主席讲过嘛,‘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你在以前的时候肯定学过这么一段话,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那得活学活用,绝不能教条地
    死搬那一套,否则真理也就成了挂在墙上的画了,只能看而一点也不管用。北京的房山县,你听说过吗?人家那里里中央多近呀,可人家现在还是搞的集体时候的那一套,土地
    归集体统一经营。村民们集体劳动,年底统一分红。难道人家就不害怕犯政治性地
    错误吗?那肯定不是的,前几天他们的先进事迹还在内部参考上登载过呢!什么事情也要一分为二地
    去对待。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
    吴永成前生搞了多少年地
    政治,又在乡村工作了十几年。老资格的村干部们都在他的手下,讲理论、辩道理过不了三个回合,就得认乖乖地
    举白旗认输。更何况在穿越以后地
    今生、大学毕业以后,在省委领导们的身边又深造了一年多呢,那理论水平的档次可不是吹地。对付像马林这样刚出道没几年的乡村干部,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就是有十个马林,讲起大道理来,现在也不是他的对手。
    不过,他刚才讲的房山县的那些事情,也的确是真有其事。他在后来的资料上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当然在当时地
    情况下,那家的刊物,即使是只供领导们传阅的内部简报。那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报道出现的。这样做不是和改革开放唱对台戏吗?本来那会儿不少县、公社一级地
    、基层的干部们,就一时接受不了任何形式地
    联产承包责任制,再这么一报道,那不是给中央添乱吗??!谁有那么大的胆子啊?除非他不想要头上的那一顶乌纱帽了!
    吴永成这么一说,马林这下子是完完全全地
    彻底放心了。人家紧靠中央地
    北京市的农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那肯定比他高,还能做下和中央政策对着干的事情吗?既然人家那么做了。那就说明这么做,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行,五儿。你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姐夫听你的。”马林爽快地
    站起来,在桌子上一拍:“你先回家里去歇一会,见一见家里的大人们。我马上通知村里支部和村委会的全体成员开个会。在会上,我简单的先把这件事情,给大家吹个风,到了今天晚上,咱们再接着细细地
    讨论一下,看怎么铺排才最好。晚上开会的时候,我让人去叫你,你也和大家见一见面。他们也都挺想你的。你看这样安排好不好?”
    吴永成告别了他的二姐夫,走出村委会的办公大楼,就看见他的妈妈正手搭凉棚,站在村委会的大院当中等着他呢。
    “五儿,你的事情办完了吗?快点跟妈回家去吧。妈听说你回来了,给你熬好了绿豆小米粥,还搁了几勺白糖,解暑气的,还在家里的锅台上给你晾着呢!”一见到她最疼爱的小儿子出来,吴永成的母亲连忙迎上来。
    “妈,你怎么在这里等着我呀?怎么不进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去呢?你来了多长时间来?天这么热,中了暑气怎么办啊?看你这热得满头大汗的。”吴永成心疼得赶紧把他的妈妈拉到在阴凉处停着的小轿车旁边。
    “嘿,你们在里面办公家的大事,我一个农村的老太婆进去像个什么样子啊。在这里站一会就能把你妈咋着了?你妈还没有那么娇气呢?”
    “吴秘书,我和大妈说了半天了,让她进去找你,她不肯,说怕影响你们的公事;让她进来车里坐着等,她又说坐在那里,心里焦躁得不行,还是站着心里踏实。”小车旁站着的高全清师傅开口了。
    吴永成心里突然觉得一阵阵发热,眼里的泪水差点涌了出来,他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走,妈,咱坐上车回家去!”
    “就这么几步路,还坐个什么车哪?再说了,妈的这身上不干净,别再把人家的这高级小轿车给闹脏了。还是你们坐着回去,妈在后面走吧。”吴永成的妈妈极力躲闪着。
    吴永成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下子夺眶而出,他哽咽着说:“妈,你身上最干净,什么东西也没有我的妈妈身上最干净。走,咱们坐车回家。听话。”说着轻轻地
    拥抱着妈妈进了小车。
    “这车真快呀,座也软绵绵的。真舒服!”老太太坐到车上,动也不敢动,小心翼翼地
    抚摩着小车上的坐垫。老人家还是第一次坐这高级的车,不,她也是第一次坐汽车,以前就坐过那些牲灵拉的牛车、马车、骡子车的。她忙得也就没那闲工夫去外面逛。那个岁月,农村人的概念里。根本就没有旅游那么一说。
    吴永成心里发誓,以后等自己地
    工作稍微清闲了一
    定要带着吴家老爹和老妈,出去到全国的好地
    方。好让二老也享受享受。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顶多就去过几趟县城。而在农村。像这样的老人,可以说数不胜数。有不少的人,甚至于一生连自己所在地
    乡镇。还没有去过。就一直没有能见到自己村子以外的世界。
    晚上村里两个班子的会议开得很顺利。马林执掌村里地
    政权以后,可以说把吴永成的那一套全部照搬,也快形成了一言堂的作风。大家又听说这是吴永成回来以后地
    意思,更是连考虑也不考虑,就一点也不打咯噔地
    表示同意。吴永成就是他们这一伙心中的神。接着一伙人又把具体的一些操作步骤完善了一下。
    第二天,吴永成就和L市的两个技术员,跟着以马林为首的鱼湾村里的干部,到地
    里去搞测地
    温、气温、土壤的酸碱度、肥质情况等前期性工作。
    其实对于大棚种植。这两个农业局的技术员也是第一次在实际中接触。有关地
    一些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理论数据,他们也只是在外文资料中见过。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术,远远不及有着实际工作经验的吴永成。
    “吴秘书,根据我们化验的结果,这里完全可以搞大棚蔬菜地
    种植。特别是土壤肥力相当好。可能与紧靠着的原始森林有一些因素。气候上。这里与梁州地
    区也不一样,有一个明显地
    小气候。气温在每个季节平均高出五到十摄食度。空气也非常湿润。”忙碌了半天以后。两个技术员向吴永成和几个村里的干部通报了一些测出的数据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吴永成点了点头。根据他前生乡村多少年工作地
    经验,这里是最适宜搞这个项目的。他们所说的那个小气候。与鱼湾村紧依傍黄河的缘故,是密不可分的。
    至于将要种植的大棚蔬菜,吴永成准备先选择西红柿、黄瓜、菠菜、箩卜等大路菜。因为村里的菜农们,对这些蔬菜的种植最熟悉,成本也低。虽然对于一些南方的细菜种植技术吴永成也懂一些,但在具体的日常技术管理上,他又不能经常蹲在这里指导他们,他还有自己在省城的工作要做呢!
    大棚里吴永成还准备用一种种植新技术,那就是地
    膜覆盖。
    塑料地
    膜地
    面覆盖栽培,是一项综合性的栽培技术措施,在吴永成的前生里,他记得还有五六年全国才能在大范围内推广。这个技术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还能提前10-15上市,提高品质,调剂旺、淡季余缺,增加种植的效益。
    但是地
    膜作物的种植,也有一定的讲究,必须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要掌握以下技术的要点。首先是整地。整地
    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盖膜的质量。首先应选好地。最好选择地
    势平坦,富含有机质而无传染病害的壤土或沙壤土,拾去前作的残株、败叶、根、茎、草根等,然后深翻炕土,耙细。其次是行距的掌握。作畦可按各种作物株、行距的要求,决定畦宽。畦沟深10厘米,形,畦边形成缓坡,有利于盖膜、压土。畦面土壤平整,土壤表面必须细碎、疏松,这样才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达和吸取养分。最后就是施足基肥。有了科学的整地
    和按行距开沟、扶垄以后,通常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氮、磷、三元复合肥和~+酸各15—20公斤。耕翻后搂平地
    面,
    夏伏的蔬菜如萝卜、大白菜、菠菜等均宜采取60厘米宽沟扶垄,垄高20厘米左右,垄顶面宽3035米,垄底和沟底都要整平。为结合疏苗、定苗采收苗菜,应该增加播种量。如萝卜亩用种量为斤,菜亩用种量5—7公斤,大白菜亩用种量150—200等。
    至于准备采用的大棚模式,吴永成决定使用单坡面春冬两用型的拱圆形大棚。这种大棚采用单层塑料薄膜覆盖,定植前要尽量提前上膜、扣棚,以提高棚内温度。有前茬作物的大棚,要早腾茬。
    大棚夏伏茬蔬菜栽培。不但能使冬暖塑料大棚保护地
    夏的伏闲置期,变成了夏伏茬蔬菜期,从而能在酷暑高温地
    夏伏期,向市场供应大量鲜嫩的蔬菜。缓解蔬菜伏淡,而且因夏伏茬蔬菜生长快,生产周期短。价格高,经济效益高。
    但是吴永成知道,要成功地
    在冬暖大棚进行夏伏菜栽培。还必须注意选择适于夏伏茬栽培的耐热、耐强光、长日照、极早熟或早熟品种。适于冬暖塑料棚保护地
    夏伏栽培的蔬菜,如萝卜、大白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