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第十五章骑墙

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正月十八,金国使者到了润州,杨朴和无颜再次联袂而至。
    这次杨朴的态度不一样了,他的使命还是联姻,不过这次联姻的内容除了谈婚论嫁,商定迎亲日期外,最重要的是招抚。
    金国皇帝赐封李虎为汉王,就是辽东汉族王。这个汉王和奚王、室韦王、渤海王的称呼是一个意思,部族王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藩镇,拥有自己的军财政三大权。也就是说,金国正式承认了李虎的王者身份,并将他的军队和地盘收入囊中。
    一般来说,部族王的王妃都是本族人,这样一来,金国公主嫁给汉王不能为正妻的理由就有了,金国皇帝的面子也有了。
    女真人用一个公主就换取了辽东义军十几万大军和辽西、平州两路州县,这个交易太划算了。不谈了。
    杨朴和无颜苦笑无语,来之前,他们就知道结果了。金国皇帝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毫无道理,他也不想想,世上有这么捡便宜的吗?女真人如果推翻了大辽,取而代之,对李虎有绝对的优势,当然可以用这个条件来招抚,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目前金国还一口吃不掉辽东义军,双方都需要对方,这么做只会把李虎推进辽人的怀抱。
    金国皇帝为什么敢于这么做?很简单,辽东义军的敌人是契丹人,李虎绝不会背信弃义,再投入契丹人的怀抱。做契丹人的狗,不过李虎现在地处境不好,地盘大了,人口多了,军队多了。他的生存有困难。李虎现在的处境就和当初女真人击败渤海人占据东京一样,需要时间来稳定一切,但可惜他没有时间。现在契丹人也罢。女真人也罢,都在想方设法击败对手,而做为足以影响辽东命运的李虎,无法置身事外,所以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答应金国地条件,成为金国的汉部落
    金国皇帝和勃极烈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大宋人正在援助李虎。
    黄涉留了下来。
    帅府经过议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义军在未来一段时间采取地外交策略是“骑墙”。说白了就是做墙头草,在宋、辽、金三国之间往来周旋,争取利益最大化。我现在有本钱了,我可以给自己明码标价,哪个愿意买,请拿钱来。否则,免谈。
    “骑墙”之策的本质就是生存,为了生存而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所以黄涉留了下来,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好象既不愿意反目成仇。也不愿意把自己贱卖了。
    “你们的二皇子和我们的总帅一直保持书信往来。”黄涉说道,“去年年底,他们还在显州见了一面,当时二皇子说得很明白,要联姻,而条件是我们保持对燕京的攻势,帮助金军占据上京。怎么过了一个年,你们就出尔反尔。变卦了?”
    杨朴一看有门。黄涉用这种语气说话。显然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他随即撇开联姻一事,直接谈双方的合作条件。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议定,除了保持边境榷场回易外,金国完全放开东京大市,从而让义军获得部分战争物资,而义军则保持对燕京的攻势,伺机攻击,从而有效牵制辽军主力。
    杨朴很满意,虽然联姻和招抚都失败了,但好歹得到了义军攻击燕京的承诺,这样金军在开春后就可以向上京展开攻击了。
    这次辽国使者除了韩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耶律淳地长史李爽,一个是南府宰相李处温之子李(sh)。
    辽国的皇帝还在西京,迟迟不愿归返燕京,所有国事皆托付于耶律淳,但耶律淳因为兵败平州路,置燕京于险境,不得不引咎请辞。皇帝答应了,不过他没有罢免耶律淳的官职,只是拿去了耶律淳的摄政之权,至于国事,他则托付于南北两府的宰相。
    南府宰相是张琳和李处温,他们两位力主招抚,而北府宰相是萧德恭和萧乙薛,萧德恭在中京主持军事,而萧乙薛考虑到东南路的现实状况,也同意了招抚之议。
    上次招抚义军,皇帝开出了一系列空头承诺,而李虎也虚与委蛇,阳奉阴违,并乘机夺取了平州路。这次皇帝地头脑清醒了一点,知道李虎越来越厉害了,继续和他打下去,对大辽有百利而无一害,所要他接受了几位宰相的建议,给出了丰厚的招抚条件。
    辽国皇帝赐封李虎为汉王。
    这个汉王不是虚号,而是部族王,汉族之王。在辽东,汉族人口多,汉人有南面官系管理,所以没有王,也没有王府,这次皇帝迫于事实,无奈之下仿照管理诸蕃的办法,封李虎为汉王,建汉王府,汉王府所在地就是锦州。至于辽东义军所拥有的州县都隶属于汉王府,有汉王府管理。
    “陛下说,如果汉王能收复东京,那么将来汉王府可以迁到东京,而且东京附近的州县都隶属于汉王府。”韩说道,“这个条件已经是陛下能给予总帅的极限了,请总帅慎重考虑。”
    李虎一听来气了。直娘贼,女真人要捡便宜,而契丹人则把辽东汉人当蕃族,岂有此理,“辽东是汉人地辽东,在这块地方汉人是正统,而契丹人才是蕃族,请你们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然后才来和我谈。”李虎一甩手,又走了,不谈了。
    黄涉还是留下来继续谈。
    “这个条件的确很好,足见陛下招抚的诚意,但是,我们汉人就是正统啦,这一点绝对不能拿来做交易。”黄涉义正严词,接着话锋马上一转,“不过,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们的确希望找到一条出路。”
    韩、李爽和李顿时听出了门道。李虎和叛军显然有生存上的困难,他们希望招抚,但如何招抚,什么时候受抚才能获得最大利益,这也是他们在考虑的问题。
    黄涉继续说:“陛下招抚,我们受抚,按道理很简单,但目前形势下,我们缺乏招抚和受抚的最基本条件,那就是信任。陛下不信任我们,我们也不信任陛下,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建立信任。”
    韩急忙问道:“药师兄有何建议?”
    “你不打我,我就不打你。”黄涉笑道,“我们保持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信任,然后我们再谈招抚,那就简单多了。”
    三位使者闻言大喜。他们此趟地目地就是试图通过招抚来阻止叛军继续攻打燕京。未来一段时间内,辽军和叛军如果能保持默契,彼此互不进攻,那么辽军随即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女真人,避免两线作战。
    黄涉的建议正和符合大辽利益,正是大辽求之不得地事,但是,李虎是一头狡诈而贪婪的大虫,他既然提出这个建议,当然是有条件,如果不能满足他的条件,后果不言自明。
    “我们保持默契是为了建立信任,但信任仅靠默契显然不够,它需要利益交换。”黄涉笑道,“你们也知道,凡事都有利有弊,我辽东义军虽然有地盘了,军队也很多,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手头越来越拮据,所以,希望陛下能对我们开放中京和燕京大市,允许商贾自由出
    黄涉看看三人,继续说道:“我们有海路回易,这条海路如果和中京、燕京连到一起,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危机,也可以增加大辽的财赋,这对双方都有利,何乐而不为?”
    这是互利互惠的交易,大辽完全可以满足,所以韩一口就答应了。
    双方随即商议细节。
    韩要求义军做出保证,绝不主动攻击中京和燕京,而黄涉则坚持要做出攻击态势。
    黄涉有理由,目前我们还没有信任,为了防备万一,义军肯定要做出攻击态势,“等到你们开放了中京和燕京的大市,双方有回易往来了,都在回易中得到利益了,然后才能有信任。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黄涉之所以坚持做出攻击态势,那是唬弄女真人的,同时也是对大宋皇帝的一个交待,你给了我二十万贯援助,我则做出攻击态势,等价交换。
    辽国使者很满意,此趟目的达到了,只要双方建立回易,幽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就不会爆发战事了,而回易对辽人来说也是个意外之喜,因为大辽国库早就空了,如果能通过回易增收一些商税,也是一件好事。
    唯一感到担忧的事,回易会让叛军获得财富,而财富可以帮助叛军增加实力,那将来叛军可能尾大不掉,成为大辽的一个巨大祸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