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国企也逍遥》第164章抓住机遇,实力超强

混在国企也逍遥最新章节目录
   当段钢林正在职工医院的贵宾病房里“安心养病”的时候,红光集团从公司领导层到各个子公司,都把目光盯在了烧结厂二车间的设备改造中。毕竟,这样大规模的改造,让烧结厂自行承担,实在是难度太大。没办法,公司现在财力紧张,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红光集团的新一届领导层,必须走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必须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设备改造的最大效益。
    机遇,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济危机,给全球所有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既是困难,同时也是机遇。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机遇面前,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可能走向权力的巅峰,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可能飞黄腾达。
    红光集团身为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规模不比首钢、宝钢等超大型钢企,但比一些中小型企业又强了不少,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运转困难,面临着被大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利大于弊,这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但是,对于红光集团来说,情况便不一样了,红光集团作为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自然想发展,自然不愿意也不可能让比自己规模更大的企业所兼并与重组,因此,红光集团必须走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以烧结厂二车间的这次设备改造来讲,这是红光集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工艺优化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然而,他们在这个计划刚一出台之后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因为,放眼整个红光集团,居然没有一个资深的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出一份符合公司实际的改造方案,或者说即使他们制定出来了不少的方案,也不入林家彬的眼!而无数的红光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并不是傻子,他们一个个可以说全都是人jīng,他们自然感觉出这次设备改造的重要xìng,自然知道制定出一份让公司领导满意的设备改造方案和相关的图纸,是这次设备改造的第一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棋。可以说,谁能制定出让公司领导层满意的设备改造方案,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遗憾的是,红光集团的这次设备改造方案,虽然引起了无数工程技术人员的跃跃yù试,他们也的确废寝忘食地制定了无数份设备改造方案,却统统落选。而段钢林却敏感地抓住了这次机遇,他利用林雅茗在美国攻读深造的有利优势,利用林雅茗那副站在世界钢铁之林的深邃眼光和对冶金行业的深入研究的优势,使一份最符合红光集团实际的设备改造方案在最短的时间里出台,而段钢林也在把方案送到林家彬手上的同时“病”倒了。
    此刻,在烧结厂第二生产车间的工地上,六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工、检修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把烧结机原有的废旧备件正在进行拆除,按照往常的逻辑模式,旧的备件一旦拆除,将不复使用,而这次却不一样了,这些旧的备件,按照段钢林的设备改造方案,在一部分人对备件进行拆除的过程中,另一部分职工加紧制作相配套的零部件,当旧设备拆除完毕后,这些制作完成的新的零部件便及时安装到了旧备件之上。这样一来,旧的部件不再被抛弃,不再被运入库房里封存,而是重新具有了新的利用价值。放眼国内,对废旧部件的重新改造再利用,其实是一个传统的方式和方法,红光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早已对这一理念贯彻执行了多年,但效果却是微小的。段钢林的改造方案里,关于旧的设备改造,完全是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设备改造方案和思路,零部件的制作方法,即使是当前国内最为先进的企业也很少采用。因此,见多识广的林家彬一眼看了段钢林的改造方案,立即被段钢林的全新的思路所吸引,禁不住拍案叫绝。
    方案和图纸这个最大的问题已经敲定,因此,林家林的心便逐渐放了下来,他每隔两三天便来到设备改造现场转一圈,看一看设备改造的进展速度,走访一下改造现场的干部职工,与大家聊一聊,谈一谈,一方面增加了底层一线干部职工的感情,拉进了与群众的距离,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在注意观察着设备改造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异常突出的技术人员,一旦发掘,将来某一天时机一来,立即起用。
    对于林家彬来讲,他升任红光集团老总到现在刚刚三个月的时间,他必须抓住两件事:一是保生产,确保生产的抱定推进,才能实现效益的提升,否则,生产不稳定,设备转不顺,指标提不起来,成本降不下来,职工们天天怨声载道,必定会影响红光集团的稳定大局;二是确保职工的思想稳定,确保职工们安心工作,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
    而到现在,林家彬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红光集团正处级以上进行实质xìng的调整。公司高层、各个子公司的领导班子,都是他的前任韩林国提起来的。所以说,林家彬上台到现在,几个月过去,已经对身边的副手以及下属子公司的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入的mō底与暗中的调查,他现在已经决心,在年初职代会召开之前,也就是烧结厂二车间的设备改造完成之后,必须对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焦化厂、热轧板公司、冷板公司等几个重点生产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而现在,正值烧结厂二车间的设备改造紧锣密鼓之际,这件事,是公司本年度的重点工作,坚决不能在这个关头走马换将,必须等这件工作完成之后才能着手实施一系列的人事任免,否则,仓促地进行人员调动,于企业的大局并不利……
    当然,林家彬在酝酿着自己的思路时,公司的领导层里,公司的几名常委、副总,都在打着各自的算盘,他们有的与林家彬一条心,有的与林家彬背道而驰,有的则保持了中庸之道。而在各个子公司和下属厂矿,他们的领导层,同样在涌动着一股股暗流。他们的厂长、党委书记以及经理、副经理们,此刻似乎都已经嗅出了林家彬即将进行人事调整的声讯,那帮人jīng们,眼瞅着林家彬上台之后对人事调整的力度并不大,便心往一处想了:此时不动,年终职代会之前,必须要动!他们相信,林家彬绝对不会让韩林家董事长提拔起来的老班子参加新一任领导的职工代表大会!因此,他们时不时地走进林家彬的办公室里,向林家彬汇报思想,向林家彬表明自己的心迹,表示要坚决与林家彬站在一起。当然,他们自然不肯空着手或者是空着口袋走进林家彬的办公室。
    林家彬在进行人事调整之前便有了一笔丰厚的收入,他的财政主管,自然是他的妻子沈yù芬。
    沈yù芬虽说温顺万分,虽说承受着生理上不被林家彬抚慰的煎熬,但是,她依然不显山不lù水地坐在了“红光集团第一夫人”的宝座上,她依然jīng心地为林家彬打理着来自各方官员所送的款项。
    面对金钱,沈yù芬心里自然万分jī动,她身为一个nv人,终于看到了权力给她和她的家庭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收益。
    同时,沈yù芬也在想着自己的情人——段钢林。
    沈yù芬巧妙地把所获金钱存入了各大银行里,神不知鬼不觉。同时,她也单独办了一张金穗卡,卡里有三十万元。
    段钢林,不动声sè之中,得到了自己的情人所赠的三十万现金!又一笔不菲的收入,将要进入了他的腰包里。
    也许,这就是实力罢?
    这年头,实力的含义,已经进行了无限的扩展。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实力就是财力,实力就是才智。而现在,财力和才智,只能成为实力的一部分。真正的实力,包括过硬的拳头,包括吸引nvxìng的魅力,包括能说会到的本领,包括结jiāo朋友的能力等等等,而渊博的知识,已经退居到了次要的地位。毫无疑问,段钢林这位不学无术的冒牌名牌大学生,他具备了超强的实力!
    ……
    段钢林的身体,在一天天“恢复”。不久前与大屁股、沈yù芬那接连不断的战斗导致身体出现的亏损,已经在住院三天后得到了彻底的“恢复”。不但恢复了,而且在高档营养品与滋补品的滋润之下,迅速达到了高峰。
    像段钢林这样的牛人,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阶段,他的身体状态一旦得到恢复,迅速涌动着与异xìng相结合的强烈愿望。而且,段钢林也不是一个能够坐得住的人,让他一天到晚呆在病房里足不出户,一天可以,两天也能坚持,可是,连续好几个月让他这么呆着,他能受得了么?肯定不行!这段日子以来,幸亏有强林、鲁迅和凯峰这三个和他谈得来的哥们弟兄天天围着,弟兄四个每天一阵胡侃,日子倒也过得无比的滋润,只不过,他们四个全是清一sè的大老爷们儿,四个大老爷们儿天天在一起厮守着,貌似时间长了也没多大意思。
    “强林哥,你们几个也在这儿陪了我好几天了,连家也很少回,我看呀,你们现在就回家吧,去看看家人,也趁机做点家务,等晚上再来陪我。”段钢林看着面前的三个弟兄,坦诚地说。
    强林挥挥手,道:“我们可是厂里派来陪chuáng的,陪chuáng也是工作,我们不会脱离工作岗位的。”
    鲁迅和凯峰也相当赞同强林的话:“我们不会回去的,除非你出院了。”
    段钢林笑道:“咱们弟兄谁跟谁啊,又不是外人,凯峰还好说,跟俺老段一样,都是光棍一条,强林大哥和鲁迅大哥可不一样,你们有家有口的,可不能都把时间làng费在我的身上,听兄弟的话,你们现在回去,晚上再来,或者明后天来也可以。”
    “段兄弟,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鲁迅道:“昨天刘院长说了,说你现在还处于观察期,你的脑部神经现在还处于高度的疲劳状态,所以,我们更不能离开你了。”
    “是啊,我们就算是要回去,也得等到医院对你的观察期结束后。”强林接口道:“再说,一旦厂里哪个领导来看你,发现我们这几个陪chuáng的都不在,那肯定会扣我们工资啊。”
    “哈哈,你们呀,你们把兄弟想得太幼稚了。”段钢林笑道:“如果厂里的领导们来了,他们顶多在这里呆上二十分钟,或者是半个小时,我会告诉他们,就说你们为我洗衣服或者是买饭,或者是寄信去了,这都很简单啊。”
    强林和鲁迅对视一眼,有些心动了。
    说真的,段钢林真是说到他们的心里去了。如果他们按照正常的上班时间,每天上班下班,与家里人在一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