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第321章好心遭雷劈[2]

宋医最新章节目录
   卑职杜文浩,参见宁公公!”
    宁公公面若冰霜,连半点微笑都没有,只是点点头,走到香案前,跨步而立,朗声道:“杜文浩,上前接旨!”
    杜文浩撩衣袍跪倒。
    宁公公展开金黄色卷轴,轻咳一声,尖着嗓子道:“皇帝诏曰:阁东府董达县杜文浩云帆,妄擅军权,革其禁军殿前司武德骑尉、成都府路雅州常平仓勾管之职,徒三年,准纳银一千两赎刑。钦赐!”
    革职?徒三年?
    杜文浩脑袋里嗡的一声。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除了御医一职还保留之外,另外两个职位都革掉了,还什么西山王,不仅革职,还加徒三年,好在还能赎刑。
    宋朝的徒刑可以用赎刑免除,也就是交罚款代替服刑。交一千两银子免三年徒刑。这一千两虽不是个小数,对杜文浩来说还不算什么。
    杜文浩并没有为自己能交钱免刑而高兴,他感到天旋地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下意识抬起头望向宁公公,只见宁公公面色阴冷,将卷轴一合。双手托着,沉声道:“杜云帆,接旨吧!”
    杜文浩还没从震惊中反映过来,苏轼和韩修在一旁也惊呆了,好在两位都曾经品尝过这种贬官的滋味,不过他们都没被处以刑罚过,从这一点来看,杜文浩比他们惨多了。
    苏轼忙低声对杜文浩道:“云帆
    杜文浩这才反应过来。双手接过圣旨,有气无力地谢过了圣恩,这才站起身来。
    直到此刻,宁公公脸上才露出一点微笑:“云帆兄,咱家千里传旨,也不清咱家喝杯茶?”
    杜文浩脑袋有些清醒了。忙陪笑道:“对对!宁公公后堂请茶
    两人来到后堂,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香茶,退了出去,把门掩
    。
    杜文浩从怀里摸出一叠交子,也不看是多少,双手递给宁公公。
    宁公公乐呵呵接了过来。伸手一划拉,脸上的笑容更欢了:“这差不多有两千两啊,呵呵。云帆兄,圣旨说了清楚,赎刑只用一千两,这多出来的,,?”
    “公公一路辛苦,多的部分,是一点小意思,请公公笑纳。”
    “呵呵,杜御医出手还是这么阔绰。咱家实在不好意思,受之有愧啊。”嘴上说着,却已经把一叠银票揣进了怀里。
    杜文浩花钱是要买消息的,他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拱手道:“宁公公,圣旨说我妄擅军权,以此为由免了我的官职,我实在想不明白,公公能否指点迷津?”
    宁公公端起茶抿了一口。笑容一敛,低低的声音道:“杜老弟,不是咱家吓唬你。你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回来!知道吗?”
    杜文浩大吃一惊:“啊,究竟怎么了?”
    “我先问你,这一次是谁带兵剿灭西山部落番军的?”
    “是我啊。”
    “要上授予你军权了吗?”
    “郸”杜文浩有些回味过来了,“没有,难道是因为这
    “嘿嘿,西征大将军是韩修,最后怎么成了你领兵了?姑且不论胜败,光是擅掌军权这一条,就够砍你脑袋的!”
    “可这是韩棒大将军授权的啊。他把后军五千禁军交给我,让我指挥的啊。而且,我是禁军殿前司武德骑尉,我有军职的啊。”
    “云帆兄,你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你的那职位,不是差遣官!只能领俸禄,不能领兵的!韩修把后军交由你统领,虽然也属于擅掌军权,这错还不算严重,若单单是这件事,也治不了你妄擅军权的罪,你若是老老实实把后军带到成都府路,交给韩绎,最多罚俸而已,可是,偏偏你又猪油蒙了心,干了一件没办法挽救的事情!”
    “什么事?”
    “招兵吴马啊”。
    “啊?这个,,公公您不知道,当时军情紧急,番军已经兵临成都城下,近左又没有可供增援的军队,若不立即招兵前往解救,成都一旦失陷,无数百姓将死于非命啊!”
    “杜老弟,你咋转不过弯来呢?”宁公公声音压得更低了,“城破了就破了呗,皇上再派兵夺回来就是,你瞎操心去掺乎个什么劲呢?还招兵买马建立了数万人的大军,这也是你能做的事情?还有啊,前些日子,你又以吐蕃部落窥视西山为由,继续扩建大军,一这是什么?说严重的是谋反!你当时好好地呆着等援军夺回雅州,再进来施政变法,这不就万事大吉了嘛,偏偏去动军权,杜老弟,什么都可以碰,就军权这玩意,说句掏心窝的话,最好敬而远之!”
    这番话让杜文浩顿时明白了,自己干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宋朝对军权最是忌惮。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历代皇帝,都是想尽办法控制军权,分散军官们手中的军权,重文轻武,文官领兵,频繁调任,制度上制衡,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军权牢牢控制在皇上手中,严防军官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而自己招兵买马,建了数万人的大军,正犯了皇上的大忌。尽管宋神宗授权自己在西山组建自己的军队,当时说的也是在西山部落地界里组建番军,其目的是以夷制夷。但并没有授权自己在雅州或者内地什么地方都可以组建,自己擅自扩大了范围,而涉及的又正好是皇上最忌讳的。自然没有好果子吃。
    宁公公道:“你这件丰御史台知道了。谏官参了你一本,奏折上说,要依照律例,将你撤职送大理寺法办,而且论罪当斩!”
    杜文浩心里咯噔一下。感到口话燥,脖子也有点痒痒的。似乎有鬼头刀架在了脖子上一样。
    宁公公又喝了一口茶。这才低声续道:“皇上拿到御史台谏言之后,十分震怒,本要派殿前侍卫立即拿你治罪的,太皇太后得知,带着皇太后、皇后找皇上说情,嘿嘿,你在后宫人缘还不错,林捷抒、朱德妃等娘娘也都找跟着去找皇上,说你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百姓安危,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剿灭番军之后,你也立即把军权转交给了韩修大将军,说你虽然妄擅军权,但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让皇上不要处罚太严厉了。皇上这才怒气稍平。批转奏折给大理寺。让他们草拟对你的处理意见。”
    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想不到自己惹下如此大祸。连最高法院都惊动了。
    杜文浩不由苦笑,不知这场危机是谁帮了自己的忙。
    宁公公接着续道:“大理寺那帮混蛋也都是落井下石之辈,巴不得把你忘死里整,好显示他们的权威,商量之后,准备将你处以绞刑,家财充公。好在太皇太后有人在大理寺,把这事告诉了太皇太后。老祖宗生气了,把大理寺卿和御史台的御史中承都叫了去,狠狠斥了一顿,大理寺卿回去重新草拟,又改成了革职,流三千里。”
    杜文浩傻了,这些人怎么如此狠毒,自己一颗忠心为了朝廷,想不到却遭如此报应,不禁心寒。
    宁公公见他一脸沮丧。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杜老弟,好在你当初救过皇上的十四皇子。林捷抒拼死替你求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三番五次找皇上说这件事。说你绝无他意,只是为了剿灭番军而已。你医术如神,是个人才,不能太过了,流三千里还是太重了。皇上思索良久,这才御笔亲批,改成了革职并徒三年,准赎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