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赢家》第472章坚信不疑[2]

重生之大赢家最新章节目录
   ,新浪管理层的mbo、微博从新浪的剥离、高层的权力争夺、阿里的收购、微博的商业化,都说明了,管理层只是把新浪当成了逐利的平台!
    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苏信记得那个时候的新浪微博,不是风投者抚养的娃,而是饲养的猪,等着合适的时机,然后宰杀变现。事实证明,微博这个产品的初心错了,结果也就好不到哪儿去。
    对于华信微博而言,苏信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因为他是最大的股东,占有百分之四十二的股份,创始团队总共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华信信息,永远是他苏信拍板说了算!
    新浪微博衰退的第二点原因:战略层面的失策以及执行不力。要知道,新浪微博的产品形态的方向一直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他们不知道是要重媒体,还是重社交。
    如果结合微博这个产品形态以及新浪的资源和能力,加强媒体属性是没有错的。但是,做成的市值,要远远低于做成!这对管理层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所以苏信记得,有一阵子,微博想往社交上转。
    苏信很清楚的记得,在后世的2012年的时候,新浪微博客户端的首页有个入口,里面是一些兴趣组,什么电视剧歌曲等等,目的是创造ugc的场景促进更多的ugc,但深层的原因,应该是想基于兴趣图谱建立社交圈。所以,这还是初心的问题,新浪董事想把猪肉买更多的钱,猪肉就变成了注水猪肉!
    苏信却不用担心他的华信微博会出现这种情况。他永远不会在重媒体和重社交二者当中摇摆不定,毫无疑问,他的华信微博会坚定不移的走社交路线。原因很简单,华信相比于后世的新浪,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华信拥有中国互联网最庞大的社交网站——飞书!
    新浪微博衰退除了上面两点原因,还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新浪战术层面的应对失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明星运营。新浪在产品发展早期,这种通过明星效应拉动普通网民的运营战术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建立了竞争优势,让其他竞争对手无法追赶。
    但是,到了产品的中后期,产品已经普及,新浪微博却没有转变思路,还是大量的大v掌握了话语权和影响力,没有回归草根,草根们在微博里没有存在感,活在大v的阴影下,逐渐失去了兴趣。
    中国互联网应该是草根的世界,他们需要在虚拟网络当中寻找到存在感,虚荣感和满足感。从本质上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在不自觉的去建立和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有的人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漂亮的,有的人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有钱的,有品位的,有地位的,或者有才华的,于是,就通过新浪微博去建设自己的这个形象,比如发个美图秀秀美化了n遍的自拍,然后焦急地等别人的评论,如果有人说“啊,你好漂亮啊”,她就暗自窃喜,这次建设目的达到效果了。
    人就是这么不断地去建设自己的形象。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导演”的才华是有限的,他们无法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表演手段,时间长了,也就停止了,吃饭不想再拍美食了。另外,这些“导演”的潜在观众在哪里?再好的电影没有观众,它存在的意义为零!
    后世的例子鲜血淋漓,新浪微博最后死在微信手中。因为微信的朋友圈更精准,而新浪微博没有重点照顾其他非核心的需求,如陌生人交友的需求、大v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并没有衍生的产品去更好的对接。而腾讯的微信完美的弥补了这些缺点。
    新浪微博死在微信手中,其实一点也不冤。
    对于苏信而言,这一点值得警醒。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腾讯微信面世的时间距离现在还很长的日子。现在的华信微博没有天敌,它会在中国互联网上拔节生长,以一种无敌的姿态腾空面世。
    这些利弊关系,苏信早已经推敲的一清二楚,他模仿了前世的新浪微博,但绝对不会走新浪微博的老路子,很早以前,他心中已经制定了一张完美的蓝图,等到微博公测之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点照顾华信微博的草根用户,帮助草根发展粉丝。并且在合适的时间点,推出微信这款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与飞书、微博真正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完整的社交生态圈。
    如果走到那一天,那么中国互联网的通讯天下,一定是华信的。
    对于这一点,苏信坚信不疑。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