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赢家》第411章哄抢天才[2]

重生之大赢家最新章节目录
   ,继续道:“至于‘择善而从’,这是另一个意思,出自《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与‘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并没有关联性,自然谈不上违反‘向好的学习’的原则。”
    “嗯,说的不错。”邓宽点头,对苏信愈加赞赏。
    接下来,又有四五名教授向苏信提问,都是些考察生活常识、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的问题,诸如‘如果做饭过程中,菜太咸怎么办,太酸又怎么办?’、‘中国迟迟没有新闻立法,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并没有难倒博闻强识、极具辩才的苏信,他一一作答,心态好得不行,唇枪舌战百儒生。而台上的教授们个个不住点头,盯着苏信的目光满是赞赏。这幅场面,看的旁边的罗雅萍一扫愁容,面有振奋。
    “苏信,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和你的邻居都住十平米的房子,有一天他的房子换成了130平米的大房子,请问,你发生了变化没有?”这时,坐在正中间的一名教授开口问道。
    这个问题是在太刁钻太犀利,套中有套,苏信举目看去,那人桌前的金色铭牌写着‘清华大学副院长吴兴国教授’几个字样。看来这个吴兴国是今天的主考官。
    苏信立马回答道:“当然发生了变化。我的变化就是,我们俩的人均住房面积,从10平米上升到了70平米!”
    吴兴国教授微笑点头,很是欣赏这个反应迅捷的学生,但他问这个问题并不是脑筋急转弯,这是一个时事政治问题,而且套中有套,一句没有接上,全部回答错误。他继续发问道:“还有呢?”
    苏信不急不缓地答道:“吴教授的这问题很有趣,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本质隐藏着深深的悲哀。我的人均住房面积从10平米提高到70平米,我想国家政府看到了,应该会很高兴,但对于我个人而言,并没有改变什么,我住的依然是10平米的房子。”
    苏信顿了一顿,继续道:“我记得这样的一个数据,去年全国家庭现住房完全自有率为64。7%。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7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4。0平方米。对于上面的这一连串数据,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悲哀现实,再遇“华丽”数据!”
    吴兴国目带欣赏,心想这学生对时事把握极其精准,着实很不错,他追问:“很好,可是你为什么这么说?”
    苏信应道:“居民住房面积的增长,不取决于数字多好看,而是取决于大多数人是否真正受益。住房拥有率高,并不代表住房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均衡,有的家庭有好几套房,有的家庭却买不起房。所以,所谓的“平均数”,只不过是我们都“被平均”了!”
    吴兴国看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苏信,脸上的欣赏之色更浓,追问道:“那你认为,出现这样悲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
    苏信直截了当吐出了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却让在场的教授们都皱起了眉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无需赘婿,这名学生这么说,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会打上哗众取宠的标签。
    吴兴国教授却是面容动容,看着苏信的目光满是欣赏和赞叹,追问道:“你为什么说是改革开放?难道你认为邓/小/平同志的政策是错误的?还是你只不过为了哗众取宠,才说出这个答案?”
    吴兴国不依不饶,苏信却风轻云淡,这个极其刁钻的问题他已经知道如何回答,平静道:“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改革开放是错误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不可否认,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总量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世界瞩目的。但是……”
    苏信话锋一转,道:“改革开放带来的问题也不可忽视。首先,初次的资源分配严重缺乏公平,被利益集团垄断;其次,民生建设与经济发展严重脱离,经济建设根本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追求,现在很多人读不起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养不起老,但是gdp、人均住房面积却在疯狂的攀升。为什么会这样?”
    苏信顿了一顿,朗声道:“原因很简单,改革开放所导致的,现在通货膨胀严重,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升值,十年前一块钱可以买一斤肉,现在一块钱只能买块肉末。这一点体现在房价尤为明显。”
    苏信目光一扫上面的众位面试官,道:“这就是我对吴教授的问题的全部看法,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吴教授的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
    “好!好一个人民币对不起中国人,说得好!”
    吴兴国教授面有动容,情不自禁地鼓掌,在他看来,一个学生成绩好倒是其次,他要的可不是死读书的学生,眼前的学生极善辩论,口才雄浑,思维敏捷,常有连珠妙语,而且眼光独到,针砭时弊,对国内的政治时事了解很深。这样的学生,实在是太难得,用‘万中无一’这四个字来形容完全不过分!
    他一想起苏信有意见报考的大学是中华大学,不禁心里满是遗憾,问道:“苏信,我很欣赏你,你有没有兴趣报考清华大学?”
    中华大学的教授林庚元本来心情很好,因为苏信这名学生而心情好,可吴兴国的话让他的心情变得有点糟糕,当着他的面挖中大的墙角,实在是太过分了,他咳嗽了一声道:“吴教授,你什么时候干起了招生办的活呀,而且苏信想去什么大学读书,那是他个人的事情,我们就不要横加干涉了。”
    “林教授,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虽说苏信有些见解,但毕竟年纪太小,选学校全凭他个人一时的喜好,我们当然有必要让他知道什么大学跟适合他。”说话的是浙江大学的邓宽教授,他笑眯眯地看着苏信,道:“苏信,我觉得你是一个思想独特的人,而我们浙大一向学风自由,崇尚思想独立,我认为你去浙大念书,很有前途。”
    林庚元不阴不阳地讽刺道:“邓教授,你前一句说苏信只不过是有一些见解而已;后一句又说苏信是一个思想独特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自个儿打自个儿的脸吗?”
    旁听的众带队老师们看着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教授为了一名学生,争论的脸红脖子粗。他们一个个表情愕然,真的是被这副场面说震撼到了。这绝对是‘国内交流生计划’实施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场景。而江川中学的带队老师罗雅萍眼睛都笑弯了,心里涌出自豪:拿出王牌、秒杀一切!
    邓宽这名教授的性格极好,完全不理会林庚元的哼哼唧唧,对着苏信笑道:“苏信,我的话还没说完,如果你有报考浙大的想法,我可以保证,直接给你保送浙大的名额!”
    此话一出,震撼全场!
    这个综合测评,最多不过是给交流生加三十分。浙大竟然为了移民学生,打破传统惯例,要破格给予苏信保送名额。众人岂能不惊!
    “咳咳,各位不要吵了,我来说两句吧。”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北大教授黄楚宇开口了:“一名学生选择什么学校,最重要的是看什么专业适合这名学生,至于什么保送、加分的优惠,那都是一些没用的东西,如果一名学生做到让各大名校争抢,那么他自然有实力靠真本事考上理想的大学。”
    黄楚宇的话说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只是他下一句话,让众人吐血:“苏信,我看了你的资料,你似乎对金融工管方面的专业很感兴趣,其实北大的经管专业相比于中大并不差,而且名气更大,从你的自身考量,我认为北大更适合你。”
    林庚元气得脸都绿了,这群家伙越说越过分,竟然为了挖中大的墙脚,堂而皇之鄙视中大的实力,他起身反驳道:“我中大实力再不济,去年福布斯排行榜上,中大国际mba也是第一名!”
    台上的教授争论不休,苏信看得目瞪口呆,他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