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十卷峥嵘岁月第十章大风起兮(6)

天烽最新章节目录
   二月十五日夜,正当高勇为如何引诱匈奴更多的进入尽脑汁之时,一匹快马急速飞奔在通向蓟县的官道上,骑士高声呼喝行人让路,更加重了紧张气氛。战马毫不停歇,径直冲进夜不闭城的蓟县。守军望哨发现之后立即吹起号角,示警城内街道百姓让出通路,保证通讯兵优先通过。这样的号声在与匈奴开战之后时常听到,蓟县百姓除了理解就是支持。每当号声响起,行人纷纷让路,好似久经训练一般。
    “驾——吁!”不待战马停稳,骑士翻身跃下,快速冲进指挥幽、并二州数十万兵马的作战中枢。“辽西急报!”
    “鲜卑动了!”放下急报,高勇面色冷肃,拿起代表东部鲜卑的小旗插在辽西草原、轲最部落的东北。“昨晚,轲最部落斥候发现东部鲜卑自东北方向压来,先锋骑兵过万,后续主力当不低于八万,占据东部鲜卑六成兵力!按距离推算,今日恐怕已经开始相互试探。轲其塔希望我军立即派兵增援,并且支援部分弓矢以备破敌之用。”
    “东部鲜卑?”沮授双眼眯成一条线,抿了抿嘴唇,冷声道:“来得好啊,素利老家伙还是不长记性,这才几年啊?就把上次的惨败忘得一干二净了!”
    贾诩摸了摸下巴,视线游走在轲最部落与辽西草原之间,突然问道:“奉孝,轲最部落实力恢复几何?”
    郭嘉略一思索即回答道:“休养生息二年多,根据太史将军送回的情报显示,其部族兵应在六至八万,精锐力量约三万!其余的均是新近依附地小部落,尚未完成融合,不堪一战。”
    “嗯,相当于我方一个龙骑军,的确有些吃力……主公,东部鲜卑出兵,中部鲜卑、西部鲜卑也绝无旁观之理,诩以为该当支援轲最部落。然而,要以其族兵为主要战力,我军只派遣步卒协助其防守两座主城,野战全部交由其自行负责。为防万一,主公修书一封,告诉轲其塔我部骑军正在与匈奴激战,暂时无法抽调。”
    郭嘉眼中精光一闪,“借刀杀人,削弱轲最力量?”
    贾诩嘿嘿笑道:“匈奴、鲜卑一丘之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使结交,也要防其反咬一口。轲最部落近邻辽西草原,眼下乃是防卫鲜卑的屏障,实力最好维持在八万以内,精兵不应超过三万。也即是说只要在辽西部署一个龙骑军就能防守得住!”
    高勇愣了一下,没想到贾诩口中居然说出了华夷之防,不过熟悉历史的他自然清楚后世中国人因为此点吃的大亏。怎奈,自与其结盟后,轲最的优异表现,逐渐弱化了己方提防之心,加之脑袋中民族共融共和的思想作樂,不知不觉间竟把其视为真正地盟友……“文和,轲最部落的表现一直良好,而且其兵力也是在鲜卑威胁大增之后才逐步增强,如此做法是不是欠妥当?”
    贾诩使劲摇了摇头,“主公切莫心软,鲜卑、匈奴、羌、胡之徒可交不可信,只宜使其做犬羊,切莫使其变虎狼!”
    高勇转头向沮授征求意见,沮授耸肩道:“授与文和意见一致,可交不可信!应当派兵增援,但要以步卒为主。同时下令三江郡待命的李政部立即出击,狠狠的到东部鲜卑腹地烧杀抢掠!”
    郭嘉最是痛快,不等高勇询问,直接道:“主公曾讲,草原蛮人凶狠暴戾,你强他顺,你弱他逆,惟有死死压制!近一两年主公为了征战西凉、中原,北疆兵力调走大半,不得不扶持轲最以为外围屏障。然此法终是权宜之计,现时我军强大,他自不敢有非分之想,可一旦我军势弱,第一个咬过来的肯定是轲最!主公,情意归情意,国事归国事,公私分明才好!”
    高勇被三人一顿劝说,只得摇头接纳:“好了好了,诸位说的都对,勇坚决采纳,如何?沮公,除李政部出击外,步卒该派哪支部队过去?”
    沮授琢磨片刻,取下三江郡第七十三步兵师的旗帜插在轲最部落主城上,“派七十三师,再附以三个暂编师足矣。如若东部鲜卑攻势猛烈,可让太史慈分兵袭扰!”
    这时,赵咨走了进来,“禀主公,三位军师,刚收到辽西草原北部要塞的飞鸽传书,禀报今早遭到东部鲜卑兵马突袭,所幸提早接到轲最部落通报,有了防备。至飞鸽出发时止,已激战半个时辰,射杀敌军百余,我军伤亡轻微。”
    “哼!”沮授冷声道:“天意要其亡,必先使其狂!主公,两年内一定要灭掉东部鲜卑,让我军控制下地草原再向西扩展一千里,而后再以一个龙骑军的兵力与辽西草原配合,两面压制中部鲜卑!”
    十六日,北疆战线战况依旧,突破第一道防线之后,匈奴骑兵犹如脱缰野马,不顾一切的向纵深推进,遇村便搜、遇镇便抢,所经之处似蝗虫过境,只留下满目疮痍。浓烟弥漫在南北宽约二百里的地带内,匈奴骑兵肆意纵横,搜寻着每一个可能的角落,希望寻到期盼已久地钱粮女人。
    然而,至十七日,整个匈奴高层几乎全部接到一份震惊的消息——分派搜刮的族兵一无所获,除了可怜巴巴的几粒压仓粮食外,连个布头都没能找到!
    左贤王虚连首先觉察到异常,立即派人请来其余匈奴高层商议对策,毕竟随身携带的粮草已经入不敷出,眼看着十来日后就将断炊。
    不得以,各部落族长纷纷启程赶赴广宁城北的草原。
    与此同时,匈奴各部的进攻更加猛烈,负责第二道防线守御的四十余个暂编师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激战竟日,只损失七八座要塞,已然超额完成任务。而像钉子一般扎根第一道防线地八座城池,更是遭受到匈奴进攻以来最狂烈的攻城战。为了钱粮,匈奴人已经双眼血红,一个个嗷嗷怪叫,比起野狼不逞多让。战斗最激烈的马邑、剧阳二城,各十门神武将军炮打到日落时分已经半数哑火,发射出去的怒火连珠炮数以万计,炮弩箭更是逼近五万,而弩箭则已将城外土地全部覆盖!以致匈奴人想要靠近城墙,必须先趟过遍地荆棘!
    尸体、兵器、马匹、甲冑随处可见,火光、浓烟、腥臭、乌鸦,组成了最悲壮的画卷。无论对匈奴还是对汉军,这样的激战都是惨烈的。然而,为了各自地利益,为了生存下去,生命为廉价。
    十八日黎明时分,三江郡,郡府内数员将领齐聚。
    孙泰顶盔贯甲,目光扫过每位将官,“出征的时刻到了!报仇的时候来了!让我们擦亮刀枪,为死难在鲜卑刀下地乡亲父老报仇雪恨!”
    一股凛冽的气压瞬间腾空而起,惊飞了屋檐上休憩地鸟雀。“誓杀鲜卑,报仇雪恨!”
    孙泰向身旁的赤努颜微微点头,旋即高声道:“督军府高将军令:命以第七十三步兵师为主、第五十三、第五十四、第五十五三个暂编师为辅,共计两万将士即日出发增援盟军轲最部落,从正面牵制东部鲜卑主力!同时,驻扎三江郡地第五龙骑军将会在七十四、七十五步兵师地协助下兵出大兴安岭,由背后突袭东部鲜卑!此次出征乃用防守反击之法,各师、各团务必携带充足地弓弩箭矢,督军府也将紧急调运一批炮弩、霹雳车补充进来。此役目标只有一个:杀!尽最大能力杀伤鲜卑有生力量,为彻底消灭鲜卑铺平道路!”
    午时,大军集结完毕向草原进发。为保证速度,三江郡首次征用民间车马,动用超过两千辆四轮车投入运输。当马车组成的长龙奔行在通向轲最部落都城的新建官道之时,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是日,轲最部落正式迎来东部鲜卑的全力攻打,面对无边无际地素利族兵,轲其塔亲自督阵。
    依托都城高大宽厚的城墙和高勇支援的一百部霹雳车给与敌人大量杀伤,使其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伤亡。模仿高勇军守城之法,亦让轲最族人第一次体会到屠戮的快感。弩箭、雷暴弹成为了战争的绝对主力,即使素利族兵拼着巨大伤亡靠近城墙,也会在攀爬的过程中命丧暗口刺出的战枪之下。此时的轲最部落都城只能用刺猬来形容,让素利无处下嘴的刺猬!
    “大帅,实在打不下去了,族兵死伤惨重,已经拼光四个千人队了!”素利麾下五狼之一地阙安达双眼泪流苦苦哀求,丝毫顾及不上后背的三处箭伤。那是在最后一次进攻失利撤退时敌人留下的。幸亏不是三江郡汉军守城部队使用的倒刺苍狼箭,否则阙安达非得死掉一层皮不可。
    素利恼怒非常,抬起一脚就要踹向阙安达,可看到他老泪纵横,心头蓦然一软。曾经的五狼只剩下四个了,而且老的老、伤的伤、病的病,此次随军出征的只有日渐衰老的阙安达和库里莫里地儿子库里踝。“出去吧,先把伤口整治下。战事就让库里踝接手吧!”
    阙安达无力的垂下头,慢慢退了出去。
    素利转过身来到羊皮地图前,狠狠一圈砸在轲最两个大字上,“该死地轲最,早知如此,当初就该联合乌桓彻底灭杀了你!”
    “大帅息怒!”看相貌只有二十四五岁的库里踝来到素利身旁,“轲最不过是高勇饲养地看门狗罢了,得了些许甲冑、兵器就得意忘形。依交战两日的情况判断,城内储备地箭矢必已消耗大半,顶多能再支撑个一两天而已。库里踝最担心的还是这高大城墙,想不到高勇居然为轲最修建了不次于三江郡要塞的城池!”
    素利哼道:“这个本帅当然知道,否则骂娘做甚?只一座城池,就让族兵损失数千,传出去颜面丧尽啊!”
    库里踝道:“大帅,其实有个办法无需兴师动众,只是需要的时间长了些罢了。”
    “哦?快说!”
    库里踝嘿嘿阴笑道:“向流进城池的河水投毒,或者把病死的马匹扔进河床……”
    “这……”素利一怔面色阴晴不定,显然在考虑利弊得失。鲜卑人自分裂后内乱不断,却始终维持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投毒、不破坏草场、不破坏河流水源,否则……“此举有违祖训啊。”
    库里踝冷声道:“大帅,东部鲜卑生死存亡之际,祖训能救得了数十万族人吗?不杀掉轲最这条恶犬,咱们鲜卑就无法顺利南下。等到高勇羽翼丰满,倒霉的就会是孤苦伶仃的族人啊!”
    素利脸色急速变换,最终还是没能下定决心,只是甩了甩头,“容本帅再想想!”
    库里踝悻悻而出,转瞬将这股邪火发泄到轲最都城头上,又调动两个万骑队展开骑射,这一次不再是普通箭矢,清一色换成了火箭,反正天干物燥,点起大火最好不过!
    都城上,轲其塔冷冷的凝视对面的大旗,嘴角挂上一丝狞笑,“快去叫人抬水泼墙,让外墙挂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