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十卷峥嵘岁月第六章以守代攻(7)

天烽最新章节目录
   站在绵延七八里的庞大军营内,明显衰老许多的纪灵双目远眺前方七八里外的谯县郡城,一丝忧虑悄然爬上心头,“城墙高了,守军也比年初增加许多,看来刘备吞并豫州之心一日不曾消退。荀正,派出去的斥候可有军情回禀?谯县守军闭城坚守,不似刘备一贯作风,我担心其另有后招!”
    荀正抱拳道:“都督暂且宽心,我军斥候已深入谯郡境内,尚未发现徐州方面有何动作。日前曾有传闻称广陵陈登突然调兵北上压向东海、下邳,似乎在配合青州乐进,想必刘备的日子并不好过。再者高勇对徐州虎视眈眈早已是人所共知,若刘备真有胆调兵反击,那高勇也不会白白放过入主徐州的机会!”
    纪灵深吸口气,收回孤寂的目光,转回身望向逐渐安静的军营,眼神渐趋迷离……“少时曾听老人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当时不以为意,只当作笑资。不成想,三四十年之后回首往昔,方才发觉此言之真谛。唉,想当初咬紧牙关坚守住南武阳,又岂有曹贼翻身坐大的机会?临出征前,我曾劝谏主公增兵梁国、沛国,小心防备曹操偷袭。只可惜主公心思全放在谯郡上面,只寄希望于吕布……你说说看,吕布此人能成事吗?”
    荀正哭笑,“难,此人刚愎自用,又不善纳人言,迟早败亡!”
    纪灵无奈叹息:“你都能看出一二,可主公……”正说到这里,营外突然传来急促马蹄声。三匹快马飞速钻出树林,狂奔至军营门外。“纪都督,梁国急报!快开营门!”纪灵眉头一皱,“不幸又猜中了!”
    看过急报,得知曹军曹昂、曹安民引军一万五千人杀入沛国的消息后,荀正顿觉悲苦,即为纪灵。也为豫州。世人都道纪灵少谋无智,殊不知其中隐藏着多少艰辛无奈,无论谁碰上一个志大才疏之主,都会郁闷至极吧!相比起高勇用人不疑的作风,袁术差地太多了。
    “都督,我军已攻打谯县城整整两日,若就此离去,岂不是白白伤亡?且谯县守军士气已弱,若不能一鼓作气将之拿下,只怕一俟刘备增兵。今后将再难攻克!”
    纪灵犹豫中。沛国、梁国与眼前的谯郡,孰轻孰重?越想越多,竟然有些乱了。
    “都督!”荀正不甘的嚷道,“沛国丢失与否无甚大碍,若能夺回谯郡,到时属下愿引军北上夺回沛国!此时决不可动摇,我军若退。攻打宋县、城父的俞涉、雷薄决难持久!不但失去偷袭的意义,还将授人以柄。一旦刘备反扑过来,汝南危矣!”
    纪灵猛一咬牙,狠声道:“两天!强攻谯县,无论成败。之后都要立即增援梁国。再去通知雷薄、俞涉,要其继续进攻,尽量吸引刘备兵马,为沛国、梁国减轻压力。”
    荀正狠狠点头,飞步离去。纪灵背对夕阳遥望谯县,“刘备,咱们就赌上一睹,看看两天内纪灵能否夺下谯县!”
    翌日,纪灵亲自督阵,指挥七千豫州军强攻谯县。一时间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当一个人拼命的时候。即便是懦夫也会爆发出惊人的气势,更何况纪灵亲自训练地这一万精兵。仿佛惊涛骇浪,一次次冲击着谯县城防。守军虽然英勇,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谯郡郡丞刘琰手握长剑,早已叫喊得嗓音嘶哑双目血红,一身官袍焦糊血染,却仍怒视城外豫州军,调动守军填补缺口,奋起抗击。“杀!敌人士气已尽,杀退这次进攻,我军就将取得最后胜利!冲上去,刘将军在看着你们,徐州的亲人父老在看着你们!”嘶喊的声线,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着守军不顾生死的拼杀。
    由清晨至晌午,由晌午至黄昏……同样的情境也在宋县、城父上演!双方都杀出了火气,一个死命进攻,一个死战不退,胶着之中伤亡急速增加。诡异的是,城上厮杀的不亦乐乎。城外良田中,渐渐聚拢起来的蝗虫同样吃地不亦乐乎,可怜那些大旱之中垂死挣扎地麦子,一片一片的沦陷于蝗虫啃噬之中!
    相县城西的官道上,一支万人队伍正在小步跑赶路。队中,眼看一封封急报送到手中,刘备感觉到仿佛有面大鼓在心底急促敲起,“叔至,依你看关将军能否及时抵达宋县?”
    年轻的陈到露出坚定的表情,“主公放心好了,关将军的一千甲骑乃是徐州境内最精锐的部曲,单论野战,即使曹操手中地虎豹骑也讨不到好去。只要能出其不意的袭击俞涉成功,则此战主公已立于不败之地!”说着,抬头看了看天色,“关将军离去已一日有余,如无意外,当会在今外发动袭击!”
    刘备脸色仍旧抑郁,偷袭汝南未成,反倒让袁术打了个措手不及,心中恼火的很。“唉,即使取胜,怕也让曹操白得了便宜。沛国、梁国一下,他的势力可就相当于一个州了!”
    陈到微笑道:“那又如何?主公莫要看曹操表面风光,实际上,中原各路诸侯之中,他的处境最为危险!否则,又何以不顾蝗灾侵扰执意攻城略地扩充势力?曹操在害怕,所以,他要抢在高勇出手之前立足中原,而后再携手主公、刘表共抗高勇!而这个携手同盟地前提,就是他要在兖州抵挡住高勇兵锋,并且还要占据豫州以为后方!”听着陈到分析,刘备茅塞顿开,“备只关注谯郡之战,倒忘了中原这盘大棋,叔至大才,令备疑惑全消。只是眼下之局……”
    陈到收起笑容。肃穆道:“主公当倾尽全力夺取汝南,而后与曹操结盟,助其力抗高勇,自己则全力向南,先灭孙策,后连刘表,驱逐高勇离扬州!”
    刘备虽曾有所预想。可在听到陈到的宏伟蓝图后仍不禁目瞪口呆……脑海中逐渐出现一幅图画,若此皆成为现实,则刘备将成为横跨江淮、雄踞四州的霸主,足以与高勇分庭抗礼!
    只可惜,幻想刚刚开始,便被一声大喊打断,“琅邪急报!”
    四个字登使刘备面色一沉……看过田丰地亲笔信,狠狠的咬了咬牙:“据细作探查,高勇似乎正在向青州增兵!看起来,他更希望中原保持目前混乱之局啊!”
    八月二十日。深夜。谯郡宋县城外。
    咕咪……咕咪……猫头鹰的恐怖叫声回荡在森林之内,在这环境尚未遭到人类破坏的时代,树林中随处可见各种飞禽走兽,人与自然尚能和睦相处。只是,若仔细聆听,有经验的老人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
    豫州军营内,奋战一整日的兵士早已入帐歇息。浓密地鼾声此起彼伏,只有为数不多地巡逻队穿行在营帐之间。俞涉原计划安排一千人值守,怎奈白天激烈的战斗让他不知不觉间将后备队也派了上去,以致出征地九千郡兵全部投入了战斗。城池没能攻下,反倒把自己累了个半死。由此也看出刘备治军的严谨。
    俞涉曾参加过攻打兖州之役。印象最深的就是兖州军的凶悍。本以为除了兖州军外,余者不过尔尔,可进过这几日洗礼他才明白,刘备能够夺下谯郡绝非侥幸。徐州军战力已不弱于兖州军。想想主公四周虎视眈眈的敌人,俞涉只得无奈的叹一口气,“想不到一座小小的,仅有三千郡兵驻守地宋县就能阻挡我大军脚步,若是刘备亲自引军前来……偷袭不是不对,可也要摸清楚敌人地底细啊?”
    “将军,纪都督军令!”亲兵走进帐内。将军令交到俞涉手中。借助帐内明亮的火光。可以看到俞涉愈发阴沉的脸色,“嗯?只有两天……难道……”
    就在这时。一道声嘶力竭的呐喊骤然响起,打破了营内的宁静!“敌袭----”
    号声急促响起,诺大的军营立如沸腾的滚水,睡得迷迷糊糊地兵士睡眼惺忪的走出帐篷茫然四顾,丝毫不知道危险已然临近。战斗经验在这一刻显得尤为珍贵,只可惜袁术手中的郡兵最缺乏的就是实战,曾经的老兵死地死、逃的逃,只靠一群新兵充数。
    俞涉心中一紧,丢下军令奔出帐外,“镇静!都给老子镇静!乱跑者杀,擅离职守者杀,扰乱军心者杀!”连喊了几个杀字,总算将帅帐附近安稳下来,可军营外围的混乱却在迅速扩大……俞涉同样的茫然四顾,虽然那一声“敌袭”听得真真切切,可迄今未看到交战迹象,难不成……“不好!”俞涉惊呼一声,待要发出命令,却只看听到营外的黑夜中箭雨倾盆……“传令各部远离篝火!”命令虽然正确,可还是晚了一步。
    营外的密林中,一道寒光陡然划破黑暗,浑厚的声音骤然响起:“甲骑----冲阵!”低沉的进攻号声随即响起,大地仿佛在号声响起的刹那颤动一下,紧接着马蹄声声、空气战栗,死神的气息弥漫开来!
    “不好了,是骑兵!”
    “骑兵?快跑啊!”
    “骑兵来了,快跑啊!”
    混乱再难遏制,箭雨打破了豫州军地镇静,骑兵击溃了豫州军反抗地意志……
    青龙偃月刀斜举向前,美髯公关羽双眼眯成一条缝,一催跨下马率先冲破豫州军营的围墙……“凡阻挡者,杀无赦!”这是关羽最后下达地命令,也是甲骑坚决执行的命令。
    甲骑,一个非常威风的名字,同样也代表了强悍的实力。自从它的前身惨败于虎豹骑手中之后,关羽痛定思痛,一方面努力收集龙骑兵的训练方式,一方面钻研马甲、骑士甲的打造改进,终于在年初成功打造出适合自己使用的战甲。虽然只打造一千余套,却足足花费掉两千套黑骑兵装备的价钱。
    对此,刘备毫不心疼,反而将甲骑交于关羽之手全权负责。关羽深受感动,将全副心血倾注在甲骑上面。于是,当甲骑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之时,就已经决定了他的敌人悲惨的下场。
    破营,冲杀,五骑一组,往复穿插,马刀寒光闪现,鲜血四溅飞扬。马蹄过处,人头滚落;马刀挥舞,肝胆俱裂!
    一千对九千,竟然毫无悬念。尽管黑夜不利于骑兵作战,可甲骑仍然创造出了巨大战果!
    豫州军的抵抗迅速崩溃,任凭俞涉如何呼喝亦无济于事……“将军,暂且撤吧。夜黑风高,不知道敌人是否还有伏兵,若耽搁下去,只怕……”副将话音未落,宋县方向传来一阵鼓号齐鸣,守军打开城门冲杀出来!
    俞涉神色一黯,横扫一眼混乱不堪的军营,无奈的拨转马匹道:“传令各部,撤退!”
    此时,汝南郡安城内的州牧府上,袁术正全神贯注的抚摸着面前摆放的散发着迷人金属光泽的铠甲,保养得白皙干净的手轻轻的抚过锁子甲,啧啧称奇的赞叹不断从其口中发出。“好刀!”抽刀出鞘,一股寒冷顿时弥漫屋中。李业、韩胤等人同时打了个冷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