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五章辽东边地[4]

天烽最新章节目录
   站了起来,随即又深施一礼,也顾不得衣衫不整,高勇不等他说话,抢先道:“恕晚生无礼,打扰了郑大师休息。”这个郑浑也是反应奇快,马上就接口道:“无妨无妨,倒是郑浑累两位久等,惭愧惭愧。”两人分别跪坐后,高勇首先开口道:“久闻郑先生再冶铁锻铁上颇有造诣,勇不才,想借助先生之力试验一种新的炼铁方法。”郑浑闻言,马上精神一振,急忙说道:“还望速速言来。”于是高勇就说出了高炉炼铁法①和平炉炼钢法②,并拿出早就画好的高炉与平炉的示意图。这高炉选址应在水流湍急处,其盖炉所用炉砖应专门特制,在普通砖坯内加入煤渣等物,并用焦炭烧制,这样才能够耐得住高温。高炉烟囱高达三丈,直冲云霄,在烟囱上安有引风机,靠水车为动力。平炉旁边还建了水塔,用机关控制水的流量以便更好的控制铁水的冷却。郑浑听完大呼,“先生大才,先生大才。郑浑自愧不如!”高勇介绍完了两种方法之后,话锋一转,说道:“炼钢炼铁最主要的就是炉温的控制问题,现在之所以无法炼出好钢就是因为炉温上不去,也就是说木炭已不堪用了!”“正是正是。”郑浑一幅欲听下文的表情。“某不才,与前些时候发现了一种煤石,这种煤石既可以用来燃烧取暖,也可以使其焦化,特别是焦化之后,便是炼钢的最佳原料!”郑浑听完,便央求高勇立即带他前去,无奈高勇只好带他看自己早先准备好的焦炭。看的郑浑心痒难耐,马上就要了一些人,到城外选址建设钢厂去了。高勇见劝阻不住,就只好派上军兵严加保护。
    过了几天,高炉、平炉都开始动工建设了,瓷器、布匹也已经开始向外贩卖,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外人只知道这些瓷器从是从很远得海外运来。布匹的小规模量产,使得成本下降,并且根据高勇的建议招收女工,这样使得许多妇女有了工作机会,尽管好些人觉得有伤风雅,可是当这些妇女因为工作得到工钱后,又改善了生活,又有了余钱。那些反对的声音也就变得软弱无力了。瓷器的买卖出乎寻常的好,一件普通瓷器就可以卖上个十二三万钱,这些钱大部分被用来购买粮食、铁、盐等战略物资。这样一来三郡的府库也渐渐充盈起来,除了维持正常的行政、生产开销外还有大量结余,高勇认为组建新军的时候来到了。
    (注①中国是世界最早使用竖炉炼铁的国家,我国古代冶炼生铁主要使用竖炉、炼铁竖炉是从炼铜竖炉发展起来的。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竖炉冶铸生铁了,从战国到西汉随着铁器需要量的大幅度增加,炼铁竖炉建造得越来越大。
    竖炉炼铁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炼铁方法。从上边装料,下部鼓风,形成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的相对运动。燃烧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料层上升把热量传给炉料。其中所含一氧化碳同时对氧化铁起还原作用。这样燃烧的热能和化学能同时行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下层的炉料被逐渐还原以至熔化,上层的炉料便从炉顶徐徐下降,炉料被预热而能达到更高的温度。 注②1856年,德国工程师威廉·西门子使用蓄热室为平炉的构造奠定了基础。1864年,法国工程师马丁利用有蓄热室的火焰炉,以煤气或重油为燃料,在燃烧火焰直接加热的状态下,将生铁和废钢等原料熔化并精炼成钢液。同转炉炼钢法相比,可大量使用废钢,而且生铁和废钢配比灵活;对铁水成分的要求不像转炉那样严格,可使用转炉不能用的普通生铁;能炼的钢种比转炉多,质量较好。平炉炼钢法问世后立刻为各国广泛采用,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方法。在1930年至1960年的30年间,世界每年钢的总产量近80%是平炉钢。50年代初期氧气顶吹转炉投入生产,从60年代起平炉逐渐失去其主力地位。平炉炼钢时,经过下层蓄热室预热的空气和煤气被送入上层熔池,在铁水表面吹拂、燃烧,能够比较完全地将铁水中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得到优质的钢。虽然平炉冶炼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24小时),但熔池很大,一炉便可炼百吨钢水,产量较高。而且限于生铁,废钢、铁屑、熟铁、铁矿石均可,炼出的钢质量稳定、均匀,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