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二章血债血偿之旧恨新仇

天烽最新章节目录
   十月八日傍晚,高顺率领凯旋的骑兵团进入新阳城。一队一队骑兵,一队一队俘虏,这是数十年来的第一次。得知郡兵取得大胜的留守百姓走出家门,在城内夹道欢迎。当然,那些乌桓俘虏少不了石块、木棍的痛殴。郡兵们首次受到此种礼遇,人人高昂起头,带着自豪!带着荣誉!
    战斗的最后结果:白狼、抵苕所带的一万余兵马仅有小半逃走,被俘者达千人,而骑兵仅有不到百人伤亡。缴获粮草辎重虽然不多,可是战马足有两千匹。可说是绝无仅有的完胜!可是面对这样的战果,轻骑兵们一个劲的抱怨,刚刚放了几箭,还没有真正的冲锋拼杀就结束了,与之前对乌亚律其骑兵的战斗相差甚远。
    魏明不悦道:“你们知足吧,我的轻步团只在墙上投了些标枪,前几天也不过是骚扰袭敌,今天光看你们冲杀,那个郁闷啊!”
    高勇摇头道:“魏都尉,士兵勇于作战是好事,但一定要告诫他们:作战的最终目的是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切不可一味拼杀。”
    魏明立即肃穆道:“明铭记于心!”
    高勇呵呵一笑,“不必过于认真,兵者,诡道也!”接着对高顺说道:“高都尉!两战共缴获三千多匹战马,又可以扩建三个骑兵团了。剩下的马匹我们再建设一个牧场!”
    高顺回道:“主公所言极是,如此一来明年、后年……甚至将来,辽西再也不用担心乌桓突袭了!”
    这时,一匹快马奔至县府门口,传令兵飞步跑进:“禀告太守,两日前望平遭到乌桓苏仆延赫塔古部偷袭,秦校尉救援不及,望平失守,五百郡兵全部阵亡,另有一千三百余百姓被掳走,军粮损失七千余石!”
    “什么!”高勇当即惊呆,如同被一盆凉水从头泼下立时手脚冰凉。屋内刚刚热闹的气氛降至冰点。
    孙泰腾的站起:“主公打吧!”
    魏明也附和道:“对,立刻派出骑兵,尾随溃退的乌桓族兵杀入苏仆延部落,让他们……”
    “不可!”高顺出言制止,“此时不宜出兵,连续两场大战,骑兵战力已经用尽,急需休整。况且草原作战不同于林地,骑兵尚未作针对性训练。”
    孙泰愤怒道:“可……可……”
    又一骑狂奔而至,“报!禀告太守,沮长史请主公暂且休兵,切不可因怒兴师!”
    “对呀!”闻听此言,高勇缓缓坐下,“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沉默片刻,“高都尉,骑兵暂留新阳休整,明日返回奉天城。孙泰、魏明立刻动身率领步兵先行赶赴柳平,后天我们要凯旋回家!”
    白狼、抵苕两部大败的消息迅速的在乌桓各部传开,许多打算在他们之后进入辽西劫掠的部落改变了主意,因为在他们当中两个惨遭败绩的部落是实力能够排进前五的。
    苏仆延恼怒异常,不但下令将两个部落合并,更将逃回来的数名百人长贬为奴隶。赫塔古冷眼旁观,只是将从望平抢来的粮食上缴给苏仆延一部分。待其离开,苏仆延独自唉声叹气。
    最郁闷的当属乌延,此番出征损失最重。而丘力居、难楼反倒小有收获,渔阳、上谷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
    乌延大帐,丘力居、难楼、乌延和苏仆延分坐三面,乌亚律其正跪中间,“属下遭此大败损兵折将,请汗鲁王治罪!”
    乌延铁青着脸,额头青筋暴露:“三万人啊!怎么就败的一塌糊涂!”
    乌亚律其哭丧着脸,咬牙切齿道:“本来令之即将攻下,不想肥如方向突然杀出两千多汉军骑兵,一下将阵型冲散……而之前,攻击肥如的兵马也遭到这股汉军偷袭损伤惨重。”
    丘力居神情凝重问道:“那汉军骑兵何人所率?”
    乌亚律其摇头:“不甚清楚,不过敌将相当厉害,与俺半斤八两!那些汉军骑兵服饰与郡兵一样,只有甲胄不同……嗯,与汉朝边军也不一样!”
    “莫非是传言中的汉朝讨伐军?”难楼惊讶道。
    苏仆延倒吸凉气:“极有可能,白狼、抵苕两部大败说不定便是这讨伐军干的!”
    此言一出,几人面面相觑。许久,乌延打破沉寂:“乌亚律其,念你往日功绩,这次就不予惩罚,赶紧回去收拾部属准备对付汉朝兵马。”
    “谢汗鲁王!”乌亚律其低垂着头退出大帐,除丘立居外任何人都没有注意到其眼中的浓重杀机。
    “鲜卑可有动静?”苏仆延担心着问。
    丘力居瞥了他一眼,“没发现异常,倒是素利和慕容打了一仗。”
    苏仆延长出口气:“如此便好!”
    难楼面露讥讽,转头对丘力居说:“他们打得越凶越好,我们也不能闲着,南边没捞到多少只好从北边补了。轲最那个老东西……”
    丘力居眯着眼思索许久:“暂且按兵不动,等等看汉朝到底有没有出兵的打算!”
    辽东公孙度得知乌桓被击退后,心中惊骇,思索半宿一个新的计划又在脑中形成……
    战报奏章送至州府,而后转至洛阳朝廷。
    何进出言道:“皇上,臣认为此时正是出兵讨伐乌桓的良机,渔阳、上谷受损,乌桓必将大意,趁其不备当可一举获胜!”
    卢植阅毕奏章说道:“启奏皇上,右北平、辽西尚未有消息传来,此二郡历年来遭受乌桓侵扰最重,臣认为应等其消息再予以定夺。”
    汉帝刘宏打着哈欠问道:“皇甫卿家,你有何见解?”
    皇甫嵩跨步上前:“老臣同意卢公看法,应暂等消息。”
    这时,长侍张让拿着一份奏章急匆匆走到殿上,“臣启吾皇,幽州辽西、右北平、玄菟三郡战报送到。”
    汉帝刘宏登时来了精神,急切道:“快念!”
    “启奏皇上,右北平郡太守赵胜身先士卒率领郡兵与乌桓乌延部两万兵马先后激战于俊靡、徐无,幸有皇上洪福护佑,右北平郡兵将士用命,将乌桓拦阻城下十余日,逼其退兵。辽西太守荀彧与百姓同甘共苦,与乌桓三万兵马大战于令之、新阳,虽丢失宾徒、昌黎二城,却将乌桓白狼、抵苕两部族长斩杀。”
    半晌,汉帝刘宏问道:“玄菟郡呢?那个高勇呢?”
    张让支吾半天才低声道:“回禀皇上,玄菟郡因派兵救援辽西造成兵力空虚,故而遭到乌桓偷袭,望平城陷。玄菟太守高勇请求皇上给予责罚!”
    “嗯!”刘宏面沉似水,谁也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
    皇甫嵩出言问道:“可有郡兵伤亡情况?”
    张让拿起奏章查找一番,才恍然答道:“回皇甫将军,有。右北平郡兵伤亡过半,剩余一千三百余人;辽西郡兵损失最重,伤亡四千,剩余一千;玄菟郡……”
    “玄菟郡怎么了?快说?”皇甫嵩焦急道。
    张让擦去额头汗水,故意压低声音:“玄菟郡兵进入昌黎后遭遇乌桓兵马围攻,一番激战,勉强击退敌兵,伤亡两千余,杀敌七百!”
    何进当即惊呼:“什么?死了两千人才杀敌七百!”
    汉帝刘宏的脸色越发阴沉,不悦道:“还有吗?”
    张让赶紧翻看奏章,前面……后面……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这……这……咦?有了,皇上有了!玄菟太守高勇一月前曾率领郡兵剿灭境内山贼千余人,迫使入侵的高句丽兵马退回,另昌黎激战围攻的乌桓兵力达一万五,玄菟郡兵仅四千且没有外援。”
    皇甫嵩立刻恍然大悟,刘宏见状问道:“皇甫卿家因何面露如此表情?”
    皇甫嵩回道:“皇上,玄菟郡兵虽然伤亡过半,但凭借四千郡兵击退三倍之敌殊不容易,没有外援仍能坚守击退敌兵,这个高勇还有些本事!”
    卢植亦说道:“皇上,臣记得去年以前每次乌桓袭扰,辽西、玄菟郡兵多不战而逃。”
    皇帝刘宏皱皱眉头:“卢爱卿所言极是。有鉴于此高勇免于责罚。另两个太守酌情给予奖励。皇甫卿家,你看这讨伐之事……”
    “今年恐怕不行了,各边郡必须积攒力量。”
    “听闻幽州刺史病体一年未愈,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何爱卿,朝中可有适宜之人?”
    何进眼珠一转急忙回禀:“皇上,甘陵相刘虞乃汉室宗亲,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且治政地方政绩斐然,当可胜任刺史一职!”
    刘宏眯眼考虑片刻,“传他到洛阳见朕!”
    ……
    十月十日,得胜之师回到奉天城。在高勇有意安排下,新军士兵又一次感受到万民欢迎的热烈场面。奉天广场军旗飘舞,士兵们高昂着头齐步前进,神情肃穆激动。骑兵、步兵、弩兵依次穿城而过,最后汇集到青石铺就的广场之上。红衣黑甲霎时间鸦雀无声,高勇登上礼台扫视一周,领导人的感觉油然而生——“稍息——立正——跨立!”千余新军战士笔直站立,炯炯目光望向高勇。
    此时,四周围观百姓逐渐安静下来,等待高勇讲话。
    “九月二十七日出兵至十月十日止,前后共计十三天。其间,诸位将士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用大无畏的勇气、坚强忠贞的意志和年轻的生命完成了军人的神圣职责——击退敌兵保家卫国!虽然许多战士离开了人世,虽然战场的硝烟已经散去,但英勇作战抗击敌人的事迹保存下来,刻录在战刀上、刻录在盔甲上、刻录在城墙上、刻录在所有活下来的人心中!在此,我希望用默哀的方式祭奠光荣牺牲的将士英灵!”
    沮授、荀彧、高顺等将领、广场上的士兵甚至四周百姓都被高勇这番话语深深打动,许多人泪光闪动,想起了亲人,记起了战友。魏明低垂下头合上双眼,泪水缓缓流下……
    约三分钟后,高顺踏步上前高声道:“授勋仪式开始!”
    台下各营连军官同时发出命令:“全体立正!”
    授勋仪式隆重威严,一郡太守亲自为士兵佩带勋章,这是梦中也不曾见过的情景。由步兵开始,凡是在战场立下战功者均被点出姓名籍贯,依次登上观礼台。高勇站在台中,先将爵位文书交到其手中,再为其配带勇士勋章。无论军官士兵均在配带勋章的一刻流下激动的泪水,视线模糊中对太守敬以庄严的军礼。(爵位共为十级:中男、公士、子习、大夫、伯言、庶长、关侯、上造、公命、国士。爵位是一个人对国家贡献的奖励,无论何时都要受到百姓的尊重,拥有进入郡府任职的优先权、候选优先权等。)
    高勇回礼,鼓励道:“热血男儿当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期待再次为你佩带勋章!”
    “谢太守!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此时此刻,荣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