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第二章平定玄菟(上)

天烽最新章节目录
   玄菟郡东南部的深山中,王厚死死盯着面前几堆尚未燃尽的篝火,阴湿的草地上留有数十个脚印,深深浅浅地拐进南面的密林中。佰长蹲下细细察看,口中分析道:“都尉,这事有点不对啊!仔细想来他们不可能刚翻过山头便生起篝火,这有点太玄乎了吧!”
    王厚捡起一根木棍挑开篝火,边绕圈边说道:“经你这一提……此事却有蹊跷。难道被耍玩了?”
    佰长扫视四周银色月光下静谧深沉的树林,最后目光落在横七竖八倒卧休息的郡兵身上,对王厚道:“王都尉,几日来数次几乎将敌人擒拿,却总是差那么一点,属下觉得他们是有意为之,故意引诱都尉进入这深山老林之中消磨全军士气,郡兵们各个疲惫不堪既是证据。况且敌人行踪不定,却总似有迹可寻,实在令人生疑!”
    王厚找个石块坐下,轻拂剑鞘问道:“现在离郡城有多远了?”
    佰长眺望夜空,掐指点算:“出城后先向南,而后折向东,再向北,直到进入山里……应不下百里!”
    王厚道:“这么说再向东十余里便到高句丽境界了!”
    佰长点头道:“由此向东十五里,翻过一座山即是。”
    王厚哑然:“想不到追出这么远!郡城那里不会出什么事吧?”
    佰长笑道:“都尉多虑了,除了派出追击的五百人外,郡城里还剩五百,而且听长史说几日前已发出调令从高显、望平、辽阳各抽调二百人,即便乌桓人来了也不怕。”
    王厚柔柔太阳穴淡淡道:“但愿吧!增援的二百郡兵会在夜里赶来,你派些人手在路上指引,别因天黑闹出误会伤了自己人可就不好了。还有,你看哪里扎营比较好?今天先到这里,反正脚印都在,明天继续追。”
    佰长察看周围地势建议道:“属下认为应选在来时经过的山坡上,那里地势居高临下,又无遮蔽视野的林木,便于预防夜袭。”
    ……
    借着月光,高勇走出四五里地后才点燃一个火把,在荀彧派来协助人员的带领下走了三四个时辰,总算在天亮前返回他们所在的洞穴。两三日不见,荀彧明显瘦了,眼圈发黑,嘴角胡须也长了出来,一副邋遢寒酸的样子,与以往整洁淡雅的感觉大相径庭。
    荀彧看到高勇众人终于安全的回来,悬在心口的大石总算落下。一时激动,哽咽道:“主公平安归来,可喜可贺!”十几名伤员纷纷起身向高勇施礼。
    现在高勇最受不了这种场面,紧走两步将他们一一扶起,询问伤势的同时诉说几日来的离别之情。他们最想知道高勇几日来的战斗情形,之前杨凌的简要叙述不仅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反倒激起他们更大的好奇。荀彧也不例外,他是其中最想知道的人之一。不过看到高勇疲劳的神态,荀彧笑道:“都别嚷嚷了,看看主公都累成什么样子了,赶紧让主公休息。”
    众人这才发现高勇布满血丝的双眼,刚刚因为重逢的喜悦丝毫没有注意到。洞穴内立刻安静下来,伤员们不待吩咐纷纷挪出空位让这些战斗回来的同伴休息。
    高勇坐在荀彧身边低声道:“荀兄派几个人在附近布下暗哨并将脚印清除,千万别让郡兵跟着脚印摸来。”
    荀彧笑道:“主公放心,彧已派人去做。主公还是早些休息,这几日会有沮公的消息送来。”
    高勇点头道:“但愿一切顺利,否则只好偷偷潜回右北平,从头开始了。”言及此处,高勇转头对张武说道:“张队长少睡一会,由你给大家讲讲这几日的惊险经历!”
    刚刚准备躺下睡大觉的张武闻言挠挠头,露出痛苦的表情求饶道:“主公,您就饶了小的吧,俺这……”高勇丝毫不理会他的求饶,倒头便睡。张武动动嘴无奈地摇摇头,周围人可不管那个,赶紧围过来抢占好位置。不久张武道:“先从大餐之前的开胃汤说起吧……”
    ……
    朝阳光辉散落在玄莵郡的土地上,站在城墙上眺望,郡城概况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趁埋伏的郡兵赶到之前,孙泰将城下一干玄莵官吏压上城墙,同时派人控制城门,做好最坏的打算。
    赶到南门的一千余郡兵虽然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却全部呆立当场,一个校尉外加十一个佰长皆不知所措只能瞪眼着急,眼睁睁看着玄菟的主要官员齐刷刷跪在敌人的剑峰下。校尉执剑在手装出强横的模样喝问道:“尔等乱民,还不快将太守、郡丞放开,否则大军齐上,要尔等死无葬身之地!”郡兵得令各自抽剑举戟跨前数步营造声势。
    沮授一一看在眼里,镇静道:“诸位佰长恐怕是误会了,玄菟太守现在正在东南山林中与叛乱之敌作战,而玄菟长史即是在下,何来释放之说?”
    校尉望望王寇、窦实,又看看沮授,疑问道:“玄莵只有王太守,何来他人之说?”
    沮授笑着点指王寇道:“佰长可是指这个前任太守王寇吗?”
    校尉惊呼道:“前任太守?”
    沮授点头道:“正是,这个王寇擅自调集郡兵围攻新任太守,诬蔑其为乱民,意图将其杀害。”说着沮授拿出朝廷的任命文书以及太守官印,“你们可以派个识字的人上来检验一下是不是真的朝廷文书!”
    军官们聚议片刻,其中一人走上城墙将配剑交给守卫楼梯的护卫队员,径直来到沮授身前接过文书细细查验。稍时,此人转身对下面的校尉点头确认,跟着单膝跪地将任命文书交换沮授,并高声道:“属下辽阳郡兵佰长陈晋参见长史、都尉!”
    此人一跪,城墙下左手边的二百郡兵几乎同一动作单膝跪地,口中齐声高喊:“参见长史、都尉!”
    王寇怒视陈晋道:“陈晋,你此举何意?为何向贼人下跪?他们是乱匪狂徒,本太守宁可身死也决不向贼人低头!郡兵听令,将一干乱匪系数斩杀,不要顾及其他,斩杀乱匪后自有刘县令为你们安排赏赐。”
    校尉看看王寇,不假思索道:“郡兵听令:辽阳郡兵攻左,高显、望平郡兵攻右,其余随本校尉登城击杀匪徒!”言罢剑指沮授,发一声喊,郡兵亦开始迈着整齐的步伐压迫而上。
    陈晋转头对校尉说道:“校尉不可,任命文书确实是朝廷所发,上面印信千真万确。属下不敢有半句谎言。如此围攻才是犯上作乱啊!”
    王寇盛怒大骂道:“好你个陈晋,如此助敌为虐,由现在开始撤掉你佰长之职,所带郡兵归校尉统领。”
    校尉来了精神,大吼道:“辽阳郡兵听到没?立刻进攻,延误者斩!”
    陈晋向沮授请求道:“请长史准许属下指挥部队!”
    沮授、高顺虽有考虑过最坏的情况,却不想恶劣至此,正思索对策时听到陈晋请令,沮授很是惊讶急忙吩咐道:“好!一切皆由陈佰长便宜行事!”随后对步步紧逼的郡兵义正言辞道:“玄菟郡兵听好:刚才陈佰长已经证实吾等才是真正的长史和都尉,但你等不仅不听命令更刀兵相向,此乃蔑视朝廷之大罪!现在听从本长史命令者过往不究,如若继续执迷不悟死罪难逃!”
    此言掷地有声,包括玄菟王寇的嫡系郡兵都有些动摇,其余三地郡兵同样稍显慌乱,好在几位佰长不断呵斥才控制住局面。
    陈晋走到墙边对等待中的辽阳郡兵命令道:“辽阳郡兵听令:全体向右,列阵,准备作战!”四名队头得令,立刻组织进攻战阵,枪戟整齐地转向右侧郡城兵卒,剑盾兵快步跑过去站定位置组成盾墙。
    校尉率领下的郡兵突遭变故,纷纷慌乱后撤,推推搡搡地拉开两三丈距离,好一会才重新站好。仅此对比便可看出两者的差距。高顺点头佩服,低声对沮授道:“主公曾说过辽阳带兵的魏明是一个可用之才,今日见其所练郡兵便可知一二,的确不简单。”
    校尉稍显惊慌,转头望向王寇等待命令。王寇怒喝道:“还等什么?阻挡者杀无赦!今日事了,明日便升你做玄菟司马!其余兵将皆有赏赐。”
    王寇如此,窦实却不想随他一同送死,此刻见他狂吠更是气血上涌。他心里清楚,即便判刑,自己罪不至死,倒是这个王寇死有余辜。遂与其余几人目光相询,几人同时点头。窦实大叫道:“郡兵切不可听王寇一派胡言,他欺压百姓、残害朝廷命官,死有余辜!你们可没必要为它陪葬!”
    王寇没想到窦实为求自保竟反戈一击,怒骂道:“窦实,你个老匹夫,胡言乱语的是你!本官从未欺压百姓,跟别提残害朝廷官员,你……你……”
    窦实嘿嘿冷笑道:“王寇,别以为你和刘明干的那些龌龊勾当别人不知道。本郡丞也不傻,你分给属下的那点钱不及你巧取豪夺的十分之一!郡兵们听好,没必要为这种人卖命!”
    如此对话,令高显、望平两地调来的郡兵立刻出现骚乱,四名佰长喝骂半天才弹压住。高顺扫视一周,已知这四百人已无战心。战局陡生变故,刚才是一千一百比零,现在是五百比二百,说不定会变成五百比六百!
    高顺提气高喝道:“刚才长史所诺绝不反悔,此刻听从新任长史调遣的兵将,其过往一切概不追究!”
    一席话令骚乱的场面迅速安静下来,除了校尉带领的五百郡兵外,高显来的郡兵明显呈观望态度,望平的郡兵则等待两位佰长的命令。他们二人低声秘议,又向窦实征求意见。窦实知道今日已与王寇撕破脸,无论其胜败这个位子都坐不稳了,与其陪王寇一同被杀死,倒不如投靠新任太守,搞不好还能捞个官位。于是打定主意叫嚷道:“既然新任长史已到任,那么一切皆听其调遣,抗命者皆为反抗朝廷之罪。”
    得到窦实点头确认后,两佰长齐呼道:“望平郡兵向左列阵,听从新任长史指挥,反抗者杀无赦!”言罢,望平的二百郡兵立刻调转方向,枪戟指向中间的郡兵。与此同时,高显的郡兵则慢慢退入街巷,佰长高声道:“遵从长史调令:郡兵开回营地!”
    高顺、沮授对视,均看出对方的惊讶。孙泰更是惊诧得合不拢嘴,几乎忘记自己刀锋下的窦实。眨眼之间,己方还未想出对策,敌人便已经四分五裂分崩离析,优劣之势逆转。最感震惊的却非王寇莫属!眼见自己的嫡系郡兵被两翼包夹,存亡危在旦夕,连自己最后的杀身成仁都变得遥不可及……骄纵强横不可一世的神情终于一点点淡出满面油光的脸颊……
    沮授审时度势立即发出命令:“玄菟郡兵听好:最后一个机会,要么为了这个罪恶滔天的王寇兄弟相残,要么放下武器归顺新主!给你们一刻钟考虑。”
    日头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