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最新章节目录
新书《大国崛起1900》求收藏。
————————————
四月,孙长福和郑永旺两人回师,立刻就被派往湖南作战。
洪承畴已经被打出了湖南,退守贵州和孙可望、吴三桂合兵一处。
清廷占领贵州后,开始经略四川,洪承畴建议在四川移民一百万,屯田养兵。
多尔衮做的更是彻底,将一万户八旗子弟送到了这里,让他们带着自家的包衣奴才,告诉他们天府之国让他们圈占了。
一下子就满足了新一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八旗的野心,但中华又多了一个奴隶制的省份。
对多尔衮来说,这些八旗贵胄,反正都不愿意交税,一个个对土地却贪得无厌。
与其让他们圈占能交税的土地,不如让他们带着自家的包衣,去圈占四川去,而且他们家族还得支持他们,出钱出力扶持,剩下了朝廷的经费,又让这块土地变成满清国土。
杨潮很奇怪,这都隆武七年了,多尔衮竟然还没有死,他记得历史上多尔衮死的很早,据说是骑马去草原打猎突然暴毙的,或许是跌下马摔死的,或者是染病病死的。
但是很显然他打猎之前身体肯定很健康,不然也不可能去草原打猎了,可是这个时空,多尔衮被杨潮死死的按在北京,没有任何空闲跑去草原打猎,反而让他逃过了一劫。
杨潮也不寄希望于多尔衮暴毙这种事,北伐还得看自己的实力,其他人谁都靠不住。
孙可望那种货色就不用说了,眼下是杨潮要除之而后快的罪人,连李定国都靠不住。
李定国回到云南后,召集旧部,在杨潮送去的大量物资援助下,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李定国北伐前,可是在云南留下了数万亲信的,只是他没想到。吴三桂打来的时候,皇帝跑了,留守的大军受到影响,也都跟着皇帝跑。结果昆明被占领,这些人也溃散了。
李定国回去后,打走了吴三桂,大旗一张开,这些人就又回来了。有杨潮的物资支援,李定国也养得起这些人,给每人都装备上了铁甲钢刀,比过去还要华丽,瞬间李定国就有了五万精锐大军。
武装李定国本想着跟他合力攻打贵州的,可结果李定国反而带兵去了缅甸,一心想要迎回朱慈焕。
但是很可惜,缅王不肯放人,李定国打下了缅甸几个关卡,缅王让皇帝下旨斥退了李定国。明知道这圣旨是缅王胁迫下写的,但是李定国不敢违抗,不是他迂腐,而是他知道,既然缅王能够胁迫皇帝,那么也能杀了皇帝。
投鼠忌器之下,李定国只能回军云南。
杨潮今年又卖了五千万两债券,当然不是一下子卖出去,那样抽走太多流通货币对经济打击太大,分批卖。反正他也只是持续不断的买物资罢了,不需要一下子得到那么多钱。
一个良好运转的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虽然还很粗糙。但是该有功能已经具备,你可以在这里得到你想要的金钱支持。
至于政府负债打到了一亿两,这不在杨潮的考虑之中,反正只要市场没有通货膨胀,那么投入的货币就刺激了市场,今年到现在新开张的商铺达到总商铺数量的百分之三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说明百姓们的消费能力越来越旺盛,否则不会吸引到那么多商人开铺子,同时也说明商人不缺乏资本,有能力大规模扩张了。
任何数据都先是,江南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只要不出大的变故,比如清军突然打下南京,这种发展态势就不会中断,经济越是发展,需要的货币就是越多,因为生产出来的物质大大增多,就需要相应的货币供应去平衡,别说通货膨胀了,杨潮甚至觉得江南地区是不是有些通货紧缩,因为粮价再一次跌倒了一两一下。
除了粮价外,铁价略有提升,纺织品与去年平齐,只有粮价下跌比较明显。
调查后发现,是湄公河三角洲从去年开始大规模往江南出口粮食。
杨潮还很奇怪,虽然他已经给哪里送去了三十万俘虏,但是以水稻的精耕细作,需要的劳动力太大,一个壮劳力也就种十亩上下,太多了实在是吃不消。
所以杨潮预计,三十万人也就开垦三百万亩土地,苏州最好的上田,一年也就出五六担大米,湄公河新开的土地,绝对达不到这个水平,拿三担来计算就已经顶天了,那也不过是一千万担的产出。
可是光是去年一年,哪里就送来了一千两百万担粮食,这让杨潮感觉到不可思议。
连忙让黄元调查,黄元回报,湄公河一带,之所以能产出这么多粮食,是因为很多过去的俘虏又拿起了刀,他们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这经济模式让杨潮哭笑不得,竟然是满清的包衣制度。
没错,那批俘虏中,有百来个旗人,还真的是他们先推广包衣制度的。
湄公河一带,真的找不到他们的对手,柬埔寨王自身难保,国内混乱不堪,湄公河一带又是边境地区,因此失去了管理,让这些俘虏纵横驰骋。
开始两三年他们还比较老实,乖乖的开拓种植点,乖乖的垦荒种地。
平衡是因为一次暴力冲突打破的,他们开了荒,有了粮食,保暖思**yu,就想媳妇了,这一带往北几十里上百里就能碰到越南人的村庄,于是不时有人带着东西去哪里讨媳妇。
又一次越南人的边军拦截了一伙去买媳妇的家伙,结果杀了几个人,这可热火这群已经恢复了兵痞精神的俘虏,逃回去的人立刻招呼大家伙拿起刀来,一个点一个点的招呼,最后聚集起来上万人,杀向了越南边境。
越南此时是南北朝时期,南方是阮氏集团的地盘,阮氏抵挡不住,而且问题是不敢挡。这些人虽然少,可是后面站着的可是大明这个庞然大物,于是他们一面守城,一面派人去云南找皇帝交涉。很奇怪他们没有找杨潮。
只是皇帝那时候管不过来,而越南人挡住了兵痞们的进攻,只是边城周围被抢掠一空,财物、女人是主要的抢掠对象。
可是其中几个八旗俘虏,他们却还抓了一些越南青壮。目的当然是给他们做包衣种地,结果这些八旗兵俘虏很快开垦出了更多的土地,变的富裕起来。
这让汉兵俘虏眼红啊,那些左良玉手下的兵痞,高杰手下的兵痞,当即就有样学样,也开始了大肆抢掠包衣的行列。
但是阮氏集团在边和一带驻扎重兵,已经不是那么容易劫掠了,但是柬埔寨人没有抵抗力啊,于是他们开始向南发展。抢劫柬埔寨人的村庄、城市,抢劫他们的女人、男人。
就这样三十万兵痞,硬是控制了上百万的壮劳力,开垦出了上千万亩土地,其中一大半都是直接抢来的柬埔寨和越南人开垦的熟田,又加上他们传授了精耕细作的种植技巧,一年产出两千多万担粮食,根本就消费不完。
从西贡出售的粮价,已经跌到了两钱银子,运到大明来能够翻一番达到五钱银子。粮商收购后,加价到七八钱出售依然利润丰厚。
虽然对同胞在湄公河一带的劣迹不齿,对柬埔寨同胞和越南同胞造成的伤害于心不忍,但是杨潮看在每年上千万担粮食的面子上。也就只能忍了,这也是为什么从前年开始,杨潮开始大肆呼吁种桑养蚕的原因,他已经不需要苏州府的土地种粮了,湄公河哪里完全可以再造一个苏州府。
低通胀,高增长。这样的好经济,才能支持杨潮不断的用兵,而其中不能说没有柬埔寨和越南人民的牺牲在里面。
但在攻打贵州擒拿孙可望的大义面前,杨潮选择了视而不见,不但不让黄元弹压,反而将黄元调到了台湾做知府。
在湄公河是总督,到了台湾只是一个知府,但是黄元依旧十分欣喜,因为知府就意味着是三品官,而那个总督没有品级,他感觉跟看押俘虏的没什么区别。
不但黄元走了,还带走了一大批西贡的管理人员,让那里处于一个管理真空,湄公河那一群兵痞等于是自生自灭,自己开拓了。
天高皇帝远,大好天地任由他们驰骋,不知道他们能玩出什么样的制度来。
杨潮没空关心一个殖民地的发展,他此时注意力在贵州呢。
郑永旺、孙长福在许多男的带领下,三十万大军直逼贵州。
贵州绝对不是一个好打的地方,天无三尺高,地无三尺平。
但是结果出乎杨潮意料。
进军非常顺利。
洪承畴手下三万绿营兵,加上李国翰带领的三万陕西边军,吴三桂的一万汉兵,孙可望的十万大西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七万人,杨潮虽然兵力有优势,可是在这种山地作战,没有三五倍的兵力实在是很难占优势。
可是结果是杨潮处处占先。
好吧,地无三尺平吧,运输困难吧,贵州老百姓主动帮忙当挑夫,用肩扛,硬是扛着三十万人的军粮随军行动,让三十万大军没有任何缺粮、缺武器的忧虑。
贵州人为何如此配合,是觉悟高吗?不是,是孙可望太不得人心了。
当年李定国打他的时候,能用四万破他二十万,不是侥幸,正是他太没有民心了。
孙可望在贵州施行的是云南一样的制度,不过搜刮更狠,这里的税赋达到了七成,虽然强力压制地主,可一成的租金还是得交的,百姓负担就达到了八成之多。
虽然贵州人少地多,可是这时代的农业生产率放在那里,一个壮劳力玩命的干活,也不过养家糊口罢了,一家人往往要齐动手,老人、妇人和小孩都要劳动,才能在孙可望的制度下不饿死,只限于不饿死,挨饿却是不必可免的。
而杨潮却打着讨伐叛逆,最让人高兴的是免税十年的口号,对杨潮来说,千里迢迢从贵州收税成本上太高,所幸免了,就像后世收农业税已经比成本还低的时候,我大天朝大笔一挥免除农业税,还给补贴一样,反正收税不划算,那收他干什么。
但是这一招对老百姓很有实惠啊,后世的老百姓免除了农业税,还得出去打工才能养家糊口,这年头可没有工打,眼睛充血一样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呢,免税了还不好,尤其是在孙科七八成的税率下,贵州百姓一下子就燃了,你奶奶,老子帮杨家军打死你个龟儿子。
于是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嗯,这个真没有。
但是挑夫党,带路党的带领下,杨潮的士兵进退自如,情报比孙可望的还准确,四处出击,偷袭、打埋伏,仿佛在自家地里一样,反倒是孙可望发觉自己处处掣肘,一出城军队就两眼一抹黑。
孙可望都这样,洪承
小说推荐
- 回到明清当军阀
- 明清交接,大厦将倾,天下变色,中华民族,走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转折点,萧远,无意闯入,成为一名看客,一个本来只想着赚几个小钱的小市民,渐渐震动起了雄心壮志,他要让中华文明免遭铁蹄与蒙昧,在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转折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光耀全球…男人,除了金钱和女人之外,还应该有一种东西叫做梦想
- 向往连载中
- 最新章:454总攻
- 回到唐末当军阀
- 主角穿越到唐末,成为浙东处州刺史卢约。处州地处偏远,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就是一个穷乡僻壤。唐朝末年,群盗蜂起,藩镇割据,主角该如何在这乱世存活,不被藩镇兼并?主角又有没有可能异军突起,结束这乱世
- 陈一鸣连载中
- 最新章:026章台州军突袭丽水城
- 明末军阀
- 年夏曰的某天,公司小职员杨波终于盼到了下班的铃声,他急匆匆的打过卡后便径直朝自己家走去。上星期他在网上订购的超白玻璃鱼缸已经到了他租住小区的保安室里,他必须早点去检查下托运过来的玻璃缸有没有磕着碰着,有什么问题也好早点与某宝的掌柜交涉。杨波是个普通的职员,每天也只是简单的过着公司-家这样两点一线的曰
- 武装颠覆已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三十章反攻(终章)[2]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皇上“等等,你叫我什么”朱由崧觉得眼前一黑累倒在玉体上…再睁开眼时,眼前屌爆了…三身附体到南明,千疮百孔烂朝庭。修真界枯荣派小术士朱崧、现实界知识愤青朱有松,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南明,并占据了朱由崧的躯体“什么?党争祸国—朕清洗厂卫,整肃朝堂“四镇拥兵不听朝延?左良玉造反—别慌,看朕来削藩,一个个收
- 星星草已完本
- 最新章:后记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崇祯十五年,农民起义军席卷中州大地,势如破竹。同年,明军在松锦之战惨败,清军再度入关劫掠。内忧外患之下,这个蹒跚走过两百余年的帝国即将轰然崩塌。就在此时,一个来自三百多年后的灵魂,夺舍成为唐王世子,被卷入了这乱世涡流之中
- 鱼窝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卷:天崩地坼第三百一十八章:李自成的抉择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狭窄幽长的奈何桥,横跨在忘川河上,通向虚无缥缈的云踪深处。足不沾尘的鬼魂们呜咽着喝下一碗孟婆汤,踏上难以预料的来生路。云踪深处,有种无形的吸力,幽魂一旦踏上桥面,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只能飘飘向前掠去,就象扑火的飞蛾一般。就在这时,居然有一个很嚣张的声音叫道“我投诉!我一定要投诉”随着声音,一个很帅
- 月关已完本
- 最新章:469不拆长城非好汉[4]
- 我要当军阀
- r“你们记住了,等下见到了少爷都给我显得有理些,别随便冲撞了少爷,少爷最不喜欢的就是被别人冲撞“知道了,管家我们会记得的”一个看似这群饥民领头的说道“好了,你们就站在门口等
- 伤痕天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七章四镇分裂
- 回到大明当才子
- 不得不承认,咱们的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好人,他人品高尚,忠厚善良,才德出众,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有修养,有理想,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则安其居,为官则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总之一句话,张大少
- 吴老狼已完本
- 最新章:第三百八十三章大结局[3]
- 汉末大军阀
- 刘氓,现代社会的普通大学生,带着三国志11系统重生了。身处汉末,他能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改变什么?或者只是一名过客。刘氓坐在电脑桌前,看着屏幕上显示的三国志11结束画面,心满意足的笑了。这是他第九十九次游戏统一结束了。从三国志系列游戏出来后,刘氓就十分喜爱这款三国类游戏,从三国志九到十一,刘氓不知道
- 月神NE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四二章临菑战再续,高览取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