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卦》第202章理顺因果[2]

修卦最新章节目录
   民,无不对此极为关注,很快就从单纯的刑事案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顺理成章的,由公安部牵头,省厅出面,成立了专案组,把一系列显然具有相同性质的凶杀案作并案处理,东海市国安局自然也介入了调查,陈有虎副局长进入专案组领导班子。
    身为国安局长,周天星对此案当然也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从此以后几乎天天都要亲自过问这件事,不过几天后他就彻底放心了,原因是专案组的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进展。这主要还得归功于瑶光和她手下那帮受过特种训练的精锐,试想一下,在一个当地军情部门首脑地亲自主持下,还有一大批特种部队可供调遣,全都是专业中的专业,精英中的精英,这种人做下的案子,不说破不了案,至少在短期内肯定破不了。这大概就叫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吧。
    再后面地事,周天星就懒得再去过问了,反正杀来杀去都是功德,最好能借此把混进革命队伍的两百多个“日本人”一网打尽,同时铲除掉瑶光这个最大的毒瘤,里里外外都干净,就算暂时铲除不掉,能控制在手上也是一颗强有力的棋子,里里外外都划算。关键在于,瑶光和她的手下们究竟有多聪明能干,能挺多长时间。
    与此同时,江航新任老总周义同样不甘寂寞,一上台就雷厉风行,把公司搞得天翻地覆,领导风格极为激进,首先是大刀阔斧地裁撤机构,精简机关,一下子把贺延年当初带进江航的人马来了个连锅端,然后又搞起干部任用体制改革,把贺系人马腾出来的位子全都挂了起来,要在全公司搞公开竞聘,而且还是动真格的,由吴从龙打头阵,秘密制定出一个十分详尽地草案,主要内容是,要在江航内部搞“科举制“,不问年龄学历职务,只要是没有受过处分地江航员工,都可参加竞聘,最终以考试成绩按序分配官职。同时,还要通过全体员工投票直选,选出一个完全由普通员工组成的考试评审委员会,由其全程操作一切事项。
    该草案出台后,并没有通过党委会讨论,而是直接以总经理办公室地名义公布到公司内部网上,向全体员工征求补充和修改意见。不仅如此,还广邀记者,开了个热热闹闹的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布此事。真所谓兵马未动,舆论先行。
    毫无悬念,此举获得了江航员工极热烈的反响,尤其是普通员工,虽然不太相信真会有这样的好事,但绝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本身都是极为肯定的。不得不说,考试这玩意虽然说不上是世界上最合理的竞争方式,至少是相对公平的,总比那些见不得光的暗箱操作强吧。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有支持的就会有反对的,所以社会舆论对这种做法并不是一边倒,鸡蛋里面还能挑出骨头呢,何况是历来褒贬不一的“科举制度”,反对者所持的,无非就是那些老生常谈的理由,不必赘述。
    其中最郁闷的,莫过于江航新任党委书记钱思健了,只因周义实在太嚣张,在做出这么大的举动之前,不但没有经公司党委会讨论,连和他打个招呼的兴趣都欠奉,这就让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了。谁知,正当他打算发飙之时,吴从龙居然找上门了,只把一份打印稿扔到他面前,就把他吓得面如土色,这份材料也谈不上是什么罪证,只是把钱思健从前干过的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择要叙述了一遍,而且时间、地点、人物等要件都描写得十分详尽,有些事甚至连他本人都记不清了,虽然还不至于仅凭这份材料就让他获罪,但光看看就够让人胆寒的了。
    这份东西自然出自周天星之手,只是借吴从龙转交一下,早在上回和钱思健恳谈之时,就随便对他起了几卦,然后花了点时间整理成文字,就足以把对方镇住了,不过周天星从来都没打算过真的去整治钱思健,一来无怨无仇,二来对方还是挺会做人的,所以就点到为止了,只要他肯乖乖就范,不给周义添乱,就达到目的了。
    总之,有了周天星明里暗里的帮衬,周义在江航不管搞什么改革,都不会遇到太严重的阻力,就算他把天捅出个窟窿,以周天星如今的权势,一般情况下都能帮他搞定,而且为功德计,也没有不帮他的理由。因此,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江航的人事制度改革进行得出奇顺利,功德自然也是源源而来。
    可以说,周天星现在算是基本理顺了他在官场上的绝大部分因果,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运转良好的自动功德系统,从此以后,只要他善加运用手中掌握的人脉资源,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或者居中协调各利益集团的争端,功德就能日新月异地往上窜。
    最值得庆幸的是,到了这个地步,他又可以过一段轻松惬意的日子了,除了正常上下班之外,基本上不用费什么脑筋,没事的时候就呆在家里陪老婆,玩狗逗鹰,看小说打游戏,或者找几个人踢踢球。
    与此同时,修行方面也没耽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把神念放出去溜达,在方圆二百多公里的范围内到处闲逛,随机察看世间百态,时不时还能碰上一两件顺水推舟的功德,比方说刚好撞见小偷入户行窃,就随手给110挂个电话,看到有人寻找失物,就顺便帮忙找一下,然后直接用电话通知对方,兴致比较高的时候,还会把神念往天上或者地下放,有时研究一下天空中的云气水雾,看看经过的飞机,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碰上一两颗近地卫星,要么深入地壳,参照识海中储存的地质学知识,逐次研究本地的地质水文构造。渐渐地,这种修炼方式变得越来越有趣,每天都能从中学习到许多新知识,无形中也开阔了视野,对许多从前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都有了最直观、最感性的了解。至此方悟,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