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蝴蝶》四十八、京都浩劫(2)[2]

穿越时空的蝴蝶最新章节目录
   怯懦的农民啊!根本是一点都靠不住!”
    看到自己的所有部下都已经逃散一空,一个到霉的步兵小队长忍不住愤恨地破口大骂起来。
    这家伙身上镶金嵌玉、泛着法术灵光的胸甲,装饰着大粒宝石和象牙雕塑的头盔。以及军服背后用金线刺绣而成的家徽,都昭示着此人出身于煊赫高贵的武士名门,确实有资格鄙视和咒骂那些半年前还在地里刨食,如今又临阵仓皇脱逃的胆小鬼泥腿子。
    但他却偏偏忘了,自己同样也只是一个毫无军事常识、完全不能胜任的糟糕指挥官,而且刚刚才因为逃跑而被宪兵赶回来。
    事实上,当划比幕府军不发一枪便纷纷溃逃的时候,这一战的胜负就已经分明了。
    很快,崩溃的风潮从后方蔓延到了前线。最前沿的幕府军还没有进入白刃战,就陆续有人转身飞奔,然后便是整队整队地丢弃了军械弹药。囊挟着军官撒腿逃跑。由于道路狭窄曲折,因此死于相互践踏的溃兵数量,竟然是战死者的好几倍!
    幸好,他们至少还有一个可靠的盟友。
    补充了弹药和替换枪管的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刚刚重返战场,就看见没出息的同盟者再次溃败下来,不得不又一次硬着头皮替他们打掩护。从墙角和窗户内探出枪管,朝追击过来的萨摩兵喷吐出死亡的火焰。
    在后方。炮兵也已完成了阵地的转移,测定好了目标,开始了连绵不断的猛烈轰击。成串燃烧弹此起彼伏地呼啸而来,在早已变成废墟的街道上,又一次掀起了狂暴的气浪和火焰。残垣短瓦里的所有木质构架,以及被弹片气浪削到的树木枝干。都迅速地起火燃烧,将整条街道和附近的建筑物都映得通红。
    依靠如雷暴般倾泻的弹雨,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成功地构筑起一道炽烈的火网,让狭窄的街巷化作了几乎不可逾越的死亡通道,经历过两次无功而返的冲锋后,丢下上百旦集黑尸体的倒幕武装,终于悻悻地放弃了追歼残敌的企图,转而后撤了一段距离,以躲避敌方炮火。
    事实上,这种不管不顾的超高强度射击,很快就使得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托光了所有的随身弹药。而郊外的炮兵,也因为发射频率过高、炮膛过热,而被迫在数轮急速射之后暂时停止了炮击如果到幕武装再多冲击一次的话,兵力仅剩下数百的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很可能会在白刃战中被轻易击溃。
    不过,虽然装备了许多西洋兵器。但萨摩藩士兵毕竟是第一次经历大规模的热兵器战争,并没有如此娴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也缺乏足够的经验教所以才会被耐色瑞尔海军陆战队貌似激烈,实则不能持久的高强度火力网吓住。放弃了进一步扩大战果的良机。
    但是,他们终究还是胜利者。尽管这场胜利眼下还不够彻底。
    无论是多么的韦运或者不幸。进攻时拥有一万多兵力的幕府军。到最后总算还是有超过五千的残部幸存下来,乱糟糟地奔出了市区,逃回了本次攻城的出发地。至于另外的一半士兵,则多半是开小差溜出了战场,真正战死的烈士,满打满算恐怕还不足一千。
    原本当前线兵败如让倒的时候,留在后方司令部“遥控指挥”的幕府军将领。基本都打定了撤退回大除的主意。但是眼下看到己方似乎还有不少兵力,而且炮兵和骑兵都还完好无损,顿时对是战是撤又起了一番争论他们都很清楚,这场由朝廷公然掀起的到幕浪潮,其规模和能量远不是昔日几个浪人组织闹事或地方藩国造反能够比拟的。若不能及时将其抚杀在萌芽之中,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响应朝廷援文号召而起兵倒幕的诸侯或寺庙,必然将会越来越多,幕府军镇压起来也将会越来越棘手,”到了最后。当真有可能会出现举国皆叛的灾难性
    。
    所以,无论前途是多么的渺茫。只要还有哪怕一线希望存在幕府军诸将还是想要在最短时间内扑灭本次祸眼下还有五千兵马,攻城是不可能了,但在京都近郊找一处山丘或城塞,坚守几天还是有可能的。只要有一支幕府军能够牢牢钉在京都,各地诸侯一般就不会急着马上站队表态,而是会继续观望一眸子,使得到幕阵营无法爆炸式膨胀,,那么,幕府就还有机会调集更多兵力,把战乱影响的区域基本压缩在京都一地,而不是让战火引爆到全国范围,造成一场谁都无法控制的大动乱。
    只是,以幕府军眼下的士气、阵容和实际战斗力,还想要在倒幕势力即将会聚的京都站住脚跟,未免有些难度系数过高再高明的战略战术,没有坚挺的资本都是一样白搭。
    总之,这一不切实际的妄想。让幕府军高层争论和拖延了很多时间。也使他们失去了最后一个收拢残军。安然退出战场的机会。
    于是,当太阳西斜,暮色即将降临大地的时候,新一轮的打击又接踵而至了。防随着气温转凉,鄙人的思维能力似乎又有所恢复。由于先前身体不好,这两个。月的更新太少了。再次向诸位热心的读者说一声对不起。
    下个月,老老王预计能够稍微规律的更新。虽然日更还有难度,但两天或三天一章应该能保证。
    最后,书评区很冷清啊,还请大家多多发言,谢谢。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