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纪事》141.141章:抓虫[2]

七十年代纪事最新章节目录
   花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顿时感慨万千。在贺建国和齐淑芳的影响下,王春玲和张翠花已经不觉得换亲是正常之事了,现在见到贺九丫的凄惨,更觉得换亲是一种万恶的封建糟粕。
    齐淑芳经常给家人准备一些常用药,拿出一些活血化瘀的出来给贺九丫,“擦点药吧,看你这一身一脸的伤,简直惨不忍睹。”
    贺九丫不仅鼻青脸肿,身上也有很多新伤叠着旧伤,令人怵目惊心。
    处理完身上的伤,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
    齐淑芳问她有什么打算,她眼泪刷刷地往下落,“俺还有活路吗?”
    “有,为什么没有。”齐淑芳鼓励道,“你是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意,要不要摆脱现在的处境,全看你自己的意愿。别人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很多人都不想多管闲事,所以你要靠自己,根本不能靠别人。”
    贺九丫眼里闪过一丝亮光,但是想到自己遇到的亲人,这丝亮光很快就熄灭了。
    “俺已经走投无路了……”贺九丫掩面而泣,泣不成声。
    王春玲满脸怜悯,“九丫别怕,你是回去还是留下都跟我说说,一会儿找你大哥给你做主,现在男女平等了,可不准再存在这种不把老婆当人的封建遗毒!”
    贺九丫感激地道:“谢谢你,大嫂。”
    她想了想,咬了咬薄薄的下嘴唇,长期受到虐待的她,在走投无路之下,突然生出一丝求生的勇气,原本呆滞的眼珠子缓缓转动了几下,决定先回婆家,就是她怕自己逃离后再回去会受到更严重的打骂。逃离之前,她真以为自己走进鬼门关了。
    “回去?”王春玲皱皱眉,“你被打得这么狠,你还回去?”
    “不回去又能怎么办?我娘家不要我了呀!”如果娘家肯收留她肯为她撑腰,她怎么会选择回去?周瘸子再横也不敢来贺楼大队撒泼。
    贺楼大队现在是远近驰名的模范村,在贺建国和齐淑芳的庇佑下,没人敢横行霸道。
    齐淑芳恨铁不成钢:“难道你要一辈子受到这种虐待?”
    贺九丫摇摇头,突然道:“大嫂、二嫂、三嫂,你们能借点钱给我吗?”
    因为给贺九丫敷药,屋里只有齐淑芳妯娌三个和贺九丫,不,还有五一和五二,但五一和五二都不知事,一个躺在摇篮里呼呼大睡,一个在摇篮里咿咿呀呀。
    王春玲和张翠**中一动,“你想干什么?”
    “俺来这么久,只有你们肯出手帮俺,俺不瞒几个嫂子,俺想跑,跑得远远的。”贺九丫想逃跑很久了,就是她手里没有一个钱,跑出去根本没法生活。
    跑?
    王春玲和张翠花面面相觑。
    跑,其实解决不了问题,但是贺九丫好像除了逃跑,已经别无选择了。齐淑芳倒是理解她的打算,也有心帮她,难得她有勇气反抗家暴,虽然以现在的情况做不到和周瘸子离婚。
    “詹仁喜死在俺家门口,俺家现在欠了一屁股债,根本没钱借给你。”
    听了王春玲的话,贺九丫看向张翠花和齐淑芳。
    张翠花摇摇头:“我们家也没钱,先前借给了大哥,后来又盖了屋,也欠了别人的钱。要是有,肯定不会不借你。”
    齐淑芳也跟着说自己家里没有钱。
    就在贺九丫满心失望的时候,王春玲忽然道:“不过,俺一会让你大哥和你二哥三哥送你回婆家,会训斥你公婆和周瘸子,不让他们再打你。如果他们再打你,就找派出所的人上他们家抓他们蹲劳改,他们快把你打死了,不可能没罪!”
    这么做,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呀!贺九丫眼里噙满了泪花,神情近乎绝望。
    在贺家三兄弟跟前受了气,回过头来,周瘸子一定把气撒在自己头上,不会给自己跑出去告状的机会。相处这么多年,她已经比较了解周瘸子的做法了。
    一步一回头地出了贺楼大队,贺九丫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贺家三兄弟身后。
    现在,走的是一条死路。
    贺九丫低着头,满脸都是死气,不小心摸到口袋里有硬东西,她有些惊讶,掏出来一看,却是一块灰色手帕包着一卷钱,三张大团结和两张五块的、一张两块和五张一块,除此之外还有几张小面额的全国粮票。
    钱!粮票!
    谁放在自己口袋里的?
    贺九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过,除了三个嫂子,肯定没有其他人,就是不知道是三个嫂子中的哪一个。
    贺九丫紧紧地攥着这卷钱和粮票,有了这些钱和粮票,她就能逃离婆家了,逃出去之后哪怕要饭,也比留在家里等死强。
    只要想逃,就有机会。
    贺九丫急忙把钱和粮票包好弯腰塞在破棉鞋里,快步走上前,央求贺建党三兄弟到了周家不要训斥周瘸子,也不要威胁他,而是好声好气地劝他不要打自己。只有这样,她以后才有机会逃离,否则周瘸子一定不会再让自己出门,可能会真的打死自己。
    贺建党一直都生活在农村,有什么不明白?
    “放心吧,九丫,我知道责备周瘸子的话,你以后的处境更加不好,所以我不会这么做。”
    贺九丫感激涕零。
    到了周家,见到周家人,贺建党果然没有训斥威胁周瘸子,而是和周父周母说了一些软中带硬的话,“九丫再怎么不好,也是我们贺家的闺女,以后还得来往,你们不能下手这么狠了,打得她几乎走不动路,要不是我看到,也不会走这一趟。”
    周父周母卑躬屈膝,连连称是。
    贺建国心里厌恶,脸上却没露出一丝一毫,“我现在是国家干部,国家干部就得爱护老百姓,如果出了人命,国家肯定会追究。”
    “是是是是。”周瘸子十分畏惧。
    贺建党语重心长地道,“富贵啊,我看你干活有一把子力气,你爹你娘都是老实人,咋就不能好好过日子呢?九丫从小就勤快,可从来不偷懒。赶明儿她要是在你们家偷懒,你就去跟我说,我来说她,别动不动就打架,传出去你们家不好看,名声也不好听。”
    周父忙道:“您放心,您放心,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了。”有贺家三个干部撑腰,他们家傻了才会继续虐待贺九丫,得留着她和贺家拉关系。
    贺建党又说了一些勉励周瘸子的话,才和两个弟弟离去。
    贺九丫虽然清楚公婆和丈夫狗改不了吃/屎,但是她已经决定逃离这个充满绝望的家,所以无论他们说什么,自己都唯唯诺诺地称是,又向他们赔礼道歉,说自己无能,没有从娘家要来粮食,等过几天养好伤,她再去要。
    面对没有人性的婆家,贺九丫死活不承认自己挨打后逃回娘家,周家人本来就没什么见识,再加上他们自以为贺九丫不敢反抗,也就信了。
    周燕是嫁出去的女儿,她恨贺九丫,不可能不恨父母,一年到头很少回娘家。
    所以,只要周燕不回来,贺九丫就不担心公婆知道自己逃回娘家求救的真相。
    往贺九丫兜里塞钱和粮票的齐淑芳真心希望贺九丫可以平安逃离苦海。
    贺建国不觉得自己妻子多管闲事,反而说她行事有侠义之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说得容易,能做到这一点的,真心没有几个人,很多人在面对这种事时首先想到不能给自己家惹麻烦,而不是立即伸手帮忙。
    得到丈夫的理解和赞同,齐淑芳暗暗松了一口气。
    她本来就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那种人,想起自己在北山脚下见到贺九丫,因为羡慕自己家的生活就被贺七婶指桑骂槐一顿责骂,虽然她被换亲的事情和自己无关,但是看到她的悲惨遭遇,还是忍不住生出恻隐之心。
    吃午饭时,贺家摆了两桌,满桌野味,觥筹交错之际,说起贺九丫,都是同情,没一个人觉得齐淑芳把贺九丫带到自己家的行为鲁莽。
    本来么,都是姓贺,不闻不问才是冷血无情。
    最冷血无情的是贺七叔和贺七婶,都说他们是俩老实人,勤快能干,可是,亲眼目睹二人种种行为的齐淑芳却觉得他们真不配为人父母。
    不对,他们只是十宝的父母,并不是九个女儿的父母。
    明天还得上班,贺建国当天傍晚回城,齐淑芳则带着孩子留下来住几天,今年打算在老家过年,虽然三家孩子多而房间少,但挤一挤还是住得下。
    另外就是齐淑芳还想注意一下贺九丫的消息。
    却说贺建国到家听金教授说陈三川来过,顿时一愣。说实在的,在他印象里陈三川就是一个不通世故的书呆子,斯文儒雅,常说马天龙有辱斯文等语,从平反到现在有不短的时间了,也来过自己家,但没像今天这样带着东西过来。
    贺建国当然不是图陈三川送的东西,当时帮助他们就没想过回报,而是他清楚陈三川和陈老一样,经过这场浩劫,家庭情况都不富裕。陈宁家十年间不断变卖祖母嫁妆来生活,现在的富裕是知识上的富裕,而不是生活条件上有所改善。
    所以,金教授指着桌子上的礼物,说是陈三川送的,贺建国看完后浓眉微皱。
    “有点太贵重了。”
    四瓶罐头、两瓶茅台、两条中华烟、一匹棉布和几包饼干、奶糖、蛋糕等物。
    虽然从去年开始国家对私下交易管得就没那么严了,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对待黑市,但是很多东西依然得凭票证购买。
    金教授笑道:“和你们的付出比起来,这算什么?”
    金教授不以为意,金婆婆倒是有点好奇:“老陈家的生活条件不错啊,难道他们家的东西都还回来了?在去首都之前没听说,难道是这一年发生的事情?”随即又觉得不对,金教授有补发的工资,陈三川应该也有。
    听她提起工资,贺建国摇头道:“没听说咱们这里开始补偿浩劫期间遭罪的人,工资还也没有补发,顶多就是把从前的房子退还给他们居住。”
    也就是说,陈三川现在还没拿到浩劫期间停发的工资。
    “那就奇怪了。”金婆婆道。
    金教授把桌子上的东西往里推了推,“有什么好奇怪?建国之前就是多年战乱,谁家不私藏点金银细软?咱家要是没藏那点黄金珠宝,天丽能那么快就在国外站稳脚跟?陈宁家里不也卖过不少藏下来的东西给建国和淑芳。”
    金婆婆不再像年轻时那般美丽清澈的眼睛瞪向他,不满地道:“你以为我是以恶意揣测他人呀?我当然知道你说的是事实,但是老陈……”
    金婆婆皱皱眉,还是觉得奇怪。
    金教授摇了摇头,“你啊,就是想多了,咱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