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纪事》134.134章:

七十年代纪事最新章节目录
   听完金天丽的话,七斤攥着金教授手掌的小手一紧。
    他年纪虽然小,但他已经能听懂金天丽的意思了,她是想把爷爷带走吗?
    金教授察觉到后,伸出另外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小徒孙握着自己的那只手,没有直接面对金天丽的提议,而是坐下来,问起她在美国的生活以及郭宝生的情况。
    金天丽把跟贺建国夫妇和金婆婆说过的事情重复了一遍。
    面对金教授,她忍不住诉苦道:“我刚到美国,人生地不熟,带着宝生吃尽了苦头,幸好爸爸跟我说的朋友在美国,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和宝生才安稳下来。”
    金教授冷不丁地问道:“你没带宝生回来,那么,有宝生的照片吗?”
    “对呀,现在拍照这么方便,你带照片了吗?让我和你爸看看,看看宝生长成什么样子了,看看你现在的丈夫和孩子。”
    金天丽一抬头,就看到墙上挂着的相框,有黑白照片,也有彩色照片,明明两者不同,偏偏放在同一个相框里显得很协调,听金婆婆这么说,她懊恼地道:“来得太匆忙,我准备好的相册忘记装进行李箱了。”
    “没带啊?”金婆婆有些失望。
    金教授和妻子的神情差不多,让金天丽感到面目无光。
    “大姐人回来就行了,相片嘛,都是小事,以后有机会见到真人,哪里还用得着相片?大姐,你回来真的是太好了,得知你平安无事的时候,老师和师母都高兴得哭了。”
    齐淑芳说话时给金教授倒了一碗茶,把七斤叫到自己和贺建国跟前,然后笑盈盈地望着金天丽,“大姐你不知道在你走后,老师和师母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我随建国第一次在棚户区见到老师和师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师被人打断了腿得不到治疗,师母疯疯癫癫,念叨着自己的儿女,后来到了我们家乡,住着牛棚干着活,我和建国不敢明目张胆地帮助老师和师母,只能悄悄接济,可以说他们那七八年都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金天丽有了台阶下,这才看向一直被她忽视的齐淑芳。
    她出身富足,从小耳濡目染,现在也处于上流社会,十分识货,一眼就认出齐淑芳戴了没来得及摘下的翡翠首饰堪称价值连城,以为是父母给她的,再看她白衬衫、黑西裤、外套粉红色鸡心领羊毛线的小坎肩,打扮得又清新又俏丽又时髦,而自己父母却穿着黑灰两色的旧衣服,面黄肌瘦,和齐淑芳白里透红的气色简直处于两个极端,心里便有些不高兴。
    据她所知,贺建国家庭十分贫困,如果不是大学生不需要交学费另外还发生活费和补助金,又在自己家里开小灶,他根本就完成不了学业。
    现在呢?居然在首都住这么大的四合院,是买是租?买的话,钱是谁出的?
    反正不可能是贺建国家。
    金天丽神色变化,一言不发,屋里便寂静下来。
    齐淑芳察言观色的能力一流,虽然不知金天丽心中在想什么,但肯定对自己夫妇不满,便开口道:“老师,师母,你们和大姐单独说说话吧,我们去照看孩子。”
    “行!”
    随着金教授的话,金婆婆也说好,随即道:“淑芳,建国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别管什么养生不养生,晚上做白米饭,炒点好菜。在做饭之前,让建国看孩子,你去雪寻家把安安接回来,她肯定又在雪寻家玩住了。不在雪寻家,就在郑老那儿。”
    “知道了,师母。”齐淑芳满脸笑容,“今天老师和大姐团聚,我们应该庆祝一下,一会吃饭时开瓶茅台,让建国陪老师喝几盅。”
    贺建国平时不吸烟不喝酒,偶尔才会陪着金教授小酌。
    “爷爷。”在金教授起身的时候,七斤突然跑上前,用力抓着他的手,眼里透着一丝丝明显的担心,他好怕爷爷会离开。
    “七斤乖,帮你爸妈照顾小弟弟,爷爷就是跟你姑姑说说话。”
    “哦。”七斤乖巧地松开了手。
    金天丽冷眼看着父亲对这小孩的和蔼可亲,随着父母到了东厢房里,立刻就爆发了。
    “爸,妈,你们怎么会变得这么瘦这么黑?我离开时,你们明明挺白胖的。贺建国照顾你们是不是图谋咱们家的财产?他们穿得那么好,一个佩戴最好的翡翠首饰,一个戴着江诗丹顿的手表、别着万宝龙钢笔,你们却穿得这么破!”
    她像连珠炮一样地发问,不忘压低声音,免得被贺建国和齐淑芳听到,同时选择性地忽略了贺建国衣着和金教授夫妇一样甚至更旧还打着补丁的事实。
    金婆婆不高兴地道:“你说的是什么话?咱们家?咱们家有什么财产?所有黄金珠宝不是在你走的时候都给你带走了吗?当初怎么被抄家的你又不是不清楚。就是因为爸觉得我们老两口活下去的几率不大,才想尽办法送你出国,家里连个铜圆都没留下来。我和你爸平反后,没有容身之处,一直都是吃他们的喝他们的住他们的穿他们的。”
    金教授却道:“我和你妈现在这么瘦是十年里吃的苦,没养过来。难道我跟你江叔叔父子说的话,他们没有转告你?我和你妈现在生活得很好,丰衣足食,建国和淑芳对待我们就像亲生爹娘一样。我们跟着他们一直住在城里享清福,反倒是建国的爹住在乡下。”
    女儿的江叔叔,就是他那位老友。
    “告诉我了。”不过她以为父母是报喜不报忧。
    “既然告诉你了,你还问这些问题干什么啊?你来之前没打听打听我和你妈的遭遇?你离开十一二年了,我和你妈在你离开后又吃了十年的苦头,一度落魄到几天几夜没有饭吃,如果不是遇到建国和淑芳,你妈和我早就饿死了。”
    回想起往事,金教授十分珍惜目前的生活,也充满了感恩。
    金婆婆接着道:“我和你爸这么快就得到平反,衣食不愁,多亏了淑芳的亲戚帮忙。所以,天丽,你那些话万万不能再说了。”
    自己父母的话还是值得相信的,金天丽勉强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是……
    “建国老婆的翡翠首饰从哪儿弄来的?建国家里那么穷,他们家怎么会有钱在首都买房子或者租房子?我听来首都旅游的美国朋友说,这样的四合院,买的话最少得七八千块钱,就是租,一个月也得近百块。”
    金婆婆一愣,仔细端详十年不见略显陌生的女儿。
    金教授听得心里也不怎么舒服,淡淡地道:“建国和淑芳都很有能力,两人都是处级干部,又有很多地位不低的亲朋好友,她接济过和我们一起住在牛棚里的帮派大头目,人家儿子现在发达了,得到消息来收尸时送了很多礼物给她,加上两人攒了几年的工资,由他们亲戚出面,以比较低的价格拿下了这座四合院。”
    齐淑芳买房在前,马瑚迁坟在后,但金教授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改变了一下顺序,同时隐瞒下齐淑芳还有一座大四合院的事情。
    “翡翠呢?名表呢?钢笔呢?都是别人送的谢礼?”
    金天丽不依不饶,她携带金家的黄金珠宝出国,里面都没有这么好的翡翠首饰,最好的一套虽然通体碧绿,但种水色都比齐淑芳的差两个档次。
    唐人街有个地位很高的华人太太特别喜欢翡翠,所以她跟着了解了一点。
    这下子,金婆婆也察觉出不对劲了,怎么女儿一开始对待建国就有一点居高临下,现在话里总是透着建国两口子虐待自己夫妇并图谋自己家产的意思。不,不,不全是这个意思,她好像很在意齐淑芳藏了那么多年今天才戴出来的翡翠首饰和建国换掉英纳格的江诗丹顿。
    “名表和钢笔的确是人家送的谢礼,难道你没看出手表是近几年的新款?我和你爸遭了难,哪有门路买什么外国名表?人家还送了一整套戴比尔斯的钻石首饰和许多衣服,我和你爸亲眼目睹。”金婆婆道,“淑芳戴的翡翠首饰是她姐送的。建国家里是穷了点儿,耐不住两口子本事大,亲朋好友多,在黑市里购买了不少东西,手里不缺名贵物品。”
    “她姐?”金天丽皱眉。
    金婆婆没好气地道:“没错,就是她姐,她姐是慕家的儿媳妇。慕家你知道吧?你没出国前,我跟你讲过慕家的故事,慕家的大儿媳妇就是咱们上海人。淑芳有这么一个姐姐,在首都不能说横着走吧,但一般人都不敢算计她。”
    “慕家?那个慕家?”
    金天丽这才相信贺建国和齐淑芳身上的东西不是来自自己父母。
    除了一开始说自己夫妇又黑又瘦表示出担心,后来的话题一直围绕着财产,没问自己夫妇这些年过着怎样的生活,金婆婆突然觉得十分疲惫,由内而外的疲惫感像潮水一样涌来,不知不觉就有些意兴阑珊,和女儿团聚的喜悦只剩下一半了。
    “天丽,你来找我和你爸,是没打听具体情况就来了吧?”不仅如此,而且对父母的救命恩人没有一点感恩之意,一个劲地怀疑这怀疑那,都和钱财有关。
    金婆婆想起她之前对金教授这个问题的回避,尖锐地提了出来。
    金天丽有点不自在,随即理直气壮地道:“我一上岸,就马不停蹄地过来找您和爸爸了,恨不得马上见到您和爸爸,哪有时间去打听什么。”
    “那我就跟你仔细说说。”金教授道。
    在他们一家三口说话的时候,齐淑芳到了慕雪寻家,连同慕雪寻在内,都不在家,顺脚走到郑家,果然听到一阵欢声笑语,自己女儿的笑声就在其中。
    “安安,这么晚了,你不想家?”齐淑芳人没进屋,声音先到。
    “妈妈?”平安惊喜地叫了一声,随即啊了一声,等齐淑芳进来时,客厅里已经没有平安的影子了,只有郑老、郑老夫人、郑甜甜以及抱着陈应的慕雪寻。
    “咦,平安呢?”齐淑芳向郑老和郑老夫人问过好,然后问女儿的下落。
    大人们只是笑,不说话,郑甜甜是个很甜的小女孩,心形脸蛋,脸颊上带着两个深深的小酒窝,甜甜地叫了一声婶婶,不知不觉就把真相说了出来:“安安睡觉的时候尿裤子啦!小弟弟尿裤子,她也尿裤子,羞羞脸!”
    齐淑芳噗嗤一笑。
    平安去托儿所的时候,她给平安准备了一套衣服,因此不担心她没衣服换。
    慕雪寻笑道:“安安是不好意思了,跟我撒娇说要在甜甜家里住一晚,让我跟你说一声,哪知道你现在就找过来了。”
    道过谢,齐淑芳问平安在哪里。
    郑老指了指屏风后面,齐淑芳走过去把她抓了出来。
    “安安跟妈妈回家了,爸爸来了,你不想见到爸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