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纪事》122.122章:[2]

七十年代纪事最新章节目录
   出自己家里积存的所有金条金饰,除了七斤的金锁和平安的金手镯金脚镯不在内以外,其他的都找出来了,包括马天龙第一次挖掘出来的几件金饰和马天龙藏匿东西时用的金盒子等,用秤一称,总共四斤二两多,距离八斤黄金还差三斤八两。
    三斤八两也就是一千九百克。
    虽然国际金价比较高,两百多美元一盎司,但是银行收购价是十一二块钱,按十二块钱一克来算,一千九百克就得两万多块钱。
    贺建国进来就看到金盒子里的金条金饰,惊讶极了,“你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干什么?”
    “我托雪寻给我们看房子,可是钱不够,金子也不够。”齐淑芳沮丧着脸,“人家要价五万块钱或者八斤黄金。”
    贺建国吓了一跳,“什么房子这么贵?”
    “四合院,一所三进的四合院,地理位置很好,而且四合院在浩劫期间因为有大人物入住,所以几乎没有损毁,相反,还专门修缮了一遍呢!”
    “你怎么想起来买四合院?别的房子不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但是只有最好的买下来才划算呀!我想买个大院子住一家人嘛!”齐淑芳一边把金盒子合上,一边说道:“我跟你说,经过这场浩劫,保存完整的四合院越来越少了,就像古董一样,等到了盛世太平的时候价钱一定节节升高。”首都的房价可是在历史书上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哦,还有上广两处。
    贺建国却不太赞同:“房子么,够住就行了,哪能非得要求那么高?买东西也好,买房子也罢,都得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总不能超出负荷吧?”
    齐淑芳嘴巴噘得老高了,“我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明知未来几十年后四合院价钱飙升而不为之,她会觉得很遗憾。
    贺建国帮她把沉甸甸的金盒子锁到箱子里,回来陪她坐在床沿,“你明白就行,咱们以后也不一定在首都定居,我进修时间未定,你上学也就那么几年,就因为住这么几年而买房子,不太划算,还不如租房子合适。”
    “租?租房子,房子是房东的,人家想什么撵我们走就什么时候撵我们走,也许一年就得搬家好几次,还不够麻烦的呢!买房子,房子就是自己的,自己不住,也可以租出去呀!雪寻说了,外国人都想买四合院,买不到的话肯定愿意租住的。”说完,齐淑芳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得再多有什么用?我们又没有钱买大四合院。”
    就算她很想买,她也会量力而行。
    负债的滋味并不好受,她不打算问薛逢和慕雪寻借钱,人家也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人,哪能借他们的钱呀?借了的话,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还清。
    她没打算下海经商,这说明她没有财源广进的时候,而自己收藏的那些东西,说实话,近年来是不可能卖出什么价钱,价值百万千万上亿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现在提起来为时过早,相当于她拥有一堆目前不值钱的东西。
    哼!
    不买大院子就不买,买个小四合院也够住了,听慕雪寻的意思,小四合院面积不小,正好又在慕雪寻家后面,离薛家也不远。
    几十年后,如果有人炫耀自己家有大四合院,她就……她就戴着自己最钟爱的玻璃种帝王绿翡翠从那人跟前耀武扬威而过,你住价值上亿的四合院有什么了不起呀,我都把上亿戴在身上啦!到底是谁比较阔气?想象到那幅场景,齐淑芳嘿嘿地笑了起来。
    贺建国摸摸她的头,莫名其妙地道:“刚刚还在为买不到大四合院而难过,现在却在笑什么?”笑得这么诡异。
    齐淑芳晃了晃头,甩掉他的大手,“没什么,就是觉得小四合院也不错。”
    拿起另一封关于工作的电报给贺建国看,她慢慢地道:“我想过了,去首都当然好,前景好,说实话我也想让咱们的孩子在首都上学,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但是,咱们的单位对咱们真不错,带薪上学的带薪上学,带薪进修的带薪进修,如果我们为了前程就离开,实在有点不仁义。就算调任,那也得毕业后、进修后回来工作几年再说。”
    “嗯,那就先不提调任,等上完学进修完再说。”
    “我就这么回复慕雪寻。”既然都下了决定,齐淑芳也就不再为这些事烦恼了,“发完这次电报,以后我就和她们书信联系,电报太费钱,咱们得节俭点了。”电报一个字三分钱,加急电报更贵,而一张邮票才八分钱。
    贺建国好笑地道:“用不着矫枉过正,紧急的事情还是发电报比较方便。”
    齐淑芳鼻子里哼出声,倒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那是肯定的,在有电报和电话的情况下,遇到特别紧急的事情写信寄出去,那是傻子才做的事儿。
    手里钱不够,退而求其次,齐淑芳懒得出门,把内容写下来让贺建国去发电报。
    贺建国看了一下,内容就是调任之事暂时作罢,毕业后再说,大四合院买不起,于是打算买小四合院,让慕雪寻帮忙付定金,不着急的话就等自己录取通知书下来再说,着急的话就汇款过去请他们替自己买下来。
    当然不着急了,因为这座四合院是国有的呀!
    定金都不用先付,陈迟直接安排慕青山手底下几个转业到自己手下的军人住进去,说好了就住两个月,到时候直接搬去宿舍。
    薛逢有些心疼买不起大四合院的妹妹,买不到心头好的感觉,差极了。
    既然十分喜欢,那么就买下呗,自己是她姐姐,难道她欠了自己的钱,自己会催着她立刻偿还?即使不还也没关系,薛逢不怎么看重钱。
    她思索一两天,拿出自己手里的四万多块钱,又向郑老夫人借了一万,把大四合院买了下来,登记在齐淑芳名下。过程中需要齐淑芳的户口和工作证等等,但有慕家的权势在,她又没偷税漏税,个人又交游广阔,没用证件也给办好了,主要是这方面监管不严。
    这笔钱,就当齐淑芳借自己的吧!
    薛逢发了电报给齐淑芳,齐淑芳正端着碗吃鸡蛋羹,差点摔了饭碗,瞪眼看着突然很陌生的字,什么?她现在负债五万多?她不就是为了省几毛钱,没在电报里说明自己不想负债的话吗?大姐居然先斩后奏帮自己买下了?
    五万多啊,不是五千,也不是五百!
    就像贺建国说的,大四合院美则美矣,但为了买它就负债累累,没什么意思,她好不容易才忍痛割爱,现在……
    齐淑芳真的欲哭无泪了,“建国……”
    欠下这么大一笔债,得还到什么时候呀?以后真的要节衣缩食了,呜呜……
    “发生什么事了?你这副表情?”
    齐淑芳直接把电报往他跟前一送,他低头看完,顿时吃了一惊:“大姐她……”也太独断专行了吧?他们都说不买了,买小四合院居住,虽然知道她是好意,但这种行为很不可取啊,他们两口子一个月的工资才二百多,五万块是他们二十年的工资。
    “这可怎么办啊,建国。”
    “怎么办?努力还呗。你手里那些黄金……”
    一提到黄金,齐淑芳心里就噼里啪啦打起了算盘,不怀好意地道:“既然大姐送了我这么大的人情,我就过两年还她。”80年金价最高,如果有门路和国际接轨把黄金换成美元,再回来兑换成人民币就好了,至少可以兑四五万,一下子就能还清债务了。
    她那么果断决定不买大四合院,就是因为她清楚这个四合院不会等自己两年后抛售黄金才出手卖掉,现在薛逢把机会送上门,不把握住是傻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