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第一百八十三章英国罗孚汽车公司

重生1981最新章节目录
   我之所以这么急着赶回到伦敦,原因确实是也了点意外,但还算是好事。我抛出那十亿美金的诱饵实在太大了,这让许多英国资本家都疯狂起来。
    我从英国回香港后,英国首相受到那些资本家的压力,改变了主意,那时确又找不到我。首相大人只好把田红和杰克埃里森请到唐宁街10号,谈了一次话。大意就是滚他娘的法国人搞的限制吧,只要能让英国国内的企业接下五亿美元的定单,只要你不把违禁的商品运到中国,其它的随便什么都可以卖。来找我们推销的还不止英国,法国和德国几个国家的大企业也纷纷赶到伦敦向我们表达有合做意向。
    在布朗酒店的总统套房内,我听完田红和埃里森汇报完目前的情况后,我想了一会说道:“红姐,其实这次我们要是能在欧洲,花十亿美金进行采购设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你知道我有计划在东北成立一个大型重工业集团。可现在手中只有一个大连重型机械厂,这和我的目标的差距还是很大地。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其础设施建设,所以对重型机械的依赖数量是很大的。而恰巧我们国内在技术和设备方面都有些落后。
    所以我们未雨位于绸缪是很有必要的,接下来我想在欧洲采购的重点针对一些大型重工生产设备,还有一条先进的汽车生产线。最好是收购一家有一定技术力量的中小型汽车企业。”
    田红听完我的话笑了一下,站起身走到书桌旁,搬起厚厚的一叠资料放在我面前,示意我看一下,她接着说道:“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这此资料里有一些是重型柴油机的生产设备。冷轧钢设备,重型机床,大型机电设备生产线等。还有一家英国地罗孚汽车制造厂的资料,这是你惦记已久的事情了。还有我帮你订下了几套化工生产线,有可以生产高纯度的化肥、农药、以及基础化工原料。”
    我大概的翻看了一下这些资料。觉得还真都不错,我又重点把罗孚汽车制造厂的资料拿过来,仔细研究起来。田红看我对汽车厂感兴趣。她又说道:“东强,到了英国以后们亲自去一趟这个罗孚车厂,实地考查一下。以眼见为实。”
    当我们来到罗孚公司其生产基地。这是位于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英格兰中部的伯明翰地区。罗孚汽车是英国现存惟一一家,英资整车批量生产的大型汽车工业公司。
    罗孚公司的负责人是一个高大的中年德国人,叫米歇尔&#巴拉克,是宝马车厂派到罗孚车厂担任总经理一职。他见到我们分外热情,带着我们在工厂里详细的进行了参观。还好罗孚车厂给我的感觉十分现代化。而且罗孚共有越野车、轿车和MG跑车三类。罗孚曾经参与过F1赛式,只不过最近几年资金的问题无力参与。
    我在车厂参观完后,心里就不停的疑惑为啥这么现代的汽车生产厂家会赔钱呢。从设备上来看,宝马车厂也下过大力气整顿,这从一些汽车生产设备上就有许多德国机器。而且米歇尔&#巴拉克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车厂十分严紧的生产管理程序。
    白天在罗孚车厂参观了整整一天时间。回到酒店我就把这个问题与田红和埃里杰讨论起来。最后我们三人也没讨论出啥结果,只好花大钱请来英国的一家投资顾问公司。他们派出了一个专家组,对罗孚车厂进行认真的评估。最后得到的一个结论让我哭笑不得。竞是车厂人员开支巨大,罗孚还存在的巨大养老金黑洞,可能托欠养老金的数额达到1亿英磅。而且车厂的市场定位不是很正确。这让我感觉似乎罗孚车厂和国内的大型国企的情况十分相像。
    我了解完这些情况后,心里一阵迷惑。不是说资本家很黑心的吗,怎么英国的工人工资这么高。不过很快我就有答案了。因为----罗孚车厂的工会代表找到我!
    一个倔犟的英国老头爱德华,带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来到我的办公地点。爱德华是车厂工会的代表,那位壮硕的年轻人是他的孙子。我们彼此介绍完,老爱德华开口向我问道:“听说你们要收购下罗孚车厂,不知你们有没有裁员的打算。有没有减薪的打算。如果有是多少!”
    我被眼前这个英国老头问得一楞。想了一下答道:“老爱德华同志,我们坐下聊。说实话,我正在考虑要不要收购罗孚车厂。不过如果要收购的话,我的意见一定会找工会商讨。要知道我是中国人,一定会站在工人这边着想的。”
    我的回答让老爱德华十分满意。他想了一下说:“是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站在我们工人这一边的。看起来你还没有拿定主意,是否收购罗孚车厂是吗?那好吧,等你想收购车厂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和我们工会保持好勾通。我想你一定不希望车厂的工人出现罢工。”
    我诚肯的说道:“一定会的。无产阶级才是广大财富的创造者。我会随时与工会保持好勾通,尊重工人同志的意见和相法。”
    送走爱德华和他的孙子后,我找来田红和杰克.埃里森。我先开口说道:“红姐,埃里森,刚才罗孚车厂的工会代表来找我,他对我说如果我们收购车厂的话,不许裁员的和减薪不然他们就会闹罢工。呵呵,真想不到,英国的无产阶级力量这么强大。难怪资本主义国家怕我们国家,搞革命输出。我现在的想法是,如果能收购下罗孚车厂,我们马上把车厂和技术人员搬到中国。然后让这个破厂自生自灭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