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渊征途》第三卷第七一五章

冥渊征途最新章节目录
   能被殷香当众显摆的自然一定是罕见的奇珍异宝,诸侯满脸堆笑,猜什么的都有,不过殷香始终摇头,表示他们说得都不对。
    最后,还是殷渊含笑道:“香妹就不要再卖关子了,快让我们大家开开眼界吧!”
    “好!既然王兄开口了,诸位就来一观吧!”说话之间,殷香向一旁的贴身护卫甩下头。
    护卫走上前来,将锦盒的盖子缓缓拿掉;红莲杀之焚心劫。
    在拿掉盒盖的一瞬间,锦盒的四壁也随之全部散开,再看锦盒里,装的根本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颗苍白无血的人头。
    看到盒子里面装的竟然是颗断头,在场的众人无不被吓了一跳,尤其是诸侯,身子同是一震,有好几人都惊叫出声。
    殷渊更是一蹦而起,两眼瞪得溜圆,眨也不眨地看着殷香,惊问道:“香妹这是何意?”
    殷香微微一笑,垂目看着桌上的断头,幽幽说道:“此为乱党洪越天的首级,此贼胆大妄为,私自携兵回都,与大王兄串通一气,祸乱朝廷,其人可恶,其心可诛,平灭洪越天一战,诸侯皆功不可没,本宫自然要让各位侯爷看看此次平叛的成果。”说着话,她眉目一斜,瞥向殷渊,笑问道:“二王兄以为王妹又有何意呢?”
    殷渊先是看看殷香,再看看桌上的断头,沉默好一会,他方干笑一声,又慢慢坐了回去。在场的诸侯则是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不知不觉间,都已是汗流浃背。
    洪越天的罪名按在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的头上都是成立的,今天,殷香能以这样的罪名致洪越天于死地,那么明天,她也可以用同样的罪名除掉自己,要说诸侯心中不怕,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殷义颤巍巍地欠了欠身,拱手说道:“公主殿下,老臣……老臣打算近日便率军回长山……”
    他话还没说完,殷香已仰面而笑。摆手说道:“王叔急什么嘛,既然都已来到昭阳,就多住些时日吧!”
    长山侯殷义和殷香属同宗,论辈分的话,他的确比殷香高一辈,后者称他为王叔倒也没错。
    只不过殷义被她叫的整个心都缩成一团,汗珠子一个劲的往下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殷香收回目光,话锋突然一转,又道:“最近。实在是我国的多事之秋,北面有金国虎视眈眈,西面的尤人叛乱不断,南面又是水灾频发。就在昨日,秀阳郡郡首高誉高大人给朝廷发来急书。秀阳郡连日大雨,天江洪水泛滥,现已殃及秀阳郡全境,请朝廷拨出钱粮救灾。”
    诸侯不明白殷香为何突然说起秀阳郡受灾一事,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殷渊眼珠转了转,接话道:“香妹,可是现在国库空虚。不够救灾所需?
    听了他的话,诸侯才恍然大悟,原来殷香是在敲自己的竹杠,但话说回来,只要能保住脑袋,损失点钱粮又算得了什么?长山侯殷义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公主殿下不必忧心。既然是朝廷有难处,我等列侯理当鼎力相助。”稍微顿了顿,他立刻又说道:“微臣愿出五……八十万两银子,救济秀阳郡的灾民!”
    他话音刚落,又有诸侯相继起身表态。人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数目最少的也有五十万两。
    殷香哈哈大笑,说道:“谢谢,本宫先谢谢各位侯爷的解囊相助,不过,救济受灾百姓的钱粮,朝廷还是能出得起的,本宫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此事,要说的是,单单的救灾是治标不治本,我国南方每逢多雨时节便洪水泛滥,年年受灾,又年年赈灾,太消耗我国的钱粮和国力了。”
    “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修渠!”殷香正色说道:“在天江和尚江之间修一条大渠,将天江之水引到尚江,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天江易洪水泛滥的顾虑,又解决了尚江日益干枯的隐忧,此乃造福两地百姓之事,也是先王未来得及完成的遗愿啊!”
    诸侯闻言,无不倒吸口凉气,天江和尚江是炎国南方最大的两条水系,正如殷香所说,天江流经之地多雨,洪水泛滥是常有之事,而尚江则在逐渐干枯,许多支流已然消失不见。
    若是能在天江和尚江之间挖凿出一条大渠,那当然是好,可将天江多余的水引到水源不足的尚江里,只是,这天江和尚江之间相距何止千里,要将这两条大江贯通,那得是多大的工程,得消耗多少的人力和财力,不是几百万、几千万两银子就能解决的;穿越之夫夫。
    就算当初殷冀活着的时候,也只敢想一想,充其量就是把这构想拿到朝堂上和众大臣磨磨牙,而不敢真的去实施,现在倒好,听起来殷香似乎有开凿‘天尚大渠’之意。
    诸侯皆认为这事太不靠普,但却无人敢站出来表示反对或质疑,他们自身都难保,又哪敢公然和殷香唱对台戏。
    见诸侯都是垂着头,沉默不语,殷香慢慢皱起眉头,疑问道:“怎么,诸位侯爷都不赞成开凿天尚大渠之事吗?都不愿意完成先王的遗愿吗?”
    听她这么问,众人的身子同是一哆嗦,急忙抬头说道:“不、不、不,公主殿下误会了,此乃造福我国南方百姓的大好事,臣等又怎会反对呢!”
    殷香的脸上终于露出笑意,说道:“这么说来,各位侯爷都支持本宫的决议了?”
    “正是!”
    “但光是口头上的支持,只怕还不够吧!”殷香慢悠悠地说道。
    明白她是什么意思,殷义一恨心,一咬牙,拱手说道:“为了帮公主殿下完成先王的遗愿,老臣……老臣愿捐助……三百万两!”
    后面的三百万两是殷义从牙缝中挤出来的,脸都变成了酱紫色,他这已是倾家荡产的往外捐了。
    听他说要捐助三百万两,另外的那些诸侯们都在心里暗暗骂娘,你一下就喊出三百万两,又让自己该怎么说?
    诸侯们硬着头皮。也纷纷喊出一个连他们自己都难以接受的天文数字。
    看着一个个如同被割肉的诸侯,殷香心中暗笑,但在脸上一点也没有表露,她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现在国库充足,缺是并不是银子啊!”
    “那……可是缺粮?”
    “哈哈!”殷香大笑,说道:“我炎国土地肥沃,又何时缺过粮?”
    “不知……现在朝廷究竟还缺什么?”
    “人!”殷香双目眯缝起来,幽幽说道:“现在我国最缺的就是劳力!只要有了充沛的劳力,开凿天尚大渠也就变得易如反掌了。诸位侯爷应该都清楚,我国现在内忧外患,实在抽调不出那么多的劳力去开凿天尚大渠,本宫的想法是,各位侯爷的家族军可暂时借交于朝廷。等朝廷完工了天尚大渠之后,再将家族军归还于各位侯爷,不知,大家意下如何啊?”
    啊?等殷香说完,诸侯乃至殷渊的脸色同为之大变。
    原来。这才是殷香设宴的目的,她不是要致诸侯于死地,也不是想敲诈诸侯一笔钱粮,而是要削夺诸侯手里的兵权,难得的是,她竟然还找出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公主殿下,这……这……”殷义本能的站起身。看着殷香,支支吾吾的不知该说何是好。
    家族军可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每个家族经过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一点点累积下来的资本,现在殷香狮子大开口,要他们把家族军全都贡献出来,拉到天江和尚江一带去充当劳力。开凿什么狗屁的天尚大渠,他们哪能接受得了?
    看着站在那里脸色变换不定的殷义,再瞧瞧其他那些和他差不多表情的诸侯,殷香面带笑意,也不说话。只是夹起一根筷子,似别有用心又似随性地轻轻敲打着桌案上洪越天的断头。
    殷渊和诸侯谁都没有想到殷香会如此狠毒,设宴为假,削夺兵权才是真;桃林深处有人家。就连对面的众将也是暗暗咧嘴,事先他们对此事毫不知情,殷香也没有向他们透露过半点风声,他们也都感到奇怪,好端端的公主怎么会想到宴请诸侯呢,原来是为了夺兵权。
    最先打破沉寂的还是殷香。
    见下面的众人都不说话,殷香依旧晃着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面前的断头,慢悠悠说道:“洪越天还真是个蠢夫,活到他这把年岁,能享尽荣华富贵、颐养天年、儿孙满堂就已是件美事,但他偏偏要去追逐名利,现在连命都丢了,就算得到再大的名与利又能如何呢?有命去争,没命享受,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可悲可叹之事!”
    她的话,字字如刀,插在在场每一位诸侯的心头上。
    众人心知肚明,殷香这话就是说给自己听的,人们坐在铺垫上的身躯也不由自主地抖动着。
    罢了!殷义在心中长叹一声,用力吸了吸鼻子,然后红着眼圈站起身,绕过桌案,走到殷香面前,跪地叩首,说道:“既然是公主殿下屈尊相求,老臣不敢抗命,老臣……老臣愿将麾下的……麾下的八万将士献于朝廷,归朝廷调遣……”说到最后,老头子已实在说不下去,伏在地上,呜呜地低声哽咽起来。
    如果说让他们献出家财,等于是在割肉,那么让他们交出兵权,就如同是在掏心挖肝。
    殷香闻言,眼睛顿是一亮,她手中的筷子脱手而落,下意识地向前欠了欠身,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伏地不起的殷义,过了好半晌,她才恢复正常,身子慢慢后倚,又变回挺胸端坐的姿态。
    有殷义带头,另一位肖氏宗亲武冠侯殷勇走到殷义身旁,也跪了下来,颤声说道:“微臣……也愿将麾下的六万将士交于朝廷……”
    对于诸侯而言,手里的军队是他们的命根子没错,但毕竟不是他们的命,在性命攸关之际,要从中取舍的话,他们只能选择保命,放弃手中的兵权。
    随着殷义和殷勇站出来表了态,其他的诸侯也都纷纷离席,表示自己愿接受殷香的号令。交出兵权。
    看着诸侯一个又一个的向殷香妥协服软,一旁的殷渊可彻底傻眼了,他做梦也想不到这次的赴宴会演变成这样的结果。诸侯之所以能成为他手中最重要的筹码,完全是因为诸侯所掌握的家族军。现在诸侯把兵权都上交给了朝廷,那诸侯也就变得毫无利用价值了,甚至连朝中的大臣都不如。
    他膛目结舌地坐在那里,良久回不过来神。
    这就是殷香的可怕之处,杀人不见血,只谈笑之间,便把殷渊手中最重要的一只筹码拿了过去。
    见下面跪倒一片诸侯,殷香含笑起身,绕过桌案,来到诸侯面前。将众人一一搀扶起来,动容地说道:“诸位侯爷不愧是我大炎的栋梁,在我炎国危难之际,如此鼎力相助,本宫实在感激不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