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渊征途》第三卷第七一四章

冥渊征途最新章节目录
   殷亭并没有领会殷香的好意,或者说,就算殷亭领会了殷香的意思,走到现在这一步,他也绝不会投降,这是身为王室贵族最起码的尊严,宁可有尊严的死掉,也不会在耻辱中苟且偷生。
    殷亭挺直胸膛,大声说道:“不必等那么久了,本公子在此,想来杀我的,现在尽管来砍下我的脑袋吧!”
    “公子不可轻生!”旁边的洪越天身子一震,急忙拉住殷亭的胳膊,沉声说道:“公子别忘了微臣说过的话,微臣誓死效忠公子!”
    说话之间,他拉着殷亭,拨转马头,对后面的将士们喝道:“撤!”
    他把殷亭硬拉回洪家军的大营,回到中军帐后,他又把殷亭让到正中的帅位上。
    只不过殷亭现在已然绝望,坐在那里,毫无生气,脑袋低垂,动也不动;百里骨生花。
    洪越天暗叹口气,环视下面的众将,将目前的局势一五一十地向众人讲述一遍,最后,他幽幽说道:“现在,十二路诸侯与中央军联合一处,对我军也已完成合围之势,我军这次将要以一敌十,实难取胜,各位都是追随我洪某几十年的老兄弟了,征战半生,我不想诸位兄弟都像我一样,最后还得不到一个善终。大家赶快去收拾收拾东西,回家去吧,以后也不要再提‘洪家军’三个字,省得给自己惹麻烦。”
    在场的众人听完这话,无不动容,纷纷问道:“侯爷,那您呢?”
    洪越天摇头而笑,说道:“殷香会放过你们,但绝不会放过公子和我,我将留在营中,与殷香死战到底!”
    众将脸色顿变,紧接着。有人猛的站起身形,拱手说道:“侯爷对我等恩重如山,现在侯爷有难,我等又岂能贪生怕死。苟且偷生?末将誓死追随侯爷,要么同生,要么共死!”
    其余的众将不约而同地挺身站起,齐齐插手施礼道:“末将愿与侯爷同生共死!”
    就连随军的谋士也都颤声道:“能投靠侯爷门下,承蒙侯爷的知遇之恩,乃我等毕生之荣耀,今日侯爷有难,我等又岂能背弃侯爷,独自偷生?即便一死,也要随侯爷共赴黄泉!”
    大敌当前。洪家军要以一己之力对抗九支中央军军团和十二路诸侯,合计上百万众的兵马,可以说此战打起来就是十死无生,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但洪家军内却无一人肯在此时投降。选择弃离洪越天,从中即能看出洪越天在手下人当中的威望,也能看出他过人的治军才能,即便陷入绝境,即便明知道自己即将战死,洪家军内部仍是铁板一块,上下一心。将士们或许会有恐慌的情绪,或许会感到惧怕,但却无内乱之忧。
    都说家族军的战力强,这便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不过,它又恰恰是一个不可调解的矛盾点。
    如果家族军能被朝廷所用。那么炎军的战力绝对可以提供一两个档次,就拿洪家军来说,它完全可以成为炎国的‘第一军团’,只要双方的实力不是相差太悬殊,它可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要命的是,家族军往往首先考虑的不是炎国的利益,而是它自身的利益,它也不可能死心塌地的为朝廷做事,恰恰相反,它的存在还常常会反过来威胁到炎国朝廷。
    半个时辰的时间很短暂,一闪即逝,见洪家军大营内的军兵们完全是严阵以待,没有丝毫要缴械投降的表现,殷香果决地传令下去,全军进攻,歼灭一切抵抗之敌。
    她这声令下,不仅是吹响了这场大战的号角,也拉开了炎国取缔家族军的帷幕。
    九支中央军,加上十二路诸侯的家族军,合力围攻洪家军,双方在兵力上的差距太大,战力已悬殊到天壤之别的程度,但是战斗打得仍不轻松。
    等激战全面展开后,洪家军内部的恐惧情绪立刻被抛到九霄云外,上下一下,将士们皆豁出性命,拼死抵抗。
    洪家军所用的武器是特制的,形状怪异的双手剑,一剑砍出,往往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力道,可谓是克制金属盔甲的利器,在双方拼杀的过程中,中央军与家族军亦是伤亡惨重。
    战斗由上午开始,等到下午的时候,洪家军营地的四面寨墙已全部宣告失守,中央军和家族联军已能畅通无阻地冲入营寨之内,与洪家军残部展开近身肉搏战。
    本以来战斗至此,很快就将结束了,没想到洪家军残部的战斗力仍然惊人,硬是把战斗拖到黑夜。
    殷香没有休战的意思,传令各军,挑灯夜战,不给洪家军残部喘息之机,务必要一鼓作气将洪家军彻底歼灭。
    进入夜间的战斗可以说是整场战斗中最惨烈的一段,洪家军残部做最后的困兽之斗,虽说他们被分割成无数块,又被团团包围,但不管是消灭哪一块的残部,围攻的中央军和家族联军都要付出数倍伤亡的代价;女王重生在商途。
    一个兵团投入进去,往往连半个时辰都没到就已伤亡过半,只能抽调出去,另换别的兵团上阵填补。
    等到翌日清晨,天色渐渐放亮的时候,战斗终于进入到尾声,这时候,原本十五万众的洪家军还残存的将士已经所剩无几,可以说现在洪家军几乎是被全歼了,但殷香这边所擒获的俘虏却不足一千人,而且个个都是重伤到已不能移动的将士,主动投降者一个都没有。
    洪家军所表现出来的战力也是让张思图、任天行等一干将领深感佩服。
    布英站在殷香身边,望着硝烟四起、一片狼藉的洪家军大营,感叹道:“本来,此战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他叹息的不仅是己方伤亡的将士,更是在叹息洪家军,这么一支战力强劲的军团,却在内耗当中灰飞烟灭,怎又能不让人惋惜呢。
    殷香侧头瞥了他一眼,幽幽说道:“父王生前便对家族军深感忌惮,认为家族军是我炎国内忧之根本,早有取缔之意。现在父王不在了,又恰巧有这样的机会,本宫自然要完成父王的遗愿。”
    身为殷冀的心腹重臣,布英当然知道殷香所言非假。先王确有取缔家族军的意愿,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罢了,不过,他并不认同殷香现在所采用的手段,太极端,也太血腥了,整个炎国的家族军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加到一起都有上百万之众,难道都要像对付洪家军这样斩草除根,一个不留的统统杀光吗?
    他们的存在是威胁到朝廷不假,但他们也同样是炎人。自相残杀,又何尝不是炎国的内耗,这只会让炎国的敌人在背地里偷笑。
    见布英以及其他众将皆皱着眉头,沉默不语,殷香明白他们在顾虑什么。她微微一笑,说道:“诸位将军不必担心,本宫之所以用这般强硬的手段对付洪家军,只是想起到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威慑,以后,不会再有这种杀戮发生了。”
    听闻这话,众将的脸色总算缓和了一些。众人齐齐拱手施礼,说道:“公主英明!”
    天色大亮之后,战斗终于宣告结束,经此一战,洪家军全军覆没,十五万的兵马。最终幸存者不足五千人,就连大公子殷亭以及血衣侯洪越天也双双惨死于乱军当中。
    接下来的是清理战场,处理伤兵,掩埋尸体,对这些殷香没有兴趣再看下去。
    等到军兵把殷亭的尸体抬到她面前时。她低头仔细看了看,然后吸了吸鼻子,什么话都没说,转身钻进马车里,示意周围的护卫回城。
    一场激战过后,洪家军就此在炎国除名,以后这个称号也仅存在于炎地的史书当中,而殷亭,则不幸地成为炎国王位之争的第二个牺牲品。
    他由始至终只犯下两个错误,但却是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他高估了自己,二是他低估了自己的对手。
    当日,殷香以朝廷的名义颁布告示,列举殷亭以及洪越天的罪状,并将两人定性为炎国的乱党。
    对于这份告示,炎国上下的大臣们无一人敢提出异议,包括那些原属于殷亭一系的大臣。
    现在,没人敢与殷香对着干,很简单,谁掌握了军权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此时,都城附近的中央军几乎都在殷香的控制之下,谁要是傻到继续和她作对那无疑是在拿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开玩笑了,谁又敢冒这样的风险呢?就算对殷香有不满,也只能吞进肚子里。
    殷亭和洪越天是死了,但殷香并没放过他俩的家人,对于洪越天,殷香十分决绝,毫不留情地下令诛杀九族,彻底根除洪家一系;史前有大厨。
    至于殷亭,殷香还多少念及一点血缘的亲情,对殷亭的家眷也算是网开一面,没有滥杀,但也没让他们好过,有官职的全部罢官,朝廷永不录用,有爵位的全部削爵,贬为庶人,有家财、资产的全部收归国库,流放到炎国的偏远地区。
    殷香的铁血手腕给了殷亭和洪越天这两大势力毁灭性的打击,而且牵连甚广,涉及到的人也太多了,即永除了后患,也让殷香在炎国树立起威望,至少无人再因为她是一女子就轻视于她。
    另外,殷亭和洪越天的下场也确实起到了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功效,现在仍留在昭阳城的十二路诸侯可谓是人人自危,一个个如同惊弓之鸟,稍有个风吹草动便吓得六神无主。
    他们现在唯一所能指望的只有殷渊,而殷渊倒也愿意接受他们的倚仗。
    笼络到这十二路诸侯,是还不够让他具备与殷香相抗衡的实力,但能让他手里多一只很重要的筹码,他可以忍而不发,哪怕先让殷香坐上王位,他以后再寻机叛乱也不晚。
    殷渊与殷亭最大的不同是他更能隐忍,他不在乎一时的得失,他所做的一切都在为以后打算。
    所以,当殷香趁着剿灭殷亭和洪越天一系树立威望的时候,殷渊也没闲着,一是笼络各路诸侯,二是在朝中拉拢大臣,但凡是对殷香心存不满的,他都会想方设法地拉到自己这一边,而且他很聪明的不急着打出与殷香对抗的旗号,只是笼络人心。将那些对他有用的甚至是暂时没有的人尽可能多的拉拢到自己的周围,慢慢来形成一股势力庞大的派系。
    他以为自己做事够忍让够隐秘了,但仍没能逃过殷香的眼睛,在殷香看来。自己的这位二王兄即没胆量又没气魄,只能在暗中耍些见不得光的伎俩,难成大气。
    在与洪家军一战后的第三天,殷香以个人名义邀请殷渊和十二路诸侯一同到她的公主府赴宴,算上对他们鼎力相助的感激,也算是庆功宴。
    接到殷香的邀请,这十二位侯爷皆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感觉殷香所设的酒宴不会那么简单,他们不约而同地来找殷渊,询问他的意见。
    殷渊做了一番分析。诸侯们的顾虑没有错,殷香确实不会无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