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渊征途》第三卷第六九七章

冥渊征途最新章节目录
   王翰欠身说道:“大人,现在战机已失,就算强留在炎地也难有进展,与其自取其辱,不如果断撤军,还望大人三思!”
    “还请大人三思啊!”说话之间,众将纷纷起身,向林浩天插手施礼。
    环视众人,林浩天在心中不禁长叹了一声。
    他是真的不甘心,殷冀病故,而且还是在远离炎都昭阳的地方病故,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己方怎么就没能好好把握住呢!
    他一字一顿地问道:“你们都认为现在应当撤军?”
    “是的,大人!”众将异口同声道。
    “不凡,你的意思呢?”林浩天转头看向张不凡。
    张不凡咧着嘴,挠了挠脸颊,囫囵不清地低声嘟囔道:“可……可也行吧……”
    林浩天闻言鼻子差点气歪了,皱着眉头不满地问道:“什么叫可也行吧?!我是在问你,我军现在是应该进取还是应该撤回本国?”
    张不凡看看周围的众人,见大家也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他深吸口气,对上林浩天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道:“该撤!”
    唉!林浩天暗道一声完了,连一向好战的不凡此时都打起退堂鼓了,看来,众将当中是不会有人站在自己这一边了。
    他捻着手指头,沉默了好半晌,幽幽说道:“既然,大家都主张撤军,那就……撤军吧!”
    “大人,光撤军还不够,大人得立刻修书给昭阳,向炎国赔礼道歉,讲明此次出兵,皆因受小人挑拨,希望炎国不计前嫌,继续与金国盟好。”毕武正色说道。
    “我还要向他炎国赔礼道歉?”林浩天挑起眉毛,眼睛瞪得好大。像是听到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似的。
    毕武说道:“此次出兵,我国本就有乘人之危的嫌疑,易落人口实,再者说。我国的国力现在还无法与炎国匹敌,正应该休养生息、厉兵秣马才是,如果这次炎国趁胜势反攻我国,实难应对,所以,大人应主动向炎国修书交好,莫要因一时之气误了大局
    在众将一致的要求下,林浩天下令,金军撤回柳河。
    在金军撤退的过程中也不顺利,沿途上不时遭受到炎军或炎国民众的袭扰。好在没有碰上炎军的主力,未再发生大的战事。
    一个月后,金军终于全部撤出炎地,回到柳河,至此历时仅仅两个月之久的金炎之战也因为金军的草草收兵而宣告结束。
    对于金军的败退而归。柳河的百姓反应平淡,似乎金军的胜败与他们毫无干系。
    从内心来讲,柳河的百姓对金军谈不上有多排斥,但也没有多喜欢,觉得金人属偏远蛮荒的乡巴佬倒是真的,内心深处多多少少有些瞧不起金人。
    当林浩天率败兵回到柳河的时候,彭谦已先到了数日;[红楼]林妹妹养成记。
    见迎出城的官员当中有彭谦。林浩天又惊又喜,急忙下马,快步走上前去,笑问道:“彭谦,你什么时候到的柳河?”
    彭谦淡然一笑,说道:“已到五六日了。”
    “你能赶过来可太好了。柳河的事务繁琐又杂乱,有许多事情我也正好要和你商议呢……”
    林浩天像连珠炮似的说道,不等他说完,彭谦低声打断道:“大人,此地非讲话之所。进城再说吧!”
    “对、对、对,我们进城再说!”林浩天示意身边的侍卫给彭谦牵过来一匹马,而后,他与彭谦骑马而行。
    路上,彭谦问道:“大人,听说在炎地的战事并不顺利?”
    “别提了!”提起此次的对炎征战,林浩天的心情立刻跌到谷底,他苦笑着说道:“本以为殷冀暴毙,炎国上下会混乱不堪,无暇顾及北方,我们能趁此机会占些便宜,没想到,炎国朝廷秘派布英率主力中央军悄悄赶到双棠郡,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翰林军更是……伤亡惨重啊!”
    不止是伤亡惨重吧!彭谦在心里嘟囔一声,前方传回的战报他都有一一仔细阅读过,翰林军已被打到名存实亡可被取消编制的地步了。当然,大人该受到的教训都已经受到了,他也没必要再当面揭短。
    他幽幽说道:“大人,用兵乃是国之大事,岂能草率做出决定?以后,可务必要与朝廷商议之后再做决断啊!”
    林浩天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彭谦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话锋一转,说道:“下官已传书楚大人,让楚大人抽调新兵前来柳河,可弥补翰林军兵员上的损失。”
    林浩天大点其头,赞道:“做得好,还是彭谦你想得周全。”
    彭谦长叹一声,说道:“这次翰林军伤亡甚大,对于本就不太丰厚的国库而言,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啊!”
    林浩天若有所思,缓缓应了一声,说话之间,他们行至驿站。
    进入驿站的大堂,林浩天和彭谦以及诸将纷纷落座。
    环视在场的众人,见大家都是面带倦色,林浩天说道:“诸位也都累了,先回去歇息吧,明日再来议事。”
    “是!大人,末将告退!”诸将纷纷起身,向林浩天插手施礼,而后退了出去。
    彭谦没有走,坐在那里含笑喝着茶,他知道,大人肯定有事要和自己商议。
    果然!等众将都离开后,林浩天看向彭谦,说道:“彭谦啊,你觉得柳河如何?”
    张不凡怔了怔,笑道:“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当然要远胜别处。”
    “恩!”林浩天挺身站起,边来回踱步,边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柳河热闹繁华,又四通八达,再没有比京城更适合做国都的地方了。”
    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听闻林浩天的话,彭谦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大人这是要迁都啊,而且还想把都城迁到柳河。
    把金国的国都设在京城,这不是显然有取而代之的意图吗?
    彭谦眼珠转了转。慢悠悠地柔声说道:“京城是京城,国都是国都,又岂能混而一谈?若把国都设在京城,必引来天下人的不满和反对。甚至可能会群起而攻之啊!”
    彭谦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在林浩天的头上,他疑问道:“没有过先例?”
    “绝对没有;重生之心有清泉!”彭谦无比坚定地摇了摇头。
    “那么,由我金国开创这个先例,结果又会如何?”
    “刚才下官已经说过来了,很可能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群起而攻之。”
    “连我金国的民众也会反对?”
    “正是!”彭谦正色说道。
    林浩天吸了口气,肩膀也随之垮了下来,喃喃说道:“难道就没有办法能在柳河定都吗?”
    彭谦眯缝着眼睛,垂首不语。
    此时,他的心思也在急转。考虑此事是否可行。如果金国真的把国都设在柳河,那对金国而言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其一,向天下证明金国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其二,金国目前最大的敌人正是炎国。有柳河在自己手里,足可以震慑出炎国不敢北上进犯,亦可让金国立于不败之地。
    思前想后,彭谦低声说道:“办法也不是没有……”
    “哦?”林浩天眼睛一亮,问道:“彭谦,你有什么好办法?”
    “取消我军的番号,将军权归还于大王。大人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坐镇朝廷,如此一来,柳河也就变成了金国的国都。”彭谦语气平缓地说道。
    “这……”林浩天听后,打了个冷战。
    “哈哈!”彭谦仰面而笑,说道:“大人的军权本就是大王赏赐的,即便归还于大王。又有何不妥呢?”
    林浩天眨了眨眼睛,陷入沉思。
    彭谦出的这个主意对他而言太震撼了,把军权交还给大王,金地当然还是金地,金军当然也还是金军。当然。他可以不计较这些,但下面的将领也都会不计较吗?他自己都成为人臣了,那他麾下的将领们不就成了臣下之臣,那和幕僚、门客又有何区别?
    林浩天垂下头,背着手,沉默不语。
    “即便大人将军权归还于大王,可大人还是大人,金人仍会听从大人的号令,唯一改变的只是头衔罢了,那些虚名微不足道,不要也罢……”
    彭谦还要继续劝说,林浩天摆摆手,打断道:“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再好好想一想,彭谦,你先下去吧!”
    “是!大人!”彭谦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向林浩天拱手施了一礼,而后退出大堂。
    他前脚刚走,罗兰便快步来到林浩天身边,低声说道:“大人可误要听信彭大人的谗言啊!”
    “恩?”没想到罗兰会把彭谦的进谏说成是谗言,一直以来,她也很少会用到这么重的词汇,他疑问道:“为何这么说?”
    “因为大人是金军主帅,金人才尊大人为大人,若大人自降爵位,只甘愿做大王脚下的一个马前卒,金人又怎还会继续尊大人为大人,又怎么可能还会继续听命于大人?”
    林浩天闻言,心中顿是一动,虎目当中也射出两道精光,但转念一想,他又摇了摇头,喃喃说道:“一直以来,彭谦都在尽心尽力的辅佐我,对我忠心耿耿,他是不会背叛我的。”
    罗兰说道:“忠于大人,和忠于大王,并不矛盾,除非有一天大人欲取而代之。”
    林浩天看着罗兰,久久没有说话。
    其实,他对彭谦还是很信任的,只是这次彭谦提出的建议太匪夷所思了,竟然要让自己把金国还给大王,他越想脑袋越乱,越想心越烦,最后干脆挥了挥手,什么都不想了,对罗兰说道:“给朝廷传书,让朝廷派出精兵强将,护送大王归来;情敌暗恋我!还有,让楚连瑜、肖玄、张鑫等大臣一并随大王来京。”
    “大人,那彭大人之事……”
    “刚才的那番话,以后不要再说,我也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听到。”说话时,林浩天眯缝着双眼凝视着罗兰。
    罗兰吓得一哆嗦,再不敢多言半句,规规矩矩地领命而去。
    罗兰是走了,但林浩天的心情可久久未能平静。
    忠于自己和忠于大王并不冲突?是啊,一直以来自己都是敬重大王的。至少是敬大王为尊的,如果有一天自己要除掉大王,彭谦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大王可以回京的消息很快传回到金都建康,最高兴的人就莫过于大王赵禹以及朝廷中的大臣们了。
    柳河是整个冥渊大陆的政治、经济最为发达之地。也是帝王首选的登基之地,无论哪国的君主,自然想将朝廷迁往这里,赵禹当然也不例外。
    他这个大王,当的已够憋屈的了,寄居在金国之后,现在猛地听到可以住到柳河,他又怎能不激动不兴奋呢?
    接到林浩天的传书后,金国朝廷上下齐动。
    经过众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