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渊征途》第五二五章自取灭亡

冥渊征途最新章节目录
   听聂丹问到自己这些人,不等林浩天说话,张不凡跨前一步,震声说道:“我乃金国将军,张不凡!”
    啊?听完他自报家门,在场众人皆是一惊,原来这位高大威猛、皮肤黝黑、仿佛半截铁塔的汉子就是金国赫赫有名的猛将,张不凡!
    张不凡话音刚落,凌无涯接道:“金国,凌无涯!”
    他的回答简洁,但对众人的震撼也不比张不凡少多少。
    聂丹暗暗点头,难怪林浩天胆子这么大,敢堂而皇之的闯进尤国都城,原来身边有两名金国的猛将保护他。
    聂丹心中虽惊,但脸的表情十分从容,拱手说道:“原来是张不凡和凌无涯两位将军!久仰两位将军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公子客气了!”张不凡随口回了一句,凌无涯则没有接话。
    聂丹不再逗留,转头对林浩天说道:“林将军,我已深夜离府多时,再不回去,恐怕要惹来麻烦;欢田喜地,渔家小娘子。我们就此别过,日后再见!”
    林浩天也不挽留,起身相送,同时伸手叫过来一名魔系冥武者,对聂丹说道:“这位兄弟名叫小初,他就留在公子身边,也便于你我二人的联络。”
    聂丹想想,也确实需要有这么一个人,他欣然接受,点头应道:“好!林将军,在下告辞!”
    “公子慢走!”林浩天把聂丹送出房门,看着他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离开,这才回到房内。
    孔青快步来到林浩天近前,兴冲冲地笑道:“林将军,这回有太子暗中帮忙,想来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了。”孔青以为,等到战事结束,昏君下台,明主继位。尤国的这场浩劫也就平安度过去了。
    林浩天一笑,点头应道:“是啊!联军伐尤,虽然时日不久,但也是步步艰辛。真希望早点回国啊!”这倒是他的心里话,尤国干燥又炎热,与之相比,他更喜欢也更习惯金国的冰天雪地。
    这时,徐杰低声问道:“将军今晚就住在客栈吗?”
    林浩天笑问道:“难道,徐杰先生还有办法送本帅出城不成?”
    徐杰面色一正,说道:“若是疏通守城的军兵,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很麻烦,风险也很大……”
    “那就算了!”深夜离城。不引起旁人怀疑才怪呢,要离开淮阳,林浩天也不急于这一时,他含笑说道:“今夜,本帅就在这里下榻好了。明日一早,徐杰先生再送本帅出城也不迟!”
    徐杰点点头,说道:“小人遵命!”
    林浩天说是要在这间客栈休息,实际还是更换了地方。
    聂丹等人离开不久,他便退了房间,又换了一间更加偏僻的客栈。
    小心驶得万年船,就算聂丹不会出卖他。但谁又敢保证聂丹身边那些侍卫们都靠得住呢?
    说林浩天谨慎也好,说他多疑也罢,总之,这一晚在风平浪静中度过。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林浩天便在徐杰的安排下离开淮阳,返回华宁附近的联军大营。
    一路无话。天近中午的时候,林浩天一行人顺利返回大营。
    得知林浩天平安归来,几乎整夜未睡的楚连瑜、宋浩等人一同迎接出来,见面之后,纷纷询问林浩天事情办得如何。可有见到聂丹。
    林浩天和众人边往中军帐走边把事情的大致经过讲述一遍。
    听闻聂丹同意和己方合作,肯暗中帮忙,众人无不大喜过望,就连楚连瑜也不得不承认,林浩天的冒险又再次起到了奇效。
    楚连瑜笑呵呵说道:“看来,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等就好,等聂丹说服聂行把李宁调走,我们就可以继续西进了!”
    “没错!”宋浩接道:“人人都说尤国太子聂丹聪明绝顶……”实际也不过如此嘛!他话才说到一半,后半句刚要出口,突然感觉身子凉飕飕的,好像一下子掉进冰窖里似的。
    他扭回头一瞧,发现是林浩天正用冷若冰霜的眼神死死瞪着他。
    宋浩先是一愣,马上反应过来自己险些失言,差点在孔青面前把实情都说出来。他反应倒快,顺势话锋一转,接道:“今日看来,果然不假!”
    听他自圆其说,倒也天衣无缝,林浩天这才收回目光,脸又挂起和善的笑容,说道:“是啊;尸生赢家 末世反重生!聂丹太子深明大义,又仁慈宽厚,想必日后也是位好君主。”
    听着林浩天和宋浩的夸赞,孔青也是与有荣焉,十分受用,脸露出欣慰之色。
    在尤国朝廷里,身为太子的聂丹有他的一甘心腹大臣,也就是太子党。这些大臣,不少都是位高权重的老臣,以聂丹马首是瞻。
    和林浩天别过之后,聂丹把他的心腹大臣统统召集到太子府,将他和林浩天秘密商谈的事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
    众大臣们听后,无不大吃一惊,林将军林浩天竟然到了淮阳,他是什么时候来的,现在还在不在淮阳?
    人们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过了良久,众人才回过神来,随后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和联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保全尤国,另一派倒也不是坚决反对,而是对林浩天不信任。
    别看他现在说得好听,可是等到联军入都之后,他突然反悔了怎么办?到时联军已经控制了都城,己方的生死存亡都在联军手,若是联军突然变脸发难,后果将不堪设想。
    支持和联军合作的大臣们对反对派的说法嗤之以鼻,林浩天乃金国的统帅,怎么可能会说谎哄骗太子?那不是把他统帅的威信都丢光了吗?林浩天绝不会做出这样愚蠢又下作的事。
    听闻支持派的说辞,反对派的反对声也渐渐弱了下去,如果联军派旁人来商谈,那或许还有假,但身为林将军的林浩天亲自前来,就让人不得不相信是真了。
    林浩天的亲自涉险,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作用,令对联军本不信任的大臣们也开始出现动摇,认为四国可能确实没有瓜分尤国之心。打完就会撤军。
    最终,这些大臣们还是一致赞同太子和联军合作,按照林浩天提出的要求去办。
    有了心腹大臣们的支持,聂丹的信心也就更足了。经过一番仔细的商议,决定明日早朝之时由御史中丞庞典,弹劾李宁,众臣则趁机附议,合力让大王召回李宁,另派许凡镇守华宁。
    御史府负责监督百官,由御史中丞提交弹劾书再适合不过。
    翌日早朝,庞典果然按计划发难,向聂行提出华宁主将李宁有通敌之嫌。
    聂行对此大感疑惑,就在两天之前。他刚刚接到前方战报,称华宁军民奋力抵抗联军攻城,经过一天的鏖战,终于成功打退了敌军,怎么现在又突然有通敌之嫌了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聂丹为首的太子党要弹劾李宁,那简直太容易了。
    庞典当众表示他手里有人证,是从华宁偷逃回来的军兵向他通风报信,李宁与联军方面书信往来频繁,他表面上一心为国,与联军势不两立,而在暗中却与联军秘密私通。为自己的日后找出路。
    庞典这么一说,另有大臣立刻站了出来,向聂行表示此事绝非空穴来金,李宁与联军私通一事早有传闻,只是因为事关重大,又没有确凿的正确。所以未敢向聂行禀报。
    接下来,太子党的众臣一一发言,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李宁与陈博交往密切,现在陈博已倒戈向联军,李宁亦有叛逃之心。另有大臣还故意装出忧君忧国的姿态,表示华宁为都城的卫城,绝不能有任何的散失,即便现在没有掌握李宁通敌的物证,但只要他有通敌之嫌,就不可再用,必须得立刻调他回都。
    这些大臣有主攻的,有敲边鼓的,你一句,我一句,不停的向聂行进谗言。
    聂行越听脸色越阴沉,越听眉头皱得越紧,最后实在被众人吵得头大,猛的一拍桌案,震声喝道:“都不要再说了!”
    如果一个人说李宁有问题,那还可能是误会或者偏见,但这么多的大臣包括太子在内,都认为李宁心怀叵测,有通敌之嫌,就由不得聂行不三思了;拒爱成婚II错惹豪门阔少。
    思前想后,这时候连聂行都不确认李宁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了。他问向御史大夫张勉,道:“张大人,你觉得李宁如何?是否真有通敌之意?”
    御史大夫是监督朝廷百官的总负责人,也是御史中丞的顶头上司,平日里聂行对张勉还是很信任的,对他的意见也非常重视,现在他想听听他的意见。
    张勉可朝中的老臣,而且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一二十年,早已修炼成精,什么事情能瞒过他的眼睛?
    刚才他有仔细观察,凡是弹劾李宁的大臣基本都是太子的人,至于太子党为何要突然对李宁发难,他就不得而知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尤国里也是这样。等聂丹继位之后,太子党就将成为朝廷中的主流,而三王子、四王子又都战死于柳河,现在已没什么力量能威胁到聂丹的地位,他成为下一任的尤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勉决定遵从太子的意愿。
    一是表明自己的讨好之意,等聂丹成为新尤王后,自己不至于在朝堂上失去立足之地,第二,在他看来,太子党是未来朝廷的支柱,不可能做出有损于尤国利益的事,既然他们弹劾李宁,想必手里确实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证据。
    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张勉对聂行的回答也有了明显的倾向性。他说道:“大王,华宁的存亡直接影响到都城,甚至影响到抗击联军的成败,事关尤国存亡,马虎不得。在不确定赵将军是忠是奸的情况下,微臣也觉得小心为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他没有明确表示应调李宁回都,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听完张勉的话,聂行再次陷入沉思。
    庞典及众多的大臣弹劾李宁,太子赞同,张勉也赞同,朝堂上的大多数大臣都赞同,这可真让人为难啊!
    从内心来讲。聂行十分看重李宁的能力,也认为他是镇守华宁的最佳人选,但现在众多大臣的合力弹劾让他心中也开始出现动摇。
    他喃喃说道:“若是撤回李宁,谁又能接替他。为本帅镇守华宁这处要地呢?”
    他话音刚落,聂丹拱手出列,大声说道:“父王,儿臣有一上佳的人选!”
    “哦?”聂行闻言,精神顿是一振,忙道:“是谁?丹儿速速讲来!”
    聂丹正色说道:“就是中将军许凡许将军!”
    许凡?聂行愣住,没有立刻接话。
    许凡没想到太子会推荐自己,心头也是一惊。
    聂丹继续说道:“其一,许将军骁勇善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