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渊征途》第五零五章人口迁徙

冥渊征途最新章节目录
   林浩天笑呵呵地摆摆手,说道:“诸位先生不必客气,本帅略备薄酒素菜,有招待不周之处,各位多多包涵。”
    “哎呀,林将军太客气了!”洪浩受宠若惊地欠起身形,连连拱手。
    这顿酒菜众人吃的还算尽兴,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也都吃喝得差不多了,这才起身,纷纷向林浩天告退。
    林浩天站起身,亲自相送,把众人送到帐外,他突然说道:“洪浩先生请留步。”
    洪浩一愣,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另外几位也都纷纷停了下来,不解地看着林浩天。
    后者对众人含笑说道:“本帅有几句话要和洪浩先生单独谈谈。”
    听他这么说,众人也就不好继续留下来了,相继施礼离去,那名女郎面露疑惑,深深看了眼林浩天,再瞧瞧洪浩,没有多说什么,若有所思地跟随另外几位文人走开了。
    看到众人都已走远,洪浩忍不住问道:“林将军留下小人,不知有何贵干?”
    林浩天侧身说道:“我们回帐内谈!”
    重新走回帐中,林浩天和洪浩又分宾主落座。
    喝了两口茶,林浩天方开口问道:“洪浩先生才识渊博,有没有谋取功名之意?”
    洪浩心中一动,沉吟了片刻,说道:“将军有所不知,在下只是一介草民,纵有功名之心,也无功名之路啊;重生之心有清泉。”
    在重武轻文到极点的尤国,文人想出头太难了,尤其是出身于平民的文人,哪怕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在官场混个一官半职。
    林浩天笑道:“现在我金国正是用人之际,不知洪浩先生有没有到金国为官的打算?”
    洪浩对林浩天的邀请又惊又喜,但凡是读的人,哪有不想做官的?常常有些文人以隐士自居,其实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才无奈避世罢了。
    洪浩愣了三秒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说道:“林将军的知遇之恩,小人没齿难忘……”
    不等他说完,林浩天摆摆手,打算他后面的恭维之词,悠悠说道:“把洪浩先生请到金国为官,如果一开始就高居显位,只怕会引起旁人的不满和敌视啊,毕竟洪浩先生无功无劳,又是尤人……”他故意不把话说完。等洪浩自己往下接。
    洪浩疑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林浩天故意叹息一声。说道:“现在。我金国坐拥二十余郡,国内有大片肥沃的良田无人开垦,看到土地渐渐荒废,本帅心痛得很啊!而尤国却不一样。土地贫瘠,无论怎么开垦,都无法使其变成良田,百姓们辛苦了一年,到头来只能收到微薄的粮食,再去掉税赋,已所剩无几。以尤人的勤劳,如果能到金国,家家皆可温饱。户户都可富足,而且那时候,轻壮的男子也不用再承受兵役、杂役和劳役,可以时刻和家人团聚,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不知比在尤国好多少倍呢!”
    他没有把话挑明,转弯抹角的说了一大通,意思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尤国的百姓能迁移到金国定居。
    洪浩闻言,倒吸了口气,不管尤国的环境有多恶劣,尤人的生活有多么的困苦,但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千百年来,尤人也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听林浩天的意思,想把尤人迁移到金国去,离开自己的家园,远到异国他乡,这可不是一件容易让人接受的事。
    “这……”他垂着头,沉吟不语。
    林浩天眼珠转了转,说道:“洪浩先生,尤王聂林的所作所为,已引得天怒人怨,也没有给尤国的百姓活路啊!现在四国联军已经攻打过来,用不了多久,整个尤国都会陷入兵荒马乱之中,到时,不知要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死于战乱。而金国不一样,安定又强盛,只要尤人肯去金国,不仅可以无偿的分到大片土地,而且本帅还可以保证,免除尤人的徭役和三年的赋税。”
    洪浩眼睛为之一亮,永久地免除徭役,三年免税赋,还可以不用花一文钱就得到大片的良田,天下之大,但去哪还能找到这等的好事?
    他沉思了许久,说道:“大人,小人回去之后会去尽量劝说百姓,但小人能力有限,至于能说服多少百姓,就不得而知了。”
    林浩天微微一笑,说道:“洪浩先生可以先去说服百姓当中的众文人嘛,只要文人们都站在你这一边,你做起事来就事半功倍了。何况,百姓们都是很好哄的,先狠狠地吓一吓,然后再抛出甜头,何愁不能成功呢?现在聚于营寨之中的百姓有数十万之多,洪浩先生若能把他们都劝服,这就是天大的功劳,等日后你到金国,就算本帅给你三品、二品甚至一品的高官,也没人再敢说半句闲话了。”
    洪浩被林浩天的话所打动,他眼珠转了转,问道:“是不是小人所推荐之人皆能在金国为官?”
    林浩天明白他的意思,他要说服其他的文人,总是得抛出一些好处的。他含笑点点头,说道:“本帅信任洪浩先生,只要是先生举荐之人,本帅必会重用;情敌暗恋我。”
    “小人明白了。”洪浩深吸口气,不再迟疑,拱手说道:“大人尽请放心,小人必当尽心竭力,办好大人的嘱托。”
    “恩!先生这么说,本帅就放心了。”林浩天侧回头,摆手说道:“赏!”
    他话音刚落,邵林就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只托盘端了出来,走到洪浩面前,放下托盘,正色说道:“洪大人,这是大人给你的奖赏。”
    说着话,他把托盘的红绸子掀开,洪浩向里面一瞧,好嘛,托盘装的是一颗颗的金锭子。
    这少说也得有几百两之多,洪浩这辈子还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金子,他身子忍不住突突颤抖着,抬起头来,结结巴巴地问道:“大人,这……这是……”
    林浩天柔声说道:“本帅向来不会亏待为本帅做事的人。这些金子。只是小小的见面礼罢了,日后,等洪浩先生成为我大金朝堂的栋梁之才,将会得到比这多千倍、万倍的金银,荣华富贵,子孙万代!”
    “咕噜!”
    洪浩吞下一口唾沫,颤巍巍地伸出手来,把托盘缓缓端起,然后紧紧抱在怀中……
    洪浩离开之后,帐内只剩下林浩天和邵林。再无外人。邵林也可以敞开了说话。他着摇头道:“大人好高明的手段啊。竟然一下子就挑中了洪浩这个人。”
    林浩天挑了挑眉毛,无声而笑,慢悠悠地喝起茶来。
    “越是这种自命清高的生,其实越是自卑。越容易被收买。”邵林说道:“而且生能说会道,制造舆论、煽金点火的能力无人能出其左右,让生去说服百姓,也基本会十拿九稳。”
    “哦!”林浩天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继续喝茶。
    “大人其实是很讨厌洪浩这种人?”邵林笑问道。
    林浩天点点头,说道:“今天他能为了功名和钱财出卖尤国,明天,也同样可以为这两种东西出卖金国。”
    “所以说,洪浩在接受王兄大人的条件时。就已经注定他死定了?”邵林接道。
    “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在这个世界,没有谁是对你没有用处的,就看你能不能把他摆在正确的位置。洪浩,就是最佳的炮灰!”
    林浩天扶案而起。边向外走,边面无表情地说道:“炎赤两军已快抵达胡安了,我希望在他们到来之前,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先解决完。”
    林浩天利用洪浩的做法果然起到了奇效,洪浩为了自己以后的功名和仕途,可谓是卖了全力。
    按照林浩天教他的办法,他先是拉拢住百姓当中的那些文人,然后再散播出谣言,谎称炎、赤、新赤三国联军快到了,等这三*队一到,所有的尤人都得被杀光。
    如果想要自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放弃做尤人,改做金人,只要成了金人,那么无论谁来都不敢再伤害他们了。
    仅仅是威吓,还吓不到尤国的百姓,随后以洪浩为首的文人又抛出诱饵,说什么只是迁移到金国,立刻就有大片的土地可以领取,又不用服徭役,也不用交税赋,官府还有种种的奖赏,会帮他们这些尤国百姓安家置业等等,在他们口中,金国简直成了天堂。
    只要搬迁到金国,便有如此之多的好处,要说人们一点不心动那根本是不可能的。等传言渐渐开始发挥出作用后,洪浩这些人使出了最后一招,散播亡国论。
    他们大肆批判尤王聂林,称聂林的称帝是大逆不道,已遭天谴,现在四国大军齐伐尤国,尤国必亡,尤国的百姓最终要么被杀,要么被沦为奴隶,如期坐着等死受罪,还不如转投金国;那些年我在锦衣卫。
    在这些卖国文人的大肆鼓动之下,多为老弱妇孺的尤国百姓们开始动摇起来,只要有人开了头,便会像瘟疫一样迅速地蔓延开来,等到大多数人都接受迁移去金国时,剩下的那小部分立场坚定之人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渐渐改变了心意。
    未出三天,数十万之众的尤国百姓便接受了迁移金国的要求。
    得知此事后,林浩天谈不特别高兴,因为这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下令把那些被俘的尤兵全部放进关押百姓的营寨之中,让他们和家人团聚,另外他又令人找出有家人在胡安城内担任守军的百姓,让他们写信,劝家人放弃尤军,出城随他们一同到金国,过安稳舒适的生活。
    很快,金军把百姓们所写的信收拢来,数量之多,足足装了六大箩筐,估计至少也得有过万封。
    当天晚,林浩天派出魔系冥武者,把这六筐信悄悄送到胡安城附近,并在面插了旗帜,做好明显的标记。
    第二天,胡安的守军很快便发现在城门前不远的地方摆放了六大筐东西,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反正远远望去,是满满的一下子。
    因为附近没有金军的身影,尤兵们也不担心有诈,派出两个人,腰捆着绳子,由城墙顺下来。到城外查看究竟。
    两名尤兵发现筐里都是信后,连连向城大喊,紧接着,又有十数名尤兵系着绳子,顺到城外,把六大筐信一并抬回到城内。
    人们把信倒出来,聚拢到一起,罗得像小山似的。
    许多闻讯而来的尤兵在众多的信里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急忙取出来,拆开一看。人们的眼圈不约而同的都红了。
    信皆为家。里面的内容是亲人对自己的召唤。再没有什么武器能比这更厉害的了。
    尤人为何参军,说是为国而战,其根本原因,还是为自己的家园而战。现在亲人都要去金国了,自己还留在尤国拼死拼活的为了什么?还为什么而战?
    这万余封家属彻底摧毁了胡安守军的军心,即便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