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福妻当自强》第三十九章所谓情侣,宣州大旱[2]

农女福妻当自强最新章节目录
   了几分得意的情绪,“我见于家姑娘那般的人品相貌,真恨不得她是自己的女儿,便同于家说了,我家晋书四十无子才会纳妾。”
    若不是知道莫晋书是个爱**的,周李氏还真会被她这样子给蒙骗了,她心中冷笑,这位莫夫人还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呢。
    面上却只是赞莫夫人。
    莫夫人在得意之时,也不忘一起捧周李氏,两人气氛那叫一个融洽。
    等到莫夫人离开后,周李氏才拉下脸呸了一声,“这都是什么人家啊。于家也真是的,怎么就给施璐那丫头定了这门亲事呢。”
    安宁下帖子的时候,也曾请于施璐过来做客,所以周李氏对于于施璐这个活泼娇俏的小姑娘还是很有好感的。
    安宁说道:“于家不曾想过要让施璐荣华富贵加身,只希望她幸福美满,在不知道莫晋书的真实情况下,自然就被哄骗了。”
    恐怕真正打动于家的便是那四十无子才纳妾的保证吧。
    安宁同于施璐想交一场,哪里会眼睁睁看着她入火坑,直接就提笔写了信件。为了不暴露出自己的情况,安宁信纸用的还是从州府买回来的一种比普通好一点的纸——当时买回来也是为了给家里的两个男孩平时练字的。因为她的字个人风格太明显,导致不得不用左手写。信件的内容也很简单,只写了这么一句话——莫晋书是断袖。
    事实上她也不必写太多内容。以于家对施璐的宠爱,即使这封信来历不明,为了以防万一,肯定会仔仔细细去探查一番。在刻意往这方面调查的情况下,莫家要遮掩住根本不太容易,更何况安宁可是让苏大留下了一些所谓的证据呢。
    反正只要搅和了这桩的婚事即可。
    她写好信件后,便让蔚海直接偷偷将信放在了于通判书房的桌上。
    七月份的时候,于家和莫家选择解除了婚约。对外只说自从定亲后,他们家大小姐又是发烧又是摔倒,请人合了后才发现两个孩子八字不合,终不成良眷。莫家在自家理亏的情况下,更是将原因揽在了他们身上,毕竟于家没有直接捅出莫晋书的事情,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若是要结亲,怎么可能不事先核好八字,所以在明眼人看来,这八字不过是借口罢了。
    有好事者便去打算去打探一下原因——从莫家气弱的表现来看,肯定问题不是出在于家身上。只可惜莫家吸取了教训,不仅将自家儿子从书院带回来,直接禁足半年躲过风声,更是将之前的一些痕迹全都处理得干干净净的。
    莫晋书那位情投意合的小倌更是被莫家送得远远的,恐怕是凶多吉少。
    在莫家全副武装之下,那些人家还真打探不出原因,加上安宁的西游记又到了*的部分,很快话题就立刻转到西游记上面了。
    安宁:她一点都不希望话题转过来好吗!
    成功搅和了这桩婚事,安宁总算松了口气——经此一事,于家在为于施璐相看的时候,就越发仔细越发急切了。惹得于施璐烦不胜烦,偶尔更是写信让安宁邀请她去玩,好放松一下。
    安宁见平时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神情恹恹的,也有点心疼,便时不时下帖子请她过来。
    在外人眼中,那就是于家同周家走得越来越近了。
    于夫人见女儿的表现,有点后悔自己太急切,这才放松了一些——不过她倒是很赞同施璐同安宁走动,学几分那位周乡君的本事也是好的。
    ……
    八月到十月都是丰收的季节,摘土豆、地瓜、玉米、葡萄……即使这些事情已经不用安宁本人动手,安宁仍然是忙的不亦乐乎的,特别是因为去年留种了的缘故,今年她更是一口气种了一百亩的土豆,一百亩的地瓜外加一百亩的玉米。
    惹得周李氏说道:“种这么多也吃不完啊。咱们家主要吃的还是大米。”那三样的作物,更多的是被他们当做蔬菜来使用,比如说慧姐儿喜欢玉米汤,周李氏喜欢吃烤地瓜,安宁是博爱派,什么都喜欢。
    安宁笑道:“吃不完也没事,地瓜磨成粉做成地瓜粉条可以收很久,玉米也可以磨成玉米粉。”若是在现代的话,种那么多安宁肯定会直接卖了。但是在这时代,她那些田地里的粮食从来都是收的好好的,不曾卖过。这也算是未雨绸缪的一种吧,古代动不动就涝害干旱,还是多存点粮食安心点。宣州算还好了,一百年中,大概也就是三四次的干旱,但有的地方,几乎是十年有一半时间闹旱灾。
    周李氏想想也是,又问道:“你说,咱们要不要开个粮食店,专门卖家里这些粮食?”她家闺女读书识字,又有一位奇人做先生,就连种地都比别人家厉害,他们田地里种出来的那些米啊,吃起来都别别家的香。
    安宁想了想,说道:“明年再来吧,先把今年的事情弄好。”
    她现在开胭脂铺、酿美酒、制作冰糖,每年挣的银子还真不少。
    等她终于酿了美酒搁屋子内,沈以行的乡试也已经结束了。在她考试的时候,慧姐儿还真是比谁都担心,不仅亲自去云水观中求得了所谓的及第符,向来不怎么拜神仙的她也跟着周李氏一起拜三清祖师——周家是不可能会出现所谓的佛像的。
    周李氏看在眼底都忍不住心底发酸了:真是女大不由人。
    考试那些天周慧更是睡不好,才几天下来,眼下的青色因为细嫩白皙的皮肤越发的明显。
    安宁只能给她泼冷水一下,“考完试后,你的未婚夫肯定会回来,到时候你们估计会鉴赏一面。你就打算以现在这个样子去见他吗?”
    周慧怔了怔,看了看玻璃镜中自己稍微显露出来的黑眼圈,捂着脸——对于一个恋爱中的女孩子来说,即使是一点的痘印都没法接受,何况是黑眼圈呢。
    她抓着安宁的手,再无平时人人夸奖的娴静,“安宁,我应该要抹什么东西好?”她第一反应就是使用那些胭脂水粉来遮掩。
    安宁说道:“你这几天好好休息。嗯,顺便每天睡觉之前,拿土豆切片敷着就可以减淡一些,即使到时候没法全部去除,化妆的时候再注意一些就可以。”
    因为她的缘故,周家的人多少都学了一手的化妆水平。
    周慧重重点头,更是全身心投入了美容大业中,她这股热情也带动了周家的其他人。一时之间,大家睡觉之前常常做个黄瓜面膜、土豆面膜或是鸡蛋面膜。
    等沈以行考完试回来后,周慧的黑眼圈总算消除了,加上她这些天美容不离手,皮肤水的可以掐出水,简简单单的一身杏色衣裳便衬托得她如同出水芙蓉。
    沈以行在回家拜访过后,果然也上周家了。他礼数很足,自然不会直接表示我上门就是为了看我未婚妻,而是以替母亲带礼物过来的名义。
    沈夫人自然不会给儿子拖后腿,送上门的一些礼物都是很符合两家现在姻亲关系的东西。
    周李氏看着芝兰玉树的沈以行,越看越满意,不免多留下他问了几句。
    沈以行虽然心都飘到了未婚妻那边,但对于周李氏这位抚养周慧长大的奶奶还是十分尊重,说话语气也不复最初见面时的高傲冷淡,反而将周李氏哄得眉开眼笑的。
    周李氏聊得太开心,一时之间差点忘记自己的孙女还在等着,直到安宁看不过眼咳嗽了好几声才想起,讪讪一笑,“聪哥儿现在在玉山书院学习,积累了不少的功课想要问你呢。”
    要知道聪哥儿现在的继母可是姚夫子,货真价实的举人。姚夫子对聪哥儿视若己出,聪哥儿哪里需要向沈以行请教。这不过就是一个让沈以行过去的理由罢了。
    沈以行心知肚明,微微一笑,“聪哥儿很是聪明,在读书上有几分灵气。”不过他觉得这位未婚妻的堂弟最有天赋的还是在算学这块,聪哥儿年纪虽小,在算学上的造诣甚至超过了他。沈以行只从周慧那边听说他们全家的算学都是安宁姑姑教导的。
    想到自己同周慧成亲后,也得跟着周慧喊安宁这个年纪更小的姑娘为姑姑,沈以行的脸色不可避免地微妙了起来。
    这种微妙的情绪在他看到周慧的时候便一扫而空。
    因为一直在书院的缘故,沈以行已经许久不曾见过周慧了。
    周慧上身是玉白色的衣衫,只在袖口处绣上樱草的花纹,下身则是玫瑰色的百褶裙,纤细的腰肢用粉色的带子系着,越发显得身姿窈窕,像是那春天刚刚开放的桃花,粉嫩欲滴。
    沈以行怔了怔,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露出笑容。
    安宁也不打扰他们,直接带着人远远的,留给这对人一点空间和时间。在古代,她完全不用担心这两人会一不小心就情难自禁了一把,亲吻这种事定是不敢的,最多就是牵牵小手罢了。
    等半个时辰后,沈以行便同安宁他们一一招呼过去,才回去。
    安宁只有一个感觉:就是这位沈家少爷比以前要接地气多了,想当初她同慧姐儿第一次和这位见面的时候,那叫一个高冷啊。那时候的她哪里想得到周慧和他也有走在一起的一天。
    她看着粉面含羞的慧姐儿,忍不住问道:“你们两个呆了那么久,都说了些什么?”
    慧姐儿垂下头,脸都要红得滴出血了,“也就问了下他在书院的情况。”
    安宁惊讶:“就这样?”
    慧姐儿点点头。
    “然后其余的时间呢?不会就看着对方发呆吧?”
    从慧姐儿的表情看来,安宁果然是猜中了。她不免有些无语,发呆对望都能看半个时辰,情侣这种生物真是不可思议。她想起自己的前世,虽然也曾经被人追求过,但也许是因为父母给她留下的心理阴影,她不曾答应过,因此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情侣相处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想想,不免有几分的后悔。在现代都没好好谈过恋爱,等传来这古代可能性就更小了。
    玉容将她神色看在眼中,不由问道:“姑娘是在想慧姑娘吗?”
    安宁自然不能说自己在想着谈恋爱,只是说道:“只是想到慧姐儿明年就要出嫁,不免有些惆怅而已。”
    玉容心道:果然是她刚刚想太多,姑娘年纪还小,在感情上根本没开窍,她根本不需要为侯爷担心。
    没错,在玉容心中,她家姑娘将来定是会和侯爷一起的,毕竟侯爷除了她以外,不曾对哪个女孩子如此关照。
    她安慰她道:“姑娘放心吧,周家同沈家这么近,即使慧姑娘出嫁了,也是可以时常回来的。”
    安宁不想被她怀疑,只好装出一副被她说服的样子。
    ……
    沈以行回来后,沈夫人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