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福妻当自强》第四十七章炫耀啊炫耀

农女福妻当自强最新章节目录
   ;戏台位于大一片空地上。乐—文、
    最前方有三张大圆桌,桌上摆着一些瓜子花生,还有烧的热热的开水,这三桌明显都是给村里一些有声望的人坐着的。至于其他人,就只能坐在长椅上了。安宁和周李氏因为酱油的贡献也混到了两个圆桌上的位置。三个圆桌,也就只有五个位置是留给女的,另外三个皆是五十岁以上的,无一不是德高望重受人敬仰之人,其中一位苏大娘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媒人,一生中牵成的好姻缘有上百件,她同其他媒人不同,不会为了那点做媒的钱就口绽舌花,把黑的说成白的,而是仔仔细细将双方的优点和缺点都展示开来。
    周安乐作为周家的族长,自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大家虽然私下皆在嘲笑周家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几亩地,把会生金蛋的母鸡生生往外赶。但面上对于他还是做到了基本的礼数,要知道全村一百多户人家,周家就有二十多户了。
    想到这里,大家便迫不及待等着看周家遇到周李氏他们家后会有什么反应。周李氏被逐出后反而大富大贵了起来,这绝对是打脸
    周安乐到了后,对着大家点点头,便坐在位置上,对大家的目光熟若无睹,镇定自若的样子。
    他内心也的确是很镇定倘若他们的谋划成功的话,周安宁他们家迟早是要从云端上摔下来的,到时候怎么搓圆捏扁就可以随他们的心意了。他们一族的人被嘲笑了许多,心中都早就憋着一口气在。
    他这样淡定的表现落在别人眼中,反而让人高看了少许。
    “周贺那老匹夫的儿子倒是比他有出息。”
    “你看他身上穿的那衣服布料,周家大房还真是有钱啊。”
    “谁知道是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呢。”
    正说话着,周安宁因为周李氏沉浸在过往记忆中不可自拔而还没到来,周家其他的人都陆陆续续来了,除了周安乐以外,其他人都坐在一块。
    出乎大家的意料,周家这六房当中,除了大房,竟然是三房过得最好。
    之间周胡氏身着一银红色的衣衫,布料是一匹五两银子的三菱罗,她头上还带着一个芙蓉花的银钗,在村里大多数都是穿着棉布麻布的妇人当中,深深压了其他人一头。
    她扫过那些只是带着绢花或者镀银钗子的妇人,脸上显出几分的得意。
    就算是周胡氏这样的极品人,也是有个别交好的。
    一位王姓的妇人道:“你头上这钗子之前没见你带过,是镀银但还是”
    周胡氏扬了扬嘴角,“镀银的哪敢带出来,没得跌了分,这是我相公送我的,城里老字号的银饰店打造的,一只就要一两多的银子呢。”
    其他只带镀银钗子的妇人就这样躺着中了,一个个在心中暗骂:忤逆不孝的人,还敢在这边大放厥词。
    其中一位却突然眼睛一亮,声音也放大了几分,“咦,老姐姐,你来了看你这通身的气派,这衣服,这簪子真是好看”
    众人循着她的声音望去,便看见周李氏一行人走了过来,差点被闪瞎了眼睛。
    站在最前方的周李氏一身云母纹花样的云锦,头上戴着牡丹的金钗,耳朵也是金耳环,眼尖的还看到了手指上的金戒指,金光闪闪的,简直要晃花了大家的眼睛。
    周胡氏那银钗瞬间就被比到地上去了。
    她右侧则是桃红裙子的周安宁,这个花色衬得小姑娘越发娇俏,周安宁头上只是简单地带了一个银钗,但耳边那玫瑰花样的玉石坠子一看就价格不菲。
    周慧一身碧色,更是显出了几分温柔的气度,即将十二的她已经显出了几分少女的风韵,发上的朱钗轻轻晃动着,让人忍不住猜测这钗子究竟价值多少啊。
    周何氏是四人之中最为低调的,但这个低调也是同三人做对比,她头上的银钗,手环上的纯金手镯都告诉了大家,人家也是有钱的。
    至于聪哥儿,他刚刚早就跑去找他的小伙伴去了。
    之前被周胡氏说跌分子的人轻蔑地扫了周胡氏一眼,随即笑盈盈地迎了上去。
    周胡氏被这一眼气得拿手不住抚胸口,看向四人组的眼神满是羡慕嫉妒恨,对于丈夫当初的主意也有了一些质疑:拿到三百两又如何看看人家没一个人戴的首饰比她差的,就连她最瞧不起的周何氏都有了新的金手镯,这让自认为聪明人的周胡氏情何以堪。
    “老姐姐,你怎么突然买了这些首饰来带了”
    周李氏扶了扶头上的金钗,嘴角明明上扬了,嘴里还很嫌弃,“都怪我这不省心的女儿,之前她酿了一些果酒,挣了点银子,我本来想说让她自己留着的,谁知道这丫头一个不注意,就给我买了这些。”
    “买了也就算了,还非要我戴。不戴她还不乐意呢。”
    “这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你有这样的女儿,可抵得上好几个儿子了。”说这话的人,眼神还往周胡氏身上扫了扫,意思显而易见:有你丈夫那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呢。
    其他人则在心中琢磨,这周安宁卖的是什么果酒啊,这么挣钱她不会是财神爷投胎转世的吧,怎么挣钱的点子一出接一出的
    周胡氏他们在这件事上心虚,心中再恨,也不敢表露出来。要知道周李氏手中还握着证词呢,她若是不高兴了,往衙门走一圈,周安平就悲剧了。
    白大娘点点头,“这话说的是,我那孙女绣姐儿也是这样。今年送她上了学堂,她的绣工有了进步,过年前把她这几个月做的荷包和络子往城里卖,居然卖了二两银子。她同安宁丫头一样,都是存不住钱的,直接把银子拿来给我扯了细棉布,给我做了一身新衣裳。气得我打了她一顿,这么存不住钱,以后怎么持家啊。”
    别看白大娘嘴里这样淘汰孙女,心中可得意了,这是明晃晃的炫耀。
    其他人心中只是羡慕,就算他们家闺女没有安宁能干,能像白家的绣姐儿这样年纪小小就赚二两银子也够好了。
    周李氏和白大娘就这样你一眼我一语地炫耀起了自己的孙女。
    其他人的则是在心中想,原来上学堂还能够让女红进步啊要不要把家里孩子也送过去呢
    这其中有着大大的误会,绣姐儿技艺会进步,一方面是因为她读了书,刺绣时少了几分工匠之气,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安宁给她开小灶。安宁的水平同她相比差得远了,但架不住有一个李艳。绣姐儿刺绣上的问题,安宁都问了李艳,也直接明说是手帕交想知道的,李艳一般都不怎么藏私,绣活这种也是看天赋的,有些技巧即使你知晓,没那个天赋,仍然做不好。绣姐儿的天赋好,但是李艳天赋更好,她根本不怕有人超越她。这也导致绣姐儿的手艺突飞猛进。相对于前者的原因,后者其实更为重要。但白大娘哪里知晓这些,只觉得孙女入了学堂后一日千里,心中还暗暗得意自己将她送学堂的英明举动呢。
    周李氏同白大娘炫耀开心了,才拉着安宁的手去前面的桌子旁坐下。
    ------题外话------
    来例假,嗷嗷,难受,打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