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第466章世界之局(二)

凰涅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卫希颜收到完颜希尹代金国皇帝的回信笑了起来,这是第一步,以后就是该送儒经过去了。
    华夏文化圈嘛,要一国一国地推进。
    金国之后,就是西夏了。
    卫希颜收到回信的时候,河西走廊刚刚爆发过战争,北周将西夏彻底逐出了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地域和甘肃之地。
    夏王李仁孝率三万余部逃出玉门关,沿着阿尔金山西进,攻进金国焉耆路的塔里木,抢掠牲畜和财物后,又继续西进土库曼路,可怜的土库曼王再次陷入“尘世的烦恼”,急急发信向盛京求援。
    完颜宗弼对夏国被灭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感觉,大周帝国就是一头猛虎,她不会容许别的虎在她的山林里,就算这头虎已经无力与她抗衡。他对灭亡金国的元凶——大周有着极高的警惕心,谁知道这个中原帝国是不是将西域也划在她的“山林里”呢?要知道,这里曾是大唐的安西都护府,也是汉朝的西域都护府!
    夏国现在的情形就像他们当初逃亡草原,用女真的话讲,就是失去领地的狼群,虽是亡国的残部,但战斗力却不可小觑,甚至会因为绝境求生,爆发出更凶狠的战斗力——负伤突围的猛兽是最可怕的。
    所以,派出的兵力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尤其金军精锐不能折损在这群逃亡的疯狼上,否则周国就要得利了。不过,这也是一个消弱羁縻路州兵力的机会。
    完颜宗弼召枢密院商议后,派遣五千金兵精锐,同时下令征调国内各羁縻州和羁縻路的兵员,总计四万,救援土库曼路,并剿灭夏国残部。
    但夏军就像突围的狼群,既凶狠,又聪明,从不与金军精锐正面作战,劫掠后就一阵风地离开,遇金军追得急就弃财物而逃,遇上其他部族军,人少就打,人多就绕,总之将游掠奉行到底,从土库曼路窜进喀喇路,又窜进呼似密路,继续西进,窜进塞尔路——金国占领塞尔柱后在其南部设立的羁縻路。
    夏军一路打打窜窜,又回到了他们老祖宗时候的游牧时代。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的环境可以压垮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逃亡的夏军仿佛是被打磨的刀剑,在历次奔逃和遭遇战中磨得越发锋锐,当他们逃出金军的围追堵截,进入波斯时,三万人马已经剩下了七千来人。但这七千多人却是经历杀伐困苦的最锋利的刀剑,不用出鞘,那外露的煞气和血气就足以震得人胆寒了。夏王李仁孝也如同千锤万击出来的坚韧和刚劲,任什么磨折都击倒不了他了。
    夏军进入的是古尔王朝统治的波斯东部。波斯正处于古尔王朝和西塞尔柱帝国统治下,东部是古尔统治,其他大部分地域是西塞尔柱统治。
    古尔人在波斯东部布置的兵力并不多,因为王朝的重心是在印度北大陆,在那里正与伽色尼王朝打仗。夏军正好觑了个空子。当古尔人反应过来抽调兵力时,这股“来历不明的抢匪军队”已经摆脱了他们的追杀,越过边境进入了西塞尔柱统治区。
    当枢府军情司的联络校尉找上他们时,李仁孝率领他的臣属们已经占据了波斯东南角一个叫亚马苏的地方,地域大小相当于大宋一个下等州,境内有河,顺河南下一百里就是大食海;重生之赘婿。通过这里建起的简易码头,李仁孝得到了来自大宋的暗中援助,有粮食,有药材,有茶叶,有耕作的铁器,有刀枪弓箭等冷兵器和盔甲,还有一千料至三千料的船只,并有大宋教官训练他们的水师,等等。
    这些援助当然是有回报的,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李仁孝承诺新建的夏国支持中原佛、道二教在国内的传教,同时以党项文和中文汉语为官方文字和官方语言,以儒学为国学,等等。
    这个协议对于李仁孝和其他贵族来讲,并不难以接受。夏国以前就已经在兴儒学、兴佛教,官制也是借鉴宋制,上层的党项贵族大多都是会说汉话的,国中汉化程度与辽国不相上下,比起取代辽国的金国要强得多,接受汉化并没有太多的抵触。更何况以目前的处境,大宋的援助太重要了,即使提出更多难以接受的条件,他们恐怕也得斟酌着答应。所幸大宋没有落井下石,更没有干涉他们国政的打算,这让李仁孝与夏国官员都松了口气,对待大宋的援助更多了几分真诚的感激。东游降魔传
    至大宪二十二年,李仁孝建立的夏国在数次打败西塞尔柱的军队后,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整个波斯东南部,并控制了大食海通往波斯湾的大食海峡(今霍尔木兹海峡)——李仁孝将之改名为兴夏海峡。
    就在夏国立足于波斯发展时,金国也在进一步扩张。
    大宪二十年,完颜宗弼发起西金史上的“第五次西征”,征发各族联军共五万人,跨过里海北部的马拉尔河,征服突厥部族波洛伏齐人,继续西进,跨过伏尔加河,征服游牧的保加尔部族,继续西进,开始对罗斯诸公国的征战。
    罗斯诸公国原属于基辅罗斯公国(古俄罗斯),曾经是一个统一的王国,但自南宋初年起,随着王国各地大贵族势力的割据,统一的国家政权日趋瓦解,逐渐分裂为十几个独立的地方公国,基辅罗斯大公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这些公国彼此内战,已经打了了二十几年,金军攻入时,还有两个公国正在打仗。
    因为内战削弱的罗斯诸公国如何是强盛骁勇的金军敌手?金国联军势如破竹,很快攻陷东部两个公国,攻入了基辅罗斯公国的都城基辅,罗斯季斯拉夫一世投降。随后,其他诸公国均派出使臣投降。
    卫希颜为俄罗斯默了一把哀,还没发展成地跨欧、亚的大国,就被女真人的铁蹄给踏碎了。
    金国的铁骑征服罗斯诸公国后,西部的立陶宛部族和普鲁士部族纷纷慑于金国的军力,派出使者,献上礼物向金国皇帝表示臣服。
    金国设置羁縻路,西部疆域扩张到波罗的海,其西南与波兰、匈牙利王国接壤,并抵达黑海——已经地跨亚、欧了。当然,在宋周两国的世界地图上,是地跨中洲和欧洲——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以希腊神话中主管农事的女神欧罗巴为名,这个命名是尊重了希腊文明,作为这块大陆起源的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
    在金国西征扩张之时,耶律大石的辽国也在“扩张”。
    不过,这个扩张是内部扩张——辽国对大漠草原诸部的扩张。
    大漠草原有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他们臣服辽国,但是因为进贡和纳贡的争端,与上京朝廷的矛盾也不小。尤其是几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如乌古部、敌烈部、阻卜部、室韦部、汪古部这五大封王部,因对耶律大石复辽有功,拥有免贡特权,部落强盛的同时气焰也越来越嚣张,对上京的皇令就不太顺从。耶律大石早就有心收拢诸部,便采用分化、挑拨的策略,不断挑起争端仇恨,或派人暗杀嫁祸,或派人抢掠嫁祸,总之搅得整个大漠草原都在仇杀中。
    其实没有上京的挑动,各部族的首领也是把掠夺战争当做扩大财富和权力的主要手段,随着部落的强盛,争斗就会增多,一旦发生流血冲突,部落首领们就利用“血族复仇”的观念,使这种冲突无休止地继续下去。这就使耶律大石的分化、挑拨之计屡屡得逞,即使被设计的部族心存疑虑,但有“复仇”的名分就有发兵的理由,为了掠夺财富明知是计也要为之,于是各部混战不止;[陆小凤]拯救男配攻略。在耶律大石薨逝之后,摄政太后萧塔不烟及其子耶律夷列亲政后都继续执行这个政策。
    至大宪二十年时,势力最大的阻卜九部已经削落下去,势力第二、第三的乌古部和敌烈部也已衰落,辽国朝廷的势力趁机往北延伸,将大片土地归入朝廷直辖。而在部族混战中,越发壮大或者新兴而起的是从“漠南”扩张到“漠北”的汪古部,兴起于“漠北”的茶扎剌部和梅里急部,以及“漠东”的蒙兀室韦部,这四大部落联盟势力中,又以被封王庭的汪古大王部势力最雄厚,而汪古大王的野心也随着膨胀起来。鬼话日记
    大宪二十三年,辽国皇帝耶律夷列薨逝,因太子直鲁古尚年幼,遗诏以妹耶律普速完权理国事,为摄政太后。汪古部认为机会来了,对“孤儿寡母”不需顾忌,于是大举兴兵攻打茶扎剌部。茶扎剌部不敌,向上京求援。
    辽廷认为汪古部的势力已经太大,再掠夺扩张下去就成朝廷的大患了,派出使臣调停。但汪古部没将“孤儿寡母”放在心上,一气灭了茶扎剌部。辽廷大怒,以“叛部”罪名发兵讨伐,并征调蒙兀室韦部和梅里急部为先锋。
    汪古部竟是超乎寻常的耐战,双方在北部草原从三月打到十月。大宋军情司根据情报分析,揣测北周应该是在暗中输出了兵器给汪古部,当然是冷兵器,但周军淘汰下来的刀枪弓箭盔甲也是相当先进的,恐怕只有辽军精锐的武器可与之相比,但辽军精锐毕竟不占讨伐大军的多数——这就有得打了。
    金国这时已经稳定了罗斯统治区的局势,见辽国内战,便插了一脚进来,从金山(阿尔泰山)东部统治区发兵,攻占乌山以西地域(外蒙古乌里雅苏台地区)。
    此时汪古部在大辽联军的猛烈攻势下,已经敌不住了,一直往南退,便向大周帝国求援,说愿意归顺大周。
    大周立即从大同府出兵一万“调停”,希望三方——辽国、汪古部、金国——坐下来谈一谈,动刀动枪的不好,和平解决争端嘛。
    金国占了六百里的土地,认为可以见好就收了。辽军讨伐汪古部已经损失了几万人,如今还要应对金军的入侵,也觉得顾应不及。于是,应大周帝国的调停,都坐到桌边谈一谈了。
    经过不断扯皮争吵,至大宪二十四年正月十七,三方终于签订条约,约定:乌山以西归属金国,汪古部归属周国,包括其在阴山南北的汪古大王府辖地,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辽国则得到汪古部扩张后的“漠北”之地。
    这个和谈当然是辽国最吃亏,白白送出去了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划分土地的面积单位是依照大宪二十二年、宋周辽金夏及东洋、南洋诸国在大宋东京城召开的世界度量衡会议上制订的《度量衡国际协议》的规定,其中长度的度量衡确立了公里、里、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制,面积的度量衡则对应是平方公里、平方里、平方米等。
    制订这种国际协议时,就体现出国家实力的重要性了,谁实力强,谁就掌握制订规则的话语权。显然宋周两个华夏帝国联合的实力远非其他国家可比,何况“华制度量衡”也是最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