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52京都大战(二)

凰涅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西南风烈,城楼上宋军大旗呼啸飞展。
    巳时。
    李纲站在北城新酸枣门城楼上,平素握笔的手紧攥剑柄,冬日的寒气自剑锷上丝丝浸入,手心却灸烫火热,刚烈的热血在胸腔里澎湃,激涌欲出。
    突地,灰黄天幕下,一线黑潮席卷天际。
    由远而近,千军万马如巨浪齐头并进,在激昂的号角声催进下蹄声轰轰隆隆,震得城楼下的大地微微抖颤。
    李纲攥握剑柄的手几乎出汗,瘦高身形却挺立如枪,纹风不动;曙光。
    乌压压的巨大黑潮疾卷扑近,马蹄击打如重鼓捶击,一声声震荡,从地面冻土直上城楼,沉撼入心,宋军不由色变心颤。
    “各军,准备战斗!”李纲声音镇定平稳,让新酸枣门城楼上的三千守军紧张沉窒的心绪稍得松解。
    李纲扫视众将士,目光炯炯有神,陡然扬臂高喝:“众将士,立功便在今日!奋勇杀敌者,必按功行赏!”
    蒋宣举刀厉喝:“超越牟驼岗!我军必胜!”
    “赫!赫!赫!”城楼宋兵吼声呼应。
    北城各城门将官喝令下去,上万宋军哗啦啦奔跑站位,举戈挥臂大声呐喊。军功的诱惑和牟驼岗大捷让士气再度旺盛起来,抵消了金军数万铁骑奔涌如潮带来的震撼恐惧。
    过得一阵,乌压压涌动的潮水突然静止,便听一阵惊天动地的重甲摩擦锵音,数万金骑哗声落马,震得灰黄尘泥直溅数丈。
    金军停驻三百丈外,扎营立马,整队呼喝,喧声震天。
    巳时二刻,金军发动攻城。
    四万骑步兵,杀气腾腾奔涌冲前,在北城新酸枣门、封丘门、陈桥门连绵约六里长的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
    金军突进三门,一万重骑兵持弓奔马当先,三万步军持戈随后,数千金兵推着攻城木楼、填土车,扛着云梯分散在步兵阵中,疾奔前进。
    新酸枣门战场,三千金骑和一万步兵呼喝呐喊,骑兵在前,步兵在后。马蹄声密集如雨,三千重甲奔踏如雷,杀气冲破天幕。
    “神臂弓,备!”蒋宣高声喝令。
    一千神臂弓发弩手忽啦啦跃上城墙垛口,神臂弓齐齐端举,手指扣在钣机上。
    五百步!
    四百步!
    三百步!
    “射!”蒋宣手臂高高扬起又陡然划落。
    “咻咻咻——”
    一千枝箭端缚有火药的铁箭齐射出去,与空气劲擦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刺耳欲聋,闻之心惊!
    金军重甲骑兵又被称为“铁浮图”,骑士身穿重甲,战马也以铁甲相覆,并用皮索穿过马嚼口将三匹战马连成一队冲锋,这样即或有马匹惊慌,仍能不脱离马队保持前冲方向。
    但宋军的一千枝火箭在刺耳的尖啸声中射入,火箭穿透重甲,“砰砰砰”发出轰然爆炸,连珠炮的巨大爆炸声震得整个马队齐齐惊嘶,扬蹄乱窜,即使皮索也拉不住阵形。
    金军前排重甲骑兵扑嗵坠地不绝,落地便被后面的奔马践踏断气,一只脚犹挂在蹬上的,奔马踏过,便只余一条断腿在马蹬上晃荡滴血。
    灰黄天幕顿时被火箭的尖啸声和人马的惨呼声撕裂成碎片。
    “换箭!”蒋宣大喝。
    宋军发弩手一箭方出,立时反手将空弓递回城垛下左边的传弩手,右手接过进弩手上好箭的第二支神臂弓,齐端对准。
    “射!”
    千枝火箭尖啸呼出。
    “换箭;伞骨!”
    “射!”
    宋军神臂弓名为弓,实为机关弩,三百步能穿重甲,令敌胆寒,但神臂弓以脚蹬上弩,发射较慢,通常敌骑进入射程,宋军最多发得三轮对方骑兵便冲近身。卫希颜在幽州被常胜军狙击时见识过神臂弓的弱点,遂在战前与李纲、吴阶等商议后加以改良,组建训练神臂弓三人组,一人上弩,一人传弓,一人发射,以此提高射箭频率。
    在蒋宣喝令下,五千枝火箭瞬间轮番射出,贯穿重甲,爆炸不绝,黄泥冻土血流成河。
    城楼上下,羊角号与擂鼓声交错叠耳,激荡震空!
    “冲过去!放箭!”金军千户挥刀大喝。
    重甲金骑俯马疾冲,踏过尸体,顶着箭雨滚雷般前进。
    宋军火箭已尽,神臂弓换上贯甲铁箭劲射。
    金军二千余骑已冲入二百步内,斜向横排左右两翼,驻马搭箭指向斜对面城楼。
    “射!”喝令声几乎同时自城楼上下暴出。
    “嗖嗖嗖——”
    数以千计的箭支劲射而出,天空陡然一暗,如大雨倾盆而降,遮天蔽日。上下互冲的箭支在利啸中交错穿过,不少碰撞爆出一阵阵噼哩啪啪的声响。
    城楼下金骑纷纷跌马,城垛上宋军弩手如雨落城,血花在半空中飞溅洒落。
    金军一万步卒在骑兵弓箭掩射下鼓噪冲前,从骑兵队空出的正面涌向护城壕。
    宋军神臂弓手在金骑的密集箭支下跳落城垛掩身,趴在垛口与金骑蝗雨对射。
    金骑虽暴露在城下,但胜在人多且箭法精准,往往一箭射中垛口人头,因此宋军神臂弓手虽有城墙护身,论射箭准头却不及精擅弓马的女真骑兵,激烈箭雨中双方相持不下。
    一万金卒奔跑之势更疾,黑压压如潮涌,推着攻城器械距护城壕越来越近。
    “炮石车!”
    “床子弩!”
    蒋宣连串喝令下,神臂弓三人组抽出一千传弩手转身向后,奔至城楼上一字横排的百座炮石车、床子弩之后。
    每台床子弩架放十枝巨箭,粗如儿臂,由十名宋军合力方能拉开,炮石车由三梢、五梢到七稍、九梢不等,各置五斤到五十斤的石头。随着蒋宣一声喝令,巨箭大石齐齐飞出。
    一千枝儿臂粗的床弩巨箭咆哮着飞上高空,之后一头扎下,穿破重甲,贯透出背,金骑弓手犹被那股巨大冲力撞飞天去,倒飞数丈远方重重落地,砸起一地尘泥。
    宋军神臂弓手趁势上身倾出垛口疾射金骑,箭穿重甲落地无数。
    几乎同时,密集如冰雹般的石头呼啸着砸落金军步阵,顿时血肉横飞,哀嚎一片。
    羊角号声陡然响起,百余号尖鸣激昂奋进。
    号声催进下,一队队金兵顶着利箭巨石,踏着千余具同伴尸体呐喊冲前,付出伤亡代价逼近护城壕,填土车底座一拉,装满泥土的麻袋立时如雨般落入壕沟,护城壕很快填平,攻楼木车越过壕沟,到得城下。
    金军攻楼木车高达三十尺,与宋军城墙同高,底座宽约七、八尺,越向上越收窄,到最上方形成一云梯状,士兵可沿木楼而上,直抵城垛;[射雕+红楼]重生东邪林如海。
    在箭雨和巨石中,金兵悍不畏死顺着木楼、云梯上爬。
    数里长的城墙上,遍布密密麻麻的金军兵卒,黑压压一片如乌云涌动,望之生慑。
    李纲目光一厉,突然疾步奔到城楼正中的鼓架前,喝退鼓手,亲自执槌擂鼓。
    鼓槌每重重击下,必伴一道刚烈喝声,“杀!”
    “杀!”
    宋军将士见李相亲自击鼓,顿时士气大增,暴喝阵阵。
    神臂弓的一千进弩手和炮石车的五百宋兵听令涌前,或抱大石或抱檑木,向着正沿云梯和木楼攀爬的黑甲狠狠砸下,金兵惨呼掉地,骨碎肉裂。
    金军三座城门的攻势同时遭到宋军英勇抵抗,损伤数千,攻城气势渐渐减弱。
    巳时四刻,攻城战报传入金军大营。
    完颜宗望一向张狂的浓眉不由紧锁,兵抵东京城下,他意在速战速决,攻城器械并未赶制充分,如鹅车、洞屋等均未造成,原以为宋军不堪一击,未料竟有如此英勇之时!但今日主攻方向是西北宣泽门,发动北城三门的攻势原是牵制宋军兵力,使宣泽门的火攻计划更顺当。
    他踱得几步,心中突有计议,和监军完颜阇母、谋臣刘彦宗等商议片刻,立时改变策略,传令封丘门、陈桥门金军佯攻,各抽五百金骑弓手和五千步军,转攻新酸枣门。如此,北城正门和宣泽门同为主攻,双管齐下,得一门便可破城。
    巳时五刻,金军对新酸枣门的攻势突然变得猛烈。
    大队大队金骑驰入,步兵源源跟进,黑压压一片,奔蹄声步踏声惊震入耳。
    三千宋军已死伤数百,五百宋军以床子弩劲射金骑弓手,五百神臂弓手转射城楼下金兵,剩余一千五百宋军抛石持械于城垛口杀敌。
    羊角号声声尖鸣,金军士气大旺,冒着滚石、擂木、蒺藜火炮,前仆后继,在二里长的城楼上,成片成片攀爬,并有数百人跳上垛口。
    李纲猛然抛掉一根鼓槌,双手持单槌,一槌一槌击下,鼓声沉厚震荡。
    “城破家亡!杀!”
    城破家必亡!
    宋军杀红了眼,数百宋军扑上前将攀上城垛口的金兵砍杀下去,又有十数军士在队将指挥下,以大铁枪上的长钩钩住云楼,使之进退不得,十数宋军抱住五丈长的巨木裹铁撞竿,猛烈撞向云楼,金军高大的攻城云楼顿时塌毁,上面的金兵坠落如雨。
    这时,由厢兵和保甲民兵组建的三千后备军已在传令下赶到,一队队涌上城楼,顶替伤兵,初始的怯战很快在砍杀暴怒中消失殆尽,我不杀敌,敌必杀我!城破家必亡!杀!
    沉厚的击鼓声中,李纲陡然长笑高吟,嘶哑的声音透出热血刚烈。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宋军将士虽不懂诗中之意,却被李纲慷慨激昂的威扬大气激励,呐喊声中一次次打退金兵进攻,土黄坚墙被鲜血浸染凝成一片片刺目的褐红。
    巳时八刻,午时。北城攻守激战已将近一个时辰。
    金军在付出三千人员伤亡后,仍未进得城楼一步,进攻势头却猛烈不减;人鱼之公主成双。
    双方都杀红了眼。
    成队成队的金兵如不知疲倦的工蜂争先恐后涌上,城楼上宋军喉咙嘶哑却仍呼吼不停,似乎一停便会升起死亡恐惧,双臂本能挥舞,射箭、抛石、投霹雳球、撞击、挥枪、劈砍……
    天幕血红。
    ……
    *****
    旌旗烈舞下,大片宋骑奔驰如飞。
    马蹄击打在地面,轰鸣声中血气激昂。
    近得北城时,远远可见黑压压一片涌动的战马,自新酸枣门到封丘门,连绵数里。
    卫希颜唇角挑起笑容,金军以步兵攻城,必会将数万战马置于后方营地,如此,宋军轻骑便有了偷袭机会。
    卫希颜纯钧剑一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