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梦》第七十四章天府何在

盛世梦最新章节目录
   康熙帝一行离开岳阳,直奔重庆,刘芳在朝天门酒楼设宴为皇上洗尘,并宴请重庆道、府、州、县各大员及官吏并宴请工商界巨子。康熙帝在宴会前会见了各级官员,讲了他决心实现天下大治的打算,谈他的第一个举措是以今年口赋为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赢得满堂喝彩。接着他由四楼下至三楼,接受工商巨子的参见,宣布他的建立太平盛世的重大决定,希望商界巨子向管家学习,为实现康熙之治多做贡献。
    宴会后回到五福宫行宫,康熙帝对刘芳说:“刘芳,我每次来重庆,都感到特别亲切,重庆百姓对朝廷的举措都热情支持,衷心拥护,内心之情溢于言表,令朕极为感动。”
    刘芳:“重庆百姓是皇上移民填川举措的切身受益者,可以说,没得皇上的移民填川,便没有他们今天的好日子。当然也没有我们管家的今天。百姓当然真心拥护皇上。”
    康熙帝:“重庆百姓的支持,使我对实现天下大治更有信心;小富即安[重生]。”
    刘芳:“随着皇上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一旨意的贯彻执行,百姓盼望的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即将实现,人们会更加从内心拥护、支持皇上,说不定明年此时,全国会有几百万新生儿女诞生,比皇上实行了二十几年的移民填川还要多得多,他们的生命可以说都是皇上给的,这是积了多大的阴德啊!”
    康熙帝:“我倒没想过这点。”
    刘芳:“皇上,明天我们就准备西上了,等会,我爹要来给你诊诊脉。”
    康熙帝:“那就谢谢老神医了。”
    刘芳下去吩咐明天出行的事,管上学上楼来为皇上切脉,皇上听见脚步声,忙走到楼梯处,管上学拱手道:“楼梯上恕老臣无法全礼!”
    康熙帝亲自把管上学扶到屋里,说道:“刘芳是格格,一家人在家中随便一些好些。老神医鹤发童颜,寿眉长垂,定活百岁以上。”
    管上学:“感谢皇上御赐,皇上一路安好!万民之幸,此去西川,地近藏卫,将另是一番气候,仍需保重,让老臣先为皇上切切脉。”
    康熙先伸出右手,后伸出左手,切完。管上学:“恭喜皇上,没任何问题,西川物产丰饶,美酒所产之地,臣请皇上勿太贪杯,别无他言。老臣不打扰皇上了。”
    说完便自觉离开了。
    第二天,皇上一行便离开重庆西行。行前刘芳只用八百里加急告诉谭?,他即将随朝中一位大员来川巡视。所经之地,请他暗中派兵保护。事勿外泄。
    经几天航行,到彭州,刘芳命护卫将大炮搭上炮衣,隐蔽起来,船放慢了速度,让皇上观看两岸的庄稼。
    康熙帝:“刘芳,这已是川西坝上,即古代的都广之野。虽见着不少庄稼地,但也有大片的地荒着,这么好的地荒着,真可惜呀!”
    见有人处,康熙帝叫船停在岸边,他和刘芳前去问问百姓是怎么回事。
    走近,见是一家人在中耕锄地,刘芳对一妇人道:“大嫂,今年庄稼还不错嘛!”
    那妇人一见有人在与他说话,忙答道:“还可以吧!只是这水时断时续,令人心焦。”
    刘芳:“川西坝有都江堰管着,还缺水吗?”
    妇人:“从我嫁到这个村就是这样,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都江堰出了毛病。”
    康熙帝:“大嫂,若大一块坝子,怎么只见你们一家人呢?”
    妇人:“我们村就这么几户,十几个人。每人最多种十亩,他们那几家今天有事,走人户去了,所以只得我们一家到土地上耨苞谷。”
    康熙帝:“你们这里有没有外地移民来占地耕种?”
    妇人:“只有一户,还是从武胜过来的,都是四川人,他是倒插门,带着父母,不知算不算移民。”
    刘芳:“谢谢大嫂。我们只是随便问问。”
    说着与康熙帝回到船上。康熙帝很久没有说话,过一阵只说了一句:“看来我们应先去都江堰,看看源头。”
    船到新津。刘芳急招谭?,让他便衣来见,谭?带了两个护兵快马来到。
    刘芳:“谭?,快见过皇上;澜瑶公主!”
    谭?立即伏地参见:“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帝:“谭?,我知道你的情况,镇守川西几年了?”
    谭?:“回皇上的话,五年了。”
    刘芳:“我陪皇上来川西巡视,属微服私访,对川西情况不熟,路也不熟,让你来带带路”
    谭?:“属下遵命。”
    康熙帝:“朕下令移民填川已二十多年了,但在川西收效并不显著,不知为什么?”
    谭?:“皇上,移民告示倒是都张贴着,除此便没有什么行动了。告示上也写明,每人结水田三十亩,旱地五十亩,好象比我们川东的地还给得少。皇上,卑职是奉命驻军川西而已,不好过问其它。”
    刘芳:“你知道查大人调到什么地方去了?”
    谭?:“他原来在川西道,我们到还常见面,后来很快就调到川北道了,他临走时我为他践行。问他,你在川西道干得好好的,为什么你要到川北道?他说,现今总督有一亲戚看见川西富蔗,想来川西当道台,故查大人被总督调去川北道,他说,也好,远离这些人,图个清静。”
    康熙帝:“真岂有此理。”
    船从岷江正流进入都江堰,靠到分水鱼嘴处,一行下船,开始查看都江堰水利工程。由于年久失修,都江分水鱼嘴大量垮塌,外金刚堤受岷江冲涮,垮塌近三分之一,内金刚堤也有近四分之一没有了。内江内泥沙淤积,水流不畅,水量很小。大家来到宝瓶口分水闸门处,分水闸门虽在,但无人管理,只开了一半,正是用水时节,进水严重不足。康熙帝叫人试图提升闸门,但提升设施已坏,已失去提升效能,在这用水时节,却供不了水,康熙帝非常气愤。坐船开过来,他们又乘船往下走,外江的水渠也大量淤塞,两岸不少农家在等水。康熙帝越看越气,说道:
    “朕把这样好的地方交给他们,他们竟然如此玩忽职守,以百姓的生存为儿戏,让百姓怎样看朕。走,到成都街上去看看。”
    在城市中心有几条经营丝绸的街道还比较热闹,刘芳一问经营什么地方的丝绸,都说从下江来的,多是苏杭织的。
    康熙帝问一位老太太:“老人家,哪家可买到成都本地的丝绸呀?”
    老太太:“这里哪有本地丝绸哟?成都只有下江丝绸,织的多好,又轻软,又光鲜,那些农村乡坝儿织的东西敢拿到这个地方来买?不让人笑掉大牙。”说完便走了。
    这时走过来一位斯斯文文的五十来岁的人,康熙拱手问道:“请问大哥,成都不是有个锦官城吗,还在织锦吗?我是商人,想采购些。”
    斯文人拱手:“快别问了,否则人家笑你是傻宝,锦官城是哪八百年前的事了,在武侯祠南边五里,还看得见断垣残壁。那里莫得看头,锦城无城啊!”摇摇头,走了,随后飘来两句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哈哈哈…
    康熙帝不由得跟着念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但他却笑不起来。
    大家回到船上,心情很沉重,都江堰失修,水旱从人的平原大坝却是农夫等水的焦急眼神;锦城成都无锦,锦官城无城,刘芳问道:
    “皇上,还见督抚们吗?”
    康熙帝:“见。朕要问他们这个督抚是怎么当的。天府之国变成了农桑失业之国。”
    刘芳:“皇上息怒,你先见见他们,听听他们讲讲,如你认为有必要再谈下去就说说,如认为没有必要,就打发他们回去;陌上玥影。”
    康熙帝:“那也好。”
    刘芳:“谭?,你去督抚衙门通知他们俩人速来见皇帝陛下。”
    谭?:“遵命。”
    康熙帝吃完中饭,休息了一下,他二人才在谭?的带领下匆匆赶到船上议事厅,见皇上坐在车上面,二人连忙参拜:“微臣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帝:“坐下吧!这是兵部侍郎刘大人,”指了指刘芳。
    二人拱手对刘芳道:“幸会,幸会。”
    康熙帝:“你们谈谈四川的情况,尤其是川西的情况吧。”
    四川总督先谈,只介绍了四川的一般情况,现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税收多少。
    巡抚补充了四个道的一般情况。
    康熙帝:“说说自康熙元年以来,人口增加了多少?”
    四川总督:“自康熙元年以来重庆为首的川东道由于地近湖广,近水楼台,移民较多,约几万人,川西太远,移民较少,约一万人。”
    康熙帝:“你们知道都江堰的近况吗?”
    巡抚:“知道、知道,清明踏青还去朝过二王庙,江水照进,渠水照流,农田照灌,没发生什么情况。”
    康熙帝:“还有人在织蜀锦吗?”
    总督:“还织那个干啥?人家下江丝绸多漂亮,乡坝儿那些土丝绸谁要?”
    刘芳提醒:“皇上问的是蜀锦。”
    巡抚:“我们上任后还没听说过那的在织锦。”
    康熙帝:“我问完了,你们回去吧。”
    二人下船而去,刘芳叫谭?送他们下去,一会谭?回来,刘芳问道:
    “他俩下去说了什么?听到他们在笑。”
    谭?:“他俩离船后,总督说:原来问这几个问题,就随便编点就糊弄过去了,巡抚说:皇上也莫过如此,好骗得很,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他以为我听不到,我们练功的人,他再小声只要认真听,就听得到。”
    刘芳:“这二人看来不是教育教育的问题了。”
    康熙帝:“那是的。刘芳,我们该回去了。”
    刘芳:“是。”
    康熙帝:“看来四川这个地方不换掉几个人便不可能恢复昔日的样子,更谈不上助我实现天下大治。”
    刘芳:“皇上心目中有人选了吗?”
    康熙帝:“还没有,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总无结果,你能不能帮我考虑,如果要你来开发川西,这些人应是你很熟的人。”
    刘芳:“依臣考虑,云贵总督刘汉章皇上是很了解的,任云贵总督多年,可调任四川总督而查礼贤历任过川东、川西、川北道三道道台,对四川很熟悉了,可提为四川巡抚;谭?,值守四川也好些年了,可升为四川提督,而且都是相互熟悉的老朋友,与我们管家更是熟悉,了解我们的开发方式。”
    康熙帝:“刘芳,你的建议很好,可以考虑,回京后就处理这个问题;穿越之我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