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梦》第六十四章威震北疆[3]

盛世梦最新章节目录
   教训。我决定暂留黑龙江,隐蔽观敌,当罗刹国大军回驻雅克萨时再给予致命一击。”
    傅联璧认为刘芳的考虑是对的,决定与他继续留下来,刘芳先将舰队后撤,然后趁黎明将舰队悄悄开到一个叫马头的地方,进入一条支流隐蔽起来。这里距雅克萨很近,刘芳派了一队人严密注意雅克萨的动向。几天后大将军奉召回守京师。
    这距雅克萨之战才十多天,罗刹国尼布楚统领乌拉索夫将军急派哥萨克骑兵七十人窜到雅克萨侦查,确认清军已撤走,此处空无一人,八月,两千多俄军又窜到雅克萨,在原地破败围墙的基础上再筑土墙,妄图长期驻守。随即运来大批的武器弹药,以及大量的军需品、粮食、军装和军饷,一幢一幢的房屋建起来了。到九月初快收庄家时就建成了。这次是托尔布津带队驻守,任什么雅克萨统领。
    刘芳得悉这一情况后,觉得再战雅克萨的条件已经成熟。因为雅克萨就在呼玛县,他带着岳氏三兄妹、金龙及芙蓉,乔装打扮,亲自潜行到雅克萨隐蔽侦查,发现托尔布津并未吸取教训,北、东、西山坡上仍不设防,新得的十多艘兵舰仍停在南门,除几个哨兵仍无更多的人值守,仅有的几门大炮仍放在南门;调教各路童养夫。既然一切照旧,刘芳打法也依旧。
    得悉情况后,刘芳决定立即行动,攻击舰打头,刚转过南面山湾即轰塌了南墙,打掉了守城的大炮,强行冲了过去,夺取了托尔布津的的战船,没有大炮,托尔布津没有还手之力,没有战船,托尔布津成了瓮中之鳖。清军火炮队再次控制雅克萨北面、东面、西面的山头,清军的散弹火炮可打到城里任何角落。随即下令向城内猛轰,这次托尔布津再没那么幸运,一颗散弹在他身边爆炸,腿被炸断,流血如注,虽经军医止住了血,第二天后便化脓不治,第九天便一命呜呼。
    接连不断地炮击,俄军死伤越来越多,坏血病蔓延开来,又增加了死亡的数量,尼布楚统领乌拉索夫,得知这个情况,立即飞奏彼得堡,要求让他们的人撤出,愿意与大清谈判。这时,皇上才知道刘芳不仅没撤而且还打了大胜仗。康熙帝下旨告诉刘芳,罗刹国保证永远退出黑龙江,退出雅克萨,新任黑龙江将军即将派人来雅克萨戍守。刘芳才让剩下的罗刹军空手撤回罗刹国境内。清军搬走了大量的战利品,拖走了所有俘虏的战舰,从老路撤回撤回刘公岛,将缴获品清点好后,带着金银财宝和一只小炮舰回到北京,向户部交了缴获的的几箱金银珠宝,送大将军一只小炮舰作为他的坐舰,并将缴获的托尔布津的指挥刀送给大将军作纪念。
    刘芳进宫去见皇上,三呼已毕,皇上赐坐。康熙帝:“这次能顺利签订尼布楚条约你起了关键作用。”
    刘芳:“皇上过奖,皇上御驾亲征,对将士是莫大的鼓舞,将士用命,致有此结果,如有什么功劳也应是全体将士的。皇上,我在缴获物中,有几封罗刹国沙皇阿厉克塞·米哈尔诺维奇的亲笔信,由此可见罗刹国吞并我黑龙江流域的野心由来已久,昭然若揭,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只是说明现在,不代表未来,我大清仍需常备不懈。”
    康熙帝:“你说的对,应常备不懈,就黑龙江的防务你有什么具体设想?”
    刘芳:“我想帮黑龙江将军建一支小水师,让它经常巡游在黑龙江。从这次缴获的敌舰中就可以组装一支了,只是新任黑龙江将军我不熟,不好联系。”
    康熙帝:“这简单,让他直接与傅大将军联系,就找得到你了。”
    刘芳:“难就难在他必须招一批黑龙江一带的人当兵,再派到刘公岛来学开炮舰,学操炮,我的人不仅没有多的支援他,而且基本上都是南方人,不适应黑龙江极寒的气候。”
    康熙帝:“这我当然要跟他说。刘芳,这次你缴获多不?”
    刘芳:“不如以前,计有军舰三十艘,这我准备用来组建黑龙江船队,另有大炮二十二门,亦准备放在黑龙江沿线,增加驻军威力,另缴获一箱金卢布,三箱银币,正与皮埃尔联系,看能不能换?弹。另有几箱金银珠宝已上交户部。”
    康熙帝:“前几天有几位外国公使来递交国书,我问他们国家的水师情况,他们说,他们不叫水师,他们叫海军,有的如英吉利叫皇家海军,他们叫海军的头叫司令,是上将军衔。我说我们也有上将军之称,是对将军的一种荣誉性称呼,他们说他们是海军的最高军衔,不是荣誉,是一种职称,这跟我们是不同的。”
    刘芳:“谢谢皇上,但这样副作用太大,全国只有傅驸马,多次任大将军,故获大将军之称,他功劳在那里摆着,也可称镇国大将军,如果再冒出来个仅次于他的上将军,而且是个女的,这在高级将领中会引起波动,不利于朝臣之间的团结。我是商人,皇上将外城东南角给我,就是对我的奖偿,不就是我有功嘛,所以大家接受了这个事实。皇上,我给你在那里留了块地,准备给你建另一个处理朝政的行宫,你可闭门理国政,开门见百姓,比如对百姓的一些事的处理,行不行,开门你就可找个百姓问一下就解决了。我知道皇上愿见也不怕见百姓的,所以就做了这个打算。皇上觉得可以不?”
    康熙帝:“可以,可以,百姓认可的事我心理也踏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