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传说》杀人灭口(五)

武林传说最新章节目录
   郑太医哼都没有来得及哼一声,就一命呜呼了。
    朱厚照和太后,也不去看一眼马车里的王之风尸体,将屋里的东西全部码在马车周围,点燃火,待火势起来后,才打开房门跑了出去。
    侍卫和太监看到他们跑出来,又见屋里火苗熊熊,连忙跑过来问:“皇上,太后,没有吧?”
    “没事,里面着火了。”朱厚照说。
    侍卫和太监要去救火,朱厚照道:“算了,不用救火,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大家守着不要让火烧到其它的地方去就行了。”
    “是。”侍卫和太监见皇上和太后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心里都十分感激,哪里还能想到其它的事情。
    直到大火将这幢房屋和里面的东西全部化为灰烬,朱厚照和太后才离开。
    杨德勇没有回到杨府,杨一清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是不得安宁。天将擦黑时,宫里来了一个太监,传太后诣旨,说宫中起火,杨德勇不幸丧身火中,皇上已下旨,安抚杨德勇家人。
    “杀人灭口。”杨一清脑袋里闪出这四个字,他不敢耽搁,急匆匆地坐上轿子,跑到了李东阳府上。看小说就到..
    “李大人,不得了了。”
    “你呀,总改不了急性的毛病,天又没有塌下来。”李东阳道。
    “杨德勇在宫中意外遇上火灾,烧死了。”
    李东阳笑道:“你都说了是意外,还大惊小怪干啥?”
    “也太意外了吧?”
    李东阳看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说:“什么样的意外不是意外?哪有太不太的?”
    杨一清忽然道:“原来你早就知道会出意外?”
    “老夫可不是神仙,也算不出谁会出意外,谁不会出意外,不过,既然是意外,出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足为奇嘛。”
    “难道你就不怕?”
    “有什么好怕的?驸马能出意外,杨德勇能出意外,你我出点意外又有啥稀奇?”李东阳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既然卖给帝王家了,有什么还你我自己的?”
    “真是伴君如伴虎呀!”杨一清无可奈何地摇头苦笑。
    两人喝无精打采地喝了几口茶,杨不清问:“李大人,你说,驸马爷是不是冤枉的?”
    “也不存在冤不冤枉,皇家的事比天大,皇上说你对,你不对也对。皇上说你不对,你对也不对。”李东阳说。
    “那这天下哪还有公理和王法?”杨一清道。
    “公理和王法?什么是理?什么是法?皇上说出来的就是理,就是法。要不然,哪有开金口一说?”
    杨一清不服道:“我们自小所读的圣贤书,那不都成了骗人的玩意儿?”
    李东阳看了杨一清一眼:“杨大人,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都还参不透呢?圣贤之书,是人之安身立命的根本,哪会有错?但是,这是对普通人而言。对皇家,那是不能照搬圣贤书的。”
    “李大人,你越说,我可越不懂了。”杨一清说。
    “这有什么难懂的。说个最简单的吧。圣贤书上要天下百姓都遵守祖制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就要天下大乱。但是,当今皇上,他就不遵守祖制和规矩,祭祖时,不按礼部提出的祖先遗制,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完全不成章法,我们这帮老家伙劝他,他心情好时,把冷落在一旁,理也不理。心情不好时,还要变着花样整你,行为作派全不是九五之尊的样子,你能拿他怎样?”李东阳说。
    “如此说来,这朝中是没法呆了。”杨一清道。
    “没法呆,也得呆。”李东阳斩钉截铁地说。
    杨一清一愣:“为什么?”
    “你我不呆在朝中,难道还想让刘瑾那样的乱臣贼子再次掌权,祸害百姓?”李东阳说,“再说了,在这非常时期,你我真要提出告老还乡,只怕我们真的要和驸马、杨德勇他们一样了。”
    “这走又走不得,留又留不得,真是难死人了。”杨一清愁眉苦脸地说。
    “车呀到呀山的那个前哎,自呀自有路,水呀到呀渠的那个成哎,自呀自开沟……”李东阳居然扯起破锣一样的嗓子,喝起戏文来,一幅悠闲自得的样子。
    “李大人,下官真是服了你了。看来,你做人已经做成精了。”杨一清佩服地说。
    “忧忧愁愁是一天,欢欢喜喜还一天,何不学那叫花儿,唱着曲儿去要饭,且将忧愁变欢喜,快快活活每一天。”李东阳还是用破锣嗓子唱道。
    “李大人,恐怕哪一天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你都不会愁眉苦脸啊。”杨一清道。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是祸躲不脱,躲脱不是祸。既然躲不过,何必要去躲?”李东阳说完,又眯起双眼唱道,“何不学那叫花儿,唱着曲儿去要饭,且将忧愁变欢喜,快快活活每一天。”
    “何不学那叫花儿,唱着曲儿去要饭,且将忧愁变欢喜,快快活活每一天。”杨一清回味半晌,也扯起嗓子跟着唱起来,边唱边起身离去,招呼也不跟李东阳打一个。
    相安无事地过得几个月,这一日上朝,朱厚照突然道:“众爱卿,驸马已经去江浙几个月了,还没有得到奏报,不知道那里的敌情如何,朕有些放心不下,准备派杨爱卿去看看那里的情况。如果敌势并不盛的话,就传朕旨意,撤销敌防部吧,将那里的防务还是交给边军去办。驸马回朝,另行任用吧。”
    “微臣遵旨。”杨一清心道,终于轮到封我的口了。不过,他此时却显得十分平静。
    下朝后,李东阳磨蹭到杨一清身边。
    “杨大人,你一路小心些。”
    “你不是说,是祸躲不脱,躲脱不是祸。既然躲不过,何必要去躲吗?听天由命吧。”杨一清苦笑道,“还请李大人今后多多关照下官子孙才是。”
    李东阳笑道:“杨大人此行如果真的回不来,下一个肯定轮到的,就是老夫了。老夫又如何能关照杨大人亲眷?哈哈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