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传说》翰林院遭难(二)

武林传说最新章节目录
   二
    “另一怪是霸州外的野地里,经常无缘无故地烧起一把火,开始大家都以为是鬼火,后来发现野地的缝隙里,有一股气冒出来,如果有人不注意将火星子溅到到那气上,气就会燃烧。在大热天,因天干物燥,加上太阳高照,野地里枯萎的野草也会燃起来。”王之风道。
    小皇帝道:“这第二怪却不如第一怪有趣,王爱卿,你那天陪朕去看看。”
    “好呀,皇上,把老神仙费元理叫来,让他给皇上测测什么时候是出行的黄道吉日,微臣就陪皇上去。”
    “好啊,那你马上传费元理觐见。”小皇帝道,突然他象想起了什么,问刘瑾道,“朕差点忘了,昨天朕叫你传费元理,怎么最后没有音信呢?”
    “皇上,奴才昨天去翰林院,正巧发现一批翰林在妄议朝政,说当朝不如前亡朝,于是,奴才就抓了几个议论最凶的,正在调查,就把皇上交待的事给耽误了。”刘瑾道。
    “秀才嘛,难免要讲评时政,只要不聚众造反,刘总管你就不要过分为难他们,给点教训就行了。”小皇帝道。
    “奴才尊旨。”
    王之风带着李无飞重新回到太和殿。
    “老神仙,朕准备出京一趟,你给朕测测什么时候可以出行?”
    “请皇上赐一字。”李元飞道。
    朱厚照从龙案上拿起笔,写了一个“霸”字,王之风知道写的是出行地霸州,刘瑾将字幅递给李元飞。
    李元飞看了一会儿,摇头道:“此行的目的地,找不出好日子。”
    “什么意思?”
    “皇上,这个字上面是个雨,下面一个革字和一个月字,月是代表时间,革是除去,开革的意思,那就是说没有好的日子。”
    小皇帝道:“难不成朕这一辈子都不能到朕想去的地方?”
    “那倒也不是,只是眼下有阻碍。”
    “眼下有何阻碍?”
    “皇上,人为什么要流泪呢?”
    “朕的出行与人流泪有关系?”
    李元飞道:“人伤心则泪流,天伤心则雨下……”
    小皇帝笑了:“老神仙,朕叫你测的是出行的日子,你东拉西扯,一会儿是人流泪,一会儿是天伤心,与朕问的事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的。皇上,请听老朽慢慢道来。”李元飞不紧不慢说,“皇上的这个字,上面就是一个雨字,雨,代表的是天伤心,天伤心才要下雨。这天伤心是因为天底下有冤屈发生,老天看不过眼才流泪的,这就阻碍了皇上出行。”
    “什么冤屈能阻碍朕的出行?总不会是民间有两口子打架,妻子挨了打,惊动了上天?”朱厚照取笑道。
    “那怎么会呢?如果老天爷为两口子打架的事都要伤心一回,只怕老天爷的眼睛每天都是肿的。”李元飞笑道。
    “那是怎么一回事?”小皇帝也笑了。
    “大凡老天爷伤心,一是有人受了天大的冤屈却伸冤无门,老天爷看不过去了,要为他伤心流泪。前朝有一出戏叫《感天动地窦娥冤》,皇上看过?”
    “看过,看过,斩窦娥时,老天为她的冤屈降下六月飞雪,后来还是她老子窦天章为她伸的冤,果然有道理。”小皇帝喜欢看戏,当然记得这出戏。
    “第二是受冤屈的人多了,怨气浓烈,影响了老天爷的情绪,他也要流泪。”李元飞道,“老天爷心情不好,才不给皇上吉日。”
    “原来如此,是哪个王八蛋给朕惹事生非,王爱卿你叫都察院给朕查查,着即回报。”小皇帝道。
    “微臣尊旨。”王之风领旨。
    东厂牢房。
    其实不是真正的牢房,只是东厂用于临时关押所谓人犯的地方。
    被刘瑾所抓的二十多个翰林,一个个皮开肉绽。
    刑房中,刘瑾坐在桌旁,一个小太监站在他身后,两名东厂缉事恭敬地站在旁边。
    “厂公,开始了吗?”一名缉事问。
    刘瑾点点头。
    “带人犯。”一个缉事大声叫道。
    很快,一个翰林被两名厂卫架了进来,到了刘瑾面前。
    “还不拜见厂公?”一名缉事喝道。
    那翰林头一昴,傲然而立,瞅也不瞅刘瑾一眼。两个厂卫将他的头扭向刘瑾,拿住他的双手向下按。那翰林被按得跪在地上,双眼怒视着刘瑾。
    “你们为什么要替前亡朝翻案?”刘瑾尖细着嗓子问道。
    “呸!”那翰林吐了他一口,并不答话。
    刘瑾也不生气,说:“你只要好好悔过,本督是不会为难你的,毕竟我们大家都是在为皇上效忠嘛。”
    “我无过可悔,悔什么过?”那人道。
    “你们支持谈清,谈清在替前亡朝翻案,你们也就是在替前亡朝翻案,还说无过可悔?”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谈翰林并不是在替前亡朝翻案。”
    刘瑾道:“他说前亡朝比本朝好,还不是在替前亡朝翻案么?”
    “谈翰林只说前朝未必每样都比现在差,现在未必每一样都比前朝好,谁说这是替前朝翻案了?你断章取义,整我们,难道我们不知道吗?”那翰林大声道。
    “你知道什么?”刘瑾笑眯眯地说。
    “都是因为我们平时见了你没有叩头跪拜,你道我们真的不知道?妄想嫁祸给我们。”
    “呵,按朝廷惯制,你们见了本督自然也该叩拜施礼的,本督自讨并未得罪你们,你们为什么不叩拜呢?”刘瑾非常想知道答案。
    “哼,一个阉人,斗大的字都识不得几个,只不过凭着溜须拍马才得到圣上的信任,想叫我们跪拜,那岂不是侮辱斯文?”那人笑道。
    “大胆。”一个缉事挥鞭抽向那人,那人身上顿时出现了一道大红血痕。
    “好好,打得好,再来。”那人大叫。
    “你不怕痛?”刘瑾慢条斯理地问。
    “本官死都不怕还怕痛?有种你就打死我。”
    “你想我打死你,死后博取一个好名声吗?”刘瑾问。
    那人不再搭理。
    刘瑾轻微动动下颌,两名缉事和厂卫就将那翰林打得死去活来,眼见再打就要要了翰林的命,刘瑾道:“拖下去,换一个。”
    换上来的人仍然与之前那人一样,任刘瑾和厂卫怎样威逼利诱都不肯认输屈服,那人又被拉了下去。
    “这些人都是这样的吗?”刘瑾皱起眉头。
    “回厂公,大都差不多。”一人回道。
    “我到要看看读书人的骨头是不是铁做的。”刘瑾道,“带谈清。”
    谈清被带上来了,他的情形与其他翰林并无二致。
    “谈翰林,你说说,为什么不屑与本督同姓?”
    谈清自讨不能活着逃出刘瑾的魔爪,也就不管不顾,道:“你这奸贼,祸国殃民,不得好死,比宋朝秦桧还恶毒,我自不屑你这恶贼同姓。”
    “好,好,骂得好,你不怕死,本督就成全你,也不打你了。”刘瑾道。
    谈清没有想到刘瑾居然让他少受皮肉之苦。
    “你不是骂本督为阉人吗?本督会将你家中男子全部象本督一样割去,充入宫中为奴。女的吗?”刘瑾想了想指着厂卫道,“全部赏给你们为官妓,当然了,那些又老又丑的女子,送给窑子做杂役。”
    “你这万恶的阉人。”谈清大喝一声,咬舌自尽了。
    刘瑾笑笑道:“谁说他们骨头硬,还不是被本督几句话就吓死?太便宜他了,死得这样快。”
    “厂公英明。”几个手下媚笑道。
    “再去挑几个骨头最硬的过来,顺便把他们最心疼的儿女或妻妾也挑一两个来。”刘瑾道。
    “是,厂公。”两名缉事立即应声而去。
    过不多时,又一名翰林被带进来,这人三十多岁,神情傲然。
    “你叫什么名字?”刘瑾问。
    那人不答。
    “厂公问你,你是耳聋还是嘴哑,怎么不说话。”一个厂卫吼道。
    “你不屑与本督说话是不是?”刘瑾又问。
    那人还是不答话。
    刘瑾没有理他,自顾自地喝茶,仿佛在等待什么。又过了一阵,一个缉事进来,在刘瑾耳边悄悄说了几句,刘瑾道:“带上来。”
    一个十五六岁的清秀姑娘被带了进来,“你们抓我干什么?我又没有犯王法。”
    突然,那姑娘见到那个翰林,叫道:“爹爹,你犯了什么事呀?妈妈和家里的人全部都被抓了。爹爹,你救救我呀,我不想坐牢。”
    那翰林还没有来得及答话,那姑娘就被拉到刘瑾面前。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刘瑾笑眯眯地问。
    “回大人,小女子谢忱晨,你是这里管事的么,我爹爹犯了什么法?”
    “你爹爹犯了罪还连累你们,你说他该不该死呀?”
    “大人,请你饶了我爹爹,我给你磕头了。”
    “晨儿,你要给他磕头,爹爹没有犯法,是他冤枉爹爹的。”谢翰林对女儿说,“晨儿,你怕死不?”
    “爹爹不怕死,晨儿也不怕死,爹爹,这位大人为什么要冤枉你,我们和他有仇么?”
    “有,是国仇,不是家仇,这奸贼祸国殃民。”谢翰林道。
    “呸,原来是个奸贼,我不求你了。”那姑娘正色道。
    “好,很好。”刘瑾道,他问厂卫:“你们说,这姑娘长得还可以吗?”
    厂卫不知他的意思,不敢回答。
    刘瑾又道:“要是你们看得起,现在就赏给你们,就在这,当着她父亲的面。”
    一个厂卫听了刘瑾的话,上前一把撕下那姑娘的衣服。那姑娘吓得双手抱住自己的身体,大叫:“爹爹救我,爹爹救我。”
    “你们这些遭天打雷劈的畜生,你们快住手,住手。”谢翰林双手被?在柱子上,动弹不得,嘴里不停地大叫。
    厂卫没有理他,三把两把就把谢忱晨的衣服全部脱掉。
    “救命呀,救命呀,爹爹快救我,爹爹……”谢忱晨声嘶力竭地大声呼救。
    “叫,喊,你叫得越大声,厂卫越兴奋。”刘瑾变态地看着谢姑娘雪白的*说。
    “刘瑾,你这个遭天杀的,你快放开她,放开我女儿。”谢翰林眼中喷出万丈怒火。
    “你不是不屑和我说话的么?你求我干什么?”刘瑾笑眯眯地说。
    “啊……”谢忱晨一声惨叫,声音极度的屈辱,极度的痛苦,极度的悲愤。
    “刘公公,刘总管,我给你磕头,求你放了我女儿,求求您了。”谢翰林见两个厂卫把他女儿手脚分开,按成一个“大”字,一个厂卫正爬在她身上蹂躏着她,忍不住求饶道。
    “你现在不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