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夫君锦绣妻》第二十章付之一炬?

风华夫君锦绣妻最新章节目录
   何少白,辽城神秘的金面将军,年纪不祥,出身不祥,只知道之前是皇上身边的侍卫,之后,偶然间随林少康出征后立下大功,之后,便又被皇上给调回了宫里。
    皇上亲自考校了其一番后,命其驻守边关。
    两年后,何少白一次大战中受了轻伤,面部容貌被毁,皇上体恤其为国之忠心,故而,亲自下令,命工部精心打造了一顶金色半遮面的面具,以供其佩戴。
    自此之后,何少白但凡是出府入军,必然是要戴上这面象征着他的功勋,和皇上对其恩宠的面具。
    何少白驻守辽城,已非一日两日。多年来,辽城这里,也是安然无虞。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辽城与千雪国相邻,而近些年来,千雪国一直也是趋于和平,偶尔有些小的摩擦,倒也不必大动干戈。
    而先皇将何少白驻守在这里,其目的就是让其将这一带的边防整治平顺,另外,之前辽城一带的匪患猖獗,而何少白年轻气盛,由他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而先皇的眼光也果然独到,何少白到了辽城之后,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大动作,不肖两年,便将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早先辽城驻军的士气低迷,每日在军中训练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半个时辰。更甚至于,军中酗酒成风,说是十万大军,可真要是上了战场,只怕连一万人的战斗力也不一定有。
    这也正是先皇由此来磨砺何少白的一个机会。之前,这里的将军,则是直接就被先皇给下令杀了。
    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那位将军实在是有些不像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何少白一点儿压力,若是做不好,那么,他的下场,又能好到哪儿去?
    好在何少白没有让先皇失望,短短几年,给紫夜的安稳,提供了极大的保证。
    因为何少白无亲无故,据闻原是一名战后的孤儿,具体是谁家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在其幼时,便进入了专门为皇上挑选暗卫的阵营之中。
    几番生死劫历之后,何少白最终被挑选出来担任皇上的御前侍卫,并没有负责暗中的事务。不过,他所效忠的对像,除了皇上,就是暗卫统领了。
    所以,新皇对于何少白这里,可是放心的很。
    现在皇室暗卫已经完全地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登基半年,花在掌控暗卫的时间,已是超过了两个月。
    暗卫之中,自然是有着先前先皇的死忠者,也明白先皇的真实意图,可问题是先皇没了,如今四皇子又失踪了。
    在新皇下了命令诛杀了十余名暗卫之后,终于,整支皇室暗卫之中,再没有一个人敢不服从于新皇的管制。
    像是何少白这样处于明面儿的将军,那么,在皇上看来,他就更好掌控了。
    身分、地位、权利,这些东西,既是皇上对他的恩赏,同时,也将成为他致命的弱点。
    何少白几乎就没有什么考虑,直接就对新皇表明了忠心。
    肖云放在派人仔细地询问过他之后,为了能让他更好地为自己所用,有心下旨将静国公府的嫡女,许配与他。可是奈何现在天下的臣民都还在为先皇守丧,民间一年内是不许嫁娶的。所以,他便只好先将这个话透给了何少白。
    而何少白也没有回复任何的不愿意,只是沉默,也算是表示接受了。
    太后对于肖云放的做法,没有任何表示,桑丘家的女儿,嫁给一个将军,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虽然对方不是什么世家名门,可是这个年纪,能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就坐到了这个位置的,显然并非是什么等闲之辈,所以,还算是勉强满意的。
    梁城的局势,似乎是在慢慢地稳固、平静。
    长平王府的世子和世子妃对外一直称病,就连生下了小公子这样的大事,也一直不曾庆祝,自然是引得许多夫人小姐们猜疑。
    有的说,莫不是云浅夏难产病故,穆世子深情难舍,所以也一并去了?
    也有的说,许是云浅夏生子之时伤了身子,需要静养,穆世子向来是宠妻如命,说不准,就是在跟前亲自照料呢。
    还有的说,长平王府一直未曾传出喜讯,难不成,是云浅夏腹中的孩子没保住?
    相较于其它的猜测,云府和定国公府,倒是一直表现得很是淡定。
    起初,云氏和程氏也多次去到了长平王府,可是每每不得见两人,只是由王妃负责接待,只说是穆流年带她去了外面养胎,不喜被人打扰。
    而到了后来,浅夏生了,凤凰山也以云苍璃的口吻,给云氏这边送了一封信,大意就是说浅夏母子平安,只是浅夏的身体略有些不适,需得静养一阵子,这才让云氏和程氏都安了心。
    云家老太太得知浅夏生子,自己做了曾外祖母,心中大悦,不过,在得知他们是在凤凰山时,还是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长平王妃也亲自上门,将穆流年的意思大致说了一遍,如此,三家达成了共识,对外,无论是别人如何猜测,如何旁敲侧击,都只说是浅夏正在调理身体,至于孩子,则是只字不提。
    就连太后问及长平王妃,她也只是淡淡几语带过,说是孩子现在的身体也有些弱,所以,为了孩子考虑,不想再有人问及此事。
    太后也明白长平王妃是有何顾虑,想到当年她的长子早殇,后来总算是又有了一个穆流年,却又小小年纪,身中剧毒,同为母亲,她自然也是能体会到这种无奈和痛苦的。
    劝慰了几句之后,也没有再说别的,只是吩咐了后宫之中,再不得随意议论宫外世家之事,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并且,还以妇德者,当少言为佳这样的话来训诫各宫的主子们。
    宫里的哪位妃子不是人精似的?
    知道太后才刚刚召见了长平王妃,接着就放出了这样的话来,自然也猜到了几分太后的意思,所以,再偷偷地给宫外送了消息,如此,这梁城关于长平王府的各种猜测和议论,才渐渐地少了。
    长平王府的行事愈发低调,连长平王也是极少上朝,如此,人们对于长平王府的关注,也就愈发地少了。倒是赵家,最近一直是好、坏消息不断。
    赵妃有孕,身怀龙子,这对赵家来说,自然是好事一桩。
    赵妃腹中所怀的,可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若是个皇子,那可就是皇长子了,这身分,自然就会不一样。而赵妃,也将会母凭子贵,说不定,就能问鼎皇位的宝座。
    退一步说,就算是赵妃所怀的是一名公主,那也无妨,至少也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能诞下皇嗣,赵妃怎么说,也是比别的女人强,自然也是要晋升一个位分的。
    论说,赵家有这样的好事,赵爽一家,自然是该着喜气洋洋。
    可是事实却非如此。
    自从赵爽得知女儿有孕以后,便一直警告府内上下,行事务必要低调,万万不可有任何的闪失。越是这个时候,赵府就越是不能有半点的差错,从而影响了赵妃在宫中的地位。
    赵夫人自然是明白夫君的意思,就连老太爷也是三令五申,任何人不能在这个时候出岔子。赵家的旁系长辈,也都被老太爷特意叫来,叮嘱了一番。
    只是赵家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先是曝出了赵夫人虐待府中小妾的丑闻,再是赵子玉在外头的酒楼中,与人起了争执,竟然是对人动手,将人给打伤了。
    虽然是伤得不重,可若是经过了某些人的刻意渲染,自然是给赵府增加了一些极为负面的影响。
    赵爽虽急,可也是大理寺卿,久居官场,直接下令将赵子玉给关进了祠堂,不到一月,不许出门。还特意亲自去了一趟国子监,向先生告了假,随后,又亲自备了厚礼,前住被打的那位年轻人家中,好话不断。
    被赵子玉打的,也不过就是一介四品官儿的儿子,对于赵爽来说,那就算是一个小吏,看到大理寺卿竟然是亲自上门赔礼,自然是千恩万谢的样子,非但是没有维护自己的儿子,反倒是一个劲儿地说是自己的儿子不对。
    这样的态度,让赵爽放心了不少。
    赵爽上门赔礼,选的是前晌,街头巷尾,正是热闹之时,这一幕,被人看到,再加以引导,自然而然地,便成了赵公子虽然是行事不当,可是赵大人却非是一心护犊之人,所以,才会亲自登门赔礼。
    赵爽的做法,倒是很快就将赵家的声誉给恢复了不少,只是,赵家的事儿,似乎是一波接一波的出,一直就没有消停过。
    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赵家的各路消息,基本上是占满了梁城大小酒楼茶肆之中。
    说起来,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儿,不过就是一些八卦的小消息,可就是这样的消息,看似不是什么大事儿,却是最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的。
    小百姓们,太大的事儿,自然是不敢高声议论,能让他们顺利地吐出自己一些看法的,无外乎也就是这些小事儿。
    赵爽虽然是恼火,可是却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因此就让衙役们拿人吧?
    别说百姓们没犯法,就是真犯了法,还有一说,法不责众呢,他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将事情闹得更大?
    如今皇上虽然是有心扶植赵家,可是谁知道皇上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
    毕竟,赵家之前所效忠的是先皇和四皇子。
    赵爽心里头没底,能做的,也就只是让夫人严厉治家。同时,再让人开始在自己府邸内彻查,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在搞鬼。
    他可不相信,像是这种家长里短的事儿,若是没有人故意往外捅,会闹得人尽皆知了。
    赵爽在听完了夫人对自己的回禀之后,眉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然后摇摇头,“似是这样的下人,若是搁在了平时,打杀了也不算是过分。可现在我们赵家正是多事之秋。夫人还是要小心一些处理此事。”
    赵夫人点点头,“是,老爷。您放心,妾身心中有数。”
    次日,赵夫人便将几个下人发落到了庄子上,而府上也病故了一位老奴。这种小事,自然是不可能会引起外人的关注。
    而被贬去了城外庄子上的那些人,则是都被灌了哑药,但凡是识字的,没过几天,便都没了命。
    赵爽一连数日,让人仔细地观察着外头的动静,看到这次的事情,果然是再没有引起外人的关注,这才松了一口气,一连几个月的不消停,还真是让他有些恼火了。
    如今见稳当了,这才有心思安安静静地想一想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
    同时,赵爽也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当初相助于容妃,就等于是与太后和皇上做对的,这在皇上心里,到底是否留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