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第一秘书:领导亲信》机关男绯色官途(552)

省委第一秘书:领导亲信最新章节目录
   我的一个电话交谈之后,毛晓东算是同意了这两家公司联合的事情,只要东钢和岭南钢厂双方拿出合作的诚意来,我相信这次的收购还是很有把握;我喜欢上你怎么办。真要两家公司合作成功了,这岭南钢厂就可能被这次的收购彻底的改变,借助东钢这样一个大的平台呈现崭新的一页。
    我把这个消息给胡朝阳说了,胡朝阳听了以后很高兴,说是解决了东钢集团想要收购岭南钢厂的一个障碍。只要政府不出面干预,这次他们公司是有可能和岭南钢厂达成合作。
    可我又好奇,东钢集团的情况我很清楚,现在刚完成对岭东水泥厂的收购,这就是好几个亿,如今要让东钢集团再拿出十多个亿的现金去收购岭南钢厂,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现在的东钢集团也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来。
    东钢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十多个亿从哪里来呢,我对资金的来源是很感兴趣。但胡朝阳既然做出了这样一个想法,那肯定是有他的办法,这十多个亿的资金说不定胡朝阳已经有了他的打算。
    把消息告诉了胡朝阳之后,我就好奇的问他。
    “胡总,这收购岭南钢厂起码也得十多个亿吧,现在你们东钢集团还能拿出这么多现金吗。”
    “秘书长,这个事情我已经想好办法了,只要有机会能够把岭南钢厂给收购了,钱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我可以从海外市场想办法。”
    “我相信胡总有这样的能力,之前我也给毛市长通了电话,毛市长现在也赞同岭南钢厂做强做大,能够找到东钢集团这样一个更大的平台,这是好事。胡总,你要是有心想要收购岭南钢厂,那你就抓紧时间和岭南钢厂的管理层接触一下吧,能不能谈成是你们双方的事情。”
    “秘书长,这件事情就感谢你的帮助了,等我把岭南钢厂收购的事情给办好了,那我得好好的请你吃一顿饭。”
    “行啊,我期待着你的这顿大餐。看来,你对岭南钢厂是早就盯上了,说不定十多个亿的资金也提前准备好了吧。”
    “提前倒是没有准备,不过,只要我们和岭南钢厂的谈判进入到了实质阶段,这资金的问题就不难解决,国外一些投资机构早就想要投资我们东钢集团,愿意给东钢投资二十个亿来扩展项目。”
    “胡总就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啊,项目还没有谈成,上十亿的项目资金就提前找到了,人才就是人才啊,我们东平省需要的就是胡总这样的资本高手。”
    “秘书长,你也不要给我戴高帽子啊,我们做企业的,也需要你们政策的支持。东钢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团队,是政府和我一块努力的结果。现在我们的下一步目标,就是把东钢集团做到更强更大,成为钢铁行业的领导者。”
    “对,要有这样的宏伟目标,我赞同你们东钢对岭南钢厂的收购计划。”
    “有了秘书长的支持,这次的收购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祝你们的这次收购谈判顺利啊,胡总,那我就等着你请我的这顿大餐。”
    胡朝阳这次收购岭南钢厂的十多个亿,他竟然是真的有了办法,这一招,依然是靠资本运作,胡朝阳还是想从股市上做文章。想要通过东钢这样一个平台来融资十多个亿,这不是什么难事,也能轻易的做到这一点。
    胡朝阳给我透露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个消息以后,没过几天时间,我就从小道消息得知,胡朝阳计划中要收购岭南钢厂的十多亿资金并非来自海外,而是通过东钢集团,依靠东钢集团增发来融资十五个亿。
    我猜测胡朝阳是想通过股市来融资,没想到胡朝阳还真是在打这个主意,想到了依靠股市增发的事情。靠着增发融资收购岭南钢厂,这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可清楚内幕的人就明白,这明显的就是一大利空,如果这样一个消息公布出来的话,东钢集团的股价很可能继续下跌。只是,不知道胡朝阳会选择什么时候去发布这样一个增发公告,他和我打电话的时候,竟然也没有提到自己的这个想法,看来,在增发的问题上,胡朝阳打算把我也给隐瞒住,好在我提前从一些渠道知道了这消息来源;花未落。
    我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也只能装着不知情,一旦我出面阻止了胡朝阳的这个构想,无法通过增发融资十五个亿的计划,那收购岭南钢厂的事情就成为了一个泡影。现在东钢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我也希望这两家公司的合作能够顺利,只要胡朝阳不损害到公司的利益,不管胡朝阳采用什么手段去获得这十多亿的资金来源,那是胡朝阳的本事,我也就当这事情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让市场来评判他的这一做法的对错。
    周二的省委常委会议上,省委班子就江汉市的班子调整问题再次进行了讨论,在这次的会议上,三方力量展开了角逐,都想为自己多捞取一点利益。彭康生在江汉市班子的问题上,竟然要求政府和市委一把手都满足他的人选,他提出来的两个人,一个是要做市委书记,一个是要做市长。至于原来的汪市长,这次彭康生没有提到按顺序接班的想法,而是主动的提出了调离汪市长到省里的想法,这是不是要把汪市长调动到权力核心部门,而是调到省作协做主席,这明显是在放弃汪市长这颗棋子,想要另外的安排人手到江汉市去。
    彭康生心里很清楚,省委班子对江汉市现在的汪市长印象很不好,这次要让汪市长上一步是没有机会,彭康生就干脆的放弃了这个念头,只有牺牲汪市长来换取江汉市的下一步人事调整。但彭康生想要把书记,市长两个位置都争取过去,这在常委会议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弹。特别是杨副书记,他也想要安排一个人去江汉市,这正是陶省长和严书记所期盼的事情,省委两位领导都不希望让彭康生的人去江汉市独揽大权。正好杨副书记也提名了人选,如此一来,江汉市的市长人选就出现了强烈的争执,一个人杨书记提名的人,一个是彭副省长提名的人,还有一个是陶省长提名的人。
    后来我才明白过来,陶省长原本在江汉市的班子调整上没打算提名人选,可在常委会议讨论江汉市班子的时候,陶省长提了一个人出来,用意并非是想要把自己提名的人安排到江汉市去,他这是在配合邓洪波对岭南市组织部长人选安排。
    这次的常委会议不光是要谈论江汉市的人事调整,也对岭南市委组织部长的任命展开了讨论,邓副省长提出了岭南市委组织部的人选。可以说,这次是四方力量的角逐,在这场权力的分配中,各自都掌握着筹码,在这场省委会议的讨论中,几方力量最后进行了一场彼此都算满意的交易。
    周二的常委会议开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并在这人事调整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陶省长主动的放弃了自己提名人选的安排,条件是要通过邓副省长提名的市委组织部人选。陶省长提出的这个人选提名,也是邓副省长之前给我提过的这人,我终于明白这是他们两人联合起来在常委会议上演的一出戏,最终的目的还是市委组织部部长的人选,这才是陶省长和邓副省长要在常委会议上争取的一步。
    有了陶省长的让步,这让彭康生觉得是陶省长卖了他很大一个人情,自然在岭南市委组织部长人选的问题上投了赞同票。陶省长和邓副省长也支持了彭副省长一把,在市长和书记的问题上,他们赞同了彭副省长提名的江汉市委书记人选,不过,在市长人选问题上,陶省长和邓副省长竟然支持了杨副书记。这样的结果还算是满意,三方都获得了一个位置安排,彭副省长安排了一个人到江汉任市委记安排了一位亲信到江汉市任市长,邓副省长提名的高敬明调去岭南市任组织部长。
    彭康生虽然没能把江汉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位置都给自己人争取过来,但他帮自己的人争取了江汉市委书记的位置,对这样的结果他还算是满意,毕竟,在常委会议上为江汉市班子的调整问题上争取到了一把手位置。
    杨副书记提名的这位同志也算年轻派,知识派干部,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生,干事很有魄力。可以说,江汉市现在的困境就需要这样的年轻魄力干部,有了这样的干部到江汉市一折腾,说不定还真折腾出名堂来。这次新调整的市长和书记分别有不同的背景,在不同的背景支持下,也能分割一二把手的权力。对陶省长和邓副省长来说,江汉市现在的这样一个班子安排是最好的结局,既削弱了彭副省长想要在江汉市安排的势力,也让杨副书记的人在江汉市站住了一份势力;天使降临式。
    可能是各方力量都提前做好了准备,在这次省委常委会议的讨论上,最后的结果让大家都还算是满意。而且,在这次江汉市的班子调整问题上,邓副省长是力挺了杨副书记在常委会议上提出的人事安排,这算是卖给了杨副书记很大的一个人情,也通过这样一件事情拉拢了杨副书记。
    省委常委会议通过了这次人事调整的讨论,人事的安排算是基本落实下来了,高敬明调任岭南任组织部长算是确定了。有了高敬明到岭南任组织部长,我们今后要对岭南市的人事安排就更多了一份力量,高敬明成为我们在岭南市培养的又一个接班人。按照高敬明的年龄和能力,几年下来成为岭南市政府一把手,这不是什么难事,我觉得邓副省长就是在为岭南市的后续班子培养人才,他才精心的挑选了高敬明到岭南市委组织部任职。
    组织部是当地干部培养的一个摇篮,也是直接关系着下面干部任免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高敬明在组织部长位置上任职两三年,对岭南市的干部脉络定会摸清楚不少,也能在这个位置上给自己培养不少亲信出来,今后一旦成为了政府或者市委的接班人,这些培养起来的亲信就成为了他深厚的坚实力量。
    省委常委会议召开做出的决定,我们在争取岭南市委组织部长人选的问题上取得了期待的结果,这一场较量,三方算是打了平手,在陶省长和邓副省长的运作下,岭南组织部长的人选终于被争取了过来,岭南市的情况还是在按照我们设想的步伐在进行着。高敬明到了岭南任组织部长以后,这对下一步布置岭南的其他地方人事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次邓副省长努力的提拔高敬明,是在把高敬明当成了亲信在培养,也是在把高敬明当成是岭南市未来的接班人在培养。按照邓副省长现在的仕途运势,几年或者十年的样子,邓副省长可能成为东平省的一把手,那时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