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第一秘书:领导亲信》权与欲的交织(37)[2]

省委第一秘书:领导亲信最新章节目录
   起来。
    为了能够得到更多同志的支持,以及让三龙镇的百姓们看到养殖业会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有经济收入保障,我打算让云岭县的两家农牧企业出面,和当地的养殖户们签订收购协议,先解除当地养殖户们的顾虑。
    如果有了这两家公司出面作保证,可能赵书记也会信心增加。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找了肖秘书进来,跟肖秘书说,让他和这两家公司联系一下,明天去这两家公司考察一下工作。
    第二天,我把农牧局的领导叫上,以及常务副县长高俊,他们都支持我的这个想法,我也需要给他们几个心里打气。
    来到这两家企业里,看到这两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一片繁荣,我鼓励他们公司加大养殖业上面的发展,我们政府也会重点支持云岭县的养殖业。在他们公司交流会议上,我谈到了县政府的规划,要把三龙镇发展成为云岭县、甚至是我们东平省最大的养殖业基地。
    把养殖基地建设起来之后,当然,也需要他们这样的畜牧业公司来作为桥梁,帮助养殖户们实现价值的换转,这也是我今天来找他们谈的主要目的。
    对我们县政府的这个规划,两家企业的领导也都表示支持县政府的决定。只要三龙镇的养殖业发展起来之后,这两家企业都保证做好销售方面的市场,不会让养殖户们今后喂养出来的牛羊找不到销路的情况。
    两家公司还表示,他们会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养殖户们进行技术培训。这两家公司,一家公司负责三龙镇的养殖业发展,一家公司负责铜坝子乡,这是他们给县政府作出的承诺。
    经过一两个星期的前期工作,赵书记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县委决定支持我的这个想法。
    云岭县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叫做加速帮助山区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尽快建设云岭县共同富裕起来的路子;小农女的奋斗史。口号是令人鼓舞的,而口号的后面还有具体的内容,这就是,全面启动“牛羊百万”工程,争取财政收入翻番,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
    云岭县一贯是吃饭财政。所谓吃饭财政的意思是,县里一年的财政收入满打满算仅够支付政府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老师等“吃财政饭”这部分人的工资(且不说有时候还有工资不能准时发放的情况),除此之外再无多余财力搞建设和从事经济发展。按照书本里教的理论,就是说,云岭县的财力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好在现在有了稀土金属矿的开发,旅游业的建设,这种状况,开始有了改变。对于一个讲求“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这样的景况是非常被动的。而对于肩负着发展一方经济使命的县委领导们来说,我们感到的压力更大。
    邓洪波书记在送我动身来云岭县任职的前一天晚上,我谨记了邓书记在晚宴上所说的“政绩”观念。到了云岭县之后,我提出多渠道的发展当地资源经济建设,并非灵感偶发,而是经过长期思考、深思熟虑的。什么叫政绩?政绩就是看得见的变化,就是让群众,更是让领导、让上级能切实感受到我们云岭县的变化。这两年,我认真观察了邻省邻市甚至邻县的一些做法,发现——他自己心中用的是“发现”这两个字,而公开场合则用的是“学习”两个字——那些经常在报纸和电视台上亮相或露脸的地方及领导,都是善于开创政绩和表现政绩的高手。他们的工作热热闹闹,他们的宣传红红火火,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官运也差不多都是平步青云。这几年,在云岭县这个地方,县委不是没做工作,也不是没有深入基层,但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农民生活没有明显改善,这里的发展没有产生轰动效应,所以上面对这里的印象始终不深刻。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在“政绩”这两个字:政绩不显著,当然引不起上面的重视。发现了问题所在,就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农业大县,发展畜牧业是一条发展经济建设的路子,县委、县政府最后作出决定,就是要在云岭县的三龙镇,铜坝子乡发展畜牧业,具体说就是养羊养牛;在养牛羊的同时,扶持云岭县原有的两家农牧业做强做大起来。我的思路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民收入增加,猪肉在城里人的餐桌上已经越来越掉价了。而牛羊肉温热带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将会逐步取代猪肉在城里人餐桌上的地位的。那么,养了牛羊就必须有销售的能力。那么多牛羊一旦养了起来,眼下深加工条件还不具备,只能通过两家公司作为渠道,逐步向外调运。这样一来,云岭县向外调运的牛羊肉源源不断,这里的经济指标也就与日俱增,一个新的产业就这样形成了。
    当然,我思考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日,这段时间里,我在脑子里反复想,反复推敲,看看是不是站得住脚。最后,下定决心了,觉得云岭县这个地方山多草多,养牛羊应该是得天独厚,没有问题的。更要紧的是,养了牛羊,带来两个翻番,云岭县的名气就会如股票牛市一样飚升,云岭县的名气大了,那么作为云岭县县长的我,政绩工程不就搞上来了吗
    在讨论这个规划的时候,我在会上讲了一番鼓动人心的话,搞不搞这个“牛羊百万”工程,是落实不落实发展是硬道理的问题,是关系到云岭县经济腾飞、农民奔小康的问题,是有没有气魄和胆略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一摆,其他原本对发展养牛羊业有看法的人不敢再说什么。于是,一个关于云岭县经济发展战略的文件就这样正式出台了。
    所谓“牛羊百万”指的是,主要在三龙镇,铜坝子乡,还包含其他的一些乡镇农民养牛羊,总共一百万头以上;另外要建设一座投资一千万万元人民币的冷冻加工厂;这冷冻加工厂,由两家农牧企业投资共同修建。落实了这个目标之后,争取全年财政收入在最短的时期内过亿元,让我们云岭县也跨入财政收入上亿的行政县。但为了使整个“工程”给人一个协调配套,整体统一的印象,又念起来琅琅上口,就把我们财政收入目标的亿字改成为万字,也成为万万元财政计划。
    “牛羊百万”工程一出台,立马在县里形成一个宣传热潮。县电视台天天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县委书记赵强也几乎每天出现在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亲自宣讲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远大意义。就连岭南日报、岭南电视台也报道了云岭县“牛羊百万”工程将造福地方百姓的消息。
    这样,云岭县的“牛羊百万”工程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