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日春秋》第二部击壤奋歌第三十章涛声潮汛千浪折,帝都云集众英雄(10)[2]

绚日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却知近而不知远。吾等勿使此困兽脱笼,当报效吾君矣。”
    随员无不急忙看自己身边都是些什么同类,只见环肥燕瘦,幕僚若干,想也是遇敌先软。未必胜过自己的角色,失色长嚎:“将军何以拿我们迎击顽贼?!”眼前已是角号旁呼。几马当先奔驰,犹挟天崩地塌之势。他们更是措手不及,正要掩面求死,只见张怀玉抓来一枪,雄踞桥腰最高处,横枪怒吼:“博格小儿何在?!”
    几骑见那桥后火光通红。均不敢前进。狄阿鸟赶到桥头,眼看桥头大将横枪立马,麾下行辕尽在,犹自心惊,只道敌人料定自己将从此桥突围,先以重兵截断,叫了声“不好”,挥兵急退。
    退不多时,不见敌军从两路抄杀。
    狄阿鸟疑窦横生,不知敌军后伏。为何干将、幕僚自桥前迎战,反督催众弟兄沿道折回,多造声势。他麾下骑兵已经汇合到一起,回来时分出数十骑掩左右两翼,嚎呼奔唱;而见桥头诸人在火光中全然不动。只好翻身回撤,搅得烟尘遍地。
    狄阿鸟裹在人丛中走马,心底吃惊不小,暗道:敌军若诱我骑兵过桥,迅猛掩杀,定不好脱退……
    几辆大车嘎然停歇。谢小婉忽听人马偃旗息鼓。撩车门探身寻找狄阿鸟,一连大声呼喊说:“博郎。”狄阿鸟顾不得搭理半语。径直赶到阵前,他怕敌人用诈,怕前功尽弃,也怕自己来来回回,使得军心不稳,耳听那横枪敌将戏笑出声,上前扬首,大喊道:“尔为何夜中上桥晾马?!莫不是想以一人之力,挡我虎狼之军啊?!”
    桥上幕僚眼看他步步进逼,几乎能看到人脸模样,无不战栗、摇摆、祈求他不要往前再走。张怀玉大笑道:“来者莫非博格小儿,汝乳臭未干,岂能翻出我张怀玉之手?!”
    狄阿鸟佯怒大喝:“输也要你输得心服口服,尔敢与跟老子决一死战?!”
    谁都知道张怀玉有万夫不挡之勇,诸员暗想:若是直奔下去,擒杀此贼,定能反败为胜。
    张怀玉却无动于衷,轻蔑喊道:“博格小儿。何以幼稚至此?!速速下马投降,留你全尸……”
    狄阿鸟连人带马,时走时歇,嗒嗒轻敲,几让幕僚们能感到他强横自信的气息,和无视空桥计的莽撞。
    他们只听到张怀玉长啸一声,怒喝:“你再近前一步?!”无不心说:“张将军,你怎么能自己叫破了?!”一时心念急转,怕博格持枪冲到面前,均感手脚冰凉,似已沉入万丈深渊。
    狄阿鸟笑道:“机关道破矣。其实我早就知道,桥后仅有老弱若干持火诈我——”
    张怀玉面无表情,喝道:“尔土司小夷之躯,受赏恩而不知回报,妄逞奸狡,屡犯朝廷天威,岂无愧乎?!”
    幕僚们都知道他这么默认博格地度猜,顿时纷乱后退,呼啦啦往桥后奔跑。
    与此同时,远处隐隐传到号角声,狄阿鸟也拨马急转,挥兵卷撤。幕僚们正怕张怀玉胡乱杀人,只听得马嘶蹄敲,回头一望,发现博格马队纷纷拨马回走,犹如风卷残枝,都因感到经过虎口而两腿发软。
    有不知何故的干脆坐到地上,喃喃地问:“他怎么突然撤尽?!”
    他们争相乞问张怀玉。
    张怀玉方说:“你们往回一撤,他只当诱他过桥,所以驰撤。”
    众人无不赞他妙算,忽而听到有人轻笑,见是曾提出“杀人则死”地少年,均怪他唐突。
    张怀玉目射寒光,厉声问:“你笑什么?!”
    少年道:“我笑你们的生死只在一刹间,却犹不能自知。”
    他说:“我前军攻城,后军以重兵围截,博格岂有地方可去?!困兽之斗,怎知他不敢走险呢?!以末将看,他误认为桥后埋伏重兵,磨磨蹭蹭,不过是在等攻城兵马回撤而已!”诸人赞道:“再过几年,我靖康定多一员上将。”话里的话意很明显:“小家伙,再长两年吧。”
    张怀玉颌首,竟露出一丝微笑,温和地说:“我也是这么觉得。这正是他真正的可怕之处啊。此桥原应设重兵,但谁也想不到他敢正面应敌,钻中军的空隙——而我兵力不足,料敌不足。”他也感到一身疲惫不堪,插枪于桥头,回视道:“博格发觉桥没有动静,以为此军根本不为大营溃乱而动,倒想让此军过桥追他,趁隙突围……以区区几百兵力,敢在这里和我们面对面地相互欺骗,直到我们不为之所动,而攻城前军回撤一空,方急急回撤,何等胆略?!”
    有人请求说:“前军纷撤,定生动乱,将军怎么 怎么不忙于赶去呢?”
    那少年有了更大地自信,笑道:“此乃张将军高明之处。
    前军已经不可能不乱啦,倘若将军大人急急赶往,强行击敌,使博格稍稍受阻而后军不继,有违常理,必使其折而重返,突围而去。”
    张怀玉盯着他,笑道:“素闻武安侯少子年方弱冠,有乃父雄风,今日方知青出于蓝而必胜于蓝,子远胜乃父!”他的话看似连武安侯一起夸奖,其实不过是在说:“武安侯算什么东西?!但他的小儿子地确非同小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