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玉堂》177赴宴[3]

春闺玉堂最新章节目录
   有体会,她娘家便就是金陵有名的望族,她嫁给赵江时,赵家也还曾繁盛了两年……
    幼清也有体会,便笑着道:“是,能不来往最好,若是避不开自然也用不着怕谁。”赵夫人闻言一愣,转身过来看着幼清,顿时笑了起来,颔首道,“你可比阿芫聪明多了!”
    幼清轻笑。
    一屋子的女人叽叽喳喳的说着话,从家里的琐事,到街头巷尾的趣闻,自朝堂说到首饰铺子……
    “宋太太。”郑夫人走了过来,指了指隔壁,“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幼清怕冷落赵夫人就朝她看去,赵夫人和她点点头,“你去吧,我在这里坐会儿。”幼清便笑着和郑夫人道:“好!”便随着郑夫人不动声色的去了隔壁的暖阁里,耳根子就一下子安静下来,郑夫人请她落座,笑着道:“家里许久都没这么热闹过了,一时间还真怕哪里照顾的不周到。”
    “怎么会,我瞧着安排的非常的周到,方才赵夫人还就着您的安排,教妾身规矩呢。”幼清在郑夫人的下首坐下来,郑夫人打量着幼清,心底叹了口气,早知道方幼清这般聪慧能干,那时候她就不会阻拦郑辕了,不能生就不能生,房里纳个妾,去母留子的养在他们夫妻膝下,以后长大了还不是一样孝顺听话,子嗣这件事她是看开了,只要娶的人对,夫妻能恩爱互助,比什么都重要!
    只是现在想这些也太晚了,郑夫人打量着幼清,淡淡的笑笑,道:“其实我请宋太太来也没有别的事,是皇后娘娘那边有句话要我转达给宋太太。”
    “皇后娘娘。”幼清便端坐了坐,显得很恭敬的样子,道,“夫人请说。”
    真是聪明,连这样的细节都能想得到,郑夫人越看越喜欢,说起来话来语气便越发柔和了几分:“娘娘的意思,粤安侯府的事情让您不要担心,她跳不了几日,您静观其变就可以,不必理会。”
    是在说周文茵!幼清没有想到皇后会这么直白的和她说这样的话,她立刻感激的道:“多谢娘娘照拂,我确实没有心思和她论个对错出来,也随她去了。”
    “你也是心善的。”郑夫人叹着道,“也不要怕,若是有什么事就去和皇后娘娘说,她定然会给你做主。”
    幼清感激的应是。
    郑夫人满意的笑着,道:“你和我们家三丫头也是认识的吧,我记得上一回她去赵府回来,就说你也在的。”
    “我和三小姐是见过几次的面。”幼清笑着道,“听说她定亲了,日子定在什么时候?”郑三小姐闺名是什么她还真不知道,不过郑三小姐并非郑夫人所生,而是郑家二老爷的次女,在府里排行为三,郑家公子多小姐少,所以几位小姐都养成了掌上明珠。
    郑夫人就笑着:“明年六月,是她外家的表哥,自小一起长大的,性子也合的来,这不两个人长大了,就索性把亲事定了。”
    “青梅竹马,真是再好不过的姻缘了。”幼清说着恭喜的话,郑夫人道,“到时候宋太太一定要来喝杯水酒。”话落便起了身,“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先把戏台开了,宋太太和我一起去前头听戏吧。”
    “好。”幼清起身,客气的虚扶了郑夫人的手臂,郑夫人就亲热的拍了拍她的手,道,“怎么敢劳驾宋太太。”却牵了她的手没有松。
    幼清笑笑和郑夫人一起往外走,既然宋弈要帮郑家,她的态度便也要清楚点,不管以后如何,至少现在她们是同盟!
    两个人一出去,幼清就看到徐大奶奶的视线落在她身上,幼清只当没有看见,陪着郑夫人坐了下来。
    “大嫂。”徐二奶奶道,“宋太太这意思,便是和我们划清界限了?”
    徐大奶奶就笑笑,道:“人各有志,我们强求不得。”便端着茶和李二奶奶说话,李二奶奶朝幼清看了眼,道,“郭夫人和单夫人没有来?他们南直隶不都是绑在一起共同进退的吗?”
    “单阁老现在也是和”二杨“一样在内阁和稀泥呢。”徐大奶奶不屑的道,“这种事,有的人见缝插针愿意赌一把,有的人却胆小怕事维持着中庸之道,不求前途只求安稳!”
    “这些文官底子太薄,做事也是见利忘义,他们高高挂起还好一些。”李二奶奶穿着一件妃色的撒花褙子,脸庞瘦瘦的一双眼睛不大,但是却精光熠熠的,显得很会算计的样子,她冷冷一笑,道,“只要不帮着这边就成!”
    徐大奶奶微微颔首,那边郑二奶奶已经邀着大家去院子里听戏,徐大奶奶和李二奶奶就起身跟着众人往外走。
    幼清和赵夫人一起,赵夫人低声问道:“没什么事吧?”
    “没有。”幼清摇摇头,低声道,“说皇后奶娘转告我,关于粤安侯府的事,让我不必害怕。”
    赵夫人挑眉,转目看着幼清,道:“现在这样状况,你也不必客气,能靠就靠,若不然这险岂不是白涉了。”
    赵夫人平日都是端着架子的,说的话也从来都是有例可循的样子,今儿忽然看见她带着丝狡黠,不由觉得很惊喜,笑着道:“正是您说的这个理,我也这么想的。”
    “阿芫要是有你的一半,我就放心了。”赵夫人笑着摇摇头,和幼清一起去后院,寿山伯府的后院有个人工湖,湖中有个四面阔通的亭子,她们在岸边建了个厅,厅也是四通的,大家坐在厅里头,戏台就落在湖中的亭子上,微风扑面清凉舒爽,很有一番情趣。
    众人夸赞不断。
    幼清也觉得惊讶,锦乡侯府也有个这样的湖,但是打理的可没有这样的心思,乱糟糟的一点都没有出彩之处。
    大家纷纷落座,戏台上的戏便开始了,唱的是《五女拜寿》,幼清听了好多次,便和赵夫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忽然身后零零碎碎走过来一阵脚步声,幼清回头去看,就看到郑三小姐陪着几位面生的小姐往这边过来,郑三小姐也看到她了就笑着打招呼,幼清微微颔首又回头去看戏。
    幼清坐了一会儿,就看到郑夫人起身离开了,她视线扫了一圈,端茶慢悠悠的喝着。
    忽然,有个小丫头弓着腰朝幼清走了过来,停在她面前,行了礼,低声道:“宋太太,我们夫人请您移步去前院!”
    幼清眉梢一挑,赵夫人就问道:“可说了是什么事?”刚才郑夫人已经请过幼清说话了,现在又来请,太奇怪了。
    “奴婢也不知道。”小丫头有些紧张,说话磕磕绊绊的,“太太去了就知道了,奴婢没敢问夫人。”
    幼清想了想,就颔首道:“知道了。”就和赵夫人打招呼,“我去看看。”
    赵夫人颔首,又拉着幼清的手,道:“园子大,你仔细记着路。”
    幼清朝她笑笑,跟着小丫头往内院而去,周芳和采芩以及绿珠跟了上来,周芳警惕的朝四周看了看,就想到前几日周文茵让人往郑府送的那个匣子,她没有查到到底是送给谁的,但是周文茵这个举动太不寻常了。
    “太太。”周芳拉了拉幼清的袖子,幼清回头看她,颔首道,“我知道,你跟着我就成。”是不是郑夫人请她,去了就知道了。
    周芳就点点头,紧跟着幼清七弯八拐的往正院而去,等到了正院门口周芳才松了口气,若是有人想要使坏,也不敢在郑夫人的院子里。
    “请夫人在暖阁里略坐坐。”小丫鬟给幼清打了帘子,这会儿大家都去后面看戏了,里面没有人,幼清颔首进了门,小丫鬟给她上了茶,便规规矩矩的行了礼退了出去。
    周芳和采芩以及绿珠站在了门口。
    幼清的茶并没有喝,静静坐着打量着宴席室里的摆设,忽然,碧纱橱的帘子呼啦一下被人撩开,那声音在安静的暖阁里像是惊雷一般,幼清骇了一跳转头过来,就看到郑辕站在碧纱橱的门口,静静看着她。
    ------题外话------
    昨天是七夕,忘记了!迟来的祝福,希望大家天天都过情人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