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玉堂》051线索[2]

春闺玉堂最新章节目录
   >暖阁里,薛镇世一个头两个大焦躁不安的来回走着,转的方氏都眼晕了,她喊着薛镇世:“他二叔,你先坐下,这样走着也想不出法子来。”
    “您看她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就像是我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一样。”薛镇世根本坐不下来,气着道,“她也不去外面看看,哪个爷们没有个三房四房的,也不见别人家闹出来事来,就她能耐,我不过养个外室,她就能上蹿下跳寻死觅活的。”
    方氏该劝该说的都说了,口干舌燥也词穷了,叹气道:“你先回去和弟妹商量商量,好好说话,别一言不合就闹起来,家里外头都看着呢,难免让人笑话。”又道,“既然你说三小姐养的很好,知礼识大体的,那就把人带回来看看,弟妹见着喜欢说不定就松口了呢。”
    薛镇世眼睛一亮,点头道:“大嫂说的有道理。”说完想让方氏跟着他一起去劝劝,可又想到前两天闹的事儿他又不好意思开口,就道,“那我先回去,真不行我就把她给休了。”说完,一摔帘子大步出了门。
    方氏没有送薛镇世,而是松了一口气端着茶盅舒服的喝了半盅茶。
    薛镇世大摇大摆的去了对面,原本底气十足的在心里酝酿了一番周全的说辞,可等到站在自家院子里时,他刚刚重复了几遍的话像是被人偷了一样,半句都找不到了,他听着卧室里刘氏的哭声踌躇着在院子里转了几圈,最后一咬牙去了盐水胡同。
    大嫂说的对,既然事情瞒不住了,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把人带回来,到时候刘氏见着薛思文欢喜,说不定就松口了。
    薛镇世想着就兴冲冲的走了。
    刘氏气的不行,对薛明道:“泰哥儿不用再劝我,娘心里清楚的很,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这么多年把我瞒的死死的,那孩子竟然比画姐儿还大,接回来做什么?让她天天在我面前转悠给我添堵?还三小姐,往后谁再和我提一句狗屁三小姐,我定敲碎她的牙。”
    薛明揉了揉额头,父亲的事他其实早就知道了,只是事情已经成了事实,他作为儿子也不好逾矩多管,再说,养外室虽难看但总归不是大事,娘这么闹实在是小题大做。
    刘氏又道:“他要是不嫌丢人,就大张旗鼓的把人接回来好了,她今天接回来我明天就给她让位子,我到要看看我有这气度让,她有没有这胆子进门。”
    “娘。”薛明看了眼在一边被吓的脸色发白的薛思画,“大事化小吧,您逼着父亲做选择,一时半刻他怎么决断的了,这个时候您不但不能逼着他,反而还要和他一起,共同进退的解决这件事,否则只会僵持难下,大家都没了脸面。”
    “你不要说了。”刘氏摆摆手,这个时候她就想到了王妈妈,要是王妈妈在就好了,让她带着人打上门去,怎么也能给她出口恶气,现在好了她身边一个得力的人都没有,出了事还得自己亲自动手,想到这里刘氏又恨的牙痒痒,“你让他来和跪着认错,然后把人送走,要不然想让我和他共同进退,这辈子都别想。”要丢脸就大家一起丢。
    薛明觉得刘氏无理取闹,可她又是自己的母亲,他实在没有办法,头疼的露出无奈的表情:“我同窗还在外院,就不陪娘说话了。”话落他大步出了门。
    薛明一走刘氏眼泪就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娘。”薛思画给刘氏擦着眼泪,“事情都已经这样了,您怎么做都无济于事,我知道您心里苦,可再怎么苦您若闹出来就成了辣,辣着父亲也辣着自己,所以我觉得您不如成全了父亲退一步,把三姐接回来好了,她今年也十三岁了,您给她说门亲事再添一副嫁妆,热热闹闹嫁出去,这样不但让父亲感激您记着您的好,也全了您的名声。”
    刘氏心里其实都很清楚,这个时候最忌意气用事,要不然只会把薛镇世越推出去,可是这口气她出不来,她便是连喝水都觉得如鲠在喉。
    “你回去歇着吧。”刘氏舍不得女儿为她的事伤神,“我已经带信给你二舅母,让她派个妈妈来接你,你先过去住几日,到时候娘再把你接回来。”
    薛思画惦记母亲当然舍不得走,刘氏安抚她道:“这些日子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的,你在家里我也不放心。”又道,“你不是给你几个表哥做扇套了吗,正好带过去亲手送了。”
    薛思琴闻言只好点了点头,道:“那母亲要早点去接我回来。”
    刘氏颔首,目送薛思画一步三回头的出了暖阁,刘氏无力的靠在炕头上,人却是冷静下来……
    这件事她当然不会轻易妥协,就算最后把人接回来,她现在的架子也必须端起来,否则别人还以为她是纸糊的,薛镇世虽会感激她可也不会拿她当一会事,一旦这样,往后此类的事情就会有一再二,她决不能开了这个头。
    她想到刚才玉屏斋伙计的话:“是那边的婆子过去特意叮嘱的,让我们来您这里收钱,别的事我们一概不知道。”也就是说是有人故意让她知道的!
    是那边的那个女人故意做的,还是谁有意想要看她的笑话?!
    不管是哪一种,她都不会轻易罢休的。
    心里想着刘氏喊了秋翠过来:“去让高银来一趟。”秋翠应是,过了一会儿高银来了,刘氏吩咐道,“你去那边,就说是府里的总管事,要将她们母女送出去,至于到什么地方随他们挑,不过三天内必须给一个答复,否则就会让她们母女永生不得相见。”
    “小人知道了。”高银毫不犹豫的应了转身出去,以前有王代柄压在上头,如今没了王代柄二太太只会更加看中他。
    刘氏喊丛雪打水进来,她重新洗了脸又沉默的用了晚膳,梳洗了一番上了床,躺在床上望着帐子顶上不吱声,秋翠轻声在她耳边道:“二老爷又出去了。”
    “把院子门落锁了。”刘氏冷笑了一声,翻身睡觉。
    秋翠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吩咐婆子丫头把门锁上,院子外头薛明望着锁上的院门摇摇头,负手往外院而去,路上他身边的小厮刘穗儿问道:“爷,您是回去歇着,还是去三爷那边再坐会儿?”
    “回去吧。”薛明意兴阑珊,“他们闹腾的我头疼。”话落步子却渐渐停了下来,视线朝对面望去,灰压压的天色下什么也看不见,可刘穗儿却知道二少爷在看什么,就道,“要不要小人再去广渠门买点糕点送过去,听说周表小姐很喜欢吃,前两日还让身边的丫头去买了两盒回来。”
    “那是给二小姐送去的,她自己不过吃了几块罢了。”薛明叹了口气,又抬脚往外院走,路上就碰见孙继慎身边的小厮孙冒,小子年纪小长的一副很机灵的样子,一见薛明就立刻行了礼,“薛二少爷从内院回来?我们少爷方才还说要去找您喝酒,您这会儿是回去还是去哪里?”他说着话眼睛骨碌碌的转。
    薛明眉头微微一挑,问道:“你们少爷呢?”他回头看了看,“怎么没有见着。”
    孙冒嘿嘿笑着尴尬的道:“我们少爷喝……喝醉了,说要去找您,也不知道去……去哪里了。”
    薛明暗怒,原来这小子是来找吃醉酒的孙继慎,他要不是多问一句,只怕他还不肯说,薛明不悦道:“什么时候进来的,走的哪条路?”穿过前面的抄手游览就是女眷们住的地方,孙继慎也真是的,平日也不是莽撞的人,今儿怎么就这么没头没脑的。
    孙冒指着前头的路:“像是往那边去了,少爷说这条路他走过,所以就径直去了。”薛明脸色发沉对刘穗儿道,“你带着这小子走这边去找,我到对面去。”他话音一落,就听到一边的树丛里吱吱嘎嘎的脚步声,薛明眉头一拧喝道,“谁?鬼鬼祟祟的,出来!”
    “薛明!”对方口齿不清的说着话,随即跌跌撞撞的从树丛里走了出来,头上还顶着个湿漉漉的枯枝,刘穗儿不由提高了灯笼,才看清对面的人,原来就是喝的迷迷瞪瞪的孙继慎。
    “孙兄。”薛明扶住了扑过来的孙继慎,皱眉道,“你怎么在这里?”
    孙继慎笑着摆手,一脸倒霉不解释的样子:“别提了,我来找你喝酒,却不小心走错了路,又困在这堆枯枝里头出不去。唉!别说了,咱们回去吃酒去,预祝明年我们都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薛明无奈的摇摇头,示意孙冒扶着自家主子,孙继慎喘着气问薛明:“季行大哥也走了,你也走了,就剩我们在瞎闹腾觉得无趣。”薛明微微一愣,问道,“大哥走了?”
    孙继慎点着头,歪靠在孙冒身上:“嗯,走了,说是有事要办。”
    薛明微微颔首,几个人又重新去了外院。
    这边,薛思琴送幼清出来,叮嘱她:“天黑了,你路上担心一些。”又对采芩和绿珠道,“扶住你们小姐。”
    采芩和绿珠应是,幼清笑道:“我没事,您回去吧。”说着主仆三人往外走,正巧撞上从门口进来的薛思琪,几个人迎面一愣,薛思琪看也不看幼清抬脚就往自己房里跑,薛思琴不悦道,“你这是被人撵着呢,见着人也不说话。”
    “你们好,你们说就是,拉着我作甚。”薛思琪说完啪的一声关了门,薛思琴无奈的摇摇头朝幼清尴尬的笑笑,幼清无所谓转身出了门。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幼清去给方氏请安,方氏正遣了来回事的婆子,见着幼清问道:“用早膳了没有。”
    “来前用了一些。”她见方氏桌上摆着粥和点心就站在她身后给她布菜,方氏笑着道,“让她们做就好了,你坐下来再陪我吃点。”
    幼清也没推辞坐了下来,春柳给她盛了半碗莲子银耳汤,幼清慢条斯理的喝着,等方氏用完她也正好放了调羹,方氏让人收了碗筷,端茶道:“你姑父今儿亲自去粥棚了,说要看看那边到底是什么情景,还让焦安在外院挑了几个小厮,往后那边的事也不用我们多操心了。”
    有薛镇扬办事情当然好,幼清笑道:“别人施粥我们施饼,姑父这一去定然会得许多的赞扬和感激。”
    “还是咱们自己单独搭棚子好,要不然当初闹了事出来,还要牵扯上武威侯府,难免又是一件麻烦事。”她话落,就见陆妈妈进了门,回道,“武威侯府二夫人身边的妈妈过来了,说是来接三小姐过去住几天,想来给您请个安。”
    “接画姐儿?”方氏微愣,吩咐陆妈妈,“请人进来,走的时候你再封五两银子给她。”也算是给武威侯表明了态度,免得刘氏闹起来,好像是他们里外一家子欺负她一个人似的。
    陆妈妈笑着应是请了武威侯府的妈妈进来,幼清就避去了碧纱橱里,不是不方便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