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良缘之嫡女为尊》第213章有人要倒霉[3]

锦绣良缘之嫡女为尊最新章节目录
   都督力排众议,就连皇上的面子也驳了,才替王爷将职务保留了下来。所以王爷身体若是好了,不妨早点出门活动活动,好歹让那些不安分的人都消停点。”
    周乾笑笑,“大都督什么手段没有,区区几个不安分的人,何至于让大都督担心到这样。”见刘长卿愁眉苦脸的,周乾又笑道,“大都督放心,本王身体一好,自然会帮着大都督排忧解难。所以大都督还需耐心等待。”
    刘长卿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争论,而是对周乾说道,“消息已经按照你的安排送了出去。一明一暗,朝中得了消息后肯定不会太平。只是你为何如此大费周章,若是直接将那些事情公开,朝臣们肯定会大肆议论,逼迫皇上做出决定。如今依照你的办法,朝臣们不过是得了点线索,半点证据都没有。至于皇上那里,虽然有真凭实据,可是皇上对太子一向宽容,这一回你的算计怕是得不到想要的结局。”
    周乾不在意的说道,“多谢大都督关心,本王自有本王的打算。本王如今最该做的就是养好身体,打消父皇对我的猜忌。所以太子这件事情上,咱们必须迂回着来。未免父皇恼羞成怒,在弄死太子的同时,也治本王的罪,本王必须得谨慎一点。宁愿多费点功夫,也不能能让自己陷入危险中。”
    刘长卿沉默了一会,才说道,“但愿朝中那些人够精明,知道抓住这次机会。”
    周乾哈哈大笑起来,“刘都督放心吧,朝中那帮清流御史,得知这些线索后,定会跟闻到鱼腥味的猫儿一样,咬住就不放的。所以本王不愁朝中的事情。只担心父皇会心软。毕竟太子是父皇亲自教养长大了,对太子的感情很不一般。说不定到最后,父皇依旧是心软不忍,愿意再给太子一次改过的机会。哼,这种事情以前多次发生过,本王都看腻了。”
    刘长卿问道,“既然知道有这个可能,为何还做的这么保守。”
    “本王羽翼未丰,必须谨慎行事。”
    刘长卿点点头,拍拍周乾的肩膀,“好好养伤吧,养好身体后就来帮本王分担。至于京城那边,尽人事听天命。”
    周乾点头,他也知道如今是尽人事听天命。
    周乾的确是让刘长卿帮忙,给给朝廷的奏折中抛出了一个诱饵,关于通敌卖国的。其中列出了几个小虾米的名字。这里面的人,同太子殿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刘长卿在奏折中并没有点名,只是实事求是的禀报有这么一件事情和这么几个人。其余的就让脑洞开的太大的朝臣们去操心了。
    果然就有心细的朝臣,从这几个人物关系中,抽丝剥茧,找到了事件的关键。当即就有人弹劾朝中某些朝臣同西凉有关系,就差直接说这些人通敌卖国。一时间朝中又热闹了起来。而更有牛逼的人,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将这件事情同太子联系在了一起。
    景福帝震怒,对怀疑太子的人直接下令革职查办。可是这话说出口还不到一天,通政司收到西北来的密信。通政司知道轻重,当天就直接送入宫中,交到皇帝的手中。景福帝本来就因为朝中的事情烦心,心情不太好,接到通政司递送来的奏折,并没有着急着看。而是在想西北的情势,西北那边是不是该换个人了。景福帝没有拿定主意,就打算先用别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拿起奏折,翻看一看,景福帝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手指因为愤怒而剧烈的颤抖,表情狰狞,仿佛是要择人而噬。
    在景福帝身边的伺候的人,个个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景福帝注意到,惹了不快,直接被拉下去咔嚓一下。
    景福帝重重的哼了一声,将奏折丢在一边。
    叫来大总管,磨墨,他要下旨申斥西北军上下,尤其是刘长卿,尽说些不知所谓的事情。写完了申斥的旨意,景福帝要用印的时候却犹豫了起来,到底要不要下旨申斥?是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还是派人去调查。
    最后景福帝还是将印章重重的在圣旨上一盖,命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西北刘长卿手中。同时景福帝偷偷的安排了人前往西北调查奏折上的内容,看看是不是真的,还是刘长卿同周乾在造谣。
    次日早朝,太子殿下精神奕奕的来到大殿。即便有人弹劾又如何,只要有皇帝护着,一点事情都不用担心。可是这一天早上,太子殿下却发现有些事情貌似不同了。
    先是景福帝看他的眼神,那样的冷酷和隐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太子殿下的心中莫名的惊慌,不知该如何是好。难道是他哪里做错了吗?
    再有就是,往日有人将通敌叛国的事情牵扯到太子子殿下身上,景福帝都会出言维护。所有人都当景福帝疼爱太子殿下,所以不允许有人诋毁太子殿下的名声。可是这额额早上,当有人弹劾太子殿下的时候,景福帝并没有出面阻拦。等御史说完了,景福帝还问道,“还有吗?”
    顿时就将御史吓了个半死,半条命都被吓没了。景福帝却笑眯眯的,貌似心情很不错一样。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景福帝唱的是哪一出。太子殿下心里一突,顿时就有了不好的感觉。朝景福帝看去,景福帝只是给了太子一个轻飘飘的眼神,不包含任何感情的眼神。
    太子殿下心乱如麻,下了早朝后,回到东宫,一个人发了一场闷气。将心腹下人叫来,如此吩咐一番。不管如何,他先要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至于朝中弹劾,每年都要来个三四次,太子殿下早就麻木了。
    费尽千辛万苦总算打探到一点有用的消息,昨儿通政司送上一封密封的奏折,据说是从西北那边来的。看了这奏折后,皇帝就生了好大的气。
    西北?太子殿下咀嚼着这两个字。西北这地方都快成了太子的心病。周乾没死,只能说他命大,也只能说下面的人办事不利。莫非是周乾的事情,被父皇知道了?太子殿下摇头,不会的,此事他从未出面,应该牵连不到他的身上。太子殿下很想知道西北那边到底送来了什么消息,可是皇帝那里已经无法打听到消息。无奈之下,太子殿下派人亲自去西北一趟。当初安排在西北的人,全都被周乾给连根拔起。对此,太子殿下深恨之。如今弄得他想要打听点什么事情,还得另外派人过去,真是麻烦透了。
    景福帝让人留意着太子这边,太子派人去西北的事情,自然没能瞒过景福帝。
    景福帝冷哼一声,显得极为不满,“他是笃定朕不会动他吗?”
    大总管低着头,不敢吭声。天家父子的事情还是不要参与的好,免得惹来一身腥。
    景福帝又是愤怒又是失望,他对太子殿下寄予很大的希望,这些年下来,他冷眼看着,太子虽然不是雄才伟略的主,却也堪当大任。有些小毛病,都是可以忍受的。人无完人,总要允许人犯错嘛。景福帝就是用着这样的理由,一次又一次的说服自己。太子是国之根本,动太子就是动摇国本。所以太子万万不能动,无论朝中有多少人想要倒太子。可是这一次,景福帝动摇了。
    姑且先不论太子勾结西凉的事情,单是太子处心积虑的谋害周乾,这就让景福帝很不能接受。景福帝杀兄弑弟,不代表他就允许自己的儿子也这么做。不仅不允许,景福帝还极为厌恶愤怒。简直是失望透顶。
    更别说太子还有勾结西凉人的嫌疑,这是景福帝更不能容忍的。但是景福帝一直隐忍不动,他不能轻信这么一封奏折,他需要有切实的证据,证明太子的确做了这些事情。所以景福帝在暗中布置,一边让人留意着太子的动静,放任朝臣对太子的弹劾,一边派人秘密前往西北,亲自调查这上面的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