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良缘之嫡女为尊》第211章上火的男人[2]

锦绣良缘之嫡女为尊最新章节目录
   户,尽量少出门。儿媳认为王爷说的很对,所以这段时间都极少出门。”
    魏贵妃笑道,“本宫也就是随口说两句,你不必放在心上。长康那边给你写信了吗?”
    萧明瑜笑着点头,“写了,说了很多关于西北的情况。那边都已经开始下大雪了,说是每天都要组织人手铲雪,不然路都没办法通行。”
    魏贵妃就说道,“既然下大雪了,西凉军队应该不会出动了吧。这个冬天或许能够平静一点,”
    “这个可难说的很,西凉的军队,大雪天也能打仗的。不过咱们的军队不也差。都是在那地方长大的人,那边的天气军队里的人肯定早就习惯了。只要做好了保暖,打仗肯定不输西凉人。”萧明瑜肯定的说道。
    魏贵妃叹气,“长康这孩子也真是,罢了,既然去都去了,本宫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你给长康去信,让他多多写信回来。如今有四通快运,不用担心送信的事情。”
    萧明瑜笑道,“儿媳听母妃的,回去就给王爷去信。”
    萧明瑜含蓄的表示出要同魏贵妃说些要紧的话,魏贵妃则是不紧不慢的说道,“你难得进宫一趟,来,跟着本宫去书房看看,本宫前些日子给壮壮做了一幅画,你看看可好。若是好的话,你就带回去。等壮壮将来长大了,知道我做祖母的给他准备了这么一份礼物,他肯定高兴。”
    “儿媳听母妃的。”两人来到书房,魏贵妃挥挥手,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
    萧明瑜抱着壮壮,在壮壮的屁股上一掐,壮壮顿时委屈的看着萧明瑜,娘亲为嘛要掐我。萧明瑜黑脸,怎么不哭了,这个时候需要儿子你制造噪音,免得被外人偷听了去。萧明瑜还想下手,魏贵妃赶紧拦着,“你做什么?不可以这样对壮壮。本宫这里说话安全,有什么话尽管说吧,不要委屈了壮壮。”
    萧明瑜羞愧,做娘的还没有做祖母的疼爱孩子,要检讨。
    萧明瑜就将朝中的争论和韩阁老的担心告诉了魏贵妃,希望魏贵妃能够牵制苏皇后,阻止苏皇后从中捣乱。魏贵妃听了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皱着眉头深思,或许是在考虑此事的风险和成本,以及事情成败。
    最后魏贵妃郑重的说道,“你转告韩阁老,此事本宫会尽力。但是能不能做到,却不能保证。让韩阁老对本宫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还有苏皇后那里,虽然对皇上有影响力,但是本宫相信,在这样的军国大事上,苏皇后的影响力该是有限的。关键还在在朝堂上。”
    萧明瑜说道,“儿媳明白,儿媳会将这番话转告外祖父。”
    “去吧,不要让韩阁老等的太着急了。”
    “儿媳遵命。”
    萧明瑜将话带给了韩阁老,很快朝中开始了角力,宫中也开始了一场斗争。苏皇后的确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左右景福帝的决定。不过苏皇后做的很小心,可以说是不动声色,一直在小心的试探着景福帝的底线和心意。太子很安静,他在等待。上一局输了,那只是暂时的,不代表他以后也会输。如今要做的就是阻止韩阁老的提议。如果阻止不了的话,那么必须参与进去。即便不能亲自参与,也要安排自己的人参与进去。这就是太子的想法。
    朝中彻底分成了两派,吵的不可开交,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让景福帝很是头痛。偏偏后宫也不消停,女人们也在各显神通。最后景福帝干脆不去后宫,不见后宫的那些女人。免得一个个心机深沉的吓死人。
    至于朝堂上,最后景福帝将内阁的几位成员还有军队中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将军老国公叫来,进行一次小范围的投票。众人也都明白,决定西北和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在内阁,韩阁老同首辅大人几乎是旗鼓相当,唯一的变数就是今年新进内阁的薛大人。也就是当年萧家在进京路途上,帮助过的薛家老爷子。薛大人上半辈子,仕途坎坷,几经起伏。如今老了,仕途倒是一路通畅,很得景福帝的看重。薛家在京城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对薛大人的投票,首辅同韩阁老都没有把握。两人都朝薛大人那里看了眼,薛大人乐呵呵的,一点不露心思。
    其次就是老国公和老将领们。这一部分,韩阁老同首辅大人同样几乎是旗鼓相当,变数也有,不过很小,影响不大。所以最大的最有分量的变数还是在薛大人这里。靠,韩阁老真想骂娘,没想到竟然让薛老匹夫成了决定事情的关键。早知如此,就该早点同薛老匹夫亲近一二。
    首辅大人同样想骂娘,薛老匹夫早不进内阁,晚不进内阁,偏偏在关键时刻进内阁。时间这么短,还没来得急逼迫薛老匹夫站队。失策失策,大大的失策。
    景福帝才不管下面的人怎么想到,说了一声:“开始吧。”
    投票开始。
    投票很简单,黑豆黄豆。赞成韩阁老的人就放黑豆,赞成首辅大人的就给黄豆。最后看谁的豆子多。尼玛,堂堂一个国家的内阁,竟然用豆子来投票,还能更简朴一点吗?
    薛大人手里有两个豆子,一个黄豆一个黑豆,投黑豆还是投黄豆,薛大人还没想好。
    投到最后,就剩下薛大人手里的豆子。这个时候果然如韩阁老预测的那样,黑豆同黄豆一样多。尼玛,果然是被薛老匹夫左右结局。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的看向薛大人,就连景福帝也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况,也盯着薛大人看个不停。
    对于刚进内阁的新人来说,薛大人很紧张,就如同害羞的人被抓出来站在众目睽睽下那样的紧张无措。韩阁老面色带笑,给薛大人一个和善的拉拢意味十足的笑容。首辅大人冷哼一声,直接用眼神威胁,小样的,你可要想好了,可别做出错误的决定,否则够你喝一壶的。
    薛大人亚历山大,靠,你们还要不要人活了,这是要逼死人的节奏吗。眼睛一闭,随便拿出一颗豆子放在碗里。睁眼一看,竟然是黑豆。韩阁老老怀大慰,不错,不错,有前途,知道选择正确的道路。
    首辅大人脸都黑了,好呀,竟然敢耍人,以后有你好看的。
    薛大人要哭了,他本想说干脆站在首辅大人这边的,没想到忙中出错,竟然投了黑豆。
    结果出来,韩阁老以一票胜出。韩阁老得意的看了眼首辅大人,首辅大人暗自咬牙切齿,可别高兴得太早。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景福帝拍板,就照着韩阁老的方案来办。刘长卿负责军事方面,大力练兵。朝廷尽力支持,给钱给粮都不要手软。同时在西北建设工厂,做羊毛纺织。工艺已经有了,技术也有了,只要设备和人员一到位,就可以开工。这样就需要萧明瑜出面帮忙了。谁让工艺和技术都掌握在萧明瑜的手中,当然在朝中是不能这么说的。一个女人的名字,几乎是没资格在朝堂中,尤其是事关军国大事上被提起。
    萧明瑜去了趟韩家,韩阁老将事情全盘托出。萧明瑜蹙眉,韩阁老问道,“有问题吗?”
    萧明瑜轻轻摇头,“问题不大,技术工艺都有,都已经很成熟。只是外祖父可有想过,真的只让工部和户部去操办吗?朝廷操办,避免不了贪墨和质量低下。而且太子殿下那边,估计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肯定想要从中赚一笔。而刘叔同王爷那边在银钱方面就会被人控制,甚至是寸步难行。我觉着,西北军队至少要建一个被服厂。自己至少能够保证冬天能够穿暖。”
    韩阁老皱眉,“这些问题,老夫都有考虑。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老夫也只能妥协。不妥协,事情根本就办不成。”
    “让商人们去吧,外面的商人进不去,就让西北当地的商人也参与其中。”萧明瑜提议,“一方势力独大,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个毒瘤。现在放任,将来想要收回,可就是难上加难。”
    “这样重大的事情,皇上是不可能让商人参与其中的。”
    萧明瑜偷偷的嘲讽一笑,“外祖父,盐铁很重要,可是盐铁同样让商人参与其中。其实只要不让官府参与经营,只让官府参与监督,我就觉着很好。只可惜,皇上同样不会答应。”
    “明瑜,凡事都是一步一步的来,没人可以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
    “孙女明白。”萧明瑜点点头,“等过几天,孙女将所有的整理好,就交给外祖父。那些工匠我也交给外祖父。希望外祖父派出的人能够负责一点,不要因为工匠们地位低下就看不起他们。没有这些工匠,外祖父的计划根本就不能实现。”
    “你放心吗,这样重要的事情,老夫自然会安排妥当的人去打理。”
    萧明瑜很担心周乾那边,随着各方势力进入西北,周乾他们还能单纯的打仗练兵吗?怕是不能吧。
    西北这里,刘长卿同周乾盼望已久的消息终于到来,景福帝同意练兵,也会给粮给钱的支持,同时还会在西北建立数座羊毛纺织厂,以缓解西北的局势,增加西北军队的战斗力。对前面那个消息,刘长卿同周乾都很兴奋。对于什么羊毛纺织,二人则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退伍军人有了个安置的地方,军队也能穿上暖和的棉衣。忧心的是,小小的西北地界,聚拢这么多牛鬼蛇神,当真是给大家带来麻烦。以后光是应付这些牛鬼蛇神,防备别有用心的人参透军队,就要花费许多的精力。
    刘长卿甚至有些迁怒,迁怒到了周乾的身上。周乾直接梗着脖子同刘长卿理论。萧明瑜组织人手搞羊毛纺织,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谁会想到,景福帝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开展这玩意,还说什么是为了战局着想。这么大的事情,岂是萧明瑜能够左右的,萧明瑜在这件事情上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责任根本不在萧明瑜。而且这未必就不好,说不定军队还能从中找到不少好处。
    总归周乾同刘长卿理论了一番,警告刘长卿,以后少玩迁怒这一套。更别将萧明瑜扯进来。
    刘长卿冷冷一笑,“殿下脾气见长啊。”
    周乾斯文一笑,“都督说笑了,本王只是有理说理。”
    “王爷是在指责本都督无理吗?”
    周乾笑笑,“是不是有理,都督不是很清楚吗?”
    这一回合,二人是不欢而散。当然这点小矛盾不影响二人之间的合作。事情也没有传扬出去,所以知道的人只限于两人亲随范围内。
    大冬天的,刘长卿没有放松士兵的训练,士兵们则是叫苦连连,私下里都在说刘长卿就是个吸血鬼。都认为大冬天的,天寒地冻,西凉军队肯定不会出动。却不想,刘长卿之前打了西凉军队一个措手不及,西凉军队在粮草充足,有人有马有战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